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总结了5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验。以静吸复合维持麻醉。诱导后,静滴普鲁卡因1mg·kg-1/min-琥珀胆碱40μg.kg-1/min并吸入1%安氟醚。CO2气腹后,PETCO2升高(P<0.001)。牵拉胆囊时60%患者血压升高。术中肌肉松弛满意,术毕迅速清醒。  相似文献   

2.
潮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腹腔镜手术时应用金国光*赵倩*魏强*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22例成年病人,均无心肺疾病,在全麻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1.32±0.3h。气管插管后,用cicero麻醉通气机行间歇正压控制通气,频率12bpm,每分通气量80~...  相似文献   

3.
胆心反射致心跳骤停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素复苏成功二例刘同心*例1女性,37岁,ASAⅠ级,麻醉前BP16.0/10.7kPa、HR78次/分、R17次/分,硬膜外神经阻滞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总管取石时HR突然减慢至30次/分,同时SpO2降...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纵隔及严重皮下气肿三例报告尤新民*鲍泽民*金熊元*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逾150例,其中3例并发纵隔及严重皮下气肿,现报道如下。例1男,43岁,80kg,术前情况ASAⅡ级。术前用药哌替啶50mg、阿托品0.5mg肌注,静注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施以swan—Ganz导管监测,探讨二氧化碳化气腹对血流动力学影响。于二氧化碳气腹前、充气后5分、20分和放气后5分钟,分别测录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MAO、CVP、PAP与PCWP于充气后5分钟,分别增加28%、172%、83%与121%;于充气后2o分钟,分别增加32%、209%、147%与173%,与充气前相比,变化非常显著(P<0.01)。与充气前相比,HR与PVR于充气后5分和20分钟均显著增加(P<0.01),SVR、Cl、SI、LVSWI与RVSWI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我们应注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12例ASA1级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肺功能变化。年龄为40.7±9.4岁,体重61.4±9.4kg。Midazolam-Fentanyl-Isoflurane-Tracrium维持麻醉,控制呼吸,间歇正压通气。连续监测吸气气道峰压(PIP),动态肺应性(LC),PECO2,EKG,NIBP和SpO2。结果:体位改变对PIP和PECO2无明显影响(P>0.05),却使LC下降9.7%(P>0.05)。腹腔充气后30分钟PIP上升17%(P<0.05),LC与麻醉后和充气前相比分别下降25.8%和20.8%(P<0.01),PECO2增加19.1%(P<0.01);腹腔充气后60分钟,PIP和PECO2未继续增加,但LC继续下降,比麻醉后和充气前下降34.2%和27.1%(P<0.01)。本文显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肺顺应性显著下降,气道压明显升高,PECO2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中毒伴胆囊穿孔术中心跳骤停复苏一例王守田1宋彬1王凤学2患者女,67岁,误服敌敌畏30ml后意识不清,经门诊洗胃、注射解磷定及阿托品后急诊入院。T37℃,BP12.0/8.0kPa,P120次/分,R24次/分,胆碱酯酶15u(正常对照75u)...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胆囊癌44年诊治的临床回顾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以利全面地认识本病、完善地制订诊治方案,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 分析我院44年来收治的699例原发性胆囊癌临床资料。结果:699例胆囊癌患者中,男193例,女506例,男女之比为1: 2.6;年龄25—85岁,平均56.4岁,55岁以上者占65.5%。有381例(54.5%)合并胆囊良性疾病,胆囊结石占367例 (52.5%)。病理类型:腺癌94.9%,腺瘤癌变0.6%,息肉癌变1.2%,鳞癌1.5%,腺鳞癌1.8%; NevinⅠ期1.5%, Ⅱ期 17.4%,Ⅲ期16.2%,Ⅳ期24.1%,Ⅴ期40.8%。B超检查确诊率为74.0%(365/493),CT检查确诊率为87.6%(85/97)。 234例行非手术治疗,465例行手术治疗。单纯胆囊切除术79例,根治性胆囊切除术47例,扩大切除术19例。早期病例 单纯胆囊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优于晚期病例扩大切除术(P<0.05),对于Ⅱ期病例,根治性胆囊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 高于单纯胆囊切除术(P<0.05)。结论:改善胆囊癌预后的关键是:①加强高危人群监测,研究新的诊断技术和指 标,真正提高早期诊断水平;②对早期病例应尽量做根治性胆囊切?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胆管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钢 《肝胆外科杂志》1999,7(2):156-157
医源性胆管狭窄,主要是指继发于手术损伤或损伤修复术后的胆管狭窄,80%~95%发生于胆囊切除术。据一般估计胆囊切除术并发胆管损伤介于0.1%~0.22%[1],80年代中期以后广泛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发生率有所提高[2,3]。以往,医源性胆管狭...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hang Y  Cao Y  Tan W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57-659
为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分破对术后肺功能的影响,作者选择20例胆囊未破患者(A组)、10例胆囊分破患者(B组)和10例开腹手术患者(C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B组和C组术后第1天至第5天或第7天时肺功能指标仍较术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A组仅在术后第1天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和B组二组间比较时肺功能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与B、C组比较手术后第7天时差异仍有显著意义(P<0.05),A组术后肺功能明显优于B、C组。说明术后腹膜炎是术后肺功能下降的又一重要原因,小气道功能也明显下降。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分破胆囊或造成出血,以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喉罩通气的探讨(附18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喉罩通气代替插管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探讨更适合快速短效,但心率、血压滚动大的腹腔镜术麻醉。方法 该手术1800例,快速诱导后置喉罩通气。观察放置及通气情况,并从该组及同期插管病例各随机抽取44例比较。结果:1800例,90%用3号,10%用4号,顺利放入率98%,调整后漏气率2.1%(37/1800)。抽样对比,插入后至气腹10min,心率、血压明显小于插管组(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我院自1992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予以分析讨论,以期从中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规律,加强其预防。临床资料我院自1992年至今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690例。其中男487例;女1203例。平均年龄47岁(18~87岁)。术中中转开腹27例(1.3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7%(67例);其中胆总管损伤3例(0.15%);胆总管横断2例(0.10%);肝总管损伤2例(0.10%);右肝管损伤2例(0.10%)。胆囊管残端漏4例(0.10%);十二…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黄迅,卢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是LC手术的常见合并症,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我院自1992年至今完成LC手术1100例,术后10例发生胆漏,发生率为0.9%。现总结如下。1.院床资料:全组10例,占全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时超声扫描,动态地观察了口服红霉素后正常人和胆囊结石病人的胆囊运动改变,结果表明红霉素可使正常人胆囊空腹容积由28.8士14.0ml减少至21.8士7.5ml(P<0.05),残留容积由8.9±5.6ml减少至5.1士2.lml(P<0.05),胆囊排空速率由0.0158土0.0029ml/min增至0.0311土0.0016ml/min,排空分数由73%±10.7%增加至81.9%土15.9%(P<0.05)。红霉素对结石病人的胆囊亦有同样的收缩,而且可使结石病人的胆囊运动功能下降改善接近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2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12例全麻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LC组术后肺功能各指标(包括VC、FVC、FEV1和FEF25%~75%)下降率明显较开腹组低(P>0.01),而术后24小时开腹组PaCO2较LC组高(P<0.05)。结论为LC对肺功能影响小且恢复快,气腹状态下使用肌松和辅助正压呼吸可防止高碳酸血症。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300例,并与开腹胆囊切除术29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LC手术时间44.96±18.85分钟;术后应用抗生素1.35±0.63天;输液1.61±0.77天;全部病例未用镇痛剂;胃肠蠕动时间7.51±2.39小时;术后住院时间3.7±0.80天;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7%。开腹胆囊切除术组:手术时间101.74±28.60分钟;术后应用抗生素6.56±1.34天;输液5.92±1.57天;术后有157例病人应用镇痛剂,占53%;胃肠蠕动时间62.24±18.19小时;术后住院11.21±4.24天;术中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两组对各项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文中讨论了两者疗效、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以及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术式,腹腔镜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Luo K  Lin S  Yang Y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1):660-662
为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作者就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300例(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0例(B组)、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00例(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天数和住院天数等项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液天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比B、C两组长(P<0.05)。B、C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输液天数及住院时间相近似。并发症发生率A组(0.33%)比B组(1.66%)低,而C组未出现1例并发症(P<0.05)。综合三组疗效对比,C组明显优于A、B两组。  相似文献   

18.
为评估术前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技术难度及并发症的预测价值,对328例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于腹腔镜胆囊切除(LC)前1~3天作超声检查,记录胆囊容积、囊壁厚度、囊颈位置、囊内结石活动度、结石最大径和胆囊粘连等6个参数,并据此对手术技术难度作出预测。结果:预测为容易、困难与极难所占比例分别为38%、48%及14%,与术中术者的判定结果相吻合。其中,结石活动度及粘连存在与否均分别与手术难度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由此表明,术前超声检查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较大价值,有助于判断术中技术难度。  相似文献   

19.
手术后并发青光眼二例报道徐瑞好1徐新华2病例摘要例1男,53岁,在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入院检查:BP17/10.4kPa,HR76次/分,心肺无异常发现。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纳0.1g、阿托品0.5mg,局麻药用1.6%利多卡因和0.2...  相似文献   

20.
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丙谷胺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丙谷胺辅助治疗对提高贲门腺癌切除术后生存率的作用。作者对行近侧胃大部分切除术的73例贲门腺癌病人,术后持续餐前服用丙谷胺,每天3次,每次0.4g。对照组62例为单纯手术治疗。经3年以上随诊,结果见丙谷胺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7%(64/73)、75.3%(55/73)、43.8%(32/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作者认为丙谷胺服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术后长期服用可提高贲门癌切除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