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直布罗陀柴胡(Bupleurum gibraltaricum)精油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精油有以下几种主要成分;α-蒎烯,β-蒎烯,△-3蒈烯,柠檬烯,α-水茴香萜,1,8-桉油精,松油醇和mircene等。在实验时,精油用吐温80混悬,给动物口服和腹腔注射用,纯精油成分用吐温80混悬,给动物腹腔注射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草果果仁、果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其开发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草果果仁及果壳的挥发油,并计算其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鉴定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结构.结果:从3个不同批次的草果中共鉴定出75个成分.其中从草果仁挥发油样品中分别鉴定出35,48,42个组分,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4.8%,95.6%,93.7%;从果壳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5,70,68个组分,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量的94.5%,91.5%,91.4%.其中果仁挥发油共有成分有33个,果壳挥发油共有成分有54个;果壳与果仁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同,其共有成分主要有1,8-桉油素、α-蒎烯、β-蒎烯、α-松油醇、橙花叔醇等29个成分,分别占果壳和果仁挥发油总成分的69.27%~77.29%,91.56% ~93.88%.草果果壳挥发油的特有成分有β-桉叶醇、葑醇、反式-松香芹醇、δ-杜松烯、(-)-桃金娘烯醇等18个化合物,果仁挥发油中无此类成分.结论:草果果壳挥发油含量约为果仁的1/4,果壳及果仁的挥发油成分大部分相同,均含有较高含量的1,8-桉油素和α-松油醇,但两者成分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曾蔚欣  王弘  孙路路  赵冠勋  陈世忠 《中草药》2009,40(8):1232-1235
目的 建立测定辛夷挥发油软胶囊中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1,8-桉叶素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BP-5毛细管柱(30 m×0.25 mm,0.22μm);进样器温度180℃;FID检测器温度200℃;柱温采用程序升温;分流比1:30;苯乙酮为内标.结果 α-蒎烯在0.054~2.50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0.72%(n=9);β-蒎烯在0.070~3.204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为0.65%(n=9);柠檬烯在0.068~3.19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1%.RSD为0.56%(n=9);1,8-桉叶素在0.301~10.205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24%(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辛夷挥发油软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艳山姜挥发油(EOFAZ)保护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主要活性组分。方法:将EOFAZ中含量较高的4个成分(α-蒎烯,β-蒎烯,1,8-桉叶油醇,莰烯)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选取有或无共2个水平,按L8(27)正交表设计分组与给药。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NO检测法,以细胞活力和细胞分泌NO为指标分析EOFAZ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采用单成分分析法测定各成分不同浓度给药保护后细胞活力及培养上清液NO含量,观察4个成分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s的保护作用。结果:挥发油中4个成分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保护作用主次顺序为莰烯>α-蒎烯>1,8-桉叶油醇>β-蒎烯,4个成分间均存在明显差异。单成分分析表明4个成分作用于HUVECs后,可提高细胞活力及培养上清液NO含量,且呈一定剂量相关性。结论:EOFAZ对LPS诱导损伤的HUVECs具有保护作用,其中莰烯,α-蒎烯,1,8-桉叶油醇和β-蒎烯为主要药效组分。  相似文献   

5.
短片藁本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短片藁本精油中鉴定出45个成分,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等。未检测出川芎、藁本等植物精油中所含的藁本内酯等有效成分。这一研究为短片藁本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β-蒎烯在连翘种子油纳米乳中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取GC法,HP-5毛细管色谱柱(30mm×0.32mm×0.25μm),程序升温,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结果:β-蒎烯进样浓度在0.453 2~2.266 0mg/mL(R~2=0.997 4)范围内呈良好线性,β-蒎烯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1.50%(n=6),β-蒎烯平均含量为232.87mg/g。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精确测定连翘种子油纳米乳中β-蒎烯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青蒿与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岩  刘洪玲 《中药材》2004,27(8):568-571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青蒿和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对比,分别鉴定了60种和59种组分,各占挥发油总量的93.71%和93.97%,均含有桉油醇、天然樟脑、桃金娘烯醛、β-蒎烯等,但青蒿含有较多的桉油醇(5.19%),黄花蒿含较多的蒿酮(5.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研究枳实生、鲜品及其麸炒品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样品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归一法分析挥发油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枳实生、鲜品经麸炒后,挥发油含量及主要组分含量均有一定变化,其中柠檬烯的含量较生品增加了10.4%.共鉴定出26个化合物,各样品主要成分均为柠檬烯,β-芳樟醇,β-蒎烯,1R-α-蒎烯,左旋-β-蒎烯.结论:枳实生、鲜品麸炒前后挥发油化学成分大部分相似,由于加热及辅料影响,挥发油部分组分消失.  相似文献   

9.
中药益智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益智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GC-MS法分析鉴定。结果和结论 :鉴定了 64个化合物 ,聚伞花烃香橙烯 ,芳樟醇 ,桃金娘醛 ,α-蒎烯 ,β-蒎烯 ,松油醇 4,天竺葵酮-A ,3,7(11) 香芹二烯 ,别香树烯和圆柚酮等含量较高 ;并分得香橙烯、圆柚酮和圆柚醇作核证 ;芳樟醇氧化物 ,香橙烯 ,蜂斗菜内酯-A ,天竺葵酮 A和菖蒲烯醇 3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研究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挥发性成分。方法:收集羌活(Notopterygium inchum)及宽叶羌活(N. franchetii)10个批次的样品,包括羌活及宽叶羌活的栽培品各1个批次;四川和甘肃野生品8个批次。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方法提取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技术,分析不同批次样品的挥发油成分。结果:鉴定出包括单萜、倍半萜以及非萜类共97个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相对含量的计算结果显示,α-蒎烯(25.39%~41.68%),β-蒎烯(19.34%~40.95%)和柠檬烯(4.59%~11.99%)为羌活及宽叶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野生羌活和栽培宽叶羌活中α-蒎烯的相对含量高于β-蒎烯;野生宽叶羌活中β-蒎烯相对含量高于α-蒎烯。贮存1年的羌活饮片中β-蒎烯的含量明显低于当年采收的样品。采用SIMCA-P+11.5软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甘肃产羌活和四川产羌活差异不明显;当年采收的样品和贮存1年的样品明显聚为2类。结论:该研究显示贮存对羌活挥发油中主要成分存在影响;研究还揭示了羌活的野生、栽培品挥发油成分的差异。为不同品种的羌活的挥发油药理活性比较提供化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1.
桃金娘羊肉汤治疗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桃金娘别称党莲、山多奶、烟筒、多奶 ,属桃金娘科桃金娘属植物桃金娘。药用根、茎 ;性微温 ,味甘淡无毒 ,能健脾胃、补血虚、止血痢。笔者用其治疗哮喘 ,效果良好。治疗时用桃金娘 1 0 0 0 g鲜品 ,屋檐下捡瓦片 7粒洗净放入铁锅 ,米酒 2 50 ml分成 7份 ,依次将酒倒入锅中和药一起炒 ,炒干后加水 1 0 0 0 ml煎为750 ml,去渣取汤炖羊肉 50 0 g,适当加米酒 ,分 2晚服完桃金娘羊肉汤治疗哮喘@陈利灿$福建省宁德市医药研究所!352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组40例,在抗生素及氧疗等基础治疗上,观察组采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口服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治疗10 d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肺通气功能检测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生素及氧疗等基础治疗上,对老年AECOPD患者采用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口服联合振动排痰机治疗,有助于病情缓解,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橘红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方法将干燥的橘红珠粉碎,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后加无水硫酸钠脱水,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其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橘红珠挥发油中主要含有柠檬烯(26.86%)、β-香叶烯(16.18%)、-萜品烯(15.63%)、大根香叶烯D(14.73%)、α-丁子香烯(4.10%)、橙花叔醇(2.68%)、α-蒎烯(1.31%)、β-蒎烯(1.24%)等,占挥发油总量的85.21%。结论橘红珠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及药用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箭秆风根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箭秆风根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箭秆风根中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首次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结果:共分离出86个峰,鉴定出28种化合物。箭秆风根的主要成分为β-蒎烯(8.37%)、樟脑(8.07%)、桃金娘烯醇(6.70%)等。结论:分析结果可为简秆风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并为提高简秆风根的整体利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程序升温法建立指纹图谱,同时采用GC-MS法进行成分鉴定;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产地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产地成分差异。结果:首次建立了望春花药材中挥发油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建立了α-蒎烯、1,8-桉叶素两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3种方法所得得到结果较为一致。同时通过计算机谱库检索,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α-蒎烯、桧烯、β-蒎烯、1,8-桉叶素。结论:通过系统的方法学验证,该方法能够全面控制望春花药材的质量,从而提高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6.
芳香中药防治疾病,在传统中医学中有着重要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芳香中药及其活性成分能促进自主活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少睡眠时长以及提高认知、学习、记忆能力。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迷迭香、苏合香、薄荷、石菖蒲、冰片、柠檬、麝香、香根草单方及其组成的复方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另外提神醒脑的芳香中药大多含有柠檬烯、α-蒎烯、芳樟醇、β-蒎烯以及1,8-桉叶素等成分,而这些成分也存在于镇静安神类芳香中药中,提示可能因其成分含量的不同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从单方、复方和有效成分3个方面对具有提神醒脑、提高认知的芳香中药精油的药效及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筛选安全有效的芳香精油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新型复方提神醒脑芳香中药精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枳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uan WB  Wu QD  Wu XR 《中药材》2011,34(7):1067-1069
目的:用GC-MS分析枳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枳实挥发油,再采用GC-MS对所提取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枳实挥发油成分中的19个化合物,占所提取挥发油总量的95.791%。主要成分为:柠檬烯(68.25%)、γ-松油烯(13.02%)、α-松油醇(3.28%)、对异丙基甲苯(3.09%)、β-月桂烯(2.34%)、α-蒎烯(1.53%)、β-蒎烯(1.05%)。结论:枳实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相似文献   

18.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的功效.砂仁主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有乙酸龙脑酯、樟烯、樟脑、龙脑及α-蒎烯等.药理实验证实乙酸龙脑酯系与砂仁功效主治密切相关的有效成分[1],且乙酸龙脑酯结构清楚,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阳春砂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性萜类,其中蒎烯是其主要成分之一,且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等广泛的药理活性。课题组前期通过GC-MS检测发现阳春砂果实中含有丰富的α-蒎烯,且克隆并鉴定了以β-蒎烯为主产物的萜类合酶(WvTPS63,原名AvTPS1),但以α-蒎烯为主产物的萜类合酶还未被鉴定。该研究基于阳春砂基因组数据,筛选发现与WvTPS63序列高度相似的WvTPS66,并对WvTPS66进行体外酶功能鉴定及与WvTPS63进行序列、催化功能、表达模式及启动子比较分析。多序列比对表明WvTPS63与WvTPS66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且萜类合酶的保守motif基本一致。体外催化功能比较显示两者均能生成蒎烯,其中WvTPS63主产物为β-蒎烯,而WvTPS66的主产物为α-蒎烯。表达模式分析显示WvTPS63主要在花中高表达,WvTPS66在全株均有表达,且在果皮中表达量最高,表明其可能主要负责果实中α-蒎烯的合成。此外,对WvTPS63与WvTPS66启动子的分析显示二者启动子区域存在多个与胁迫响应相关的调控元件。以上研究结果可为萜类合酶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蒎烯的生物合成提供新的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叶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裸花紫珠叶中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同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挥发油中共分离出7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70种成分,所鉴定的成分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8.69%,其中相对百分含量较高的成分有β-蒎烯(20.70%),α-蒎烯(9.41%),石竹烯氧化物(6.90%),石竹烯(6.65%),邻伞花烃(6.62%),反式-4-侧柏醇(5.85%)和桃金娘烯醇(5.61%)等。结论:海南白沙产裸花紫珠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单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