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样本溶血对改模后国产HCVELISA试剂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将50例HCV阴性标本、弱阳性标本和强阳性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比较溶血前后不同试剂检测标本OD值的变化差异,分析溶血标本是否对间接法ELISA实验存在干扰,不同试剂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于HCV抗体阴性标本,两种试剂检测溶血标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HCV抗体弱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5、10、15g/L溶血标本检测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检测20g/L溶血标本的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试剂检测结果OD值均随溶血程度增加而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曲线变化;对于HCV抗体强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溶血后标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模后间接法HCV抗体检测试剂抗溶血干扰能力增强,但溶血标本对改模后HCV酶免试验结果仍存在多种干扰,有可能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国产HCV试剂之间存在差异,对于灰区结果和重度溶血标本需要重新取样,进行再捡。  相似文献   

2.
心肌酶谱一般指乳酸脱氢酶(LD),肌酸肌酶(CK),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由于红细胞内与血清之间酶活性有差别,故我们观察溶血后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文对非溶血标本测定后,人为溶血(自制微型小铁棒放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12月在该院进行生化检验的300份外周血样本为研究对象,在检测后将其进行溶血处理。观察溶血前后、不同溶血程度外周血样本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水平的差异。结果溶血后,外周血样本的K、Cl和Ca水平较溶血前增高,且重度溶血组的K、CL和Ca水平高于轻中度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水平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后,外周血样本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l(CTnl)水平均较溶血前增高,且重度溶血组增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蛋白(TP)水平均较溶血前增高,且重度溶血组高于轻中度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后,外周血样本中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较溶血前增高,且重度溶血组高于轻中度溶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溶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的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和血脂水平有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血常规标本分别在溶血前及溶血后采用迈瑞BC-538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溶血前、后血常规14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14项检测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g)等2项检测指标溶血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计数(RBC)、血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淋巴细胞(L)百分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比容(PCT)等12项检测指标溶血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本溶血对血常规多个项目均有干扰,因此,标本应严防溶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样本溶血对一步法和两步法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将60例阴性标本、弱阳性标本和强阳性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比较溶血前后不同试剂检测样本OD值的变化差异,分析溶血标本是否对ELISA试验存在干扰,一步法和两步法试剂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对于阴性标本,一步法试剂10 g/L以下溶血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g/L以上重度溶血后样本孔OD 值、S /CO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步法试剂15 g/L以下溶血样本检测OD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 g/L以上重度溶血后样本孔OD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于弱阳性和阳性标本,两种试剂在5 g/L以上溶血后样本检测OD 值与溶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步法试剂受溶血影响较一步法轻,轻度溶血样本对阴性标本ELISA试验结果无干扰,对于灰区结果和重度溶血标本需要重新取样,进行再捡.  相似文献   

6.
目的溶血标本对心肌酶谱检测各项指标产生干扰,探讨其影响导致指标的异常变化。方法轻度、中度和重度溶血对心肌酶谱测定中五项指标的影响,取30例血液标本分为轻度溶血、中度溶血、重度溶血3组,分别比较溶血前后血清中32项生化指标变化,分析仪器为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溶血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存在干扰,并且随溶血程度的加深干扰愈明显。结论为了避免由于标本溶血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导致临床医生错误诊断,平时的工作中标本应当避免溶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稀释法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外观正常凝血标本65例,取35例标本血浆2倍稀释后与未稀释血浆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值,统计学线性分析并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另30例标本注射器反复抽吸使其溶血后,溶血前后凝血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溶血后标本2倍稀释,稀释后结果通过回归方程换算出的结果与溶血前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标本稀释前后血浆的PT和APTT两项指标检测值具有线性相关特征。溶血前后两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溶血后测定值高于溶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标本2倍稀释后两项指标检测值经过回归方程换算后所得数据与未溶血的原检测数据相比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溶血标本PT和APTT的检测,采用稀释法后能较好消除溶血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49-1150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部进行血液检验的300例患者,采集血液样本检验并分析不同血液采集部位、溶血情况及送检时间对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同侧采血标本的钠、钾、尿酸、葡萄糖成分水平显著高于异侧标本,而氯、肌酐成分水平显著低于异侧样本(P<0.05);未溶血标本的钠、尿素成分均值水平显著高于溶血标本,而钾、氯、肌酐及葡萄糖等成分均值水平显著低于溶血样本(P<0.05);在规范送检时间送检标本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及δ-羟基丁酸脱氢酶(δ-HBDB)的均值水平显著高于超时1h送检样本,而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均值水平则显著低于超时1h送检样本(P<0.05)。为保证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护理人员应规范血液采集操作,尽量降低血液采集方法及质量对检验结果造成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稀释法消除溶血对凝血检测结果影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外观正常凝血标本40例,经注射器反复抽吸使其溶血后,溶血前后凝血检测结果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溶血后标本2倍稀释,稀释后结果通过回归方程换算出的结果与溶血前原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溶血前后两项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溶血后测定值高于溶血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血标本2倍稀释后两项指标检测值经过回归方程换算后所得数据与未溶血的原检测数据相比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溶血标本PT和APTT的检测,采用稀释法后能较好消除溶血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溶血对两种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已知浓度的cTnI标本与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以1∶9混合,使cTnI浓度分别为0.04和0.5 ng/mL,Hb终浓度分别为0、2、4、6、8、10 g/L,用Beckman CoulterAccess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Siemens Advia Centaur CP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标本中cTnI含量,观察溶血对cTnI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在cTnI浓度为0.04 ng/mL时,溶血对两种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TnI均有明显影响;而在浓度为0.5 ng/mL时,溶血对两种免疫发光法检测cTnI影响较小,偏差均<10%。结论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检测cTnI标本应避免溶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标本不同程度溶血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胰岛素(INS)、叶酸(FA)和铁蛋白(Fer)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每份血液标本人为干预成4种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采用Siemens ADVIA CENTAU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对20份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INS、FA及Fer的水平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随着溶血程度的增加,INS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降低,FA和Fer测定结果有不同程度升高。标本的溶血程度与INS测定结果呈负相关,与FA和Fer测定结果呈正相关。结论标本不同程度溶血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INS、FA、Fer均有干扰。  相似文献   

12.
曹洋  王名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5):F0003-F0003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活性变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检测新生儿窒息组及对照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4种心肌酶活性.结果 新生儿窒息组4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是CK-MB增高较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且与窒息程度及心肌损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不同生化分析仪上检测常用血清酶[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结果的可比性的方法。方法将自动化系统的校准物(cfas)中6个酶活性定值转移至新鲜混合血清,以该混合血清作为校准品,对同一批标本测定校准前后的6个酶活性。结果校准前,同一批标本在2台不同品牌仪器上测得的结果差异有极其显著性(P<0.001)。校准后,同一批标本在2台不同品牌仪器上测得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用cfas转移血清酶定值的新鲜混合血清作为校准品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校准,既保证了结果的可溯源性,又可以实现血清酶测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干式免疫荧光定量法检测CRP的影响.方法 按照我院检验科SOP文件和厂家说明书用Geteln 1100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急性炎症患者血标本的溶血前和溶血后CRP,观察不同程度的溶血对检测CRP的影响状况.结果 轻度溶血组与对照组的CRP测定值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溶血组与对照组的CRP测定值相差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溶血组与对照组的CRP测定值相差更大,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标本的中、重度溶血对CRP的检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进行CRP的检测应尽量避免使用溶血标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心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心肺复苏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和具体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夹闭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跳骤停模型。随机分组:1)正常对照组,仅手术操作,不诱导心跳骤停;2)复苏后2H组(PR2H组);3)心肺复苏后24H组(PR24H)。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能量代谢情况,酶标仪检测线粒体代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在复苏前后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磷酸果糖激酶(PFK)酶活性于复苏后24小时下降(P0.05);心肺复苏2小时后丙酮酸脱氢酶(PDH)酶活性和柠檬酸合酶(CS)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两者均于复苏后24小时逐渐恢复正常;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酶活性均于复苏后2小时下降(P0.05),但复苏后24小时仍未恢复。结论:复苏后糖代谢关键限速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心肺复苏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溶血标本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78例健康人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糖(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尿素氮(BUN)、肌酐(Cr)、总蛋白(TP)、清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的值.结果 溶血对BUN、Cr、TG结果无影响(P>0.05),对TBIL、DBIL、ALT、GLU、AST、LDH、CK、TP、 ALB、TC影响显著(P<0.05).结论 溶血对一些常用检测指标有显著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围产期母亲和新生儿心肌酶学变化,探讨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母亲、脐血、新生儿和成人对照组的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活性,将各组血清心肌酶活性作显著性检验并对心肌酶学检测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活性最高,其次是母亲,两组均比成人对照组高。性别、孕周、分娩方式、日龄和母婴身长、体重指数对心肌酶学各检测指标影响不大。结论:临产的母亲和刚刚出生的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活性升高与妊娠的生理变化和分娩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8.
标本溶血对15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标本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份门诊体检正常的人血标本,用AG-Ⅱ分析仪检测溶血前后15项生化指标.结果总胆红素(TBIL)、直接(反应)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清蛋白(ALB)、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尿酸(UA)、谷氨酸(GLU)差异明显;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差异明显;尿素氨(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谷氨酰转移酶(GGT)差异不明显.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许多生化项目产生影响,因此检测前应避免溶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人血液标本50份,人工溶血后取常见生化指标,并与溶血前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总胆红素(TB)、尿素氮(BUN)、血糖(Gs)、钾(K)、钠(Na)、氯(Cl)、钙(Ca)、磷(P)、镁(Mg)、铁(Fe)、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溶血前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结论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某些结果有影响,临床上应按照统计学结果、实验允许误差、医学决定水平结合起来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和纠正措施。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健康体检的人员150例,研究对象均为儿童和妇女。研究对象要求在检验前1d内未摄入高脂饮食,检验当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每份标本用2支真空采血管盛装,1支为未溶血标本,1支为溶血标本。用生化检测仪器测量两支试管内血清标本的总蛋白(T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清蛋白(ALB)、钾(K)、钠(N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HBDH)、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结果 TP、AST、CK、CK-MB、HBDH、LDH、K在溶血血清标本中测定值均高于未溶血血清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在溶血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低于未溶血血清标本,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TG、HDL在溶血血清标本测定结果与未溶血血清标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过程中控制好血液标本的质量,减少检测误差,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数据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