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L-6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尿酸(UA)、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IL-18、MMP-3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IL-18、MMP-3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GF-β1、PGE2、UA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 TGF-β1、PGE2、UA 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对照组为75.54%(37/5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89%(3/51),对照组为27.45%(14/5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解毒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对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为68.9%(31/4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VAS评分和WOMAC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1/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降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3.
观察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给予火针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毫针报刺法治疗。 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 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晨僵时间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 前后关节肿胀个数以及关节压痛个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晨僵时间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关节晨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 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 后,2组患者的 VAS及 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VAS及 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1.66% (33/36),对照组为 77.78%(28/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报刺法结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 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峰  邵斌峰 《新中医》2023,55(15):156-161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微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80 例 KOA 患者 按随机信封法分为 2 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常规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比较 2 组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膝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积液含量分级及血清指 标[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并比较 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 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各 项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 Lysholm 评分、WOMAC 评分、ROM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 Lysholm 评分均升高(P<0.05),WOMAC 评 分均降低(P<0.05),ROM 均增大(P<0.05),且观察组 Lysholm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WOMAC 评分 低于对照组 (P<0.05),ROM 大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2 组积液含量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积液含量Ⅰ级例数均增多 (P<0.05),Ⅲ级、Ⅳ级例数均减少 (P<0.05),且 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清 IL-6、MMP-3、TIMP-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血清 IL-6、MMP-3 水平均降低 (P<0.05),TIMP-1 水平均升高 (P< 0.05),且观察组血清 IL-6、MMP-3 水平低于对照组,TIMP-1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 2 组均 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针刀联合温针灸治疗 KOA 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膝关节功能,提高 ROM,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延缓软骨细胞退变,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对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疼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4例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氨基葡萄糖口服联合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膝关节活动范围(ROM)与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剔除1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45例、对照组44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WOMAC指数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WOMAC指数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主动屈膝 ROM、Lysholm 膝关节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主动屈膝ROM、Lysholm 膝关节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雷火灸联合独活寄生汤能明显改善脾肾亏虚、湿注关节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类风湿二方 (由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鸡血藤、宽筋藤、广东海风藤、木瓜等中药组成) 联合巴瑞替尼和 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 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巴瑞替尼+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自拟类风湿二方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分以及红细胞沉降率 (ESR) 和血清C反应蛋白 (CRP) 、类风 湿因子 (R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anti-CCP) 等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1) 疗效方 面: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 (28/30) ,对照组为70.00% (21/30) ,组间比较 (χ²检验)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 于对照组 (P<0.05) 。 (2) 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或P<0.01) ,且 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3) 疼痛程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 低 (P<0.01) ,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4) 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ESR和血清 CRP、RF、anti-C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 ,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自拟类 风湿二方内服联合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寒湿痹阻型RA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相关 实验室指标,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巴瑞替尼和甲氨蝶呤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周围性难治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电针联合红外线治疗,治疗组给予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 Sunnybrook 面神经评分的情况。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 【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HAM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对照组为68.75%(22/3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刺法联合麦粒灸治疗周围性难治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面部的肌肉活动和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焦虑与抑郁的状态,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联合骨疏康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膝关节液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肝肾亏虚型老年性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针刀疗法联合骨疏康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以及膝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 6(IL-6)、白细胞介素 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 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 (1)随访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4例患者脱落,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7例和3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 (2)治疗1周、4周后和12周随访时,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1周后明显降低(P<0.05),而12周随访时,观察组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较治疗4周后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则有显著性增高(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各观察时点对膝关节疼痛VAS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1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RO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ROM均较治疗1周后改善(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治疗1周和4周后对膝关节ROM的改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1周和4周后,2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4周 后 2 组患者的膝关节 WOMAC 评分均较治疗 1 周后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治疗 1 周和 4 周后对膝关节WOMAC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关节液IL-6、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试验组对关节液 IL-6、IL-1β、TNF-α 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 0.01)。(6)研究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针刀疗法联合骨疏康颗粒治疗肝肾亏虚型老年性KOA,能够显著降低关节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 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 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素1(ET-1)、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 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Bcl-2相关X蛋白(bax)水平 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Hcy、ET-1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IL-6、 Hcy、ET-1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MP-9、BDNF水平均明显改 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MMP-9、BDNF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 患者血清AKT、PI3K、bax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AKT、PI3K、bax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 改善FM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3.34%(62/66),对照组为81.82%(54/6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 练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脑出血恢复期患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调节神经因子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 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天灸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瘀阻脑络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天灸疗法治疗,连续治疗5周。治疗5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计分法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头痛计分法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头痛计分法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联合天灸疗法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赵松阳  徐辉  郑玉宽 《新中医》2023,55(16):157-163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联合热敏灸治疗阳虚寒凝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78 例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观察组采 用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定点针刀松解术联合热敏灸治疗,2 组 均治疗3 周。治疗前后评定症状评分、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 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 评分,检测关节液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 -1β、IL-18、肿瘤坏死因 子-α(TNF-α)]、骨代谢因子[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 酸酶(BALP)] 及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 子-1(TIMP-1)、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 水平。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与随访观察。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组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VAS 评分均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膝关节疼痛VAS 评分均低 于对照组(P<0.05)。2 组WOMAC 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3 项评 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关节液中的IL-1β、IL-18、TNF-α、TRACP-5b、MMP-3、COMP 水平均较 治疗前降低,BALP、BGP、TIMP-1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1β、 IL-18、TNF-α、TRACP-5b、MMP-3、COM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ALP、BGP、TIMP-1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晕针、断针、神经损伤、术口感染等不良反 应。随访6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经筋理论指导下的针刀松解术联合热敏灸 治疗阳虚寒凝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骨代谢因子及软骨细胞外基质 代谢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平乐推按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共5例退出,对照组共7例退出。最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VAS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组患者的WOMAC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WOMAC评分明显改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结束后1周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的IL-6、TNF-α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方面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周,对照组的IL-6、TNF-α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照组的IL-6含量稍有改善,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NF-α含量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结束后1周,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76%(24/29),对照组为77.78%(21/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66%(26/29),对照组为66.67%(18/2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平乐推按法治疗KOA,能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症状,更好地改善患者膝关节的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神道八阵穴隔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8例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隔药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神道八阵穴隔药灸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心绞痛症状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心电图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以及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的安全性,并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绞痛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 91.18%(31/34),对照组为 73.53%(25/3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30/34),对照组为70.59%(24/3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素1(ET-1)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神道八阵穴隔药灸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惠东县中医院就诊的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是否运用刃针疗法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刃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刀疗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2个月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及IL-10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腰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2组患者的IL-6、IL-10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IL-6、IL-10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ODI评分、NR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JOA评分、ODI评分、NR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个月和2个月后,2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SF-36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刃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刀疗法。  相似文献   

15.
赵英杰  张海峰  崔龙慷 《新中医》2021,53(22):40-43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OA)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要求的100 例KOA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2 组疗程均为4 周。比较2 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 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 评分。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 组症状积分、疼痛VAS 评分、WOMAC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SF-36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00%,对照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6.00%,对照组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寒湿痹阻型KOA 疗效良好,能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分析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 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6例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67例。观 察组给予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治疗2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 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以及颈椎生理曲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 流变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1%(57/59),对照组为 77.61%(52/67)。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 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NDI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 后,2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全血高切黏 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 前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流(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 在改善Vs、Vm、PI及RI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项六针联合化瘀颈痹汤治疗椎动 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患者颈椎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西药联合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刺治疗。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30 d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HAMD量表7个维度,包括体质量、焦虑、昼夜、睡眠障碍、阻滞、认知障碍、绝望感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AMD量表焦虑、睡眠障碍维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β、IL-6、TNF-α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IL-1β、IL-6、TNF-α 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5-HT、DA、NE含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5-HT、DA、NE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101/ 101),对照组为97.03%(98/1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药联合醒脑安神疏肝解郁针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效降低机体炎症状况及神经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瘀血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连续治疗 2 周。治疗 2 周后,评价 2 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右侧椎动脉(RVA)、左侧椎动脉(LVA)及基底动脉(BA)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总症状积分以及颈椎活动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SE、ET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NSE、ET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TGF-β1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 TNF-α、IL-6、TGF-β1 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椎体屈伸活动范围、椎体角度位移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椎体屈伸活动范围、椎体角度位移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总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后,2组患者RVA、LVA、BA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RVA、LVA、BA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51/53),对照组为75.47%(40/5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瘀血阻络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抑制炎性介质,调节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椎动脉血供以及颈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热敏灸在减少夜尿增多症患者夜间排尿次数及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将240例夜尿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组126例和传统灸组114例,分别给予热敏灸和传统灸治疗,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夜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量、夜间多尿指数、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和每晚睡眠时间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经治疗3个疗程(12周)后,热敏灸组的总有效率为84.13%(106/126),传统灸组为67.54%(77/114),组间比较,热敏灸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灸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夜间排尿量、夜间排尿次数、夜间多尿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热敏灸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传统灸组(P<0.05 或 P<0.01)。(3)治疗后,2 组患者 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每晚睡眠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且热敏灸组在降低PSQI评分和延长每晚睡眠时间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灸组(P<0.01)。(4)研究过程中,2 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患者的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结论】 热敏灸能有效减少夜尿增多症患者夜间排尿次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其疗效优于传统灸法,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电针颈三针配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牵引疗法联合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颈三针电针治疗,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仪上肢F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及NPQ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及NPQ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62/68),对照组为73.53%(50/6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颈三针配合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地修复患者神经根受压的情况,从而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