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瑞芬太尼持续泵注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品  李白莉  罗爱林 《四川医学》2006,27(11):1186-1187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2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静脉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后按麻醉维持用药不同,分为瑞芬太尼(R ISO)组和异氟醚(ISO)组,观察两组患者入室、诱导后、插管时、手术进行1h、停药及拔管各时段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于麻醉诱导后较基础值明显降低,术中血压、心率均稳定,但拔管时R ISO组的DBP和HR明显低于ISO组,R ISO组停药后神志和呼吸恢复非常迅速,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ISO组。结论采用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醚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苏醒较快的麻醉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
张咏梅  吴嘉宾  赵卫兵  刘科 《重庆医学》2011,40(20):2000-2002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颅内动脉瘤择期行介入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8例,瑞芬太尼组术中血浆靶控瑞芬太尼镇痛,芬太尼组用芬太尼替代瑞芬太尼,皆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监测麻醉过程各个时段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心率(HR)、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用于乳腺癌根治术.方法 择期乳腺癌患者分3组行单纯丙泊酚、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麻醉.监测麻醉过程中的BP、HR、ECG、SPO2和PETCO2变化、记录术中用药、体动、苏醒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在置入喉罩和拔出喉罩时BP、HR的变化,苏醒参数包括睁眼、自主呼吸恢复、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等,单纯丙泊酚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P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8例颅内动脉瘤GDC栓塞的临床经验.方法 8例动脉瘤中7例为破裂性动脉瘤,均采用GDC行动脉瘤内填塞治疗.结果 8例中7例一期栓塞成功.完全闭塞者4例,>90%者2例,<90%者1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微创、疗效确切,且可有效地降低动脉瘤的复发和再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夹闭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行夹闭术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输注浓度分别为6mg(/kg·h)和0.2μg(/kg·min),间断注射维库溴铵。记录收缩压、舒张压、HR的变化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HR减慢(P〈0.05),气管插管前后、切皮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HR明显减慢(P〈0.05),麻醉恢复时苏醒较快、舒适、无呼吸再抑制现象。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麻醉诱导迅速,维持平衡好,患者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夹闭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6.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93例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93例颅内动脉瘤(共118个)患者中84例为破裂动脉瘤,按Hunt-Hess分级:Ⅰ级18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Ⅳ级10例,Ⅴ级2例。80例行急诊栓塞,术后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并予以3H治疗。结果:动脉瘤完全闭塞104个(88.14%),闭塞达90%以上11个(9.32%),闭塞在90%以下3个(2.54%)。全组手术死亡3例(3.23%)。随访2~22个月,1例术后2周死于中枢衰竭及肺部感染;1例术后1.5个月复发出血,经手术夹闭痊愈;2例术后复查发现瘤颈扩大,经再次填塞后痊愈;1例(1.07%)重残,7例(7.53%)有轻度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其余恢复良好。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可靠,可致密填塞动脉瘤疗效为佳;破裂动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实施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观察组32例,给予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术中观察组心率及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呼吸恢复、拔管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脊柱手术治疗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术后苏醒快,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41例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体会。方法Seldinger技术穿刺动脉,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作动脉瘤内栓塞治疗。结果34个致密栓塞,3个>90%栓塞,4个>80%栓塞;1例重残,2例死亡,余38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GDC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可靠,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中、术后处理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比较困难 ,我科自 1 998年7月至 2 0 0 0年 3月采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 GDC)栓塞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2 3例 ,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报告体会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1 998年 7月至 2 0 0 0年 3月 ,我科采用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93例 ,其中 2 3例为多发动脉瘤 ,占 2 4 .7% ;男 8例 ,女 1 5例 ,年龄 3 2~ 64岁 ,平均 4 6.3岁。 1例以单侧动眼神经麻痹入院 ;余 2 2例患者均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史 ,3例伴颅内血肿。 Hunt-Hess分级 : 级 5例 , 级 1 2例 , 级 4例 , 级 1例。本组 2 3例动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动脉瘤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及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分析Hunt-HessⅠ~Ⅲ级并在发病后72h内进行GDC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共61例,症状性血管痉挛的诊断根据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并有TCD和(或)脑血管造影的证据。结果:61例中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13例(21.3%),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随访1~20个月,13例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患者中恢复良好9例,中度致残3例,重度致残1例。结论: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与病情轻重、蛛网膜下腔出血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超早期GDC栓塞治疗动脉瘤,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栓塞治疗动脉瘤后进行抗凝、3H治疗,放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等措施对降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总结应用可控电解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对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经GDC血管内栓塞后作回顾性分析。选择动脉瘤的瘤顾比例大于2,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C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后,用GDC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结果:4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栓塞,无1例并发症及死亡。结论:GDC性能良好,操作简便,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M  Hua XM  Wan L  Jiang F  Zhong J  Ma J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9):756-758
目的 探讨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应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 34例急性破裂动脉瘤在发病6d内采用GDC早期栓塞治疗动脉瘤。术前Hunt—Hess分级,Ⅰ级6例,Ⅱ级23例,Ⅲ级4例,Ⅳ级1例。其中1~3d内治疗14例,4~6d内治疗20例。2例宽颈动脉瘤采用Medtronic AVE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结果 除2例因血管严重痉挛致使微导管无法到位操作失败而实施动脉瘤夹闭术外,其余28例造影证实为完全闭塞,4例为90%闭塞。介入治疗中发生动脉瘤破裂1例,GDC尾端残留于瘤动脉2例,均未导致临床后果。无死亡及严重后遗症。经随访未见再次破裂出血。结论 早期应用GDC栓塞治疗急性破裂颅内动脉瘤,具有微侵袭性,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陈维福  马颖  程远 《重庆医学》2006,35(7):638-639
目的探讨电解脱性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GDC栓塞的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00%栓塞11例。95%栓塞硬膜下血肿、脑疝,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后好转;术后2例并发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32例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daily living,ADL)达Ⅰ~Ⅲ级。结论术前防治再出血和脑血管痉挛、术后防治并发症等正确的围手术期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下手术的临床可行性,并比较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和枸橼酸芬太尼异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方法:ASAⅠ~Ⅱ级耳鼻喉科支撑喉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TCI组麻醉诱导时设定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μg/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 mg/L,术中靶浓度维持不变,术毕停药;对照组麻醉诱导以异丙酚1~2 mg/kg、枸橼酸芬太尼2.5 μg/kg静注,术中吸入1%异氟烷和静注芬太尼0.03 μg.kg-1.min-1维持麻醉,术毕停止.记录2组各时段生命指征(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药物使用情况,观察患者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PACU)、拔管后30 min、1 h和3 h的意识状态(OAAS)、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①术中TCI组瑞芬太尼血药浓度维持在6 μg/L、异丙酚血药浓度维持在3 mg/L的给药速度,血流动力学稳定;②在行气管插管、支撑喉镜置入、拔管前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TCI组,有统计学差异;③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PAC时间TCI组早于对照组;④TCI组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拔管后30 min、1 h 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⑤2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支撑喉镜手术相比,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更平稳,苏醒更快,更适用.  相似文献   

15.
电解离弹簧圈栓塞术中的颅内动脉瘤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解离弹簧圈(GDC)栓塞术中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与预后相关的并发症等.方法:对采用GDC栓塞治疗的68例患者72个颅内动脉瘤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4.1%)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其中2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ICPC),直径4~6 mm;1例前交通动脉瘤(Acom),直径为2.2 mm.3例均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史.动脉瘤破裂的直接原因:1例ICPC为微导管穿破动脉瘤壁的囊泡,另2例为栓塞过程中GDC穿过动脉瘤壁.1例术中可见造影剂外溢,3例术后CT扫描均证实再次出血.3例术中均经继续导入GDC将动脉瘤栓塞,出血停止.1例术中出现脑血管痉挛和颈内动脉闭塞,经动脉内局部应用药物后大脑中动脉血流恢复.2例术后恢复良好,无神经系统功能缺失;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患者术后遗留一侧肢体轻偏瘫和语言障碍.结论:GDC栓塞动脉瘤术中与操作直接相关的动脉瘤破裂发生率为3%左右,病死率约1%.危险因素可能与SAH病史、动脉瘤较小和术中使用球囊作为辅助治疗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的可行性.方法:44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R0、R2、R4、R6组(n=11).R0组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TCI)生理盐水,R2、R4、R6组分别以效应室靶浓度(RCe) 2、4、6 ng/ml TCI瑞芬太尼,输注10 min时开始TCI丙泊酚,初始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PCe)均为1.5 μg/ml,每4 min增加0.5 μg/ml,改良警觉/镇静(OAA/S)评分为1分时给予强直刺激,记录在睫毛反射消失、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CSI、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PCe,并对CSI与改良OAA/S评分、BIS、PCe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R0组相比,R2、R4、R6组睫毛反射消失、强直刺激反应消失时CSI、BIS明显升高,PCe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CSI与改良OAA/S评分、BIS呈正相关,与PCe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CSI可用于监测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镇静深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在靶控输注相同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下,置入SLIPA 喉罩和第一代LMA喉罩所需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量.方法 将择期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40 例患者分成L 组和S 组;L 组置入LMA 喉罩,S 组置入SLIPA 喉罩.两组均采用Marsh 药代动力学模型以4.0μg/ml 的半数有效量靶控输注丙泊酚5min后,应用改良的Dixon 上下序贯法,采用Minto 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5min 后置入喉罩.采用probit 法计算出L组和S组所需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量(ECe50).结果 L组患者瑞芬太尼的EC50值为2.97 ng/ml(95%CI 2.82~3.22ng/ml),S 组患者瑞芬太尼的EC50为3.25 ng/ml(95%CI 2.86~3.43ng/ml).结论 在不使用肌松剂的情况下,相同丙泊酚半数有效量下置入SLIPA 喉罩和LMA喉罩,SLIPA 喉罩所需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量要高于第一代LMA喉罩.  相似文献   

18.
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全静脉麻醉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目的 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例择期手术患者 ,分别采用异丙酚 (P组 ,n =30 )、异丙酚芬太尼 (PF组 ,n =5 2 )靶控输注或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 (PR组 ,n=2 8)持续输注全静脉麻醉。芬太尼靶浓度 2 μg/L ,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分别为 0 2 5~ 0 5及 0 12 5~ 0 2 5μg/ (kg·min) ,异丙酚初始靶浓度为 1mg/L ,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术中调整异丙酚、芬太尼靶浓度值或瑞芬太尼输注速度维持麻醉深度。观察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改变以及麻醉药用量、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3组患者诱导后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明显降低 (P <0 0 5 ) ,PR组心率明显减慢 (P <0 0 5 ) ,PF ,PR组气管插管、切皮后SBP及DBP无明显改变 ,P组则明显升高 (P <0 0 5 )。PR ,PF组异丙酚麻醉维持用量分别较P组降低 32 8%和 2 4 0 % (P <0 0 5 )。结论 瑞芬太尼、芬太尼能明显减少异丙酚用量 ,抑制气管插管及切皮时的反应 ,以瑞芬太尼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CI)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苏醒期特点。方法选择40例行扁桃体或增殖体切除术的患儿,年龄4-12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静脉麻醉(TIV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C)组,每组2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TIVA组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采用吸入异氟醚及静脉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立即停止所有药物的输入。记录术中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即刻、1h、3h的意识状态(OAMS评分)以及术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C组术中的HR较TIVA组明显增快,并且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较TIVA组高。2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TIVA组拔管后即刻、1h的OAMS评分高于C组。结论靶控输入异丙酚、静脉输注瑞芬太尼用于小儿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术中的HR较低、苏醒质量较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