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杀伤目标的可控性,提出了利用通过释放部分推进气体减小膛压的原理实现枪械变初速发射与定效非致命杀伤。根据利用瞄具判定的目标距离调节放气孔面积大小,控制膛内压力对弹头的加速过程,从而获得不同的发射初速,实现对不同射击距离上目标的定效非致命杀伤。给出了采用减小膛压原理的变初速发射枪械结构图;建立了变初速发射的变质量热力学数学模型;以某型变初速定效非致命杀伤枪械为例,射击距离为10~120 m,两种等动能杀伤判据为终点比动能为10 J/cm2和终点动能为50 J,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其发射过程的参数匹配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实现等动能杀伤所需的初速亦随之线性增加;在两种等动能杀伤判据下,最佳开孔距离为5 mm;对10 J/cm2的等动能杀伤判据,射击距离为10~40 m时,放气孔面积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呈非线性变化;在其他条件下,放气孔面积随射击距离的增加呈线性变化;随着射击距离的增加,在两种等动能杀伤判据下流出放气孔的气体质量之差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2.
谭淑霞 《科技信息》2012,(23):465-465
调频广播、电视台发射和接受信号都离不开发射天线,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更是广播电视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提高了广播电视接收信号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业之中,本文主要介绍广播电视发射天线技术的概况、特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初速榴弹发射器系统动力学特性的仿真分析,研究轻武器以低系统质量发射大威力弹药的技术问题。采用凯恩方法建立了系统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多种设计方案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主要运动件质量及复进簧刚度等有关设计参数对自动机运动特性的影响关系。给出了动力学综合特性匹配的结构方案,为该类武器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样机射击试验表明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有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4.
行人与机动车相互干扰的元胞自动机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VDR模型,建立了行人与机动车相互干扰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在开放边界条件下,研究了车辆产生概率、消失概率和绿信比对车流量及过街人数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车辆产生概率、车辆消失概率只在一定范围内影响车流量,有红绿灯设置时存在绿信比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声发射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论述了声发射在混凝土力学行为中的应用。围绕声发射在混凝土断裂机理、混凝土损伤定位、声发射参数与腐蚀钢筋混凝土的关系、声发射在粘结滑移中的应用、声发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反应、混凝土结构损伤评估等展开讨论,归纳出国内外混凝土结构声发射研究现状,阐述了混凝土声发射技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灰色模型的电磁轨道发射实验电枢初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电磁轨道发射系统电枢初速影响因素和电枢转捩的辨识方法,在灰关联熵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外场试验数据和内弹道理论计算数据的非线性GM(1,N)灰色模型.通过对模型中驱动系数数值和极性的比较,对影响因素的动态协调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电磁轨道发射实验中,对电枢初速促进作用最大的是放电电压,其次是电枢直径;测速靶位置对电枢初速的抑制作用最大,电枢质量次之;电枢质量的权重与电枢转捩之间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为模拟灾害蔓延而建立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种类繁多,但尚无一种通用的建模方法。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面向灾害蔓延仿真的元胞自动机通用模型。首先,通过解析灾害蔓延机理和理论模型,根据灾害动态发展变化过程的相似性,将灾害蔓延分解为灾害量集、时空邻域集、判定规则集、更新规则集4个部分;其次,采用元胞自动机的建模方法将4个部分重新组合,构建灾害蔓延的元胞自动机参数计算仿真模型;最后,利用所提方法改进了A.Ohgai的城市火灾蔓延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只需输入环境数据和灾害起始扰动,就能得到灾害模型中的各项动态参数,可为多种灾害蔓延仿真提供通用建模方法和实现模式。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场致发射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分析了微尖型场致发射阴极、膜状型场致发射阴极的场致电子发射特性,对场致发射显示屏(FELLS)的结构做了研究,并讨论了影响场致发射显示屏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郭琳  刘立群 《科技信息》2007,(18):50-50,47
分析了声发射技术和预警技术的原理,介绍了声发射预警系统和声发射预警技术目前的应用,指出声发射预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有限自动机正则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限自动机正则化是编译中的重要技术,文章针对现有有限自动机正则化方法的不足,分析了有限自动机正则化的本质,提出了一个新的有限自动机正则化方法。这个新的方法具有通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弹丸初速测量系统,阐明系统工作原理,实现方法及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利用小波变换空间局部化性质,探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检测信号突变点的方法在确定天幕靶弹丸信号特征点的应用,大量实验表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随炮炮口速度测量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区截测速系统的结构及原理,设计了一种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专用区截炮口测速传感器.通过在弹道炮上的特性测试,给出了该传感器实测特性曲线.经过实弹射击证明,整套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高射速转管武器随炮实时测量弹丸炮口速度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口径弹丸破片的测速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外采用的高速摄影法和国内常用的电测法测量破片飞散速度作了描述 ,并对这些测速方法作了试验 ,摸索出高速摄影直接测量法和用序列测时仪法测量破片速度的方法。同时对高速摄影法和电测法作了详细的对比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变传感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易实用化的,能够实现武器弹丸炮口初速测试的方法,介绍了系统的基本组成,对光栅布拉格传感器弹丸炮口速度测试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传统的测试方法比较,该测试方法能够实时连续测量火炮发射时每发弹丸的炮口初速,可以用于弹药可编程引信的实时装定,提高空爆弹药的杀伤力,也可以用于对火炮身管寿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新型舰炮对海作战中由任务向能力的转化,建立了作战能力需求框架模型,从对海作战流程出发,分析对海作战子任务与能力指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建立新型舰炮在对海作战过程中的探测概率、最大发现距离、反应时间、单发命中概率等数学模型,仿真验证新型舰炮在不同初速下,以要达到指定单发命中概率射击20 km处目标时的火控系统精度为标准,分析在不同射击距离下对新型舰炮的能力指标要求,以及不同初速下能力指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火控系统精度越高,单发命中概率越大;对近距离目标,初速越大,单发命中概率越好,而距离较远时,初速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一个描述强激光驱动飞片高速运动的Gurney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urney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质量体系的动力学方程,提出了一种简单地描述在真空环境中强激光驱动飞片高速运动的计算模型.以强激光驱动铝飞片为例,根据一组飞片厚度(10μm)的速度实验结果,确定了模型中的激光/飞片能量耦合参数,并且通过与其他不同厚度飞片的实验结果比较表明,该模型在较宽的激光加栽强度范围内,对飞片运动的速度均有比较好的描述和预测能力,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Muzzle velocity deviation (Δv0y) of propellant lot is animportant ballistic parameterto determinethefiring data ,andits accuracyis crucial tothe firing accuracy.Muzzle velocity deviation of propellant lot ( MVDPL) isbrought by varia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manufacturingtechnique,raw material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etc .Inorder to determine MVDPL, the method propellantmanufacturer usually employs is to conduct firing experimentsand velocity measurement . As a result ,…  相似文献   

18.
导弹变深度发射动力调节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针对导弹变深度发射提出通过改变发射装置高压室喷管喉部的通气面积来实现发射动力可调。通过内弹道设计和计算,给出了对应于发射深度范围的通气面积调节范围,并分析了通气面积对导弹运动、发射装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喷管喉部的通气面积,使导弹发射装置的燃气动力得到了有效调节,从而在理论上实现了导弹的变深度发射。  相似文献   

19.
炮口制退器的主要材料为PCrNi3Mo。对PCrNi3Mo钢实施焊接后出现的冷裂纹及残余奥氏体的原因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预防及解决措施,成功地解决了炮口制退器的焊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