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参芪强心胶囊,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血浆NT-pro BNP、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DD、LVESD及血浆NT-pro BNP、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LVEF及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降低血浆NT-pro BNP、hs-CRP水平,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陕西中医》2016,(12):1578-1579
目的:探讨利水活血温阳方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水温阳方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利水温阳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水活血温阳方,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利水温阳方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利水温阳方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均得以显著降低;利水温阳方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温阳活血利水法对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HF-NEF)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 BNP)及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的70例HF-NEF阳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参照指南给予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达心口服液,3次/d,疗程4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NT-pro BNP、6 min步行试验(6MWT)、超声心动图E/A及E/e'比值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2组治疗后NT-pro BNP、6MWT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1);2组治疗后E/A及E/e'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明显(P0.05)。结论应用温阳活血利水中药能降低血清NT-pro BNP水平,降低E/e',升高E/A,从而减轻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同时能够缓解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2组均治疗14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E/A)]变化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观察2组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79.2%,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NP、LVEDD、LVESD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LVEF、E/A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BNP、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E/A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血瘀阻络、水液停聚型CHF疗效显著,能更好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和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2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72.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NT-pro 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氏温阳化瘀利水方可以提高心力衰竭的疗效,能够降低NT-pro 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陈嘉兴  滕菲  刘红旭 《北京中医药》2017,36(12):1102-1105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泻肺利水法辅助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温阳益气、泻肺利水合剂辅助西医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N端前脑钠肽(NT-pro BNP)水平、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的改善。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 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阳益气、泻肺利水合剂可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患者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尤其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中药。两组均以4周作为观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T-proBNP水平等的变化;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不良反应。结果: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各参数(LVESD、LVESV、LVEF)和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或P0.01)。结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温阳益气活血汤联合心脉隆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影响。方法:选取CHF患者71例,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对照组34例予以心脉隆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7例予以温阳益气活血汤与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8d。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输出量(SV)],并统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T-pro BNP、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LVEF、LVESD、LVEDD、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SD、LVEDD低于对照组,而LVEF、SV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T-pro BNP、TNF-α、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T-pro BNP、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温阳益气活血汤与心脉隆注射液联合治疗CHF患者,可明显改善其心功能及血清NT-pro BNP、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利水强心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于红安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2例CHF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强心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悸等症候积分、血浆N终端脑钠肽(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运动峰耗氧量(PVO_2),每搏耗氧量(VO_2/HR),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299,P0.05);观察组患者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乏力、下肢水肿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和NT-pro BNP均低于对照组(P0.05),LVEF、6min步行距离、PVO_2和VO_2/H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用药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0.543,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强心方治疗CHF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悸、胸闷、水肿等证候表现,提升临床治疗疗效和患者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参数和血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1个疗程)检测两组患者的常用心功能参数和血NTpro BNP水平和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NT-pro B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LVESD、LVEF和血NT-pro BNP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强心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口服益气强心煎剂。周期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高频(HF)、低频(LF)、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心排血量(Co)。结果治疗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1)。对照组各项时域指标较治疗前均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LF、LF/HF较治疗前降低,HF升高(P〉0.05)。结论益气强心煎剂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我院院内制剂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附颗粒,每次1包,每日2次,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组在自觉症状、心血管事件发生次数的改善及心功能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参附颗粒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联系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荣培晶  朱兵 《针刺研究》2005,30(2):97-101
目的:从牵涉痛产生的机理出发,探讨心源性牵涉痛区(沿上肢内侧面分布)和心经与心相关的神经科学机制。方法:将三种荧光素(快蓝、碘化丙啶、双苯甲亚胺)分别注入心经、肺经穴位和心脏,观察C6~T5节段脊神经节中标记细胞的分布。结果:左右两侧标记心经穴位与心脏的双标细胞平均数均高于标记肺经穴位与心脏的双标细胞,而左侧心经穴位心脏的双标神经元与左侧肺经穴位心脏的双标神经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心经穴位心脏双标细胞明显多于右侧同节段的双标细胞(P<0.05)。结论:脊神经节细胞的轴突有分支现象,其一支分布于心脏,一支分布于上肢,这种现象是体表内脏相关和经脉脏腑相关的神经形态学基础;心经循行线与心脏之间的脊神经节细胞分支支配现象更明显,提示心经、心源性牵涉痛与心脏的联系有相对特异性,这种特异性联系的神经基础是神经节段的相同性和神经分布的密度。  相似文献   

14.
心经经脉与心脏相关联系的电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培晶  朱兵 《针刺研究》2005,30(4):238-242,245
目的:探讨心源性牵涉痛区(沿上肢内侧面分布)和心经与心相关的神经科学机制。方法: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对心交感神经诱发反应及刺激大鼠心交感神经,在心经的“青灵”“少海”和肺经的“侠白”“尺泽”穴位上记录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结果:左心经穴位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发放的阈值低于右侧心经引起心交感神经反应的阈值,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相同强度的串脉冲分别刺激心经和肺经穴位,可诱发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激活反应。在左侧和右侧心经穴位上刺激诱发心交感神经放电高于同样强度刺激肺经穴位上诱发的心交感神经放电(P<0.05)。刺激心交感神经引起同侧心经反射性肌电反应的阈值低于引起肺经反射性肌电的阈值(P<0.02)。刺激左心交感神经,不同强度的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明显的肌电反应,而肺经穴位的诱发肌电反应则很弱。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两经穴位肌电活动都呈上升趋势。结论:和肺经穴位相比,相同强度的电针刺激心经穴位可引起更大的心交感神经兴奋;反之,心交感神经刺激可引起心经穴位最大的肌电反应。  相似文献   

15.
你有没有试着对一棵树凝神沉思?有没有试着看天边的云彩的变幻?有没有去看花开花落?看炊烟在原野上冉冉升起?你能不能耐心地坐下来,看着孩子摇摇晃晃地从草地那边跑过来?  相似文献   

16.
心病早医     
泓阳  张杨  张昕 《东方养生》2007,(4):98-100
冠心病的基本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冠状动脉硬化可自幼年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李增  张明雪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6):1176-1178
本虚标实是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基本病机,本虚常常为心的气血阴阳虚损,特别是以心之气、阳亏虚为主要;标实则指瘀血、水饮。虚实夹杂,相互交错,久病迁延不愈,则会导致气虚阳日益虚甚,引起血瘀、水停从而引发水肿。该病的病位主要在心,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多由饮食不节、外感六淫、情志失常及久病体虚所导致。通常将其证型分为心肺气虚、心肾阳虚、血瘀饮停和痰湿阻滞。文章就冠心病合并心衰水肿的病因病机、证候分析及辨证论治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ACEI、利尿剂等,根据心功能状况使用硼酸酯及地高辛。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活心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9例。[结论]活心汤有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19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疗法,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钟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比值(E/A)变化,并评价整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91/95),对照组为84.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5)。两组患者CO、LVEDD、LVESD、LVEF、E/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t=4.31、4.92、4.11、4.62、6.34、5.78、5.56、5.92、6.13、6.90,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t=4.13、4.90、4.10、4.01、4.45,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观察组出现8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有协同作用,可有效改善心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焕斌 《光明中医》2016,(22):3289-3291
目的观察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60例冠心病慢性心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服药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血脑钠肽(BNP)、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四项、心脏彩超等。结果加用补肾强心中药治疗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总有效率达到90%,血BNP、NO、CRP、HCY、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血脂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肾强心法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明显,且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