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囊肿11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脾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均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6例,其中1例保留副脾,3例行脾片移植;行半脾及囊肿切除5例,均术治疗为主,手术方式应根据囊肿的部位、大小、性质,分别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  相似文献   

2.
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995—2001年收治的9例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脾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7例,其中保留副脾l例,2例行脾片网膜囊内移植;2例行囊肿及部分脾切除。本组均治愈,经随访11个月一lo年,均未发现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脾囊肿少见;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成脾部分切除,尽可能行保脾手术。  相似文献   

3.
脾肿瘤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ǻ����������Ƣ����7������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介绍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脾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1994年1月至2003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7例脾囊肿。囊肿位于脾下极3例,脾体中间部2例,脾上极2例。行囊肿去顶引流3例,脾切除4例。结果手术均成功,3例囊肿开窗引流术手术时间分别为25min、30min及55min;4例行脾切除者手术时间分别为45min、55min、55min及80min。囊肿开窗引流术术中几乎无出血;脾切除术术中出血量均不超过50mL。所有病人术后第1天均可恢复饮食并下床活动。行开窗引流者术后2~3d出院,脾切除者术后住院4~5d。3例开窗引流者分别随访8年、7年、1年,未见囊肿复发。结论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脾囊肿,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有望成为脾囊肿外科治疗的首选措施。  相似文献   

5.
ԭ����Ƣ����26�����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70年1月至2004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治疗26例原发性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病人中良性14例,恶性12例。14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脾切除术,2例行脾部分切除术:12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因肿瘤自发性破裂行脾切除及腹腔引流术,1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因肿瘤坏死感染行引流术,1例行脾联合胰体尾切除。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浙江金华中心医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29例脾脏占位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病人中良性19例,恶性10例。19例良性肿瘤中15例行脾切除术1例行脾部分切除术,3例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术。10例恶性肿瘤中8例行脾切除术,1例累及肝左外叶及胃,同时行胃部分切除和肝左外叶切除术。1例脾血管肉瘤因肿瘤巨大并与周围脏器粘连严重,且肝脏有转移结节,无法切除而取活检。结论脾脏占位术前定位诊断较容易,定性较为困难。脾良性肿瘤可根据情况行脾切除或脾部分切除术,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特点和治疗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和CT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方法.68例脾占位性病变中良性48例,恶性20例.手术治疗47例,其中脾切除37例,脾切除加胰尾切除2例,脾部分切除3例,脾切除加脾窝引流4例,单纯脾囊肿去顶减压1例.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 1例脾脓肿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脾窝脓肿,感染严重,被迫再次开腹行脓肿引流术,其余良性病变经手术治疗后效果好; 恶性病变术后效果差.结论 脾占位性病变良性多见,恶性少见;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手段.脾切除对成年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良性预后好,恶性预后差; 对儿童、青少年脾良性病变,脾部分切除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延迟性脾破裂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资料及本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明确诊断16例,误诊为肝破裂2例,宫外孕破裂2例,脾肿瘤1例。21例均手术治疗,行脾切除14例,其中保留副脾2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网膜内移植术3例;脾缝合修补术3例;脾部分切除术1例。死亡1例,原因有就诊晚、失血性休克。结论本病由于腹腔内出血与受伤时间间隔长,容易误诊。诊断除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外,应及时进行腹腔穿刺、B超及CT检查。治疗以脾切除为主,可根据病情、脾破裂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合并伤等情况采取保脾手术。  相似文献   

9.
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治疗:附6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脾占位性病变31例(45.59%),包括脾囊肿15例,血管瘤12例,淋巴管瘤3例,脾脓肿1例。恶性37例(54.41%),包括转移癌24例,血管肉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淋巴瘤11例。术前B超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57例(83.82%),CT诊断为占位性病变者62例(91.18%)。59例行脾切除,6例行脾部分切除术,2例行脾囊肿穿刺引流术,1例行穿刺活检术。良性肿瘤22例获13~114个月随访,均生存良好。恶性肿瘤23例获12~79个月随访,8例淋巴瘤生存时间为14~7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其他恶性肿瘤15例中,仅3例生存>2年,其余均在3~12个月内死亡。结论:B超和CT检查是脾肿瘤的主要诊断手段,治疗上应以手术治疗为主。良性肿瘤无论行脾切除术或脾部分切除术,术后均无需特殊处理;恶性肿瘤应以手术为主,恶性淋巴瘤在脾切除术基础上行辅助化疗对延长生存期有意义,对转移癌患者尚需在术后行相应的辅助性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对147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脾破裂的诊断除详细询问外伤史外,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动态的生命体征观察以及辅以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等特殊检查可确诊。诊断性腹腔穿刺127例,阳性率95、3%;B超检查97例,阳性率93.8%;CT检查7例,阳性率100%。非手术治疗13例,4例转手术治疗,治愈9例,均属于伤情轻,血液动态稳定,无腹内其它脏器损伤,B超、CT提示为表浅裂口或边缘裂口,液性暗区量少,相当Ⅰ、Ⅱ级损伤者。而手术治疗138例,死亡2例,为多脏器损伤及合并脑外伤。治疗术式:清创止血、局部凝血酶及粘胶止血3例,修补加明胶海绵或带蒂大网膜填塞12例,脾部分切除5例,脾动脉结扎加脾段切除7例,脾动脉结扎修补3例,全脾切除108例;12例延迟性脾破裂均行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移植4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是腹部外伤最常见的急症,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动态生命体征观察能减少漏诊及误诊,而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CT等特殊检查,是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方法。对较轻的脾损伤、出血量小、生命体征平稳、收缩压维持在90毫米汞柱以上的,在严密的检测下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创伤性脾破裂迄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总趋势是保脾外科治疗,而清创止血、修补加填塞或单纯修补、脾部分切除或脾动脉结扎加脾段切除是保脾手术的重要手段。延迟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是国内外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7例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有慢性胰腺炎病史,其中4例合并假性囊肿,1例为胰体尾部癌。术前肝功能检查均正常。5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
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脾切除2例,胰周坏死组织清除+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1例,胰尾囊肿切除+脾切除术1例,假性囊肿内引流+脾切除术2例,胰体尾切除+脾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胃底静脉曲张消失,均未再发生出血。
结论:胰源性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对有症状的患者,在治疗胰腺疾病的同时应附加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脾囊肿相对比较少见,较大囊肿或有压迫症状需外科治疗。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脾囊肿开窗引流术和全脾切除术,脾囊肿开窗引流术相对比较简单易行,但术后易出现囊肿复发、积液感染及出血等风险,全脾切除术无复发风险,但破坏患者免疫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爆发感染以及静脉血栓;目前认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是行脾部分切除术,既切除病变的脾组织同时也保留了部分健康脾组织,从而保存了脾脏正常的免疫功能。开腹部分脾切除术临床报道较多,但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少见报道。在这里,我们报道两例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治疗脾巨大囊肿,术中通过解剖脾门血管,选择性结扎脾上、中极动静脉,在脾缺血带内侧1 cm用超声刀和Hem-o-lok离断脾实质,术后随访无复发。我们认为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治疗脾囊肿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脾脏是人体重要免疫器官,全脾切除术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血栓等风险。保留脾脏功能的术式在脾良性疾病治疗中逐渐被认同,然而开展此类术式有一定的难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在脾良性占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17例脾良性占位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行开腹脾部分切除术7例,行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4例,行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4例,行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2例;均为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35 min,腹腔镜脾囊肿开窗术平均42 min,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平均128 min,腹腔镜脾大部分切除术平均156 min。术后病理:脾假性囊肿5例,良性囊肿3例,表皮样囊肿2例,脾血管瘤5例,脾淋巴管瘤1例,脾错构瘤1例。术中出血量:开腹脾部分切除术平均416 mL,脾囊肿开窗术平均10 mL,脾部分切除术平均395 mL,脾大部分切除术280 mL。术后血小板变化:脾部分切除术血小板术后平均2周恢复正常,脾大部分切除术后血小板平均3周恢复正常,术后均未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例随访6~78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脾良性占位的外科治疗首选腹腔镜下保留脾脏功能的手术,二级血管离断联合脾蒂阻断是脾部分切除术中一种新的阻断方法,可在腹腔镜脾部分切除术中选择性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脏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手术切除的脾脏肿瘤患者,分析病理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结果:25例中,16例为良性肿瘤,其中囊肿性病变7例,6例为恶性肿瘤,3例为转移癌;25例经B超、CT确诊,骨髓穿刺检查6例,肿瘤标志物检查25例。25例均行脾脏切除术,其中2例加胰尾切除,4例脾周淋巴结清扫。结论:脾脏占位性病变中,良性肿瘤多见;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是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治疗首选脾切除术,自发性脾破裂要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评价延迟性脾破裂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8例延迟性脾破裂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行保脾治疗、脾修补术及全脾切除术,观察三种治疗方法近期及远期有无并发症。结果:1例全脾切除,3年后并发OPSI死亡;7例行部分脾切除术有3例术后易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其余10例保守治疗后未见异常。结论:除脾破裂危及生命外,均应保脾治疗。  相似文献   

16.
我院于1990~1997年共行障破裂急诊手术48例。2例因严重复合伤死亡,余46例均治血,46例中行全障切除26例,障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2例,脾部分切除4例,脾修补3例,大网膜包脾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保脾治疗经验。方法:对1987~2000年间有选择的67例脾破裂行保脾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48例。单纯缝合修补21例;缝合+脾动脉结扎12例;脾部分切除8例;脾部分切除+脾修补7例。结果:1例修补术后继发出血,经保守治愈,余病例全部治愈。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治疗指征及合理选择术式是保脾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4-01—2015-03间共收治22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行急诊剖腹探查术,行脾脏修补术5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全脾切除4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术2例。全脾切除术患者中术后出现1例膈下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痊愈。7例实施保守治疗,其中1例中转开腹实施全脾切除术。22例患者均获痊愈,出院后随访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应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及时全面评估脾损伤伤情并选择适当治疗方式,可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囊肿患者外伤后被误以脾破裂而切除脾脏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误诊的2例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脾囊肿患者外伤后均被误诊为中央型脾破裂而行脾切除手术,术后证实为脾囊肿,而非脾破裂。结论:对外伤后诊断为脾破裂的患者,病情允许时,应详细采集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分析临床症状与体征,进行全面的辅助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不应单纯依赖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而切除脾脏,避免此类患者的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7月期间收治的8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行胆总管囊肿全切除、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囊肿部分切除、Roux-en-Y囊肿空肠吻合术;1例行囊肿部分切除、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术,术中常规行胆道镜检查,无一例手术死亡。8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8年(1~7年),未发现胆道恶性肿瘤。1例行囊肿部分切除的患者,在术后出现3次右上腹绞痛,1次急性胆管炎表现,均经支持、对症、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结论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或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囊肿全切除、Roux-en-Y肝管空肠吻合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其疗效比较满意;囊肿部分切除、Roux-en-Y囊肿空肠吻合术虽疗效不及完整囊肿切除令人满意,但对于在技术上难以作到囊肿完全切除者,部分囊肿切除是明智的选择,建议术中常规胆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