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产出生矫正胎龄4个月婴儿时骨密度情况。【方法】采用以色列Sunlight公司的定量超声仪Omnisense对108例婴儿进行胫骨超声速度(SOS)测量,其中A组早产儿组54例,B组足月儿组54例,测量时均采用CR探头。测量胫骨中端位置,探头沿着定位线移动来扫描测量部位,仪器自动显示测量SOS(单位:m/s)。【结果】早产儿SOS值平均为(-1.43士0.83)m/s,足月儿SOS值平均为(-0.55士0.92)m/s,早产儿SOS值显著低于足月儿(t=-2.434,P0.05)。【结论】早产出生矫正胎龄4个月婴儿的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出生4个月婴儿的骨密度,应加强骨营养的供给。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低血糖58例临床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考文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18-1519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647例新生儿于入院时常规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检出低血糖58例,总发生率为9·0%。其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18例(31·0%),窒息13例(22·4%),感染8例(13·8%),黄疸5例(8·6%),糖尿病母亲婴儿8例(13·8%),喂养困难2例(3·4%),红细胞增多症2例(3·4%),母亲合并妊高征2例(3·4%)。早产儿与足月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4·95,P<0·01),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差异均有显著性(χ2=16·83,P<0·01;χ2=18·84,P<0·01)。结论:凡糖尿病母亲婴儿、窒息、早产及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高危儿,生后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开奶,加强喂养。治疗过程中,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的输注速度或降低其浓度,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相似文献   

3.
丁杨  江敏  周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19-5322
目的:了解无锡地区0~1岁婴儿智能发育状况并探讨发育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查表》对1 225例婴儿进行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5个能区的测试并计算发育商(DQ)。分析性别、胎龄、季节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并探讨发育商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婴儿发育商为(91.3±10.0);女性婴儿发育为(90.6±10.3),不同性别婴儿智能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发育商为(94.3±7.4);足月儿发育商为(84.3±11.6),早产儿与足月儿智能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季节可能是影响婴儿智能发育的环境因素。结论:胎龄是影响发育商主要因素,需加强早产儿管理,提高早产儿智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婴儿期神经行为发育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4月~2009年3月在烟台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接受保健服务的381例早产儿作为研究组,随机抽取同时期在毓璜顶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体检的足月儿3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早产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出生后2~3天进行NBNA评分;在早产儿纠正年龄/足月儿生后年龄为3、6、9月及1岁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修订的《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测查发育商(DQ)。结果:早产儿与足月儿NBNA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3.4496,P0.0500)。早产儿组NBNA评分≤35分者22例,与对照组(6例)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8.163,P=0.043)。早产儿组在3、6月及1岁时的发育商低于足月儿,早产儿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早产儿组智力低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早产儿的智力发育水平低于足月儿,尤其是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落后于足月儿。应进行系统的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产儿与足月儿以及早产儿母亲与足月儿母亲血浆蛋白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影响早产的营养因素提供依据。方法:血红蛋白用高铁氰化法,前白蛋白用免疫比浊法,白蛋白用溴甲酚绿比色法,总蛋白用双缩脲法测定。测定结果用SPSS11·5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脐血前白蛋白(0·185±0·042)g/L,白蛋白(39·01±5·63)g/L,足月儿脐血前白蛋白(0·204±0·052)g/L,白蛋白(41·08±7·74)g/L,早产儿脐血前白蛋白、白蛋白小于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孕妇孕期适宜摄入蛋白质及其各种营养素,为优生优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RP)对纠正胎龄1周早产儿与生后1周足月儿的认知进行比较研究,探索早产儿早期认知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健康足月儿(1~7 d)30名、早产儿(纠正胎龄1~7 d)15名。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记录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对两组进行Fz、Cz导联P2、N2波面积比较分析。结果 1)Fz导联,P2、N2波面积早产儿组均小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3,P=0.039;t=2.230,P=0.031);2)Cz导联,P2、N2波面积早产儿组均小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P=0.041;t=2.179,P=0.035)。结论 早产儿(纠正胎龄)第一周感知、识别声音等认知功能落后于同日龄足月儿。  相似文献   

7.
王雯  耶娟毅  王远妮  肖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2):1483-1487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胎龄婴幼儿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胎龄分为早产儿组(胎龄28~36周)、早期儿组(胎龄37~38周)、足月儿组(胎龄≥39周)。早产儿与早期儿于纠正胎龄40周、足月儿于生后24 h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分别在早产儿、早期儿、足月儿生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随访,采用北京首都儿童研究所《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评估其进行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986名新生儿,早产儿组122例,其中男54例,女68例,平均胎龄(32.42±1.54)周;早期儿组275例,其中男122例,女153例,平均胎龄(37.54±1.21)周;足月儿组589人,其中男245人,女344人,平均胎龄(39.89±0.52)周。6月龄时,早产儿组、早期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12月龄时、24月龄时,早产儿组总发育商以及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5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均P<0.01)。胎龄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胎龄越大,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社会交往评分越高(r=0.992、0.968、0.955、0.933、0.990)。结论出生后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6月龄时早产儿组以及早期儿组儿童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均显著低于足月儿组,在12月龄与24月龄时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仍旧显著低于足月儿组,但早期儿与足月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早产儿80例依据胎龄分为早期早产儿44例和晚期早产儿36例,正常足月儿37例作为正常对照,分别于出生24h内采集清晨新生儿空腹时股静脉血,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和NK细胞含量,免疫球蛋白(Ig)IgG、IgA、IgM含量。结果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IgG、IgA、IgM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足月儿,且早期早产儿IgG含量低于晚期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19+细胞和NK细胞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足月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早产儿上述指标较晚期早产儿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均弱于正常足月儿,且出生胎龄越小免疫功能越低下,应给予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同样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黄明夏  蒋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388-2389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6月~2005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143例,于生后3~7天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143例早产儿平均胎龄(33·5±2·03)周,平均体重(2128±524)g,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为35·0%,重度IVH占14·0%,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生率愈高,其出血程度也较重。围生期窒息、疾病因素及机械通气等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发生率高,有严重合并症者发生率增高,且大多无症状,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测,可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测定新生儿早期血液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浓度,了解新生儿早期胆固醇代谢的状况,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2008年10月出生的健康新生儿128例,30<胎龄<42周,均为适于胎龄儿,无并发症.分为早产儿组、足月生后1 d组、足月生后2~4 d组、足月生后5~7 d组.24 h内检测血液TC、HDL-C、LDL-C的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早产儿TC显著高于生后1 d的足月儿(t=4.621,P=0.000);生后1 d的足月儿,TC显著低于生后2~4 d的足月儿(t=10.934,P=0.000);生后2~4 d与生后5~7 d的足月儿相比较差别不明显(t=-1.877,P=0.070).②HDL-C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生后1 d的足月儿,HDL-C显著低于生后2~4 d的足月儿(t=3.009,P=0.005);但早产儿和生后1 d足月儿、生后2~4 d和生后5~7 d的足月儿相比较,差别不显著(t=1.115,P=0.274;t=1.400,P=0.171).③早产儿LDL-C显著高于生后1 d的足月儿(t=3.866,P=0.001);生后1 d的足月儿,显著低于生后2~4 d的足月儿(t=10.423,P=0.000);生后2~4 d的足月儿与生后5~7 d的足月儿差别不明显(t=-0.756,P=0.455).④TC、LDL-C与胎龄和体质量呈显著负相关,HDL-C与胎龄和体质量无相关关系,TC、HDL-C、LDL-C相互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足月1 d时TC和LDL-C最低,HDL-C浓度变化相对较少,为生长和出生做准备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高危新生儿的听性脑干反应(ABR)特点.方法:对2010年7月~2011年4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212例新生儿和普通新生儿病区的652例新生儿进行ABR检测,分别测出Ⅰ、Ⅲ、V各波的潜伏期(PL)、波间期(IPL)与振幅(AMP).并根据出生胎龄将上述新生儿分为3组:Ⅰ组为胎龄≤34周108例,Ⅱ组为胎龄34 ~ 37周159例,Ⅲ组为胎龄≥37周596例,比较不同胎龄组高危新生儿的ABR特点.结果:ABR筛查异常率,早产儿Ⅰ组(胎龄≤34周)为55.6%,早产儿Ⅰ组明显高于Ⅱ组(胎龄34 ~ 37周)(49.7%)或足月儿组(胎龄≥37周)(44.9%)(P<0.01).早产儿Ⅱ组与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Ⅰ波潜伏期足月儿组分别与早产儿Ⅰ组或早产儿Ⅱ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Ⅰ组与早产儿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V波潜伏期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耳Ⅰ~V波间期早产Ⅰ组与早产儿Ⅱ组或足月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儿Ⅱ组和足月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34周的早产儿ABR异常率较足月儿及胎龄34~37周的晚期早产儿高;ABR Ⅰ波潜伏期足月儿明显短于早产儿,V波潜伏期胎龄≤34周的早产儿明显长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听觉神经系统随着胎龄的增加而逐渐成熟.早产儿由于本身发育不成熟,常合并窒息、呼吸窘迫、肺炎等疾病,易发生听力损失,因此早产儿更应加强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胎龄早产儿的听力发育状况及听力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瞬态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对2012年1月-2012年8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和母婴同室住院的328例早产儿和9 086例足月新生儿(对照组)进行听力筛查。结果 早产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明显低于足月儿(χ2=183.67,P<0.01)。且胎龄越小的早产儿,听力筛查的通过率越低。28周≤胎龄<31周35例,通过16例,通过率45.71%;31周≤胎龄<34周124例,通过81例,通过率65.32%;34周≤胎龄<37周169例,通过135例,通过率79.88%。各组通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17,P<0.01)。 结论 早产儿是听力损失的高危人群,应重点监测,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汾市人民医院NICU收治的45例RDS新生儿,以胎龄为依据进行分组,可分为早期早产儿(胎龄34周)、晚期早产儿(胎龄34~36周)、足月儿(胎龄≥37周)3组,每组各有17例、15例、13例。对3组患儿的基本情况、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组患儿的出生体重、入院时间、住院天数、产前激素应用频率随胎龄增长呈规律性变化(P0.05);早期早产儿多胎妊娠、不明原因早产、胎盘异常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晚期早产儿,足月儿最低;足月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和晚期早产儿(P0.05),而胎膜早破、母亲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低于这两组(P0.05),出生窒息发生率低于早期早产儿(P0.05);早期早产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率最高、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时间及吸氧时间最长,与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早产儿以白肺、支气管充气、肺部感染、颅内出血发生率较高,足月儿以气胸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愈率分别为66.67%、93.33%、92.31%,早期早产儿治愈率明显低于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P0.05)。结论在围产期高危因素、产前预防、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等方面,不同胎龄RDS患儿存在明显不同,选择性剖宫产严重影响足月儿RDS的发病,因此胎龄因素的考虑对RDS的诊断、治疗十分关键,且剖宫产指征的严格掌握有利于RDS的减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早产儿1岁以内的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状况。方法选择146例胎龄28~36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206例足月适于胎龄儿为正常对照组,对其0~12月内的体质量、身长及头围分别进行Z值评估并分析,计算年龄别身长Z值(LAZ)、年龄别体质量Z值(WAZ)、身长别体质量Z值(WLZ)和年龄别头围Z值(HCZ);分别于6月龄和12月龄采用CDCC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测试随访对象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早产儿以矫正月龄计算。结果早产儿矫正月龄1岁内大多数月龄LAZ、WAZ、WLZ和HCZ均大于0,且增长最快的阶段在3月以内,体质量追赶速度优于身长追赶速度;矫正胎龄后早产儿6月龄,12月龄MDI和PDI与足月儿接近。结论生后早期是早产儿的快速生长期;体格发育各指标间存在不平衡性;经早期干预的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可以接近足月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检测机械通气对新生儿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生儿患儿共310例分为早产儿机械通气组40例及非机械通气组142例,足月儿机械通气组32例及非机械通气组96例。采用Siemens Acuson S2000超声诊断系统,生后4~7天常规行颅脑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大脑中动脉RI值及左侧顶叶、右侧顶叶、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值,并对各组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机械通气组大脑中动脉RI值明显低于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机械通气组双侧顶叶及左侧丘脑VTQ值>非机械通气组,早产儿机械通气组双侧顶叶及左侧丘脑VTQ值>非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机械通气组双侧顶叶及左侧丘脑VTQ值>足月儿机械通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机械通气组中胎龄≤33周患儿双侧顶叶及左侧丘脑VTQ值>胎龄>33周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机械通气时与非机械通气时足月儿大脑中动脉RI值变化不大,早产儿则明显下降。双侧顶叶及左侧丘脑VTQ值机械通气组>非机械通气,早产儿机械通气组变化更明显,胎龄越小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晚期早产儿(在校正月龄后)和同龄足月儿早期运动发育水平的差异,为早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出生并在门诊随访的晚期早产儿46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出生的健康足月儿50例为对照组。在两组婴儿(14.0±1.0)周龄运用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AIMS)进行运动发育评估,比较两组原始得分、百分位≥50%的比例和运动发育异常率。结果晚期早产儿AIMS原始得分低于足月儿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MS得分相对应的百分位≥50%的比例,晚期早产儿显著低于足月儿(P0.01)。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运动发育异常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早产儿的早期运动发育趋势在校正胎龄后还常落后于正常足月出生同龄婴儿,应尽早实施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良好发育。  相似文献   

17.
正常足月婴儿超声骨强度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建立婴儿超声骨强度正常参考值。【方法】选择出生~12月龄在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1 128例健康婴儿为检测对象。0~12月龄(包括整12月龄)每月1组,共12组。用定量超声骨强度仪(guantitative ultrasound,QUS)测定受检婴儿胫骨中段的骨骼超声传播速度(speed of sound,SOS)值,同时测量受检者身高(cm)、体重(kg)。【结果】出生~12月龄12个组正常婴儿SOS正常参考值分别为(m/秒):2966.0±74.22、2964.1±93.31、2982.8±87.64、2982.3±66.39、2999.4±57.64、3034.2±78.67、3057.5±62.93、3078.7±73.62、3145.2±72.26、3162.8±71.03、3164.7±75.96、3235.6±82.04。【结论】0~12月龄男女童之间SO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着月龄增加,骨强度水平有所提高。胎儿期储备运动、合理喂养对SOS值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二者的联系,为研究早产的发生机制提供重要线索。方法分别收集早产和足月新生儿及其母亲的一般情况、ICP-OES检测两组母血和脐血血浆铜含量。首次对胎膜胶原采用天狼红染色,图像分析比较两组胎膜厚度和Ⅰ型、Ⅲ型胶原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在早产儿母亲和足月儿母亲的发生率分别为40·00%和9·09%。早产儿母亲孕前体重、早产儿身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足月儿母亲和足月儿(P<0·05)。早产儿脐血血浆铜显著低于足月儿(P<0·05)。足月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厚度显著大于早产儿母亲(P<0·05),而且也显著大于其自身破裂处胎膜厚度(P<0·05)。早产儿母亲非破裂处胎膜的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显著低于足月儿母亲(P<0·05)。结论早产儿母亲血浆铜和胎膜胶原含量都低于足月儿母亲。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胎龄小于30周早产儿1岁内神经行为发育表现和早期跟踪干预作用,为婴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估和神经发育早期干预提供研究方法和研究线索。【方法】采用婴儿神经行为发育评估法对38例早产儿在矫正月龄3、6、9和12个月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同期对75例健康足月儿行每月定期发育评估和指导,个体化神经行为评估内容包括定期对婴儿植物神经调节系统、运动系统(包括功能性运动和非功能性运动项目)和行为调节的评估,评估正常为3分,有待提高为2分和异常为1分;早期干预的方法包括改善婴儿行为组织能力,降低婴儿紧张度,引导和提高婴儿的运动能力等;足月儿组、早产儿干预组和早产儿组婴儿12月时行戈塞尔发育商测评。【结果】早产儿3和6月时植物神经调节系统、行为调节系统和运动发育系统评分显著低于足月儿组;通过早期跟踪评估和早期干预,在矫正月龄12月时早产儿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早产儿组(P0.01),但仍低于足月儿组(P0.05)。【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能力低下发生率较高,早期合理的跟踪评估和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孕期血清维生素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利于制定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措施。方法:采用大样本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用微量荧光分析的方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水平,结合孕妇基本情况,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孕妇与非孕妇血清维生素A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t=6·64,P<0·001);孕早期与孕中晚期比较,血清维生素A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t=-8·418,P<0·001),孕早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孕中晚期;各城市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8·208,P<0·001);城市、郊区、农村三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7·406,P=0·001)。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初步制定了辽宁省孕妇血清维生素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论:妊娠早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偏低,应引起高度重视;重视影响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因素,制定早期预防、早期干预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