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燕 《中原医刊》2003,30(14):60-60
梅毒是由于梅毒螺旋体传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孕母患梅毒时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是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原因。自1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我院共收治新生儿梅毒 6例 ,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例患儿 ,男 2例 ,女 4例 ,足月儿 1例 ,早产儿 5例 ,出生体重最小 2 5 5 0g ,最大 310 0 g ,平均 2 917g。根据临床分级标准[1] ,轻症 5例 ,重症 1例。1.2 临床特征 :所有患儿均有皮肤斑丘疹 ,以头部、臀部及四肢多见。梅毒血清学检查全部阳性。肝脾肿大 5例 ;黄疸消退延迟 4例 ;明显鼻塞 3例 ;先天性脓疱疮 2例。2 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胎传梅毒及需监视病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美珠  钱燕 《华夏医学》2004,17(1):78-79
近年来梅毒及胎传梅毒的发病率日趋增加 ,由于产前梅毒筛查的加强及妊娠合并梅毒孕妇的治疗 ,大部分新生儿无症状 ,对这一部分需要监视病例的诊断及治疗仍是一个问题。笔者就收治的 2 2例新生儿胎传梅毒和需要监视的病例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其诊断与治疗问题。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本组新生儿胎传梅毒 1 2例 ,男 7例 ,女 5例 ;胎龄 <37周8例 ,≥ 37周 4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8例 ,≥ 2 5 0 0 g4例。需监视病例 1 0例 ,男 5例 ,女 5例 ;胎龄 <37周 4例 ,≥ 37周 6例 ;出生体重 <2 5 0 0 g6例 ,≥ 2 5 0 0 g4例。1 .2 诊断标准和方法新生…  相似文献   

3.
陈英 《中国热带医学》2007,7(8):1345-1346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0-2005年6年期间在我科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4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母亲产前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者30例,占75%,4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0例19S-IgM-TPPA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其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无症状者14例,在分娩时新生儿TRUST试验滴度等于或大于母亲滴度4倍者7例,40例新生儿中只有10例依据典型临床表现和/或新生儿TRUST滴度超过母亲4倍作出先天性梅毒诊断.结论 19S-IgM-TPPA试验可作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尤其是无症状者早期诊断的确诊试验;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与婚后育龄妇女的发病率及父母的职业有密切相关;建立完善的孕妇梅毒血清学监测,可有效地减少和防止胎传梅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4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40例中32例治愈,2例死亡,治愈率为80%.结论 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可降低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学红  杨跃萍 《海南医学》2006,17(6):118-119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方法对1999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28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做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早产、皮疹、肝脾肿大为主.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28例患儿全部阳性.选用青霉素,重症联用菌必治治疗,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需根据临床、X线检查以及血清学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青霉素,重症联用菌必治疗效满意,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者预后凶险.  相似文献   

6.
胎传梅毒又称先天性梅毒 ,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可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及儿童期发病。本院自 1997年 3月~ 1999年 1月共收治 12例新生儿胎传梅毒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 :8例来自本院新生儿科 ,4例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性别 :男 7例 ,女 5例。发病年龄 :<2天 2例 ,4天~ 11天 6例 ,12天~ 2 8天 4例。胎龄 :<37周 6例 , 42周 6例。母亲梅毒病史 :二期梅毒 3例 ,潜伏梅毒 9例。1.2 临床表现  12例均有皮肤症状 ,2例表现为全身皮肤干燥 ,呈全身脱屑样改变 ,手足底脱皮明显 ;9…  相似文献   

7.
余修中 《四川医学》2013,(8):1223-1224
目的评价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例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和820例未患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血清,用TRUST检测梅毒反应素,ELISA和GICA检测梅毒螺体抗体。结果TRUST试验对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1.3%、96.2%、29.5%、99.6%、21.4和0.2;ELISA试验为93.8%、98.3%、51.7%、99.9%、55.2和0.1;GICA试验为87.5%、98.4%、51.8%、99.8%、54.6和0.1。结论临床检查新生儿先天性梅毒首选ELISA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的临床价值需结合临床和随访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通过胎盘进入患儿血液循环所致,造成患儿不同脏器的损害,严重的可以造成新生儿死亡。我院NICU病区于20102013年收治梅毒患儿3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选新生儿梅毒患儿35例,临床诊断均符合皮肤性病学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5例,女10例,最小的3d,最大的26d,早产儿3例,足月儿32例;剖宫产21例,自  相似文献   

9.
钱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9):2434-2435
<正>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的疾病。发病可出现于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近年来,先天性梅毒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科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先天性梅毒新生儿16例,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6例,男9例,女7例;足月儿11例,早产儿5例;入院时日龄<1d9例,1~7d4例,>7d3例;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随访18月.结果 24例患者经青霉素正规治疗后效果较好,RPR18个月转阴率91.7%,TPHA在18个月后转阴率28.0%.结论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发现早诊治大多能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王小永  魏艳 《四川医学》2013,34(1):137-139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收治的36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具有非特异性,皮肤粘膜受损、肝脾肿大、肝损害、骨和关节损害、黄疸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36例患儿中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 青霉素是治疗先天性梅毒的首选.早期、足疗程治疗可减少先天性梅毒对患儿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梅毒的观察分析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梅毒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20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母亲产前TRUST阳性者17例(85%),其余3例母亲产前未检查。其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1例,不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无症状者10例,新生儿后期出现症状的3例。在分娩时新生儿TRUST试验滴度≥母亲滴度4倍者14例。20例先天性梅毒患儿治疗后痊愈9例,好转10例,死亡1例。结论:采用RPR及TPHA检查确诊先天梅毒。并对其进行正规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蒋婷婷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1):1318-13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要点。方法:对23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以早产、皮疹、肝脾肿大为主,梅毒血清学检查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均阳性。治疗选用青霉素钠,重症联用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2~3周。治愈15例,好转5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早期明确诊断,使用青霉素钠,重症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怀疑有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使用赛乐迪亚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及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确诊,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确诊病例中男13例,女15例,呼吸急促4例,梅毒性天疱疮12例,皮肤脱皮9例,黄疸2例,肝脾肿大11例,贫血4例,骨X线检查异常6例,淋巴结肿大4例,脑脊液RPR阳性者3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7例,失访4例。21例经青霉素治疗后抗体滴度下降,15例经两年随访未出现异常,可视为健康患儿。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发现和治疗大多能够康复。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新生儿科共收治住院新生儿1 286例,其中新生儿颅内出血202例,占住院新生儿的15.7%,男130例,女72例.早产儿27例,过期产儿10例,巨大儿12例.出生体重<1 500 g6例,1 500~2499 g 21例,2 500~4 000 g 145例,>4 000g 12例.发病年龄为生后1h至4d,平均18.6h.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临床分析高长龙(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内科222002)关键词先天性梅毒新生儿婴儿分类号R先天性梅毒是由于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受感染所致。1996年4月~1997年5月,我科收治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梅毒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由于功能不成熟生理性溶血及胆红素代谢的特点,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症状[1],现将2010至2011年共120例足月剖宫产出生的满24h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抚触组,观察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长兴县中医院妇产科出生的足月剖宫产新生儿120例,Apgar评分8~10分,无窒息史;体重2 500~4 000g,胎龄37~42周,无早产儿,并排除新生儿肝胆疾病、新生儿溶血、新生儿败血症等严重疾病所引起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没有先天性畸形,母婴均健康,均产后早吸吮,纯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致病,称为先天性梅毒^[1]。2岁以内发病为早期梅毒,2岁以后发病为晚期梅毒^[2]。近年来,先天性梅毒感染呈增多趋势[3]。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12例早期先天性梅毒患儿,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0d~5个月。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梅毒在全球发病呈明显上升,以年平均增长为23·06%的速度递增。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口流动率的增加,先天性梅毒亦有增长的趋势。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而早期先天梅毒是指患梅毒的孕妇在孕期垂直传播给胎儿,使患儿在出生前至生后2年内出现症状。本资料主要分析讨论早期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以提示人们认识梅毒对婴儿的危害,加强宣传教育,达到降低、消灭梅毒。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收集自1998-07~2006-01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子长等县收治的先天性梅毒患儿共26例,年龄均在6个月以下,男18例,女8例;农村17例,占65·4%;城镇9例,占34·6%;低出生体重儿15例,其中早产儿9例;新生儿18例,占69·2%。1·2诊断标准26例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早期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1·3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1·3·1最早出现症状的时间生后7 d以内4例,1~2周8例,2~4周6例,4~8周5例,2~6个月3例。1·3·2皮肤损害23例患儿出现皮肤损害,其皮疹形式多种多样,表现为红疹、斑丘疹、水疱、玫瑰糠疹,口周、肛周皮肤放射状皲裂,其中3例出生2周的早产儿和1例2个月婴儿...  相似文献   

20.
孔琴  李明 《海南医学》2004,15(12):88-88
惊厥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常见而严重的症状,现对2000年6月~2002年3月收治的HIE出现惊厥的新生儿31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1例患儿中男21例,女10例;胎龄≤37周5例,37~42周24例,>42周2例;出生体重<2500g7例,2500~4000g22例,>00g2例。HIE分度为轻度1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