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理想株型育种与超级玉米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想株型育种和超级玉米育种,阐述超级玉米育种是理想株型育种的概况和总结,强调育种手段不能太单一,应该采用综合措施提高玉米产量和其它性状。理想株型育种是超级玉米的基础。并且应该重视耐密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2.
玉米株型育种及其主要性状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理和形态基础两方面论述了玉米株型育种的进展情况,并着重探讨了玉米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基础,指出理想株型育种是实现玉米单产再次飞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玉米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玉米株型的发展、株型与其他性状相关关系及玉米株型的遗传机理,提出了评价理想株型的几个形态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玉米株型育种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丹340配合力测定结果的分析,发现其配合力较高的原因在于有稃玉米种质的导入、核辐射创造新变异、理想株型的选择以及科学地选材等.因此丹340是较为理想的玉米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5.
提高玉米产量是育种工作者的目标,选育理想株型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本文对株型与叶夹角的关系进行分析,对叶夹角QTL定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以穗上叶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环境定位,以期找到在不同环境中稳定表达的"一致性QTL"。  相似文献   

6.
水稻理想株型的再次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株型育种的发展阶段、理想株型育种的模式,以及株型研究中若干理论问题,如株型育种概念、株型与功能的关系、"源库"理论与株型改良关系、加强动态株型的研究等,是当前水稻株型研究中尚有争议的一些问题,作者在《水稻理想株型的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再次发表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陈圣柱  陈丹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8(9):113-114,117
我国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矮化育种、杂交稻育种和超高产(超级稻)育种。水稻超高产(超级稻)育种被认为是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三次革命。本文回顾、分析了国内外水稻高产和超高产育种现状,对株型育种的主要理论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动态理想株型的观点和水稻动态理想株型的塑造途径,对水稻超高产动态育种理想株型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玉米科研动态、种业发展和生产需求,提出超级玉米应具有5项育种指标,即超高产、优质、广适、多抗、易制种。实现育种目标的途径是高配合力及多抗广适+理想株型,育种与栽培紧密结合,实现群体密植而不倒伏,果穗全、匀、饱,协调稳定零风险。  相似文献   

9.
挖掘出作物的理想株型是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当前虚拟作物理论和软件开发技术基础上,总结了利用虚拟作物构建理想株型的主要技术,指出了数字化构建作物植株当前时期内的热点问题和发展方向,分析了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定量化株型设计、解决传统株型育种方式不精确等问题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玉米几个自交系株型数量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选育理想株型是当前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探讨构成株型的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其重要意义。 构成玉米株型的基本性状有:(1)株高和穗位高;(2)单株叶数及各叶层分布状(即密集状况);(3)叶片在茎秆上的着生状;(4)叶片大小及形态。  相似文献   

11.
理想株型在超级稻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水稻理想株型模式,及理想株型育种在我国超级稻选育上的应用进展。对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人们对玉米株型进行了大量研究,证明株型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玉米株型的研究进展以及株型的划分,特别从叶夹角、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性状等方面对玉米株型与性状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玉米的高产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计算机多媒体图像处理技术引入玉米植株株型研究,在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建立了集株型信息获取与表述、判别归类、亲子预测与选配等功能和玉米植株标准图像数据信息库及其管理于一体的玉米株型育种辅助系统。为玉米育种辅助选配和品种资源管理、鉴定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水稻理想株型研究进展与育种策略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穗、叶、根、株高等方面简要介绍了株型育种所取得的进展和育种专家提出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理想株型模式,指出了21世纪中国水稻育种工作者应坚持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方向,坚持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的联结,坚持跨地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强强联手的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15.
蒋晓璐 《安徽农业科学》2013,(7):2894-2895,2904
通过对甘薯特征特性的分析,结合多年育种的实践,构建一个理想的甘薯高产株型:秧蔓直立、蔓短、叶小而厚,叶势上冲,空间分布合理,结薯多而大小均匀,结薯早而集中。理想甘薯株型的构建首先要考虑资源材料的引用和创制,通过常规杂交育种结合生物工程技术能使甘薯株型的有利基因型集合在一起。增加群体高度,缩短蔓长,使之纵向发展,减少植株下部的隐蔽才能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增加制造产量的基础。高产是育种的永恒主题。然而高产是相对的,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高产的株型并非完全相同。拟育种解决栽培的困难,以栽培解决育种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水稻理想株型及其育种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株型、理想株型的涵义和国内外水稻育种界提出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理想株型的特点,探讨了适宜天津稻区的理想株型,并指出了水稻株型育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地对野生植物进行选择和驯化,形成了当前的主要农作物。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和人类活动的介入,主要农作物在驯化过程中株型发生显著变化。相关研究表明,主要作物株型的驯化通常是由一些关键基因表达量或基因型的改变所引起。本文对玉米、水稻和小麦株型驯化相关基因和遗传位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理想株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株型育种实现株型改良、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是提高水稻产量水平的强力技术保证。水稻 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明显阶段性和连续性,每一阶段都应具有最佳的群体形态结构与相应的生理机能,这 种随着生育期的变化而改变的株型结构配置,称之为“动态株型结构”。根据华南稻区实际情况,比较在早、 晚季不同生态环境下华南双季超级籼稻不同品种(组合)“动态株型结构”的特点,首先构建了华南双季超级 籼稻动态株型育种理论体系并应用于华南双季超级籼稻育种实践,使以往定性模糊的“株型结构”概念上升为 动态的、科学的量化指标,从而能更明确地、更综合地、更系统地反映本稻区双季超级籼稻品种(组合)的重 要形态生理特点,进一步揭示高产形成规律,从而促使超级籼稻株型育种概念日臻完善。应用该理论指导华南 双季稻超高产育种实践,可以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且已有一批超级籼稻和优质超高产水稻新品种(组 合)育成并应用推广,显示其对华南超级籼稻及优质超高产育种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超高产玉米育种是我国发展玉米生产种植、提高玉米单产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我国玉米产量水平、保证粮食和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高产玉米的含义和株型指标、超高产玉米的选育目标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超高产玉米品种选育的技术措施。一、超高产玉米的含义及株型指标(一)超高产玉米的含义专家认为超高产玉米杂交种是指产量达到12 000kg/hm2以上或产量超  相似文献   

20.
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Griffing2设计,对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亲子相关以及玉米株型育种亲本选配的一些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亲本之间玉米株型性状遗传力差异很明显。故在玉米株型育种时,要先对目标性状进行配合力研究,以增加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同时,要组配紧凑型杂交种,必须是双新均为紧凑型;要组配半紧凑型杂交种,亲本之一必须是紧凑型或中间类型,另一亲本可以是中间类型可平展型;平展型亲本之间以及平展型和中间型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