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治疗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52例耐药CH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肝功能指标、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BV DNA与各肝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可提高耐药CHB患者临床疗效,降低HBV病毒载量,提高病毒、生物化学应答率与HBeAg转阴率,促进肝功能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琪 《吉林医学》2023,(1):157-160
目的:恩替卡韦及替诺福韦酯初始治疗高病毒载量(HVL)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疗效分析。方法:选取88例HVL HBeAg阳性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4)与观察组(n=44),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联合替诺福韦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治疗前后血清ALT水平、血清HBV DNA水平,治疗前后肾功能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 w,两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w,两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w、48 w,两组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LT水平、血清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汤茂刚  汤景山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54-2556
目的:探究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干扰素效果不佳的乙肝病毒(HBV)阳性慢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沭阳医院于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干扰素效果不佳的100例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诺福韦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各50例.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替诺福韦组总有效率为98.0%,恩替卡韦组总有效率为9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低于替诺福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8、7.8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具有可比性,治疗24周两组总胆红素(TRil)、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均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肝纤维化指标均降低,恩替卡韦组肝纤维化指标低于替诺福韦组.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对乙肝病毒阳性慢性肝炎患者均有强抗病毒作用,耐药屏障高,替诺福韦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较高,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优于恩替卡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替比夫定组,每组各30例,分别检测治疗前、治疗12周和24周时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12周时,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组患者HBV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6.7%和36.7%(P〈0.01);HBV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90.0%和66.7%(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96)log10copy/ml和(4.47±1.41)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46.7%与20.0%(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7%和13.3%(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73.3%和53.3%(P〉0.05)。治疗24周时,两组HBV DNA低于检测值的比例分别为70.0%和60.0%(P〉0.05);HBV DNA较基线下降≥3log10copy/ml比例分别为100.0%和80.0%(P〈0.05);HBV DNA降幅分别为(5.60±1.68)log10copy/ml和(5.60±2.10)log10copy/ml(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33.3%与26.7%(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0.0%和26.7%(P〉0.05);ALT复常率分别为90.0%和73.3%(P〉0.05)。24周综合疗效评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替比夫定组有1例出现临床耐药外,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与替比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ALT复常率和综合疗效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恩替卡韦抑制HBV DNA能力、HBeAg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替比夫定,但24周时两组间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25例,恩替卡韦组23例,疗程均为72周。观察两组治疗4,12,24,48,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值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治疗4,12,24,48,72周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12,24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及72周时两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6.0%、40.0%和8.7%、13.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均具有强效抗病毒作用,近期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48,72周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恩替卡韦组。两药治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两种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慢性乙肝(CBV)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口服恩替卡韦,另一组口服阿德福韦,现察治疗4、12、24和48周时肝肾功能、HBV DNA水平及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应答效果及血液分析的变化.结果 对于HBeAg阳性患者,恩替卡韦组4、12、24和、48周HBV DNA转阴率较同期阿德福韦组的HBV DNA转阴率要高,统计分析显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恩替卡韦组HBV DNA转阴率(33%)要明显由于阿德福韦组(0)(P<0.01).而两组在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方面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于HBeAg阴性患者,在HBV DNA转阴率方面恩替卡韦组优于阿德福韦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CBV在病毒学应答方面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尤其在早期明显由于阿德福韦.在生物化学应答及免疫学应答方面要高于阿德福韦,统计分析提示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a-2b干扰素(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A组),a-2b IFN组(B组),恩替卡韦(用药4周)联合a-2b IFN组(C组),每组30例。疗程均为48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T复常率高于B组(P0.05),而A组与B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C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与B组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用药4周后联合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CHB优于单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sub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SCLF)的疗效.方法 93例HBV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46例)和拉米夫定组(47例)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疗程48周.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HBV DNA转阴率、存活率及病毒反跳情况.结果 治疗4周和12周时恩替卡韦组的ALT值分别为(49.9±31.4)U/L和(33.2+20.5)U/L,明显低于拉米夫定组的(88.6±58.2)U/L和(55.4±31.7)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生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治疗后4周及48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71.7%及97.8%,显著高于拉米夫定组的51.1%和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内恩替卡韦组的存活率为80.4%,高于拉米夫定组的61.7%.恩替卡韦组46例患者无1例发生病毒反跳,而拉米夫定组47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病毒反跳.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抗病毒效果及患者存活率均高于拉米夫定,且不容易发生病毒反跳,因此适合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VIP和Cochrane中心等数据库,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最后共检索到5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2篇,用Revman5.0分析数据。从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HBeAg血清清除率和病毒突破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恩替卡韦组和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随机分为TDF组(n=40)和ETV组(n=40)。TDF组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治疗,ETV组患者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随访48周。分析治疗24和48周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果:在治疗24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55%和50%、HBV-DNA转阴率分别是70%和57.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2. 5%和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654、0. 245和0. 556);在治疗48周后,ETV组及TDF组患者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是82. 5%和75%、HBV DNA转阴率分别是85%和82. 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是10%和12. 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 412、0. 762和0. 723)。结论: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