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优势。方法对49例危重患者采用胫骨近端穿刺骨髓腔输液并给予抢救药物。分析其效果。结果 49例危重患者在循环衰竭外周静脉建立困难时,采用胫骨近端穿刺输液,均能在40~150s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经胫骨近端骨髓腔穿刺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为抢救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药实践》2017,(9):689-691
目的:探讨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技术在急诊科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的创伤患者9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采用经外周静脉输液的患者82例为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其他抢救措施均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两组在首次建立静脉通道时间、输液速度、血压、心率、尿量、休克指数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有效86例,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27例,有效率33%,两组抢救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输液通道建立时间明显降低,输液速度明显加快,血压、心率回升时间和休克指数、尿量均有所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可以使急诊科创伤患者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的特点,可达到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的目的,为患者争取抢救黄金时间,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陶亚梅  兰鹏华 《河北医药》2012,34(6):895-895
临床急救中,能否及时建立静脉通道直接关系到救治的成功与否.危急情况下,建立急诊输液通道的最佳方法为骨髓腔输液[1],可作为传统静脉输液的首选替代途径,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抢救技术.2006至2010年,我们试用骨髓腔输液抢救危重新生儿8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急危重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方法。方法我院急诊科院前对外周静脉建立静脉通路困难者187例,应用18G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建立静脉输液通路,输入急救药品。结果 187例应用18G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能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输入急救药品,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院前病情危急情况下,18G带加药壶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能简便、快速、准确、安全的建立静脉通路,确保输液通畅,价格便宜,可以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马文芳  赵静  郭华 《北方药学》2012,9(5):53+34-53,34
目的:探讨骨髓腔穿刺建立输液通道抢救急救病人的效果。方法:在其他急救措施相同的情形下,比较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及常规行静脉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方法建立输液通道组之间的急救效果。结果:骨髓腔穿刺输液组在输液通道建成时间及抢救至血压回升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经骨髓腔穿刺建立输液通路急救比常规建立静脉通路急救更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在危重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危重急救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3例予以外周静脉输液为常规输液组,另27例因90s内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不成功而予以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为骨髓腔输液组,比较两组建立通道时间、首次给药时间为以及输液滴数,同时分别比较骨髓腔输液组在不加压与加压的情况下输液滴数与常规输液组的差异。结果骨髓腔输液组建立通道时间为(83.43±34.24)s、首次给药时间为(114.90±25.28)s、输液滴数为(55.47±9.25)gtt/min,明显少于常规输液组的(164.39±21.59)s、(205.86±30.15)s、(95.38±10.43)gtt/min(P <0.05)。骨髓腔输液组在加压的情况下输液滴数为(94.75±11.29)gtt/min,与常规输液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者急救中采取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可快速建立通道,缩短给药时间,加压可达到传统外周静脉输液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黄健兰  黄建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73-3074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在院前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149例危重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观察其抢救效果.结果:本组无因静脉输液不畅而影响院前急救,无颈外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能够在院前急救中快速地建立静脉通道,保障各种抢救措施的及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张萍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35-235
目的 研究骨穿刺髓内输液在急诊抢救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47例急诊抢救患者使用的16~20号骨髓穿刺针,并先注入生理盐水检查和疏通针头,连接三通和排空的输液器.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1 min内穿刺成功,建立急救用药通路.结论 传统的深静脉置管和静脉切开,存在技术难度高,耗时长,不适宜急诊抢救,而骨穿刺可有效建立急救用药通路,为有效抢救患者争取到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雷敏  陈雪梅 《贵州医药》2007,31(10):922-923
小儿危急重症常有外周循环障碍,需迅速建立血管通路。由于小儿血管细小和血管塌陷,使其静脉通道建立困难。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技术难度高,要求一定的条件。我科自2005年8月起,对这类病人采用胫骨骨髓腔内输液、给药,为抢救赢得了时间。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10.
<正>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过程中,建立静脉输液通道为关键环节,能否快速、有效建立与救治成功与否直接相关。实践中,一般先选择外周静脉通道输液,但危重症患者常伴静脉收缩、静脉塌陷等,穿刺困难,难以及时、有效建立外周静脉通道,需选择静脉切开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但耗时较长,影响复苏术实施,且并发症较多。骨髓腔穿刺置管输液为快速、有效、安全的循环重建方法,为扩容、输血制品、代血浆、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低血容量患者静脉以外抢救给药途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急诊抢救的9例经骨髓输液低血容量休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例患者入院平均收收缩压(63.45±11.67)mm Hg,建立输液通道平均时间(2.92±0.94)min,加压后输液速度平均(28.02±7.08)ml/min,收缩压回升至80~90 mm Hg平均需要时间(42.34±16.15)min。结论经骨髓输液是急诊抢救低血容量患者行之有效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使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输液在危重病儿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非洲博茨瓦纳共和国仰加圭医院援外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失败危重患儿21例,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快速输液并给予抢救药物。分析其效果。结果21例危重患儿均1次骨髓腔内穿刺成功,均能在30~180s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结论在危重病儿急救过程中,若外周静脉难以建立,采用一次性5mL注射器穿刺骨髓腔内输液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谢云芳 《北方药学》2012,(11):91-92
我科作为三级乙等医院窗口,急诊输液室每日接待成百上千的患者就诊,婴幼儿静脉穿刺输液量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急诊抢救室每日也接待各种疾病的患儿,如高热惊厥、昏迷、颅脑外伤、心跳呼吸骤停等。由于婴幼儿发病与成人不同,往往十分危急,来势凶猛,能否尽快打通静脉通道,对抢救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直接关系到患儿能否转危为安。鉴于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通,交错成网,且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既保暖又不影响患儿活动,所以,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3岁以下患儿进行治疗、抢救静脉给药的主要途径。怎么做到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本人在十几年的工作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术后大出血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18例急诊前置胎盘剖宫产,均在麻醉前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建立快速输血输液通道。结果 8例术中大出血,4例术后回病房大出血,6例无大出血,所有病例都能及时输血输液迅速补充血容量并注射抢救药物,全部产妇安康出院。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前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成功抢救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经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建立输液通道抢救有吸毒史的急诊病人的效果。方法:在其他救护措施相同的情形下,比较采取实验组(2007年8月-2008年7月,45例行髂前上棘骨髓腔穿刺)与常规组(2006年9月-2007年7月,48例行静脉穿刺或深静脉置管或静脉切开)方法建立输液通道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急救输液通道建成时间及抢救至血压回升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1),4h内救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加压输液速度最快可达56mL&#183;min^-1。结论:采用经髂前上棘骨髓腔建立输液通路急救有吸毒史的病人作用快速、安全、有效,为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可以减少套管针静脉输液的难度,确保套管针穿刺的成功。为抢救1开放有效的生命通道。方法用5号半头皮针开放一路静脉通路,快速加压输液。同时不放松止血带。在5号半头皮针和止血带之间的静脉进行穿刺。结果使用此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结论用5号半头皮针协助套管针进行静脉穿刺,确保了套管针的穿刺成功,为抢救重患者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置管术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手段,同时也可用作输血、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可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急诊重症病房2009年2月-2011年2月有293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期间导管脱出18例,现将导管脱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静脉穿刺是临床最普通的一项操作 ,静脉通道则被称之为救命通道。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我们近年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 2 7例 ,均为危重病人。男 2 3 6例 ,女 91例。年龄 6~ 68岁 ,平均 3 7.7岁。其中心肺复苏 18例 ,车祸致颅脑损伤、腹腔内出血 13 3例 ,骨盆及下肢骨折、严重会阴部撕裂伤 69例 ,心脑血管疾病 76例 ,服毒 2 9例 ,全身烧伤 2例。本组危重病人建立静脉通道一次成功率达 96%。2 急诊危重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原则及部位选择非急诊长期输液者 ,静脉穿刺一般从远端小静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D静脉留置针输液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98例应用BD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进行观察。对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封管方法等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探讨。结果:穿刺成功186例,成功率达94%。结论:BD静脉留置针输液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渗透率,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穿刺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急诊急救以及各种急危病人抢救工作中迅速创建有效的静脉通道的临床价值。方法 急诊急救中立即建立静脉通道生命线,深静脉穿刺与外周静脉对抢救成功的比较。结果 在急诊急救中确保快速静脉用药,大大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结论 及时、有效地进行深静脉穿刺从而建立了一条“生命线”,既可对补液量进行监测,也能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对心跳停止的患者进行心内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