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李德光 《中氮肥》2016,(4):37-40
浅析氨汽提法尿素装置主要温度控制指标——合成塔底部温度、合成塔顶部温度、汽提塔底部温度、中压分解器温度、中压吸收塔温度、低压分解器温度、蒸发系统温度、解吸塔温度、水解温度的确定依据,寻找尿素装置操作中的盲区,以达到优化系统、节能降耗、减少腐蚀、保护设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郑海胜 《中氮肥》2024,(1):34-38
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猗分公司460 kt/a CO2汽提法尿素装置于2018年8月利用大修机会进行增设了中压分解系统、中压吸收系统以及增设预蒸发器、低压甲铵预冷凝器等一系列优化改造,以适应回收二期50 kt/a气相淬冷法三聚氰胺装置尾气。2019年1月尿素装置与三胺装置联产后,出现了尿素放空总管尾气中氨含量超标等问题。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为低压吸收塔吸收液浓度高、常压吸收塔洗涤液量小、联产技改设计存在缺陷等。为此,提出了改造低压吸收塔、优化蒸发冷凝液工艺流程、增设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气相洗涤器、增设放空气洗涤塔等优化改造措施。技改后,预期二期三胺装置70%负荷时产生的三胺尾气可完全被尿素装置回收,尿素装置中压/低压吸收系统操作弹性与装置运行稳定性将大大提高,尿素装置放空尾气可实现达标排放,间接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3.
田国柱 《山西化工》2005,25(2):78-80
通过合成塔增加塔盘提高转化率;高压氨泵油氨分离器氨回收到工艺冷凝液槽;中压甲铵冷凝器改为双程换热器;入界区氨管线增设过滤器;中压吸收塔入口管由法兰连接改为焊接连接;中压吸收塔固定泡罩密封改造;氨升压泵加副线,入界区氨直接用作回流氨;低压甲铵液储槽内增设分布吸收管;增加解吸给料泵到氨预热器的吸收液管线;蒸发系统二段蒸发分离器、收集器、二段蒸发加热器改造。这样解决了生产中的当务之急,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使尿素产量、质量达到设计值,消耗指标也基本接近设计值。  相似文献   

4.
氨汽提尿素中压吸收塔操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陈  郑青春 《安徽化工》2011,37(6):49-51
介绍了氨汽提尿素中压段的流程及工艺条件,阐述了中压段的核心设备——中压吸收塔在正常运行和开停车时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北京众联盛化工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二氧化碳尿素装置节能增产新技术”对1 #尿素装置的改造情况.在原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之间,通过增加中压分解吸收系统,改二段蒸发为三段蒸发,增加预蒸发真空浓缩系统,并对部分高压设备的内件进行了改造,达到CO2汽提尿素装置产能增加50%的目的,取得显著的增产、节能降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该公司在“六改十”挖潜改造中对尿素合成、中压分解吸收、低压分解吸收及蒸发系统方面做出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简讯     
氨气提尿素工艺的排塔操作 1 液氨的储存 在氨气提尿素工艺排塔期间,合成塔R101中的尿素以尿液形式回收到尿液贮槽T101中,未转化为尿素的NH3和C02以碳铵液形式回收到低压碳铵液贮槽V106,游离氨以液氨形式回收到氨受槽V105中.R101排空要回收液氨880m3左右,而氨受槽V105的容积只有55m3,造成每次排塔都有大量液氨需排放.为此,在界区液氨管线6"- P921与氨升压泵P105A/B出口管线6"-P900之间增加1条4"连接管线(图1),管线两端安装切断阀,中间开有导淋.排塔期间,当V105液位升高时,关闭LV09305和高压氨泵P101A/B入口切断阀,打开新增管线上的切断阀,启动P105A或B,即可将V105中的液氨送到界区外的氨罐或商品氨储槽. 2 蒸发系统的操作 排塔时要严格控制排放速率,以保证中压吸收塔C101顶部不超温、低压系统不超压.受高压系统排放量的限制,蒸发系统负荷只有10%左右,且波动严重,尿液泵P106A/B和融熔尿液泵P108A/B经常出现抽空气化,很难维持运行.此时可采取以下3种措施. (1)排塔时,停运蒸发系统,将前系统来的尿液先储存到尿液贮槽T101.排放结束后再启动尿液回收泵P109A/B,投运蒸发系统,并重新造粒.该方法比较稳妥,但停车处理时间较长,也受蒸汽供给的限制. (2)停车前,首先通过P106A/B将部分尿液送到尿液贮槽T101,建立15%的液位.在排塔过程中,保持蒸发系统运行,同时由P109A/B往系统送尿液,提高蒸发负荷,保证蒸发系统运行稳定. (3)在装置停车前2h,逐步提高真空预浓缩器(V104/E113/L104)的液位L09402接近满液,但不能使尿液进入工艺冷凝液贮槽T102.排塔时保持蒸发运行,将真空预浓缩器作为一个缓冲槽,可减弱前系统波动对蒸发的影响.通过逐渐拉低09402,保证了蒸发系统在适当的负荷下稳定运行.该法操作简便,节省时间. 3 其它操作问题 (1)排塔时一般由HV09201调节排放速率, 但HV09201易出现卡涩,可由排放管线上的第一道切断阀控制.随着高压压力下降,要逐渐开大阀门,以保证排放量的均衡. (2)由于缺少气提,增大了中压系统的负荷,而且为中压分解器下部E102B提供热量的蒸汽冷凝液中断,分解温度难以达标.因此要提高增压蒸汽压力,开大HV09303. (3)由于E113失去作用,中压冷凝器E106热负荷增大,中压吸收塔C101超温,CO2易上窜到V105,出现结晶堵塞,更严重的是腐蚀设备、管线和阀门.因此排塔时必须确保回流氨和洗涤水量,使C02在塔盘上被彻底吸收;要保持低压碳铵液泵P103A/B走大循环,以降低温度,提高冷凝吸收效果. (4)排塔过程中,中压甲铵液直接排入低压碳铵液贮槽V106,引起低压系统超压.因氨预热器E107不参与冷凝,要提高低压冷凝器E108的冷凝效果,需在上游加入工艺冷凝液或冲洗水,尽量降低低压压力、提高分解率,以获得高浓度的尿液.同时要避免过多的氨带入蒸发系统而引起工艺冷凝液贮槽T102大量冒氨. (5)蒸汽冷凝液贮槽V110超压.因甲铵预热器E105停运,蒸汽冷凝液中的热量不能移走,所以要及时补入新鲜脱盐水来降温. 4 合成塔排空的判断方法 (1)当R101底部压力P09204与高压甲铵分离器V101压力P09207相等时,说明静压为零,R101已排空,此时压力在5MPa左右. (2)当中、低压系统出现断料时,说明R101已排空,C101液位也会出现突降现象.  相似文献   

8.
项军 《中氮肥》1998,(3):54-54,61
我厂是年产20万吨尿素的化工企业,在两套尿素工艺中,一分塔为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工艺中中压循环系统的关键设备。一分塔正常工况条件为压力1.7MPa,温度160C。介质组分为尿液62%,游离氨27%,二氧化碳2.5%,缩二脲0.2%~0.4%,其它8.1%~8.3%。一分塔液位要求控制在30%,液位过高会漫液,使中压系统波动,易造成停车,液位过低,则向低压循环系统窜气,使负荷后移,液位波动过大,造成低压循环及蒸发系统波动,从而使蒸发系统停车,故一分塔液位控制很重要。l问题的提出改造前,由于检测与控制一分塔液位的仪表出现故障造…  相似文献   

9.
季淼德 《化肥工业》1994,21(2):32-34,47
本文针对小尿素装置中压吸收系统操作不稳定而导致频繁停车的现状,从保温方式,管道连接形式及中压吸收塔内件结构三方面对中压系统进行改造,取得明显的效果,保证了装置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0.
UTI热循环尿素工艺技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TI开发的热循环尿素工艺以等温逆流尿素合成塔、40%CO2引入中压分解吸收系统热利用、独特的蒸发系统、高冷却效果的造粒塔、单塔低压深度水解解吸系统和NH3/CO2及H2O/CO2的自动分析调节等为特征,使之高压系统简单、设备腐蚀轻微、无高层框架、消耗指标低和年运转率高。利用此工艺的某些特点对传统的全循环尿素工艺装置进行节能增产改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
刘志勇 《中氮肥》2010,(6):11-13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尿素装置是从意大利斯那姆公司成套引进的采用氨汽提法工艺技术的大型尿素生产装置。系统分为高压段、中压段、低压段和蒸发造粒段。其中低压段主要是回收中压段出来的尿素中的少量甲铵、游离氨和CO2等未分离物。  相似文献   

12.
刘志勇 《化肥设计》2010,48(5):58-59,62
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中原大化公司尿素装置由意大利斯那姆公司成套引进,采用氨汽提法工艺技术。系统分为高压段、中压段、低压段和蒸发造粒段,其中低压段主要是回收中压段出来的尿素中的少量甲铵、游离氨和CO2等未分离物。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年来不断挖潜改造,尿素产量的成倍提高,低压分解吸收的关键设备--二段分解塔的生产能力成为提高产量的制约因素.本文介绍了二分塔的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14.
焦晓云  闫立 《化肥设计》2007,45(5):32-34
针对氨汽提法尿素生产过程中中压吸收塔液位难以控制的问题,介绍了中压吸收塔工作原理;分析了吸收塔各点温度与液位、组分之间的关系以及液位控制影响因素;从稳定中压吸收塔的负荷着手,论述了液位调节方法和控制措施;提出了根据温度的变化确定液位高低的液位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SNAM氨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中,中压吸收塔液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开车的成败。通过分析中压吸收塔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各点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其液位的高低,总结在装置开车过程中稳定控制中压吸收塔液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史邦助 《辽宁化工》2002,31(5):206-208
分析了斯那母氨汽提尿素装置生产消耗偏高,负荷低,操作稳定性差,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的原因,认为合格塔转化率,中压吸收塔效率低,中低压惰气回收系统回收能力不强,造粒喷头设计不佳是问题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剖的技改方法。  相似文献   

17.
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对尿素装置高压系统、中压分解吸收系统改造后,生产运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由于二段分解吸收时解吸气相带液,造成二循一冷吸收负荷加重,经常出现连续性漫液,致使二循二冷氨水中CO2含量严重超标,二段经常超压,直接影响一段吸收塔的稳定运行。解吸废液中氨质量分数最高为3.6%(平均为0.8%),废液中尿素质量分数平均为1.3%,氨及尿素损失都比较严重,生产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18.
韩燕 《大氮肥》2007,30(4):249-251
在Snam氨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中,中压吸收塔液位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开车的成败.通过分析中压吸收塔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通过各点温度的变化来判断其液位的高低,总结在装置开车过程中稳定控制中压吸收塔液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氨汽提法尿素生产过程中中压吸收塔液位难以控制的问题,介绍了中压吸收塔工作原理;从氨碳比稳定、温度调节、投料量、排放量、阀门控制等方面阐述了控制中压吸收塔液位的方法;提出了中压吸收塔液位过高或过低时的判断方式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尿素系统扩能改造后,对一分塔、中压外冷器、蒸发系统及压缩机冷却器进行了相应的更新改造,满足装置高负荷生产的要求,系统生产日趋安全、稳定;吨尿素节省蒸汽83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