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美沙酮门诊就诊者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特征。 方法 收集湖南省内14个市州18岁以上、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既往HCV抗体阳性的美沙酮门诊患者的血浆样本,每市州样本15份,共210份。对收集到的血浆样本分别进行HCV抗体ELISA复检、荧光PCR法定量HCV-RNA检测和基因分型检测。 结果 在210名调查对象中,ELISA法复检HCV抗体阳性标本202例,阳性率96.19%;荧光PCR法检出HCV- RNA病毒载量>15 IU/ml标本181例,阳性率86.19%。HCV基因型分别为1型18例(9.94%),2/3型51例(28.18%),1型混合2/3型47例(25.97%),其他型别65例(35.91%)。区域分布以非1型为主,2/3型普遍分布。 结论 湖南省HCV基因型比较复杂,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HIV/AIDS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的表达水平随CD4+淋巴细胞数量、白蛋白含量、HIV-RNA载量以及合并感染的变化情况,探讨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47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的临床资料,对CD4+、CD8+、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绝对数、白蛋白(ALB)含量、HIV-RNA载量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4+含量降低组的HIV/AIDS患者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患者(P<0.01),CD8+、NK、B细胞的含量与CD4+数量呈正相关(P<0.05);白蛋白含量降低组的HIV/AIDS患者CD4+、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的患者(P<0.01),白蛋白含量与CD4+、CD8+、B、NK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P<0.01);HIV-RNA阳性患者CD4+、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低于阴性患者(P<0.01),合并感染率为27.9%,高于阴性患者22.5%(P<0.05),HIV-RNA载量与CD4+、B淋巴细胞含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8+、B、NK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合并感染率与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对于新发现的HIV/AIDS患者,同时检测血清中TP/HBV/HCV抗体,能准确地掌握合并感染情况,有利于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HIV/AIDS)合并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梅毒(TP)的流行现状及其特点,为HIV/AIDS的防控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010年期间在温州实验室确认阳性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标本共678例,采用ELISA法,分别对标本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项目检测。结果:其中,合并感染乙肝的有102例(15.04%),感染丙肝84例(12.38%),感染梅毒145例(21.38%);同时感染乙肝、丙肝的有13例(1.91%),感染乙肝、梅毒有31例(4.57%),感染丙肝、梅毒的有13例(1.91%),同时感染乙肝、丙肝、梅毒的2例(0.29%)。结论:1、HIV感染者中HBV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HIV与HCV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但低于国内外报道的HIV/HCV的30%以上;HIV与TP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以及其他地区艾滋病患者。2、合并感染的总体趋势有所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东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感染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0月东莞市新涌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200例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检测抗-HCV抗体、抗HIV抗体。结果20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中HIV感染者5例,感染率为2.5%(5/200);HCV感染者161例,感染率为80.5%(161/200)。其中5名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静脉吸毒者中HCV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结论本市戒毒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吸毒是HIV和HCV传播的高危因素,不洁性行为增加了HIV、HCV由吸毒人员向其它人群传播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rus, 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共感染者肝纤维化及获得丙肝治疗服务情况,为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s,DAAs)丙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3月,以昆明市关爱中心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门诊HIV/HCV感染者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情况,接受丙肝服务现状及未来期望服务,分别采用FIB-4及APRI肝纤维化评分方法,收集肝纤维化评分结果。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调查303人,FIB-4肝纤维化评分结果71人(23.4 %)FIB-4评分>3.25,分期为F3-F4。APRI方法结果,20人(6.6%)APRI评分>1.5,怀疑纤维化,55人(18.2%)>2.0怀疑肝硬化。目前有2.0%在接受DAAs药物治疗,调查有81.8%(248/303)表示愿意接受DAA药物治疗。结论 该门诊HIV/HCV共感染者近1/3群体已经发生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但仅有极少部分(2.0%)在接受DAAs药物治疗,大部分人希望获得丙肝服务,特别是DAAs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仁寿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病人(AIDS)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为制定“多病同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仁寿县2023年1至7月做HIV病毒载量检测的2 053份HIV/AIDS患者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HCV抗体、TP抗体检测,TP抗体阳性再进行TRUST试验复验。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 053例HIV/AIDS患者中,检出合并HCV抗体阳性29例(1.4%)、TP抗体阳性445例(21.7%)、TP抗体+TRUST双阳性241例(11.7%)、HCV抗体+TP抗体双阳性14例(0.7%)、HCV抗体+TP抗体+TRUST三阳性5例(0.3%);不同感染途径HCV抗体、TP抗体+TRUST双阳性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V抗体阳性以静脉注射毒品途径感染最高,TP抗体+TRUST双阳性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高于同性性接触;不同接触史男女非婚商业异性性接触、非婚非商业异性性接触、配偶/固定性伴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比值(neutrophils lymphocytes ratio,NLR)与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濮阳市人民医院HBV感染中晚期孕妇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乙肝活动情况分为肝功能异常组76例、肝功能正常组42例。检测对比两组孕妇HBV-DNA载量、外周血ERα、ERβ、NLR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分析外周血ERα、ERβ、NLR及肝功能指标与孕妇病毒载量关联性。 结果 肝功能异常组孕妇外周血ERα、ERβ低于肝功能正常组,NLR、HBV-DNA载量、ALT、AST高于肝功能正常组(P<0.05);HBV感染孕妇孕期外周血ERα、ERβ与HBV-DNA载量、ALT、AST呈负相关,NLR与HBV-DNA载量、ALT、AST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亦证实:ERα、ERβ和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为负向关联影响关系,NLR、ALT和HBV感染孕妇病毒载量为正向关联影响关系。 结论 外周血ERα、ERβ、NLR与HBV感染孕妇HBV-DNA、肝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有助于为临床评估中晚期孕妇HBV感染情况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驻马店市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8年12月驻马店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标本457 261人份,进行HIV抗体筛查。初筛阳性者进行双孔复试,复试阳性者进行确证实验,分析计HIV阳性、阴性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I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457 261人份无偿献血者中,初筛抗HIV阳性898人份,占比0.20%;确证阳性494份,占0.11%;单因素分析中,男性、学历高中及以下、未婚、首次献血与HIV阳性相关,组间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学历高中及以下、未婚、首次献血是无偿献血人群HIV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男性、学历高中及以下、未婚、首次献血是其独立影响因素,为保证供血安全,对高危献血者应予以重视,加强无偿献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针对其制订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1月-2010年6月对河南省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收治的836名吸毒者进行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分析其HIV、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836名吸毒者HIV抗体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1.44%,HCV抗体阳性者32例,阳性率为3.83%;HIV/HCV合并感染率为0.8% (7/836);近半年吸毒方式为单纯注射的人群合并感染率为12.1% (7/58);曾共用针具人群的合并感染率为9.5%(2/21);20.5%(171/836)的吸毒者曾注射过毒品;66.7%(565/836)的吸毒者曾戒毒,但均未成功;在进入美沙酮门诊时59.7%(499/836)的研究对象尿检阳性,提示近期曾使用毒品.结论 吸毒人群是HIV、HCV感染的易感人群,同时其存在多种导致HIV传播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美沙酮维持治疗,降低吸毒人群高危行为,遏制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云南省昆明地区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的免疫、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以及与HCV病毒载量(HCV-RNA)之间的关系,为HIV/HCV共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年入院确诊的HIV感染者、HCV感染者、HIV/HCV共感染者以及有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的血清样本,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等生化指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进行计数,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CV-RNA。结果 共收集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和HIV/HCV共感染者310例,其中HCV感染组27例,HIV感染组51例,HIV/HCV共感染组128例。HIV感染组(211.17±169.25)和HIV/HCV共感染组(228.76±154.25)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CV感染组(444.50±280.68)(F=18.02,P<0.01),而它们之间的CD8+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CV感染现状、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伊宁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18岁以上且抗-HCV阳性的在治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丙肝认知、卫生服务利用情况。采集血样进行HCV-RNA、HIV-RNA定量检测和乙肝两对半检测;采用横断面调查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招募360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96.11%为男性;维吾尔族占87.5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占82.22%;HCV-RNA阳性率87.22%,平均HCV-RNA(log10)为(5.30±2.23)IU/mL,HCV-RNA拷贝数≥10~5者占89.49%;HCV与HIV合并感染率为71.11%。26例因HCV感染到医院就诊,就诊率为7.22%,14例在就诊时接受了HCV-RNA检测;5例曾接受干扰素治疗。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AOR=3.25,95%CI:1.24~8.55)、曾有HCV症状体征(AOR=6.67,95%CI:2.57~17.35)和丙肝知识认知良好(AOR=2.70,95%CI:1.12~6.53)是促进美沙酮门诊HCV感染服药人员就诊的因素。结论伊宁市美沙酮门诊感染HCV服药人员HCV病毒复制水平高,因HCV到医院就诊率低,需在美沙酮门诊加强丙肝相关咨询和宣教,促进HCV感染者及时寻求医疗卫生服务,减少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者HIV新发感染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就诊者中HI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德宏州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所有入组MMT且HIV检测阴性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队列观察其HIV阳转情况,计算HIV新发感染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3154名对象符合队列纳入标准,截至2011年6月,共有1023人(32.4%)入组MMT后从未接受过HIV随访检测,属于“失访”;另有2131人(67.6%)接受过至少一次HIV随访检测,累计随访观察4615.86人年,期间22人发生HIV抗体阳转,HIV新发感染率为0.48/100人年.无业、无婚史、自认入组前有注射毒品史者以及入组时HCV检测阳性者的HIV新发感染率较高,随访期间尿检结果均为阴性者中无一例HIV新发感染.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入组前无注射毒品史者的HIV感染风险显著低于入组前有注射毒品史者(HR=0.29,95%CI:0.11~ 0.76).结论 德宏州MMT在减少HIV经吸毒途径传播中初显成效,需重点关注入组MMT前有静脉注射毒品行为以及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的MMT就诊者中HIV新发感染,加强随访和HIV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掌握四川口岸入境外籍人群HCV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广东、深圳、云南、四川、辽宁口岸2010-2012年入境外籍人员抗-HCV阳性人员的抗-HCV、HCV-RNA载量及ALT三者的相关性,对口岸入境外籍人员更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展丙肝传染病监测起好指导作用。方法 对2010-2012年监测的四川口岸入境外籍人群HCV阳性检出者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收集五大国境口岸保健中心筛查的235例抗-HCV阳性的入境外籍人员血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进行抗-HCV复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同时收集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数据。数据采用SAS 9.13处理。结果 2010-2012年监测的四川口岸入境外籍人群HCV感染率是2.8‰,51~60岁年龄组,来华留学人员感染率最高。收集的235例抗-HCV阳性入境外籍人员血清标本复检后231例阳性,4例阴性。检出HCV-RNA阳性131例(占56.7%),其中ALT异常89例(占67.9%)。100例HCV-RNA阴性中ALT异常25例(占25.0%)。随着HCV-RNA载量的升高,ALT异常率有增高趋势(χ2=44.75,P<0.01)。同时,ALT的均值随HCV-RNA载量的增加而升高(r=0.973,P<0.01)。结论 HCV-RNA检出率与方法学敏感性、HCV感染所处的临床阶段、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密切相关。HCV-RNA载量与ALT水平呈明显相关性。入境外籍人群中51~60岁年龄组,来华留学人员阳性检出率最高,提示在今后口岸HCV防控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工作中,可考虑将其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就诊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新发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将2005年6月至2012年3月德宏州所有入组MMT且HCV检测阴性的海洛因成瘾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HCV阳转情况,计算HCV新发感染率并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2390名对象符合队列纳入标准.其中731人(30.6%)入组MMT后未接受随访检测;1659人(69.4%)接受过至少一次随访检测,累计随访观察3509.13人年,期间99人发生HCV抗体阳转,HCV新发感染率为2.82/100人年.2006-2011年HCV新发感染率依次为3.62/100人年、5.36/100人年、6.71/100人年、2.56/100人年、1.90/100人年和0.44/100人年.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入组时HIV检测确认阳性者在MMT治疗期间新发HCV感染风险显著高于农民、入组前未注射毒品和入组时HIV检测阴性者(HR =2.02,95%CI:1.18 ~ 3.48;HR=9.05,95%CI:5.49 ~ 14.93;HR=2.12,95%CI:1.37 ~ 3.56).结论德宏州MMT就诊者中HCV新发感染率自2009年起逐年下降,但职业为待业/无业、入组前曾注射毒品和HIV感染者其HCV新发感染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探讨BMI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联性及其强度。方法采用2006年开滦集团体检人群队列(收集基线调查时人口学、生活方式和身高、体重等测量指标信息).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方式,收集肿瘤发病、死亡等结局信息。排除随访时问<1年的新发病例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与肿瘤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CI,调整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和HBsAg(仅在肝癌中调整):对男性肺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分别按吸烟、HBsAg和绝经状态分层后纳入模型重新分析。结果至2011年12月31 Et,随访人群纳入队列133 273人,其中男性106 630人(80.0l%)、女性26 643人(19.99%),共随访570 531.02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28年。男性低体重(BMI<18.5kg/m2)2 387人(2.24%),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45 090人(42.29%),超重(BMI 24.0-27.9 kg/m2)43 774人(41.05%),肥胖(BMI≥28.0 kg/m2)15 379人(14.42%);女性低体重858人(3.22%),正常体重14 037人(52.69%),超重8 507人(31.93%),肥胖3 241人(12.16%)。共收集肿瘤新发病例1 647例,其中男性1 348例,女性299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与正常体重者相比,男性低体重者胃癌(a//R=3.82,95%CI:1.97。7.38)和肝癌(棚月=3.00,95%C1:1.36~6.65)的发病风险增加;男性肥胖(aHR=2.75,95%C1:1.25.6.06)和超重(a//R=1.98,95%CI:1.03,3.82)者结肠癌发病风险增加;男性膀胱癌病例中,超重为保护性因素(aHR=0.44,95%CI:0.23-0,84);男性肺癌病例中,超重和肥胖均为保护性因素(超重:aHR=0.59,95%Cl:O.46一O.76;肥胖:aHR=0.64,95%CI:O.44。O.92)。而较之体重正常女性,女性肥胖者乳腺癌(aHR=1.86,95%C1:1.05~3.31)的发病风险增加:分层分析显示:刘‘于男性肺癌,超重对不吸烟者和吸烟者均起保护作用(小吸烟者:aHR=0.50,95%C1:O.35-0.72;吸烟者:aHR=0.70,95%CI:0.50一O.98),肥胖仅对男性不吸烟者起保护作用(a//R=0 57,95%CI:O.33~O.97),而男性吸烟者与肺癌发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aHR=0.72,95%C1:0.43~1.21)。按女性绝经状态分层后,肥胖增加了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aHR=1.97,95%CI:1.01~3.82),而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因肿瘤不同而存在差异。低体重与男性胃癌和肝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肥胖与男性结肠癌、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而超重可能刘‘于男性肺癌和膀胱癌发病起到保护作用,肥胖可能对于非吸烟男性肺癌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戒毒人员HIV、HCV、梅毒、HBV感染状况,为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到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员HIV抗体、抗-HCV、梅毒抗体、HBsAg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测226人,HBsAg阳性率为10.18%;抗一HCV阳性率为56.6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9.47%,HIV抗体均为阴性。226人中,HBsAg和抗-HCV均阳性的占6.19%,抗-HCV和梅毒抗体均阳性的占14.60%,HBsAg和梅毒抗体均阳性的占0.44%,单纯HBsAg阳性的占3.54%。单纯抗-HCV阳性的占37.17%,单纯梅毒抗体阳性的占4.42%,4项指标均阴性的占33.63%。[结论]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戒毒人群HBV、HCV、梅毒感染率和重叠感染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柳州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柳州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HCV和梅毒(TP)感染状况,为采取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家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吸毒人员静脉血标本共计518份,进行抗-HIV、抗-HC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518名吸毒人员中,HIV抗体阳性31例(5.98%),HCV抗体阳性443例(85.52%),TP阳性19例(3.67%);HIV/HCV合并感染30例(5.79%),TP/HCV合并感染19例(3.67%),HIV/TP合并感染1例(0.19%)。结论柳州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中HIV、HCV、TP感染率较高,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开远市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在治者HIV/HCV感染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4年6月MMT在治者为研究对象, 获得HIV/HCV感染率,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14年6月, 开远市MMT在治人数为275人, 美沙酮平均治疗时间为(4.0±2.4)年, 入组时HIV阳性者142人, 感染率为51.6%, 美沙酮治疗期间未发现HIV新发感染。入组时HCV阳性者222人, 感染率为80.7%, 美沙酮治疗期间共发现17例HCV新发感染, 新发感染率为32.1%(17/56);HIV/HCV混合感染135人, 混合感染率为4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未婚/离异/丧偶(调整OR=2.39, 95%CI: 1.29~4.43)、有注射毒品史(调整OR=5.52, 95%CI: 2.69~11.35)、有共用注射器史(调整OR=2.32, 95%CI: 1.04~5.18)及吸毒时间长的MMT者感染HIV的风险更高;对于HCV感染, 注射吸毒史为其独立危险因素(调整OR=11.54, 95%CI: 4.79~27.80)。结论 开远市MMT在治者的HIV、HCV、HIV/HCV混合感染率均高于云南省其他地区。应加强注射吸毒人群中清洁针具交换及HIV/HCV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定量检测及抗丙型肝炎病毒(anti-HCV)检测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以及HCV感染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anti-HCV阳性丙型肝炎患者与正常健康人标本分别为40和84例,检测样本血浆中HCV-RNA,血清anti-HCV抗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载脂蛋白AI(apoAl)、载脂蛋白B(apo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并结合临床诊断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0例anti-HCV阳性患者中,HCV-RNA阳性率为66.7%,hs-CRP、apoAl、apoB、TG、TC、LP(a)、HDL-C、LDL-C、ALT、AST和TBIL的含量与正常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ti-HVC和HCV-RNA的联合检测,对于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如与生化等指标同时检测,将会对临床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