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强  林慧 《江西医药》2006,41(3):177-178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意义。方法超声心动图观察14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超声的形态结构,各部分心肌的运动情况,综合判断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有房室增大、心室流出道增宽、室壁运动异常、左心收缩功能降低等超声改变.凡有超声心动图异常改变者占80%。结论超声心动图观察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内形态结构和心功能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中毒性心肌炎患者25例,经多次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取最明显异常的一次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砷化氢中毒合并中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为48.08%;心肌酶学检查异常率为84.2%;心电图检查可呈现多种表现,以窦性心动过速最为多见,占65%。结论急性砷化氢中毒之后易并发中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学检查异常发生率高,其次为心动过速,ST-T改变,I°AVB。心肌酶谱,心电图应作为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3.
赵瑞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2):37-38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炎治疗过程中左室功能的恢复状态。方法 用二维、M型及多谱勒方法测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进行左室功能评价。结果 12例心肌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腔扩大,LVEF,FS均有降低,二尖瓣充盈频谱表现为限制型充盈障碍(8例)或“假性正常”(4例)。结论 急性心肌炎患者早期均出现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减低,治疗过程中左室的收缩功能恢复较快,舒张功能恢复较慢。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急性心肌炎患者心功能评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疾病的诊断意义福建省立医院唐明灯,董惟誉,刘用华心肌疾病主要指心肌病及心肌炎,确诊依赖心肌活检病理检查,由于其损伤性,实际难以推广应用。目前对心肌病及心肌炎的诊断主要是综合病史、体征和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5.
青壮年病毒性心肌炎16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壮青年病毒性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异同。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心电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样图形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升高的16例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而影响预后。结论及时准确诊断,对患者的预后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病毒性心肌炎超声心动图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肌回声异常、室壁运动异常、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心功能减低、心包炎等。结论超声心动图在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血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与儿童心肌炎的关系,验证临床检测TIMP-1的意义.方法 将年龄为1~14岁临床诊断为心肌炎患者9例与相匹配的对照组9例取血标本,测定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及TIMP-1,并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 超声心动图示心肌炎患儿射血分数显著降低、左心室扩大.儿童心肌炎患者TIMP-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心肌炎患儿与对照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Ⅰ、C反应蛋白及检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儿童心肌炎患者来说,血液中的TIMP-1水平可能能够显示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且TIMP-1降低可能是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疾病,常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而诊断,目前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是心肌内膜活检(EMB)Dallas标准,但EMB属创伤性检查,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心肌肌钙蛋白为心肌特异结构蛋白,当发生心肌损伤时,其在血液中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诊断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我们测定了60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cTnI浓度,以探讨血清cTnI对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有效的诊治手段。方法15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予以心肌酶谱、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并予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400 mg/(kg.d)的丙种球蛋白及10~25 mg/(kg.d)的甲基泼尼松龙进行冲击治疗,并对其他伴随症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结果15例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且心电图均存在异常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9例,全心增大6例。经治疗后,12例患儿治愈,3例死亡。结论早期完善对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及其他相关检查,能够尽早的对暴发性心肌炎进行确诊和治疗,从而提高其临床救治率。  相似文献   

10.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炎症性疾病,还是导致年轻人急性心力衰竭、猝死和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原因。心肌炎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现极其相似,常规检查鉴别诊断往往困难。虽然诊断心肌炎的"金标准"是心肌活检,但因有创、灵敏度差及病灶的局限性而限制其临床应用。心脏磁共振(CMR)"一站式"检查,不但能够了解及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还能直观地观察到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包括水肿、毛细血管渗出、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等)及心肌应变。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路易斯湖诊断标准结合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诊断心肌炎特异性更高,评估病情变化及疗效更准确。故该文就磁共振路易斯湖诊断标准及特征追踪技术在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急性心肌炎患者的血清心脏肌钙蛋白 I(c Tn I)水平 ,并与正常组加以比较。方法  c Tn I采用金标法 ,心肌酶谱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  AMI和急性心肌炎患者 c Tn I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0 1) ,而 AMI组的 c Tn I以强阳性为主 ,急性心肌炎以弱阳性居多 ,心肌酶谱在 AMI和急性心肌炎组表现没有 c Tn I阳性率高。结论  c Tn I与心肌酶谱比较 ,c Tn I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佳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对不同的病理改变和不同病程的心肌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急性Q波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作对比,提供两者鉴别依据。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急性Q波心肌炎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以及临床情况,结果:急性QI皮心肌炎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缓;肌酸磷酸激酶(CK),谷草 氨酶(GOT)升高程度较急性心肌梗塞明显降低;急性心肌心电图上QI皮3-7D后消失,T波治疗后2-3周恢复正常,STG段抬高但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结论:本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炎有急性心肌梗死类型Q波和ST段抬高者预示病情严重,可依据临床情况心肌酶谱,心电图[演变而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pical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AHCM)的超声心动描记术特征及可能的漏诊原因,探讨超声心动描记术对临床诊断AHCM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45例AHCM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包括超声心动描记术45例、心电图45例、冠状动脉造影10例及左心室造影结果 4例,进行分析。结果 (1)41例患者的超声心动描记术像显示左心室心尖部心肌明显增厚;4例超声心动描记术结果正常者,行左心室造影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心尖部室壁肥厚,呈"黑桃征",最后诊断AHCM。(2)41例超声图像表现为AHCM的患者中,17例收缩期左心室腔心尖部狭小、几乎呈闭塞状;5例患者左心室腔中部梗阻,其平均压力梯度为(59.1±10.9)mm Hg(1 mm Hg=0.133 kPa)。(3)1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AHCM患者中,2例合并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并行支架植入术,2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中段可见心肌桥,6例冠状动脉正常。结论典型超声心动描记术表现,结合特征性心电图,有助于临床确诊。将心尖部左心室短轴切面作为常规扫查切面,特别对心电图有特异性改变的患者(如心前区导联V4-6导T波对称性深倒),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充盈情况判断心内膜边界,可明显提高检出率。超声心动描记术可为临床诊断AHCM提供重要依据,是协助临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判断预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反射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8例于血管迷走反射后出现明显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的心肌灌注显像,超声心动图,心肌酶,心电图等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血管迷走反射后,8例患者心肌灌注正常,但超声心动图示心肌运动减弱,EF值显著降低.动态心肌酶监测无异常.2例患者心电图出现暂时性Q波,3例出现暂时性或持续性T波倒置,1例出现暂时性QRS低电压,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患者血管迷走反射后出现长时间的心功能不全可能为心肌顿抑所致.对血管迷走反射诱发心肌顿抑的现象应给予充分了解和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运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以同期内78名健康体检人员的检查结果作为参照,针对检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78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有65例患者存在心电图异常现象,异常率为83.33%,以ST下移、T波低平或者倒置、房性早搏为主;有59例患者存在超声心动图异常,其异常率为75.64%,以左房增大、心功能测值减低为主。且,与同期健康人员比较,其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与超声心动图异常发生率均相对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电生理、心功能变化,可以通过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来对其进行检查与诊断,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7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治疗转归和预后.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部分患者病程进展快,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其它脏器损害;部分患者出现心室扩大;血清酶学增高、持续时间长且不伴有酶峰变化、血清肌钙蛋白检查阳性是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特点;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需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心肌受损的客观依据.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注重对临床资料和心肌损害客观指标的收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急性期和慢性期N-cadhein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CVB3反复感染Balb/c小鼠,分别于感染后第10d、5个月不同时间点,利用高频探头行超声检查心功能,取心肌经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以及RT-PCR方法对心肌组织N-cadherin表达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第10d,心脏急性炎性反应明显,心功能下降,但心肌组织N-cadherin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5月,实验组小鼠心脏出现扩张型心肌病样改变。实验组小鼠心肌组织N-cadher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结论心肌组织N-cadherin表达的变化可能是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急性Q波心肌炎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作对比,提供两者鉴别依据.方法:统计本院6年来急性Q波心肌炎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6例.动态观察心电图和心肌酶谱以及临床情况.结果:急性Q波心肌炎较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缓;肌酸磷酸激酶(CK)、谷草转氨酶(GOT)升高程度较急性心肌梗塞明显降低;急性心肌炎心电图上Q波3-7d后消失,T波治疗后2-3周恢复正常,ST段抬高但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结论:本研究表明,急性心肌炎有急性心肌梗死类型Q波和ST段抬高者预示病情严重.可依据临床情况心肌酶谱、心电图演变而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