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标准评估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的可行性。方法在北京某高校2010年度查体人群中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进行糖尿病筛查,同时测定HbA1c、血脂、血尿酸、肝肾功能指标。以OGTT为标准,比较HbA1c与之对应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可能切点并与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标准比较;分析影响HbA1c与年龄及代谢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 (1)本研究参检者共有1174人,经OGTT筛查新诊断糖尿病(NDD)15例,加上既往诊断糖尿病29例,总患病率为3.7%。(2)除外已有糖尿病和其他HbA1c检测的影响因素纳入研究1059人。参照OGTT结果依据ROC判断,本组人群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临界点为5.7%,敏感性66.7%,特异性86.7%;按此界点将漏诊33.4%NDD,另包括33例糖调节异常(IGR,44.0%),103例糖耐量正常(NGT,10.6%)。HbA1c筛查IGR(包括空腹血糖异常3例、糖耐量减低(68例)的切点为5.6%,敏感性55.8%,特异性82.8%,按此界点将漏诊IGR44.2%,另包括164例NGT(16.9%)及11例NDD(73.3%)。(3)按6.5%(NDD)和6.0%(IGR)界点,在本人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6.7%、99.9%和16.9%、98.6%。(4)本研究中HbA1c测定值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当HbA1c≥6.0%和HbA1c≥5.7%时,分别有85.7%和70%的NDD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高危因素。结论在本组低发糖尿病人群中,HbA1c诊断糖尿病及IGR的ROC最佳切点分别为5.7%和5.6%,远低于ADA≥6.5%和6.0%的标准。按5.7%标准切分异常人群,将纳入约10%的NGT者,按ADA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2.
HbA1c对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同cut off值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效能,初步探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的HbA1c诊断T2DM及T2DM前期标准对中国人的适用性。 方法:招募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且试验前未诊治为T2DM的志愿者33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HbA1c;以WHO标准诊断糖调节受损(IGR)、糖耐量正常和T2DM;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 cut off值HbA1c诊断IGR和T2DM的效能。 结果:HbA1c在诊断T2DM时,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54,最佳cut off值为6.0%,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86.0%;当HbA1c为6.5%时,敏感性为64.8%,特异性为96.7%;当HbA1c为5.6%时,诊断T2DM阴性预测值为100.0%;HbA1c诊断IGR的AUCROC为0.653。 结论: HbA1c用于IGR的诊断效能不高;HbA1c诊断T2DM最佳cut off值为6.0%,此界值诊断敏感性较FPG高,但特异性较差;ADA推荐用于T2DM诊断的cut off值6.5%主要考虑到诊断的特异性,该诊断标准适用于中国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及其高危人群筛查适宜而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首钢四个社区的16 056例T2DM普查人群,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 h血糖值(2 h 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筛查T2DM患者及高危人群。结果 (1)以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FPG≥7.0 mmol/L,2 h PG≥11.1 mmol/L,筛出T2DM患者2 011例(12.52%),T2DM高危人群4 334例(26.99%)。(2)按2010年ADA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筛查T2DM患者:单检测Hb A1c≥6.5%灵敏度为53.41%,漏诊46.59%;单检测FPG≥7.0 mmol/L灵敏度为49.98%,漏诊率50.02%。糖尿病高危人群:Hb A1c≥6.0%或FPG≥6.0 mmol/L灵敏度为69.4%。(3)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与OGTT诊断糖尿病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6.1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和90.3%;Hb A1c最佳切点为6.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和84.5%。与OGTT诊断T2DM及高危人群相关的FPG最佳切点为5.7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2%和87.2%,Hb A1c最佳切点为6.0 mmol/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3%和77.4%。(4)若采用联合筛查T2DM以FPG≥6.1 mmol/L或Hb A1c≥6.2%作为标准,灵敏度可达到85.3%,同时有较好的特异度78.9%;以FPG≥5.6 mmol/L或Hb A1c≥6.1%联合筛查T2DM及高危人群作为标准,灵敏度74.4%,特异度71.5%。结论 Hb A1c与FPG联合测定是一种筛查诊断T2DM及糖尿病高危人群方便而有效的方法,建议对5.6 mmol/L≤FPG≤7 mmol/L或Hb A1c≥6.1%的人群应行OGTT,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4.
巫素婷  彭林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62-1063,1066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21例初诊T2DM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颈动脉内膜至中膜厚度(IMT)>1.3 mm诊断为血管病变,纳入血管病变组,反之纳入血管正常组],并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22.5 mg/L诊断为肾功能损害,为RI组;mAlb 0~2.25 mg/L为肾功能正常,纳入NR组.利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切点HbA1c值,判断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bA1c在不同切点HbA1c≥6.75%、HbA1c≥6.85%、HbA1c≥7.35%,诊断初诊T2DM 患者并发血管或肾功能损害、血管病变、肾功能损害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3.4%和77.4%(ROC=0.929),91.7%和76.8%(ROC=0.918),85.7%和91.4%(ROC=0.943).结论 HbA1c用于早期预测诊断DM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防治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空腹血葡萄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2型糖尿病(2D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8例未诊断为2DM的对象同时检测FPG和HbA1c。分别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糖尿病标准(FPG≥7.0 mmol/L)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新标准(HbA1c≥6.5%),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分组(2DM和非2DM组),比较2个检测指标在诊断2DM中的差异。以FPG为诊断2DM的金标准,计算HbA1c诊断2DM的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等诊断性能。结果:FPG均值在2种标准诊断的2DM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均值在2种标准诊断的2DM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标准诊断的非2DM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S)为100%,特异度(Sp)为93%,阴性似然比(-LR)为0.00和阳性似然比(+LR)为14.29。结论:HbA1c诊断糖尿病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糖化清蛋白(GA)在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及诊断切点,比较G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对糖尿病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470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疑似糖尿病患者,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者,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GA、HbA1c。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诊断切点。结果 GA对于血糖调节受损(IGR)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93,与HbA1c(0.692)相近;而以最佳截断点14.57%作为诊断切点,GA对IGR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9和0.55;GA对于糖尿病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低于2hPG的0.994和HbA1c的0.948),而以最佳截断点17.50%作为诊断切点,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和0.83,其敏感度略高于HbA1c(0.85)。结论 GA对于IGR诊断有一定价值,对于糖尿病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作为2hPG和HbA1c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方法 对为明确DM诊断而初次就诊的高危人群739例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其空腹血糖(FPG)和服用75 g葡萄糖2h后血糖(2 h PG),同时测定HbAlc,根据WHO(1999年)糖代谢状态分类标准进行分组,研究人群糖耐量正常(NGT) 61例,空腹血糖受损(IFG) 46例,糖耐量减低(IGT) 84例,糖调节受损(IGR) 130例,糖尿病(DM) 548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HbAlc用于诊断糖尿病的切点.结果 NGT组的HbA1c为(5.7±0.6)%,DM组为(9.8±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1);如以FPG≥7.0 mmol/L,或以2 hPG≥11.1 mmol/L,或以FPG≥7.0 mmol/L且2 hPG≥11.1mmol/L,或以FPG≥7.0 mmol/L或2 hPG≥11.1 mmol/L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标准,HbAlc切点均为6.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980,0.990和0.973.结论 高危人群糖尿病诊断的HbAlc切点为6.5%,HbAlc不适用于糖调节受损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60岁老年人群中糖代谢异常的诊断切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17例明确糖尿病(DM)诊断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测定HbA1c.结果 按照1999年WHO的DM诊断标准,采用ROC曲线判断,与DM状态相关的空腹血糖(FPG)临界点为6.45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9%和91.2%,曲线下面积0.849(95% CI0.842~0.946),阳性似然比3.32,阴性似然比0.18;与DM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6.3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和84.5%,曲线下面积0.929(95% CI0.890 ~ 0.967),阳性似然比6.48,阴性似然比0.18.与IGT状态相关的FPG临界点为4.95 mmol/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和55%,曲线下面积为0.511,阳性似然比1,阴性似然比1.与IGT状态相关的HbA1c临界点为5.85%,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和65%,曲线下面积为0.64,阳性似然比2.09,阴性似然比0.42.结论 分别以HbA1c≥6.35%、≥5.85%作为糖尿病及IGT的筛查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中伴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血液尿酸(blood uric acid,BUA)和唾液尿酸(salivary uric acid,SUA)的动态变化,并分析SUA/BUA与DPN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64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及肌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DPN组(n=103)和单纯T2DM组(n=61)。检测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SUA以及SUA/BUA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PN的相关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相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 1c)、SUA、SUA/BUA为DPN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HbA 1c的AUC为0.637,敏感度为50.8%,特异度为78.6%,最佳切点值为8.15。SUA的AUC为0.698,敏感度为52.4%,特异度为83.6%,最佳切点值为388.43。BUA的AUC为0.762,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73.8%,最佳切点值为1.01。结论SUA/BUA与DPN发病密切相关,对诊断DPN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厦门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差异,并探讨该地区人群FPG、HbA1c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符合要求的7 754例体检者,抽取静脉血分别检测FPG与HbA1c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FPG、HbA1c水平的差异,以及FPG、HbA1c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并分析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DM)诊断标准的诊断结果。结果男性体检人群FPG与HbA1c水平均高于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的FPG、HbA1c水平均呈现随年龄增大而逐渐上升的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除18~30岁年龄组,其余年龄段的男性、女性及全部体检者HbA1c与FPG水平均呈明显的正相关。依据2010年ADA标准,DM患者及高危人群分别占10.83%和43.65%。结论厦门地区人群FPG、HbA1c水平与年龄、性别均相关,提示有必要建立不同的参考区间和DM诊断切点;且2010年ADA标准可识别出更多的DM患者及高危人群,尤其适合应用于体检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实验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6.5%、6.5%~8.5%、≥8.5%三组;选取体检健康者30名为对照组.测定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以红细胞变形指数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6.5%时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降低(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升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在糖化血红蛋白>6.5%时开始下降,并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逐步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年龄依赖性发病率的价值。方法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诊断GDM标准,将1 600例妊娠妇女(孕期24~28周)分为健康妊娠组1 319例、GDM组281例,同时测定2组HbA1c和空腹血糖(FPG)、1h及2h血糖,并进行统计学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GDM组的HbA1c值显著高于健康妊娠组(P0.05)。当HbA1c诊断截点4.895%时,ROC曲线下面积(AUC)0.905,敏感性85.8%,特异性81.9%;FPG、1h血糖和2h血糖诊断GDM的ROC AUC分别为0.879、0.796及0.762。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年龄阶段GDM组中大于HbA1c诊断截点(4.895%)比例呈上升的趋势。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不同年龄阶段GDM组中HbA1c诊断GMD比例呈上升的趋势。OGTT与HbA1c联合检测能提高GDM诊断准确性,在GDM诊断及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1c)诊断2型糖尿病(T2DM)的特点及其在空腹血糖(FPG)正常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同时测定729例FPG正常者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247例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者(包括T2DM 164例、糖耐量受损41例、空腹血糖受损18例、糖耐量正常者24例)的HbA1c,以OGTT和临床诊断结果作为标准,绘制HbA1c和FPG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bA1c诊断T2DM的切点,通过对比分析观察不同性别及同性别不同年龄组中HbA1c的分布情况。结果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HbA1c诊断T2DM的切点为6.36%,诊断灵敏度为86.50%、特异性为90.60%、阳性预测值为94.63%、阴性预测值为76.50%、曲线下面积为0.944[95%可信区间(CI):0.917~0.971],FPG7.0 mmol/L时诊断糖尿病的灵敏度为85.90%、特异性为93.80%、曲线下的面积为0.957[95%CI:0.932~0.981]。FPG正常者中女性HbA1c、H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P=0.000),男性血红蛋白(Hb)、FPG、UA、TG水平高于女性(P值分别为0.000、0.020、0.000、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HbA1c、FPG、TC和LDL-C均有增高的趋势;特别是在60岁以后,女性HbA1c升高更高明显;但HDL-C在男性中有上升的趋势,在女性中有下降的趋势。结论免疫抑制比浊法测定HbA1c诊断T2DM的切点为6.36%,随着年龄的增加要定期测定HbA1c,以达到预防糖尿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对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有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比浊法检测了117例糖尿痛患者与91例健康对照者体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按照HbAlc水平离低将这117例DM患者分为低值组(1丑)A1c〈7.O%),中值纽(7%≤HbAIC≤10%)和高值组(HbAlc〉10%),HbAlc水平与糖尿痛肾病发病率进行比较,探讨糖尿病肾痛发生与HbAlc高低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在2型糖尿痛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成呈正相关(P〈0.01)。结论DM患者HbAlc水平和U—mAlb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两者的水平与DM患者的早期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二者联舍捡测对DN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血清糖化白蛋白(GA)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建议,以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值作为诊断GDM的标准,将98例妊娠妇女(孕期22~24周)分为正常妊娠组50例、GDM组48例,同时测定2组的HbA1c和G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GDM组的HbA1c和GA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当HbA1c的Cut-off值为5.15%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0.020,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92.0%。当GA的Cut-off值12.50%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0.029,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84.0%。HbA1c和GA联合诊断GDM的敏感性为70.8%、特异性为98.0%。结论当HbA1c5.15%和GA12.50%时,诊断GDM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HbA1c和GA联合检测对GDM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分析2008年1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4例出现症状的<12h STEMI患者,以入院HbA1c水平将所有患者分组:入院HbA1c<6.5%组(42例),6.5%~8.0%组(45例),8.1%~10.0%组(36例)和>10.0%组(31例),后三组定义为入院高HbA1c组.分析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与HbA1c<6.5%的患者比较,HbA1c升高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1);HbA1c8.1%~10.0%组和>10.0%组心功能KillipⅣ级的患者显著增多(P<0.05).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血糖等因素后,在HbA1c<6.5%组、6.5%~8.0%组和8.1%~10.0%组,非糖尿病患者LVEF显著高于糖尿病患者;在HbA1c>10.0%组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在全部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与糖尿病患者相比,非糖尿病史的STEMI患者入院HbA1c升高很常见,并且与心功能不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高频超声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与不同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符合2010年糖尿病新标准诊断的初诊T2DM患者82例,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A组45例(HbA1c均〈6.5%)和B组37例(HbA1c均≥6.5%).应用高频超声测量两组患者及50例健康成人(C组)双侧颈总动脉IMT、动脉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 A、B组颈总动脉IMT均高于C组(P 〈 0.05),且B组IMT高于A组(P 〈 0.05).B组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积分均高于A、C组(P 〈 0.05),且A组斑块发生率和斑块积分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组颈总动脉血流参数PI和RI均稍高于C组(P 〈 0.05),且A、B组间PI和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可准确评估初诊T2DM患者颈总动脉IMT、斑块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特征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对初诊T2DM患者颈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杭春中  季中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20):2543+2545-2543,254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6例健康人和680例DM患者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bA1c水平,用BS-420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健康组到DM组之间的HbA1c的变化关系可看出:DM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HbA1c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均P〈0.01),以HbA1c≥6.5%作为DM诊断临界值,其诊断灵敏度为99.18%,诊断特异性为94.45%,均优于以FPG≥7.0mmol/L作为诊断临界值的诊断灵敏度(76.43%)和诊断特异性(89.82%)。结论 HbA1c的值为6.5%时用于诊断DM,与FPG≥7.0mmol/L时联合应用可增加诊断DM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