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于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采用改进前临床护理路径,试验组采用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评估2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对比2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术后3、6 h,试验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2组患者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角色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进后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缓解腹股沟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后的疼痛,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比较单孔腹腔镜和多孔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收集2009年12月—2013年1月20例接受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LESS组)的病例资料,记录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腹股沟疝类型、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及术后1周疼痛评分(VRS)、术后美容效果评分等相关数据。并与2002年7月—2009年9月20例接受多孔发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传统腹腔镜组)进行比较。LESS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疝修补术,与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957);但LESS组术后24 h疼痛更轻(P=0.017),术后切口美容效果更佳(P=0.023)。LESS组与传统腹腔镜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没有明显差异(P=0.352)。LESS组术后2名患者腹股沟疝复发,传统腹腔镜组1例患者腹股沟疝复发。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单孔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水平,提高患者切口美容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80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模式护理,干预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观察2组的应用效果。 结果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5.7±2.5)h、(9.2±1.6)h、(6.3±1.0)d、(91.7±3.5)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5.7±2.5)h、(9.2±1.6)h、(6.3±1.0)d、(91.7±3.5)分,干预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参加正常活动时间(9.5±1.3)d以及切口疼痛持续时间(1.4±0.3)d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12.8±2.5)d、(3.4±0.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在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也有明显的优越性,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干预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09—2019-02间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的15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FTS理念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禁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2 h及24 h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禁食、首次排气、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2 h、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可缩短术后禁食及下床活动时间,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116例老年男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例(6.9%),低于对照组19例(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4%,高于对照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降低老年男性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临床路径在腹股沟疝治疗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路径组和对照组腹股沟疝患者各80例,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医疗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分别统计其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临床路径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34±0.55d,住院费用为2314.23±439.32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8.75%,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路径有利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自制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效果。 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4例。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术后于腹股沟区沙袋加压并穿戴传统疝气带。试验组术后穿戴我科自制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对比2组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试验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ZB服务质量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24 h及7 d,试验组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阴囊肿胀及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2组血肿及血清肿发生率、阴囊肿胀及阴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修补术后穿戴中药包加压理疗裤可减轻疼痛程度,降低血肿、血清肿及阴囊肿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干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行无张力修补术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行平片无张力腹疝修补术(Lichtenstein)的74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 h、8 h、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ERAS组患者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2 h、8 h、24 h时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用于行Lichtenstein术老年患者的围术期,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缓解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多学科团队(MDT)合作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782例行择期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ERAS组(392例)和对照组(3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ERAS组接受MDT合作ERAS理念的治疗护理,主要干预措施包括住院模式选择,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饮食要求,胃肠道准备,尿潴留预防,术后早期活动,伤口疼痛预防,麻醉前给药,防止术中低温,围手术期补液管理,术后恶心、呕吐预防及1个月患者舒适度评价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情况、并发症与应激反应发生率、术后舒适度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次日清晨NRS疼痛评分降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减少,术后满意率增加,血清肿、尿潴留、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与不适感、恶心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术后1个月中位腹股沟疼痛调查表评分降低(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中采用MDT合作ERAS理念可以减轻患者不适,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疗效,并与平片疝修补术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9例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患者和29例平片疝修补术患者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平片疝修补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手术时间较平片疝修补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及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平片疝修补术既简便有效,又省时省钱,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常用术式;TAPP治疗老年双侧疝、复发疝具有一定优势,可以选择适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单侧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7月单侧腹股沟疝患者120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OTFHULA);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EP)。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NRS)、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均0.001);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数字评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单侧腹股沟疝患者,OPFHULA组和TEP组治疗均有各自优缺点,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术者对术式的熟练程度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与开放性腹股沟疝修补的优缺点。方法 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中山市中医院240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开放性疝修补术(开腹疝修补组)148例,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疝修补组)92例。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术后慢性疼痛、术后阴囊积液及术后感染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 结果 开腹疝修补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少于腔镜疝修补(P均<0.01);开腹疝修补组术后复发(3例)、术后慢性疼痛(11例)、术后阴囊积液(2例)及术后感染(1例)等总并发症高于腔镜疝修补组(P<0.05);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腔镜组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较少的术后并发症,但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泸州市中医医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术后给予快速康复护理,2组均护理至患者出院。观察2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统计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率。 结果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护理满意率(88.24%)显著高于对照组(7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可有效促进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高护理满意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操作与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男性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18~63岁,中位年龄37岁,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及临床体格检查,确诊为腹股沟疝。21例行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29例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小时及慢性疼痛(1月以上)、总住院费用等临床疗效。结果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总住院费用方面,开放式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组显著低于SILS-TEP组,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慢性疼痛(1月以上)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单孔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开放性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01医院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者13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患者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手术室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其他术后不适,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被推广到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孔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NP-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大庆油田总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8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手术(TAPP)组患者53例,NP-TAPP组患者32例,观察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腹壁瘢痕满意度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8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P-TAPP组术后疼痛程度、腹壁瘢痕满意度均优于TAP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P-TAPP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能最大程度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术后腹壁切口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弹力裤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均采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弹力裤1周。对照组术后应用阴囊托抬高阴囊,沙袋压迫患侧腹股沟区。观察二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程度、阴囊肿胀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腹股沟疝患者在手术后12、24、48h的疼痛程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02、8.294、7.745,P=0.026、0.017、0.019)。二组患者术后12、24、48h阴囊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9、30.13、25.65,P=0.030、0.021、0.034)。结论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应用弹力裤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