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天整理衣柜时,我发现了一把略显破旧的芭蕉扇,于是又忆起了那段早已尘封的往事。去年夏天的气温高达40℃,屋子里像蒸笼一般,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也是热的,没有一丝凉意。可是风扇一停,身上的汗就会立刻渗出来。我是一名采煤工人,每天工作很辛苦。那段时间,正赶上我上夜班,而我租住的民房所在地因线路改造,白天停电,晚上才送电,可我必须白天休息,晚上才能有精力下井工作。天气太热,床上的凉席也不凉了,我只穿着短裤,仍然热得睡不着。每次睡觉前,我都要先用凉水把全身擦一遍,再把凉席擦一遍,然后把湿毛巾在身下铺一条,身上再盖一条。就这样,…  相似文献   

2.
李敏华 《当代矿工》2006,(12):35-35
有谁能抓得住风吗?当它在你的指尖轻轻溜走,你却只能感觉到它流动的身姿。有谁能留得住时光吗?当它在你不经意间悠然而过,一如江河里的波涛,一去不返。人老去,西风白发;蝶飞来,明日黄花。当我们蓦然回首,才发觉那么多短促的日子,都已汇聚成一条河流,汩汩翻涌而来,又悄然无声地去。那渐行渐远的青春,如一条小舟划过,船过水无痕,只有那水,依然静静地流,千古如斯。常常会一个人凝望着庭前的花儿出神,那些花儿在风中摇曳,姿态妩媚。它们从孕育、蓓蕾、怒放到凋零,只不过几日的时光,当到来年却又可重复开落的过程。但生命呢,生命却没有开落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油茶     
范贵 《当代矿工》2004,(7):55-55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去世了,是父亲把我们兄弟姊妹拉扯大的。那时,我们家的生活十分清苦,基本是以破衣烂衫和粗茶淡饭度日,至于白米、白面,那只能是过年过节时的稀罕物,能吃上白面馍馍和带荤腥的饭菜,那简直比过年还要过年。所以,过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是再美好不过的事,也是我每天的期盼。 记得曾经有几次,父亲用从生产队分来的羊油,切碎、炸干、除油后,将剩下的油渣加上面粉放在锅里一块炒“油面”,等”油面”炒好后盛出,然后在锅里加上水,待水开后放入“油面”,加一些食盐和一些切碎的芫荽,一锅味美无比的面汤就做好了,美  相似文献   

4.
元清 《当代矿工》2004,(5):60-60
他走了,离开了家,虽然我们可以一个星期见一次面,但他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知道自己好没出息,但我真的好想他,好想他。 都说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开始我不相信。在他走后的一段时间里,我试着写点东西,虽然写得不好,但还在努力地写着练着。有时也找个要好的网友聊聊,说说心里的话。不知不觉,我已习惯了这种清淡自在的生活,对于他的思念也没那么强烈了。 我现在才知道我喜欢享受孤独,享受清淡自在的生活。因此,他对我产生了误解,以为我有什么事或者外面有什么人了。我很生气,但不想去辩解。  相似文献   

5.
黄土的纪念     
外出应酬,晚上十点多我才带着酒气回到家。 妻子和女儿都睡了。我在书房的椅子上坐下,拧亮了台灯,看到桌子上有一小碗洗得干干净净的红草莓,上面还沾着晶莹剔透的水珠。碗底压着一张纸条,上面是妻子的字迹——孩子知道你晚上出去吃饭又要喝酒,便洗了一碗草莓给你。她一直等你回来,快十点了,抱着小碗在沙发上睡着了。 一股巨大的感情潮水顷刻涌了上来,冲击着我身上所有的神经,一种懊悔的感觉也袭至而来,端着这一小碗红草莓,我的眼睛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记忆     
高伟 《当代矿工》2004,(8):34-34
说来真惭愧,父亲去世四年多了,我这个被他称为“秀才”的儿子,却一直没为他写下任何怀念的文字。不是不想写,而是心情太沉重,每次未提笔眼泪就先下来了。母亲说:“你爸这辈子没享过一天福。”这句话概括了父亲艰辛的一生。他出身贫寒,十几岁就在日本鬼子开的煤矿挖煤,挨过日本把头的鞭子。解放后,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一名煤矿政工干部,赶上“文革”却被戴上“走资派”的帽子,遭受了非人的折磨。“文革”结束,好日子总算来了,他却因为多年的井下工作患上了矽肺病和冠心病,他的晚年一直在与病魔抗争。在我们姐弟四人的印象里,父亲留给我们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初春的雨     
女儿在学校时说普通话,在家里就说徐州话了。我南方老家每有亲朋好友来,都要说我女儿是地道的小侉子了,是小徐州人了,那么我岂不成了老徐州人了。其实我是1988年来徐州的,从时间上看真不能算老徐州人。但现在我在心理上已把自己当作了真真切切的徐州人,因为我喜爱上徐州了。来徐州上学并参加工作后,户籍上已成为徐州人,但自己在心里没把自己当作徐州人,再说徐州当地人一听我的口音就认定我是外地人,所以我更不把自己当作徐州人了。被徐州人当作外地人,固然有其不好的一面,经常在有些地方免不了吃白眼,但也有好的一面,因为我遇到的热心的徐州…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看了作家邓一光的小说《父亲是个兵》以后,心中诸多感慨,禁不住想起了我的父亲,因为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曾经也是一个兵。不过邓父是部队高干,他讲述的是一位高级指挥员一生中最最精彩的故事,而我的父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回乡复员军人。可是再平凡的人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也会有几处闪亮的地方。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每个人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别看我的父亲普通平凡,可是常让我引以自豪的是父亲参军时那段既惊险又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  相似文献   

9.
二宝冤     
在我已故的亲人中,最让我揪心的就是弟弟二宝。我一直想为二宝写点什么,好让我这颗流血的心得到一丝安慰。 二宝小我两岁,因行二,家里人叫他二宝。我虽为兄长,但兄弟俩在体形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二宝体格健壮,白胖敦实;我身体虚弱,黑瘦单薄。因此,我与他出门,别人总容易认为二宝是哥。  相似文献   

10.
工友情     
我的故乡在湖北武汉汉阳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响应国家开发矿山的号召,转业来到煤城——河南省平顶山矿区,并在煤矿安了家。虽然家在矿区,可在勤劳朴实的母亲眼里,煤却珍贵得像金子一般。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家里都要凭煤票买煤,全家每年最多能买八九百斤。母亲把煤当成宝贝,每天饭菜做好后,便用铁铲将煤倒入小石槽内,掺些黄土,搅拌好投入炉中。炉灰烧满清除时,母亲扒出炉渣,拣过来,挑过去,生怕没有烧透的煤核白白地浪费掉…… 母亲一年四季都用煤做饭。啥时候烧煤不用掺黄土,那该有多好啊!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当上了矿工,火车吐着“祥云”,载着我  相似文献   

11.
情人节约会     
今年的情人节是个礼拜六,此前连续几天加班已使我疲惫不堪,我打算趁这个节日睡个懒觉。睡得正酣,床头的电话响了,一看表还不到8点,我懒洋洋地拿起电话。 “老公,情人节快乐!”是出差在外的老婆打来的。 我打了个哈欠,有些不耐烦地说:“都老夫老妻的,还浪漫个什么劲儿!” 老婆说:“耶!耶!耶!你小子可别忘本,想当初你为了追求我,情人节那天跑了100里路给我买玫瑰,现在是不是嫌我老了?你在家可给我老实点!” 我说:“行!行!行!我错了还不行……” 我刚睡着,电话又响了,话筒里飘来一  相似文献   

12.
那是当年去农村下乡,在水库工地劳动的过程中,一天工间休息,人们像往常一样,有的三五—堆儿扎在—起闲聊,有的靠在土崖根儿闭目养神,还有几位十五六岁童心未泯的少年在追逐嬉闹,其中有一个名叫兴俊的少年在我对面席地而坐,高高的个头,浑身是结实的肌肉,大眼睛,理了个“茶壶盖”发型,打眼看去,更像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村里的大人小孩都说兴俊是不够称的主。所谓不够称就是半吊子、二百五的意思。此刻,他正独自一人抓石子玩。忽然,一个小石子落在了他的裤裆下面,他分开两腿去找石子,我的目光也跟了过去,这才发现他的裤子许是太旧而开了裆,有…  相似文献   

13.
王建 《当代矿工》2004,(7):62-62
轻飘飘的旧时尤, 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罗大佑的《恋曲1990》。这是一个痛苦的追寻者保存在心灵深处的烙印,是一双强有力的精神翅膀在飞掠时所投下的侧影。它虽然只是音乐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却撩动了听众的整个心灵。 听这首歌,我感觉非常沉重。33岁的我,再重复过多的后悔话是要被人笑话的,但所有的人却都会这样表白,一方面证明自己是一个比较清醒的人,一方面意味着自己  相似文献   

14.
纯粹帮忙     
孙程 《当代矿工》2004,(4):61-61
从某种意义上说,矸石山就是煤矿的象征。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矸石山,那一准是煤矿的所在。 我生长在煤矿,十六岁那年“子承父业”当上了一名矿工。 那时候日子过得很艰难,家中一个煤炉子早中晚要生三次火,每一次都少不了“引头”,少不了大一点儿的块煤,俗称“炭拱子”。“引头”多半是  相似文献   

15.
谁是小男人     
贺军 《当代矿工》2004,(4):60-60
情人节,我上中班,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多少有些不作美。因为早想好在这天送花给老婆“大人”,给她一个意外惊喜,让她知道我们矿工其实也是挺浪漫的。  相似文献   

16.
张君 《当代矿工》2004,(7):59-59
3月1日,儿子屹屹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了,是小学办的学前班。我和妻子不禁感叹六年时光一晃而过,儿子已从不懂事的婴儿,长成了一个帅“小伙儿”。可不久,各种烦心事儿也接踵而来。 开学第一天,我上白班,没去接送。听妻子说,儿子被分到了学前(2)班,坐在最后一排。班主任是一位年轻的未婚女老师。第二天早晨7点钟,儿子就把我从热被窝里“拖”了出来,赶着要和隔壁的臣臣一道去上学。 儿子的教室,是一间原先堆放杂物的仓库清理出来的,整齐地  相似文献   

17.
井冈山的钱     
我的家乡在湘西南一个山清水秀的丘陵山村,直到八十年代末,点灯仍用煤油,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幕降临,昏暗的煤油灯把乡村映得那样苍白、无奈。 儿时的记忆中,我国工业还十分落后,点灯用的燃料也靠进口。因此,煤油灯也叫“洋油灯”。那灯是母亲亲手制作的。她找来一个空玻璃瓶,在盖上凿一眼小孔,插上一根用铁皮卷成的细管,穿一根棉线灯芯,一盏简陋的煤油灯就大功告成了。夜晚,我们围灯而坐,  相似文献   

18.
男人爱做梦,既有事业梦、仕途梦,也有金钱梦、美女梦,同时还有一个共同的梦:渴望女人的善良与温柔!真的,看到温柔的笑脸倍感亲切,听到温柔的声音格外温暖,见到温柔的女孩万分爱慕,这是发自心底的感受,也肯定是绝大多数男同胞的心声。在人生的春天里,在恋爱季节中,我经常梦想:当我写作到深夜,她会送一杯奶茶到案头,轻声催我早点儿休息;当我夏日劳作、大汗淋漓的时候,她会递上一块毛巾或脉脉含情地帮我擦去那咸咸的汗水;当我身体不适或心灵痛苦的时候,她肯定会坐在我的床头,温声细语地给我安慰,甚至心疼地为我担心流泪。在婚后的生活里,我知道…  相似文献   

19.
午饭后,我仍然不甘心,再一次打开电脑,奇怪的是,已经不再出现“倒计时、关机重启对话框”了,电脑却像一台生了锈的机器,根本不听使唤,程序慢得出奇,无论怎么点击,都没有一点反应,“唉选这下子真的玩完了。”迫不得已,我采用了最“无奈”的办法,用Ghost恢复最早先制作的镜像文件,看着光秃秃的桌面,想着自己这么长时间在电脑里储存的程序、文件,还有精心收集的那些图片全丢失了,心痛不已,连声叹息……星期一,我一上班就和同事们谈论起此事,这才知道作怪的不是“冲击波”,上网仔细查看,原来是一种名为“震荡波”的病毒在捣乱,它通过系统漏洞攻…  相似文献   

20.
经常有人说我写的农村题材散文有真情实感,煤矿之事含有浓浓的煤味,不管是乡情还是激情,感人至深,令人难忘。他们哪里知道,这都是苦中得来的,几十年的吃苦经历铸就了我不平凡的阅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那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整年很少回家,母亲领着我们兄妹几个艰难度日。母亲每天都要到生产队去干活挣工分。在孩童眼里;全是母亲忙碌的身影。农村小学三年级开始上早自习,五年级开始上晚自习,没有电,都点煤油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8岁学会煮汤,12岁学会蒸馍、擀面条、包饺子,从小就利用放学时间,去村边、地头给猪薅草,10岁时就利用星期天给生产队拔草挣工分,大人干一天10分,小孩干一天2分。那时分值大都是7分到1毛5之间,很少有2毛的。就这样,因为我们家劳力少,挣的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