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聚偏氟乙烯(PVDF)与纳米SiO2粉体的协同作用,初步制备出防污自洁面涂剂,并通过对PVC膜材面涂后与水的静态接触角的测试,详细分析了影响防污自洁面涂剂的各个因素.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这种PVC膜的涂层表面呈凹凸粗糙结构,测试与水的静态接触角达150.2℃,滚动角为3°,用集灰试验表征,水滴能将撒在PVC膜材表面的炭黑带走,证明具有一定防污自洁性.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具有亲水和防污自清洁性能的PVC建筑薄膜,在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PVC薄膜表面涂覆SiO2作为隔离层,然后采用旋涂法将TiO2涂覆于薄膜表面,制备得到PVC/SiO2/TiO2复合膜。利用XRD、FTIR、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其亲水性能,经紫外光照后,复合膜的接触角由42.2°降为10.9°,结果表明TiO2层的涂覆大大地提高了PVC薄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制备具有亲水和防污自清洁性能的PVC建筑薄膜,在经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的PVC薄膜表面涂覆SiO2作为隔离层,然后采用旋涂法将TiO2涂覆于薄膜表面,制备得到PVC/SiO2/TiO2复合膜。利用XRD、FTIR、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用接触角测试仪测定了其亲水性能,经紫外光照后,复合膜的接触角由42.2°降为10.9°,结果表明TiO2层的涂覆大大地提高了PVC薄膜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4.
首先制备表面带有氨基的聚氨酯基材,再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两种生物大分子修饰剂(羧甲基纤维素和溶菌酶)层层自组装进行聚氨酯材料的表面修饰.采用原子力显微镜、水接触角测量仪、抗菌活性测试和溶血试验等方法对层层自组装修饰前后的聚氨酯材料的表面性能和生物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羧甲基纤维素与溶菌酶层层自组装表面修饰后的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提高,未修饰聚氨酯的水接触角为73.0°,而具有5个双分子修饰层的聚氨酯膜片的水接触角为42.3°;与未修饰的聚氨酯相比,层层自组装修饰后的聚氨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提高了41.4%;此外,经过层层自组装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具有更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紫外辐射改性聚乙烯膜的亲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为基体,通过紫外辐射方法接枝丙烯酸(AA),制得不同接枝率的LDPE-g-AA亲水膜;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膜接枝前后组成和形貌的变化,并通过测试与水接触角、沉降时间和吸水率研究接枝后聚乙烯膜的亲水性.红外谱图表明,辐射接枝后的聚乙烯膜表面引入了大量羧基,并且羧基的量随着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加.扫描电镜照片显示,接枝后膜表面出现明显的颗粒状物质,证明AA接枝到了聚乙烯膜表面.当LDPE-g-AA接枝率大于10%时接枝聚乙烯膜表面与水接触角由原来的89°降低到30°,沉降时间由原来的无穷大降低到11s,并且随着接枝率的继续增大,接触角与沉降时间趋于稳定;随着接枝率的增大,接枝后聚乙烯薄膜的吸水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辐照法分别将3种含羟基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酸羟丁酯(4HBA)和丙烯酸三羟甲基丙烷单酯(TMPAA)接枝到聚砜(PSF)中空纤维膜上,制备了含羟基丙烯酸酯改性的亲水性聚砜膜.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接枝改性前后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时间对接枝密度的影响,通过水接触角和纯水通量测试研究了接枝前后膜表面的亲水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接枝条件下,几种单体在膜表面的接枝密度顺序为HEA4HBATMPAA;在相同接枝密度时,TMPAA改性膜的亲水性大于4HBA和HEA改性膜;当TMPAA的接枝密度为3.02 mmol/m~2时,膜表面水接触角由原膜的80°下降到改性膜45°,纯水通量也由原膜的115L/(m~2·h)提高到改性膜的173 L/(m~2·h),膜表面亲水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防污自洁建筑膜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离子体处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PVDF薄膜进行表面处理,构筑出具有防污自洁功能的建筑膜材表层.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化学处理试剂和处理方式时膜材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DF薄膜表面经氧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300s后再经G502与含氟丙烯酸酯复配溶液(1:2)进行化学处理,薄膜表面接触角可达132°,滚动角在6°以下;集灰实验证实其防污自洁效果良好,说明采用等离子-化学两步法制备防污自洁建筑膜材可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溶剂热合成方法,在锌合金表面制备了具有耐腐蚀性的ZIF-67膜.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膜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量对合成膜表面的疏水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合成膜的接触角大于90°,说明合成的膜表面具有疏水性能.动电位极化测试显示疏水膜的存在降低了锌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交流阻抗谱的测试结果也显示了疏水ZIF-67膜可以提高锌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采用划格法测定了疏水膜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根据附着力GB/T 9286—1998的分类标准,ZIF-67膜的附着力可以定为0级,说明ZIF-67膜与基体间有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一锅法,在碱性体系和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以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前驱体制备出二氧化硅水溶胶,再用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一锅改性,获得了改性二氧化硅水溶胶.经过传统的浸轧烘工艺,将其应用于棉织物上制备超疏水棉织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棉织物的表面形貌,用OCA 20型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试织物表面的润湿性能,用耐洗色牢度测试仪测试织物的疏水持久性.结果表明,改性织物表面的水滴接触角为160°,并且其超疏水性能可以耐10次家庭洗涤.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氟硅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简称F3)的阴离子开环聚合(ROP)、苯乙烯(St)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含氟硅嵌段共聚物PMTFPS-b-PS,并将其以四氢呋喃(THF)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进行静电纺丝。采用接触角测量仪(CAM)、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PMTFPSb-PS电纺膜退火前后的疏水性、微观形貌以及表面化学组成。结果表明:电纺纤维的水接触角可达152.6°,即达到超疏水的效果,经过120℃退火处理后电纺膜的表面光滑,接触角有所减小,但其水接触角仍远高于共聚物溶剂膜的接触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