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超声根管冲洗在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92例根尖周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超声冲洗组(U组)与注射器冲洗组(S组)两组,比较两组根管充填情况及术中、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两组主根管充填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U组侧支根管充填率高于S组(P<0.01),疼痛反应率U组低于S组(P>0.05)。结论:超声根管冲洗可以有效地清洁根管,提高根管充填质量,使术中及术后疼痛反应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超声根管冲洗技术对尖周病根管的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根尖周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冲洗组(A组)和注射器冲洗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疼痛率、根管及侧支根管的充填情况.结果: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高于B组(P<0.001);A组术中疼痛发生率为3.3%,B组疼痛发生率为13.3%(P>0.05).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使术中疼痛发生率减少、侧支根管充填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根管超声冲洗技术对尖周病根管的清洗效果,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例根尖周病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冲洗组(A)组和注射器冲洗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疼痛率、根管及侧支根管的充填情况。结果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高于B组(P<0.001);A组术中疼痛发生率为3.3%,B组疼痛发生率为13.3%(P>0.05)。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使术中疼痛发生率趋向于减少,侧支根管充填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技术在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牙髓炎病人397例共41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98例205颗患牙,对照组199例207颗患牙。所有病人均在局麻下行镍钛器械根管预备,观察组以2%次氯酸钠和0.9%氯化钠溶液分别注入超声震荡仪冲洗根管,对照组用5 mL注射器以2%次氯酸钠和0.9%氯化钠溶液冲洗根管。2组病人冲洗完成后均干燥根管热压胶充填,记录治疗后侧支根管充填率和充填1周后的疼痛反应以及1年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侧支根管充填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对照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 0.01);2组远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冲洗技术在牙髓炎病人一次性根管治疗过程中明显提高了侧支根管的充填率,减少了根管治疗术后的疼痛反应,提高了根管治疗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根管超声冲洗效果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根管治疗中超声冲洗技术的冲洗效果,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52例64棵牙根尖周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超声冲洗组(A组)和注射器冲洗组(B组),比较两组术中疼痛率、根管及侧支根管的充填情况。结果A组术中疼痛率低于B组(P〉0.05),A组侧支根管充填率高于B组(P〈0.01)。结论超声冲洗可减少术中疼痛的发生,提高侧支根管的充填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孙婷  孟庆楠 《中外医疗》2014,(34):51-52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在乳牙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患有乳牙慢性根尖周炎、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12颗,根管预备时,观察组60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超声荡洗配合,对照组52颗患牙采用常规手动器械与复方氯几定注射器反复冲洗配合,乳牙根管预备后均Metapex根管充填,比较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反应及1年后的根管充填效果。结果 1周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乳牙根管充填术后疼痛反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乳牙根管充填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乳牙根管充填率不同。结论超声荡洗在乳牙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充填治疗中的应用,相比传统注射器冲洗能更有效地降低术后的疼痛,可能提高远期的充填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在慢性根尖周炎的一次性根管治疗中超声冲洗根管对疗效近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牙15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在根管预备中采用超声冲洗清理根管,使用3%双氧水作冲洗液;对照组64例只使用3%双氧水冲洗。比较两组根管充填后一周内的疼痛反应和2年后的根管充填疗效。结果:治疗组1周内的疼痛反应和2年后的根管充填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19〈0.05)。结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中应用根管超声冲洗,能够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roTaper手动镍钛锉用于老年人磨牙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老年人磨牙182颗,随机分为2组,每组91颗牙,分别采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试验组)和手动不锈钢K锉(对照组)进行根管预备,比较两组在根管预备时间、根管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老年人磨牙根管预备时间:试验组(5.41±0.38)min,对照组(8.23±0.40)min;根管充填恰填率:实验组81.32%,对照组62.64%;术后疼痛发生率:实验组14.29%,对照组39.56%。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ProTaper手动镍钛锉预备老年人磨牙根管,省时省力,安全高效,并能减少术后疼痛反应,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不同方法根管预备后声波冲洗进行临床评估.方法 将142例患者166颗患牙,随机分成4组:手用不锈钢K锉组、手用不锈钢K锉+声波冲洗组、机用不锈钢K锉组、机用不锈钢K锉+声波冲洗组.手用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机用不锈钢K锉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比较4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发生情况、根管充填质量、根尖偏移和侧枝根管充填情况.15个月复查疗效.结果 各组根管预备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波组与相应单纯手用和机用组间根管充填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波组侧枝根管充填率高于单纯手用(13.2%vs.2.4%)和机用组(11.9%vs.2.3%).术后15个月复查122牙,相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管预备后声波冲洗对降低术后疼痛及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无明显效果,但可提高侧枝根管充填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HERO-642系统采用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需做根管治疗的患者162例(174颗牙),随机分成两组,HERO-642机用组(实验组)和手用不锈钢器械手用组(对照组)预备根管,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中、后的X线片及术后疼痛情况评价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根管充填适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欠充率低于对照组(P〈0.01),超充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预备锥度和流畅度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反应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HERO-642冠根向深入法预备根管明显提高了磨牙根管预备、充填的质量,且术后疼痛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1.
李冬霞  邓天政  吕晶 《河北医学》2014,20(2):280-282
目的:观察热牙胶充填根管后即刻行纤维桩修复残冠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根管治疗后行桩核冠修复的残冠82颗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System B&ObturaⅡ高温热塑牙胶充填系统进行根管充填后即刻行桩道预备,对照组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后一周行延迟纤维桩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术后的疼痛发生率为3.9%,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为8.5%,两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两组纤维桩冠修复分别于术后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无台阶形成,无根管偏移、无侧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根管治疗后即刻行残冠纤维桩修复疼痛反应较轻,操作简单,省时,术后成功率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G钻应用于乳磨牙根管预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上因慢性根尖周炎需行根管治疗的乳磨牙188颗,其中试验组98颗用G钻配合手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另外对照组90颗患牙直接运用手用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预备,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评价两组乳磨牙根管治疗的充填效果及术后反应。结果:在两组乳磨牙根管治疗术后,试验组恰填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3 d疼痛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周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手用不锈钢K锉对乳磨牙行根管预备相比,配合使用G钻预备的充填效果更佳,术后急性期疼痛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陈捷 《黑龙江医学》2014,38(9):1052-1053
目的评价手用Protaper镍钛锉联合EDTA在磨牙弯曲根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102颗弯曲根管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了Protaper联合EDTA技术来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了不锈钢K型锉逐渐后退的方法去预备根管。两组患者均采用侧方加压法充填根管。记录弯曲根管预备效果及根管充填效果。结果实验组(98.04%)在预备弯曲根管效果方面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2.35%)。实验组根管适充率(90.20%)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用Protaper镍钛锉联合EDTA技术在磨牙弯曲根管方法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刘玮 《河北医学》2013,19(7):1023-1026
目的:探讨超声根管冲洗技术在根尖周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80颗患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冲洗液均为3%过氧化氢溶液和1%次氯酸钠溶液,观察组采用超声根管冲洗术,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反应较轻,而对照组术后反应较重,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O.05)。两组患者充填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3、12个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2.50%和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65.00%,二者差异存在显著性(P〈O.05)。结论:超声根管冲洗术可以较好地清洁根管,降低术后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磨牙根管预备的效果.方法 选取需进行根管治疗的74颗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预备根管,对照组采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比较两组根管预备时间和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反应及根管充填质量.结果 实验组根管预备时间(5.89±0.85)min/根明显低于对照组(13.65±0.74) min/根(P<0.05);实验组根管预备术后疼痛发生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21.62%(P<0.05).实验组根管恰填率94.59%高于对照组75.68% (P<0.05).结论 与不锈钢K锉相比,Mtwo根管预备系统在根管预备中不但能节省时间,而且能降低根管预备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提高根管充填质量,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种根管充填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疗效。方法343颗需根管治疗的患牙随机分成三组,分别以Cortisomol糊剂(A组)、Vitapex糊剂(B组)、AH Plus根充糊剂(C组)加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一次性充填根管,采取一次法根管治疗,随诊观察术后7d及1年后的临床疗效和疼痛反应情况。结果Cortisomol糊剂及Vitapex糊剂治疗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较AH Plus根充糊剂组显著较低(P〈0.01);术后一年复查,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及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可以有效减少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急性期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冯英 《河北医学》2013,19(9):1313-1315
目的:对不同的操作手法配合EDTA应用于弯曲根管预备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105例(123颗患牙,198个弯曲根管)随机分为研究组55例(63颗牙,98个弯曲根管)和对照组50例(60颗牙,100个弯曲根管),初步疏通过程中,研究组采用K锉提拉式疏通,对照组采用旋转向下式疏通,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分级及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牙1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者较少,疼痛程度较轻。研究组根管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EDTA联合根管锉自下而上提拉手法进行弯曲根管预备具有更高的治疗成功率,预防术后患牙疼痛,适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两种根管糊剂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键  王聪 《四川医学》2009,30(4):489-490
目的评价两种根管充填糊刺充填根管后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方法160个需进行根管治疗术的患牙随机分为2组.Vitapex糊刺+牙胶尖组与AHPlus糊刑+牙胶尖组,比较术后疼痛反应和1年后的成功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根充后1d,AHPlus组疼痛发生率高于Vitapex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d时疼痛反应则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年的成功率Vitapex组低于AHPlu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itapex糊剂根充后近期术后反应小,AHPlus糊剂远期疗效好,更适用于恒牙根管充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4种根管封闭剂的体外根尖封闭能力,为临床医师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8颗单根管离体牙,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C、D 4个实验组(每组18颗牙)和2个对照组(每组3颗牙)。 A组牙胶尖/Cortisomol封闭剂、B组牙胶尖/AH-plus封闭剂、C组牙胶尖/Roek-Seal封闭剂、D组Resilon/RealSeal SE封闭剂。 E组为阳性对照组、F为阴性对照组,各组均使用冷侧压方法进行根管充填。将实验组牙齿(每组10颗)及对照组牙齿进行染色微渗漏实验;实验组牙齿(每组8颗),扫描电镜下观察封闭剂与根管壁结合情况。结果:A组染料渗入长度(0.94±0.21) mm,高于其余三组[B组(0.65±0.23) mm、C组(0.56±0.15) mm,D组(0.45±0.15) mm)](P〈0.05)。扫描电镜显示各组根管封闭剂与根管壁形成的最大缝隙宽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最大缝隙宽度最大(28.73±7.42)μm,D组次之(4.93±0.89)μm,B组(0.89±0.47)μm、C组(0.86±0.43)μm最小。结论:树脂类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明显优于氧化锌类封闭剂,不同树脂类根管封闭剂则各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