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采用全身生物电阻抗分析(BIA)法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水平衡动态变化及干体质量.方法 选择血液透析龄≥1年且病情稳定的20例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MHD组),分别于血液透析前后及透析间期(透析后24 h和48 h)采用BIA法测定细胞外液量(ECW)和细胞内液量(ICW),计算并获得相关指标;分析MHD患者0h达到干体质量与否及其平均每日尿量对ECW和ICW的影响.以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HD组透析前理想体质量纠正的ECW明显升高(P<0.05).在MHD组中,血液透析后ECW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5);与透析前和透析间期比较,血液透析后ECW/机体总水量(TBW)降低,ICW/TBW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ICW和ECW与患者相应体质量显著相关;达到干体质量患者0 h和24 h时间点理想体质量纠正的ICW和ECW均明显高于未达到干体质量患者(P<0.05);尿量<400 mL/d的患者透析前和透析后24 h,ECW和ICW均显著低于尿量≥400 mL/d的患者(P<0.05).结论 BIA法研究提示,MHD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及透析间期水平衡动态变化以ECW为主,评价指标以ECW/TBW较为敏感;理想体质量纠正的ICW和ECW可能是评判干体质量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李胜  阎敏娜  温红梅  张斌  张素珍 《医学综述》2014,20(19):3614-3616
目的比较生物电阻抗法(BIA)和传统方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质量(DW)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于万全县中医院进行透析治疗的76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和传统方法评估患者的干体质量,同时收集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根据性别、BMI状态及病因进行分组,判定DW评估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DW评估方法判定结果显示,BIA评估结果显著低于传统方法评估结果[(56.3±1.7)kg vs(60.7±1.4)kg,P<0.05];BIA评估不同性别、不同体质量状态及透析根本原因时的DW与传统方法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计算DW差异显示女性DW差异性大于男性,有统计学意义[(2.15±0.23)kg vs(0.89±0.17)kg,t=58.303,P<0.05];不同BMI状态组患者间DW差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DW差异与非糖尿病组DW差异相比有统计学意义[(2.35±0.28)kg vs(1.36±0.17)kg,t=47.281,P<0.05]。结论 BIA法和传统方法评估血液透析患者DW结果存在差异,受患者基本特征影响,临床进行DW评估时需综合考虑患者各种因素,以求精确评估患者DW。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多频生物电阻抗法指导下调节干体重(DBW)对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及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应用多频生物电阻抗分析仪测量细胞外液(ECW).根据同性别正常对照组的ECW值确定正常参考范围.对ECW增高(提示容量过负荷)者,逐步降低DBW,观察ECW和血压的变化.对ECW降低(提示容量不足)者,逐步升高DBW,...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下调干体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方法对19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水盐摄入的限制指导,控制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在患者原先设定干体质量基础上,适当增加超滤量,渐降低患者干体质量。直至患者透析前血压≤140/90mmHg,不使用或使用降压药不超过2种;或患者连续2次透析过程中出现症状性低血压或肌肉痉挛。结果研究结束时患者干体质量、收缩压、舒张压及服用降压药种数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干体质量平均下降(3.94±1.03)kg(1.5-6kg)。结论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干体质量有较大的下调空间,下调干体质量能明显降低MHD患者高血压。  相似文献   

5.
干体质量下降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过加强超滤降低干体质量对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肾性贫血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对照组维持常规透析,超滤组通过持续增加超滤量以降低透析后体质量。观察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8周时,对照组透析后体质量保持稳定,各指标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超滤组透析后体质量较前下降(P<0.01),Hb和Hct水平升高(P<0.01),CRP降低(P<0.01),白蛋白升高(P<0.01),SF及TSAT较前上升(P<0.05)。结论降低干体质量有利于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体液分布及其与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MHD患者8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48名作为对照组,进行人体测量[身高(H)、体重(Wt)等]、血生化检测,采用生物电阻抗法测定全身总液体量(TBF)、细胞外液(ECF)、细胞内液(ICF),计算ICF/Wt、ICF/TBF、ICF...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营养状态干预对血液透析(HD)患者干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干预组进行12周的营养状态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宣传教育。2组在血液透析开始时及12周后,分别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评分和患者干体质量的测评。结果干预组患者干体质量控制和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系统化、连续性、个体化的营养状态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干体质量,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裴思丽 《吉林医学》2011,(21):4309-4309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根据评分分为睡眠质量较好组、睡眠质量较差组。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组39例,睡眠质量较好组17例,两组之间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之间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障碍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表现为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下降。  相似文献   

9.
程宗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2,(21):96+76-96,76
目的进一步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实际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14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不满意,同时很多患者具有较大心理压力,治疗的花费对患者及家庭的正常开支带来很大影响.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方法对于延长肾病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从各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研究,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干体重与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将血液透析血透前已有心血管并发症的16例为A组,血透前无心血管并发症的14例为B组,观察两组心血管并发症与于体重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长期的血透中同样出现心血管并发症,予调整干体重,心血管并发症缓解。  相似文献   

11.
尽管透析治疗不断进展,干体重仍是血液透析患者最重要和关键的临床问题之一。临床实践中,确切的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依然存在挑战,因此临床医师需要更多关注干体重。容量超负荷与高血压、EPO抵抗、心衰、营养不良等密切相关,而超滤过多同样存在风险。目前仍没有确切的试验证实辅助的技术方法评估干体重优于临床方法,主观的临床体检仍是评估干体重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诊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存在HP感染率进行分析,比较有无感染HP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血液血红蛋白(Hb)浓度的不同。结果 100例患者中,共有26例出现HP感染,血液透析人群与正常人群感染HP的概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Hb、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HP阳性的患者经过抗HP治疗后,CRP水平明显下降,同时Hb、血清PA及TNF-α水平也程度不等的回升,但是Hb变化不明显。结论通过对这类患者的微炎症实施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疗,缓解医疗行业的负担,同时也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 MHD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液透析组(对照组)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组(治疗组),各13例,2组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透析时间为4.5~5 h /次,每周2~3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2周进行1次血液灌流,灌流时间为2~2.5 h,完毕后再进行血液透析2 h,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 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钙(Ca2+)、磷(P3+)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 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 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治疗3个月后,2组 SCr、BUN、P3+、Ca2+均有所下降(P ﹤0.05),但 SCr、BUN 比较,P ﹥0.05,P3+、Ca2+治疗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 MHD 可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残余肾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再住院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MHD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反复住院者52例为实验组,未住院或住院≤1次/年患者74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住院次数、住院原因、性别、年龄、透析龄、维持血透的血管通路、透析前血清电解质、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和平均周kt/v等。结果 :实验组中老年人,糖尿病肾病患者再住院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白蛋白血症、贫血、高C反应蛋白、低平均周kt/v与患者再住院相关,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为导管者较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者住院率明显增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感染、血管通路问题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反复住院的主要原因,其低蛋白血症、贫血、高C反应蛋白、透析不充分是再住院的相关因素,以导管为血管通路增加了感染和住院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肝素与低分子肝素对血脂代谢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肝素组与低分子肝素组各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后观察两组患者血脂成分包括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的变化。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血清TG、TC下降,HDL上升。肝素组TG、LDL上升,HDL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LDL、TC无明显改变。结论用低分子肝素进行血液透析可以部分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6.
蒲超  陈永忠  邹德平  朱再志  许志忠 《四川医学》2011,32(11):1713-1714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3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口服降压药的基础上使用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30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和iPTH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疗效分析:有25例患者血压达标(〈140/90mmHg),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其余4例效果不佳。结论高通量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