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煤气化装置是煤化工的核心工段,直接影响着整个装置单元的稳定操作运行。介绍了国内外大型干煤粉气流床加压气化技术工艺流程、特点、应用参数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应用现状。粉煤加压气化包括Shell炉、GSP炉、Prenflo炉、CCG炉以及国内的航天炉、神宁炉、东方炉、二段加压气流床粉煤加压气化炉。综述了上述气流床煤气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气流床加压技术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灰渣粘温特性对液态排渣气化炉装置运行的影响,并利用灰渣粘温特性差的原煤在航天粉煤加压气化中进行了生产应用探索。实践结果表明,航天炉能够气化灰渣粘温特性差的原煤,并实现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
《小氮肥》2017,(3)
介绍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及其渣锁斗的工艺流程,阐述了排渣逻辑程序的控制情况。通过对航天炉粉煤气化系统渣锁斗程序进行优化改造,稳定系统运行,提高航天炉装置运行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因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水系统存在结垢现象,导致粗煤气在变换系统产生的冷凝液水质较差,不利于航天粉煤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在变换系统中增设1座汽提塔和2台透平泵,并对管线进行调整,有效改善了返回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冷凝液水质。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功率电磁波透射式气固两相流的流量在线测量技术,概述了该技术的测量原理及其在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上的应用特点,介绍了基于该技术的国产SFM型煤粉流量计在Shell炉、航天炉等主流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上的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解决了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中密相气力输送的粉煤流量在线测量问题,产品测量结果稳定、可靠,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6.
王随涛 《中氮肥》2014,(4):56-57
航天炉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粉煤加压气化装置,属气流床气化炉,采用盘管膜式水冷壁技术,运行时依靠水冷壁上的熔渣层保护水冷壁,使气化装置可以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工艺的不断优化和对设备的改进,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的运行周期和稳定性不断提高。从工艺控制和设备管理两方面对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稳定运行的控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航天炉粉煤气化装置是由北京航天万源煤化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并设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压粉煤气化技术。该技术充分吸收了壳牌炉和德士古炉两大先进煤气化技术的优点,拥有的多项专利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装置设备国产化率达99%。目前,在运装置有7套,在建或已签订合同的装置18套。1气化装置总体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仪表控制系统的特点,从改进现场仪表测量、优化系统控制方案等方面对重要的仪表及联锁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改进。优化改进措施实施后,每年可减少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并且提高了自动化控制能力,有利于航天粉煤加压气化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入炉粉煤由粉煤给料罐加压后由粉煤管线送入气化炉内,一旦断煤,将造成气化炉过氧,导致爆炸等重大事故发生。因此,粉煤输送是否稳定决定着气化炉炉况是否稳定,也决定着整个装置能否安全、高效运行。针对粉煤气化炉粉煤管线出现断煤而联锁没有触发的情况,以航天炉为例,对粉煤气化炉断煤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利于避免断煤事故发生,确保装置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比较空分装置的四种工艺流程,选择适合大型煤化工所需空分装置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空分装置中液氧、液氮流量采用涡街流量计测量的方法,探讨使用现状的优劣点,对不能测量较大流量以及涡街流量计小信号切除量较大的问题进行相关应用分析,对空分装置在产品核算、经济效益分析、可靠运行的方面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介绍因工艺空气冷却器塔盘故障,在分子筛吸附器切换时空气气流波动大、工艺空气冷却器工作效率下降,导致空气吸附温度升高甚至将水带入分子筛吸附器,引起相关工艺指标异常,给空分装置的操作带来风险。在经过系统的分析、摸索、判断、总结,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案,最终将这一操作瓶颈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4.
林宏卿 《山东化工》2009,38(7):43-44,51
空分设备是石化、冶金等行业重要的生产装置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介质的理化性质,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较大。近年来。因空分设备制造缺陷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已发生多起空分设备的爆炸事故,特别是空分主冷凝蒸发器中烃类物质超标引起的爆炸是近几年来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不仅影响了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而且给企业和国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装置的实际运行经验出发,介绍了空分装置主冷蒸发器发生爆炸的机理和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诸如天然气、化工、冶金、电力等许多工业过程中广泛存在气液两相流,传统上采用分离罐或旋风分离器等分离两相流,不仅设备成本高、易泄漏,而且维护保养和更新都不方便。T形管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集约、经济、安全、维修更新方便等优点,但缺点是简单T形管的分离效率较低,新型复合T形管是对简单T形管的一种改进,期望能提高两相的分离效率。以空气一水为两相流工作介质,用主管水平侧支管垂直向上的简单T形管和复合T形管作为两相流动的分离器,在层状流和塞状流条件下进行两相流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层状流还是在塞状流条件下,复合T形管气液两相的分离效率都比简单T形管有了显著的提高,增加复合T形管的连接管数,能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一般在层状流时连接管数为5管以上的复合T能完全分离气液两相;而流型进入混合程度较高的塞状流时,采用连接管为5管以上的复合T也能完全分离气液两相流;相同流型下,增加气体或液体的流速,对复合T形管分离效果不利,最大分离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6.
陈渭中 《云南化工》2019,(5):102-103
结合某煤化工项目配套空分装置,详细介绍了空分装置后备系统低温液体管道的布置、绝热设计及管架设计要点,重点分析了后备低温液体泵的配管原则,对低温富氧液体管线的设计加以说明,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T型管分离器是一类新型的二相流分离器,具有集约、连续、简单、经济、安全以及安装、更新、维护方便等优点,缺点是简单T型管作为分离器在分离二相流时的分离效率往往不高,只能起到部分分离的作用。新型复合T型管是对简单T型管的一种改进,以期能提高二相流的分离效率。以煤油和水为液液二相工作介质,用主管水平,侧支管垂直向上的简单T型管和复合T型管作为二相流分离器,在分层流和有混合界面的分层流的二相流型条件下,进行二相流的相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2种流型下复合T型管对二相流的分离效果都比简单T型管好,增加复合T型管的连接管数,能进一步提高分离效率;在分层流时连接管数为5管及以上的复合T就能将液液二相完全分离;入口流型中二相的混合程度越高,最高分离效率越低;水相体积分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与流型相关。复合T型管分离液液二相流技术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兴隆庄煤矿选煤厂应用的BATAC跳汰机存在磨损严重、分选效率低等问题,采用X系列筛下空气室跳汰机的基本机型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同时保留部分配套设备;改造后跳汰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较大改善,提高了分选精度、数量效率和单机处理能力,降低了矸石带煤损失,获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关春梅 《辽宁化工》2011,40(6):621-623
简介了分子筛净化流程空分装置中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分子筛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流程,详细阐述了分子筛在DCS控制系统的操作与维护。  相似文献   

20.
As part of the Energiewende,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energy-optimized, flexible operation of air separation units is described. A realistic, pressure-driven approach for dynamic simulation is presented, which is used to provide a detailed, transient simulation model, a digital twin, of an air separation unit. Extreme operation scenarios, such as start-up and shutdown of the main heat exchanger, the distillation columns or the entire air separation unit, are described. Since the main heat exchanger experiences repeated temperature changes, its lifetime is investigated in a test rig. The gathered data is used to derive and validate three dimensional simulation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