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海蜇的虾池养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根据海蛰的生物学特性,就养殖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海蛰养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提高海蛰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促进海蛰养殖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对鱼蛋白需求的逐年增加及近海渔业资源的逐年衰减,海水养殖业迅猛发展,名、特、优养殖品种正渐被渔民所熟知。近几年,鲈鱼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养殖品种,特别是虾池养殖鲈鱼,时间短、见效快,正在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现将虾池养鲈的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石鲽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技术,对石鲽的3个野生群体——青岛群体(QD)、威海群体(WH)、莱州群体(LZ)和一个养殖群体(YZ)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60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8个ISSR引物对四个群体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共获得183个重复性好且5谱清晰的位点,4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48.1%~50.8%,Shannon多样性值为15.68~18.53,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9053~0.9189,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5~0.0173.同其他鱼类相比,石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用UPGMA方法构建的群体进化树显示,WH群体和LZ群体遗传距离最近,首先聚在一起,两者然后与YZ群体聚类,最后与QD群体相聚.利用基因分化系数进行遗传变异来源估算,结果表明石鲽群体96.47%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仅占3.53%,不同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较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由于流行性虾病暴发,致使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虾池荒废。为了寻找出路,重新利用这些虾池,笔者于1995年在广西防城港市公车虾场进行了鲈鱼养殖试验,结果在五个虾池(共60亩)中,收获成品鲈鱼15 480公斤,平均亩产258公斤。其养殖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石鲽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石鲽鱼的生物学特性,对亲鱼的选择培育、人工催产、挤卵、受精孵化和仔稚鱼的培育技术,进行试验探索,在室内人工控制水温、光照、饵料投喂的条件下,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石鲽鱼的发育和变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探索了人育苗的关键技术,突破了过去单纯领带采捕自然苗进行人工养殖的方式,为实现室内全人工育苗及养成产业化生产,解决苗种来源途径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6.
对虾池立体混养贝类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祖祥 《海洋科学》1991,15(4):8-10
浙江省普陀区于1985年开始进行对虾池立体混养贝类试验。其面积为52亩(1亩=666.6m_2,后同),1986年面积增加到830亩。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混养虾池对虾每亩可增产10kg,12cm规格对虾产量提高5~8%。每亩还能增收其他副产值400~600元。  相似文献   

7.
石鲽鱼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石鲽鱼的生物学特性 ,对亲鱼的选择培育、人工催产、挤卵、受精孵化和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进行试验探索。在室内人工控制水温、光照、饵料投喂的条件下 ,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石鲽鱼的发育和变态及其与理化因子的关系 ,探索了人工育苗的关键技术 ,突破了过去单纯依赖采捕自然苗进行人工养殖的方式 ,为实现室内全人工育苗及养成产业化生产 ,解决苗种来源途径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8.
石鲽与牙鲆人工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研究了石鲽(♂)与牙Ping(♀)的人工杂交,杂交后代经7个多月的养殖,许多生物学特征较牙Ping、石鲽发生了较大变异。在全长相同的情况下,杂交鱼的体高比牙Ping体高增加了6%、比石鲽体高增加了4.2%,其体质量以及成活率也都分别比牙Ping、石鲽的高。其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39430150)、国家攀登计划B(编号PDB673)、山东省科委(鲁科计93第42号)及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编号969220202,由李德尚、董双林两位教授共同主持)等多方面的支持下,自1994年起,主要用围隔实验法,对以对虾为主的封闭式综合养殖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该研究依据的原理是通过不同食性经济生物的合理混养,增加对投入物质的有效利用层次,并以不换水的封闭式养殖来保证投入物质在池内的再循环,籍以增加其被有效利用的次数。以此达到减少投入物质在池内的有害积累,维持虾…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了石鲽和星突江鲽线粒体基因组COI、Cytb基因以及D-loop片段总长度为1175 bp的核苷酸序列,探讨了石鲽与星突江鲽的亲缘关系。2种间共检测到95处核苷酸替代,蛋白质编码基因上的核苷酸替代主要是第三密码子位点上的同义替换。核苷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3个目的片段的鸟嘌呤(G)含量普遍较低,在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第三密码子位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线粒体COI、Cytb基因和D-loop片段序列分析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43、0.062和0.153,属于属内种间差异水平。2种鲽鱼在线粒体基因组不同片段上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核苷酸替代速率由大到小依次为D-loopCytbCOI。贝叶斯法、邻近距离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一致,皆显示石鲽与星突江鲽遗传关系很近。基于Cytb基因片段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石鲽与星突江鲽的分歧时间约为185万年,分化事件发生于更新世中期(Middl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3个地点4口虾池周年跟踪调查,报道了综合养殖系统的结构及其特点、养殖管理技术、各综合养殖系统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系统的效益评价。此外,还阐述了存在问题与展望,这些调查成果可为对虾养殖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池浮游生物与对虾养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探讨繁殖浮游生物对改善养虾池水质和提高生产效益和作用,我们于1990~1992年在山东省牟平县宁海镇养虾场进行了连续的观察和实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类方法,对从两起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 L.)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病例的病(死)鱼中分离到的相应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征、自凝性、色素产生情况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及代表菌株DNA中(G C)%的测定等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杀鲑气单胞菌的新亚种(subsp.nov.)并定名为杀鲑气单胞菌杀鲽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flounderacida subsp.nov.)。经血清型检定,表明60株菌均为同种血清型。选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石鲽、牙鲆、鲤、鲫及泥鳅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相应的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6种耐药,对头孢噻肟等25种高敏,对多黏菌素B、利福平2种敏感,对头孢唑啉等4种在株间存在一定敏感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能较全面地反映出该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黄海野生石鲽繁殖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石鲽性成熟系数(GSI)和肝重指数(HIS)与繁殖周期呈现密切关系;未成熟的卵巢呈桔红色,接近性成熟卵巢呈桔黄色,成熟期卵巢呈淡黄色,血管和卵粒清晰可见,处于退化期卵巢呈紫红色;依据卵巢组织学和卵母细胞组织形态将石鲽卵巢划分为5个发育期;分析GSI和HSI及其与繁殖期的关系。黄海水域石鲽繁殖期为11月至翌年2月,1年只有1个产卵期。  相似文献   

15.
虾池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温海深  高玲 《海洋学报》2007,29(4):161-164
细胞核的雌激素受体(ER)是参与调节脊椎动物发育和繁殖的转录因子,哺乳动物具有两种类型的ER(ER-α和ER-β),它们一旦与配体结合就能够形成二聚体,和其他转录激活因子相互作用,参与靶基因调节[1].目前,在鱼类中发现3种ER类型,即ER-α,ER-β和ER-γ[2~4],这说明鱼类ER生理功能比高等动物复杂,但对每种ER的功能研究较少.雄激素在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的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认为这种作用是通过雄激素受体(AR)介导的[5].AR属于配体活性转录因子,是核受体家族的一员[6].  相似文献   

17.
杏林虾池综合养殖系统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1999年10月至2000年7月在厦门市杏林虾池综合养殖系统进行水质(水温、透明度、比重、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无机磷、pH值、化学需氧量)和沉积物(有机质、硫化物)的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养殖系统的水质和沉积物的各项指标较稳定,基本上符合水产养殖的要求,实际生产效益也表明该虾池综合养殖效益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养虾池半精养封闭式综合养殖的养殖容量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虾病的困扰 ,养虾业近几年来一直未见有较大的起色。人们也试验了各种不同的养虾模式 :混养[1]、地膜养虾[2]、地下卤水养虾[3]、充气养虾[4]、卤水淡化养虾、封闭式养虾[5 ,6]和高位池养虾[7]。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这些模式往往只适合于一定的地区 ,也就是说只有当具备某些特殊条件时才能进行特定模式的养殖。实际上 ,虾病的大规模爆发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盲目追求高产量造成的。高密度放苗和大量投饵使养殖水环境持续恶化 ,从而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在这种情况下 ,养殖容量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虾池排出水养殖菲律宾蛤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国英  黄凌风 《台湾海峡》1992,11(2):180-184
本文报道了福建泉州市晋江县金井垦区利用虾池排出水试养匪律宾蛤仔(花蛤)的结果。垦区排水渠道具有丰富的饵料生物和适宜的流水条件,饲养3个月的花蛤个体平均重量从1.5g增至6g。每亩毛产量可达2756kg。体重(W)相对月增长率与体重呈负相关(R_fW=1.028—0.405lnW)。调查结果还表明,这种花蛤养殖方式可大大地降低虾池排出水的有机质含量,从而减轻其邻近内湾的有机质污染压力。  相似文献   

20.
陈飞星 《海洋科学》1998,22(4):7-10
投饵盘在中国台湾及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早有使用。但是,绝大多数的虾农只是用少量的投饵盘作为观察投饵量是否合适的工具,一般每公顷(1ha=15亩,下同)不超过4个投饵盘。MoisesViacava在秘鲁采用了全部利用投饵盘投饵的技术,并取得了极佳的效果,从而使这一技术成为秘鲁对虾养殖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投饵技术[4]。本文根据MoisesViacava在秘鲁的对虾养殖生产经验以及笔者近年生产实践的案例分析,向广大虾农推荐一种既科学又便于掌握的投饵技术。1 投饵盘投饵技术1.1 投饵盘的制作及其布置投饵盘可做成圆形或正方形,其直径或边长通常为70cm。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