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脑电图特征。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癫癎中心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颞叶癫癎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脑电图和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发作类型包括简单和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以复杂部分性发作最常见。病因分析显示,45例病灶性颞叶癫癎的病因依次为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外伤等,100例非病灶性颞叶癫癎中,海马硬化29例。脑电图显示颞区癫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是一组临床常见、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的癫癎综合征。正确诊断、规范化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报告多发性硬化(MS)患者120例,合并癫痫发作7例,其中早发型2例、晚发型4例、以复杂部分发作继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起病1例.扩展功能障碍分级法评分为1.0~8.0,简易智力状态评分为6~9;发作间期脑电图多为弥漫性慢波;核磁共振显示发病部位多在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内囊后肢、脑桥、延髓广泛脱髓鞘,特别在额顶叶、颞枕叶;癫痫发作类型通常是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型发作,经抗癫痫药物治疗后病情控制6例.认为MS合并癫痫发作多见于女性,常出现在MS病程晚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后早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出现早发性癫痫.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早发性癫痫中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为主,共30例(57.69%).回归分析显示脑出血(OR=2.18,P<0.05),病变部位累及皮质(OR=5.56,P<0.01),NIHSS评分≥20分(OR=6.10,P<0.01)是脑卒中后早发性癫痫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脑出血、NIHSS高评分及病灶累及皮质的脑卒中患者应高度警惕其癫痫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癫痫持续状态可分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部分性癫痫连续发作、失神发作持续状态和复杂部分发作持续状态。此是神经科急症,病死率较高。其早期死亡原因是频繁发作和原发病,而后期多为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本病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快控制发作,防止并发症,并查出病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IED)对癫痫患者减停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诊治≥2年无发作的癫痫患者100例,按国际抗癫痫联盟1981年推出的癫痫发作分类分为IED组51例和无IED组49例,又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21例,非老年组79例。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随访。结果 100例癫痫患者中,不同发作类型两两比较,肌阵挛、复杂部分发作和≥2种发作类型的癫痫患者IED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但明显高于强直-阵挛、失神和简单部分发作的癫痫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组癫痫复发37例(72.5%),无IED组癫痫复发16例(32.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165,95%CI:1.022~1.329,P=0.022)和IED(OR=2.794,95%CI:1.040~7.509,P=0.042)可能是减停AED后癫痫复发的危险因素。老年组病程明显长于非老年组[(10.10±7.55)年vs(5.97±4.04)年,P=0.001]。结论发作类型和病程对长期无发作的癫痫患者减停AED后是否复发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方法 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人按卒中发作时间、发作类型、癫痫与卒中部位的关系、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脑卒中病灶位于皮质的癫痫发生率较皮质下发生率高,恢复期癫痫临床发作以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多。脑电图表现以慢波为主。结论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部位有关,早发性癫痫与恢复期癫痫机制有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频脑电分析仪监测患者脑电图,记录患者脑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的类型,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脑梗死患者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结果 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34例(89.3%)存在早期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异常,其中53例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17例患者诊断为早发性癫痫;按照位置不同分为部分皮层及皮层下91例、分水岭位置18例及大面积脑梗死41例,其癫痫发作及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17例早发性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院后癫痫未再发作;53例早期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患者中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VEEG无异常且无癫痫异常放电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监测其脑电图,对脑电图癫痫异常放电患者,应密切关注以预防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9.
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梗塞临床很少见,早期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11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57~76岁。病均无脑血管病及癫痫病史,有高血压病史7例,冠心病史5例,糖尿病史2例。本组均以痫性发作为首发症状,发作类型为全面性发作6例,均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单纯部分性发作2例,复杂部分性发作2例,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1例。痫性发作之后偏侧运动障碍及(或)伴失语6例,纯偏身感觉障碍1例,痴呆1例,双侧运动障碍1例,无局灶症状2例。本组患者均在痫性发作后2~4天行颅脑CT检查发现梗塞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癫痫在老年人中是不常见的,但60岁以后癫痫的发作率明显上升。据报道40—59岁时发病率为11.9/10万,60岁以后上升至82/10万。老年患者常合并骨质疏松,故发作可导致骨折。病因临床和脑电图表明老年患者具有潜在脑损伤的比例较高。脑血管病是老年癫痫最常见的原因,因为脑血管病常见于老年人,并常以惊厥为首发症状。作为癫痫的原因肿瘤比代谢疾病更常见,且大部分是转移瘤或不能手术的胶质瘤。酒精和药物可诱发老年癫痫,并使之更难控制,其它罕见的病因有硬膜下血肿。诊断由于老年人病史采集不全,且常并存有心脏和脑的疾病,而脑电图很难解释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脑老化,故即使作各种检查(包括脑电图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与青年癫痫患者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的关系。方法:对50例我院神经内科15~28岁的癫痫患者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后3、6、12 h分别测定其血浆MMP-9、TIMP-1的水平,并与年龄匹配的稳定对照组、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青年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后3、6、12 h血清MMP-9水平为(64.69±15.23)、(90.21±22.74)、(67.51±18.36)μg/L,均高于稳定对照组[(44.27±13.55)μg/L]及健康对照组[(42.24±13.6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持续时间越长,MMP-9表达越高(均P0.05)。结论:青年癫痫患者发作后MMP-9/TIMP-1失衡,可能主要由于MMP-9的表达增高,而MMP-9水平与发作持续时间呈正相关,且不受抗癫痫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50例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随访估价药物的治疗反应。病人和方法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患者共50例,男16、女34例。随访时年龄18~46岁;随访时间2个月~9年。全部患者均有肌阵挛发作史;45例(90%)有多种全身发作;25例(50%)有肌阵挛发作和全身强直阵一挛发作史;2例(4%)有肌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18例(36%)有肌阵挛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和失神发作。8例(16%)有光源性抽搐反应。18例(36%)有原发性全身发作家族史。紧张刺激时全部患者都有症状加剧;情绪急剧变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癫痫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人癫痫的患病状况、病因、治疗状况及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23例老年癫痫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抗癫痫药物监测及对部分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值。结果23例癫痫患者占同期1281例老年患者的1.8%,该门诊平均年新发例病率为0.16%;均为60岁及以上始发的症状性癫痫,70岁以上发病者占82.6%,强直-阵挛型发作占65.2%。单用苯妥英钠的18例中,33.3%的患者每日用200~250mg,临床控制较好,维持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于7.7~16.2mg/L。癫痫发作病因确诊为脑血管病(未包括癫痫发作时无脑血管病症状的腔隙梗塞)9例,占39.1%。死亡16例,死因与肺部感染有关者10例。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单用苯妥英钠者首用剂量以200mg/d为佳;肺部感染是本组癫痫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癫痫宁片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探讨癫痫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双盲选择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患者4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一种抗癫痫西药及安慰剂,实验组在常规给予一种抗癫痫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癫痫宁片,4片/次,3次/d,共服用3个月。观测试验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改善有效率,症状积分、发作次数、发作严重程度均明显下降,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癫痫宁片治疗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或部分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有明显临床疗效,可以预防和减轻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莹  宋凡 《山东医药》2012,52(32):48-50
目的 对1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和电生理资料.结果 15例患者的年龄为49~100(68.33±16.68)岁,男∶女为9∶6.9例(60%)为首次诊断糖尿病.入院急查血糖为20.06~37.94(27.57±5.44)mmol/L.血浆渗透压为289.3~332.14(312.12±11.04)mosm/L.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12/15),其中3例呈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3例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2例.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可以解释癫痫发作的责任病灶.脑电图异常率为61.5%,多表现为棘慢波、尖慢波散在发放.所有患者通过积极控制血糖和补液治疗使病情得到改善,部分患者(7例)因发作频繁同时联合短期抗癫痫药物口服治疗.结论 非酮症高血糖性癫痫发作临床并不少见,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早期识别这一综合征并与其他引起癫痫发作的原因相鉴别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本病可以通过纠正高血糖和补液治疗使病情迅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新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58例高龄老年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癫痫患者发病年龄85~114岁,平均发病年龄90.0岁。结果 41例(70.7%)为部分性发作,17例(29.3%)为全面性发作,18例(31.0%)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55例(94.8%)病因明确,最常见的病因为脑血管病。34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其中9例有癫痫样放电(15.5%)。40例头颅CT和(或)MRI检查28例异常(70.0%)。79%服用传统抗癫痫药物,21%服用新型抗癫痫药物。46例(79.3%)发作减少,12例(20.7%)治疗无效。26例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肺部感染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16例(61.5%)首发癫痫后6个月内死亡。结论高龄老年癫痫的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绝大多数病因明确,部分性发作比例高,癫痫持续状态发生率高,常规脑电图阳性率低,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FCMTE)是以皮质震颤、肌阵挛和双侧强直阵挛发作(BTCS)为主要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为探讨FCMTE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作者对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脑电监测中心收治的3例FCMTE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研究并随访。3例患者均为女性,表现为以上肢为主的震颤、肌阵挛,BTCS,癫痫性肌阵挛发作(包括眼睑肌阵挛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均为各导多棘波或(多)棘慢综合波,2例存在合眼敏感。给予抗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1例,丙戊酸钠1例,丙戊酸钠+氯硝西泮1例)治疗。随访1年以上,3例均无临床发作。说明需要关注FCMTE的癫痫性肌阵挛发作(包括眼睑肌阵挛发作)及合眼敏感,其在FCMTE中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1例单纯性及复合性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患者,在用 EEG、CT、MRI 及单光子发射 CT(SPECT)检查时有灶性脑水肿和血管增多,这在癫痫持续状态前后是不能发现的,特报道如下。病例患者女,35岁。其母孕期正常,但产时产程延长,该患者出生时即失聪,精神发育迟缓,有攻击性行为。癫痫发作又影响其智能和运动行为的发展。她经常在校反复出现“痉挛”。25岁时第一次明确诊断为癫痫发作,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复合性部分发作及肌阵挛发作。此次因癫痫持续状态2天入  相似文献   

19.
癫痫持续状态又称癫痫状态,指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在短期内频繁发作,以致发作间歇期内意识持续昏迷者,属危重症,死亡率较高。现将癫痫持续状态35例用安定治疗的情况做一简要讨论。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病人为我院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间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诊断符合WHO癫痫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34岁。经过临床脑脊液、脑电图及CT、MRI检查诊断为原发性癫痫15例,占42.9%,继发性癫痫20例,占57.1%,后者包括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囊虫病、脑炎及变性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发脑卒中患者317例,根据诊断分为早发性痫性发作组27例,迟发性痫性发作组13例,无痫性发作组281例,其中4例患者早发性痫性发作和迟发性痫性发作共存。比较各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早发性痫性发作组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TC、LDL-C、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比例明显减少(P0.05,P0.01)。与无痫性发作组比较,迟发性痫性发作组年龄、心脏病、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部位在皮质、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升高[(74.62±18.56)岁vs(62.00±14.50)岁,53.8%vs 24.6%,30.8%vs 11.0%,69.2%vs36.3%,(161.60±30.62)mm Hg vs(146.60±21.33)mm Hg,(93.09±22.76)mm Hg vs(85.22±22.74)mm Hg,1mm Hg=0.133kPa,P0.05,P0.01]。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面积、脑卒中类型、年龄、早发性痫性发作、舒张压、空腹血糖可以认为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