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区锐珠 《四川建材》2006,32(3):257-258
污水深度、超深度处理技术已实用化,城市总体规划与给水排水系统规划都应重新考虑,应将城市污水视为可贵的淡水资源。把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放到重要位置上,恰当地确定排水分区、污水净化厂的位置与个数,改变下游高度集中处理的做法。在新建和扩建污水处理厂时,要选择经济实用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发展污水再生回用事业并合理利用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相似文献   

2.
积极开展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及回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这里从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处理技术及膜分离技术等方面,对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进行分析,并提醒同行针对不同性质的尾水,应注意选择相应的深度处理技术或组合工艺。  相似文献   

3.
在秦皇岛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中,深度处理采用曝气生物滤池/机械混合反应/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并将出水作为再生水回用,设计规模为4×104m3/d。结合厂区现状条件和处理要求,详细介绍了中水回用工程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参数。出水经紫外消毒后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4.
高庄煤矿生活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采用水解酸化-C/N曝气生物滤池-N曝气生物滤池-活性炭吸附的处理工艺处理高庄煤矿生活污水,并把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回用,通过实践证明,该处理回用工艺合理,处理的水质不但能稳定达到回用和外排标准,而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节约了水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臭氧-生物活性炭污水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安市北石桥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水为研究对象,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进行了以污水再生回用为目的的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试试验。试验考察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并分析研究了水中污染物的臭氧化特性以及生物活性炭滤床的处理特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新鲜水消耗量,目前各炼化企业将达标污水作为原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介绍了庆阳石化300×10~4t/a新厂污水深度处理回用装置预处理+双膜工艺的原理、工艺路线、主要工艺单元以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炼化污水深度处理回用是各炼化企业节水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炼化企业反渗透(简称RO)污水脱盐回用装置在运行中暴露出末端高含盐污水的处置难题,影响了污水回用生产的连续运行。文章阐述近年来炼化企业高含盐污水处置现状、存在问题、国内外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针对炼化企业特点,提出以热法、膜法为核心技术的浓盐水处理工艺耦合方案,为炼化企业解决污水回用瓶颈技术难题、实施污水“零排放”与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电镀生产线废水处理与回用工程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镀废水重金属离子危害严重、水质复杂且水量变化大、直接达标排放困难等问题,采用分质收集/预处理/集中达标处理(多介质过滤+精密过滤)/深度回用处理(反渗透+超滤)/纯水回用组合技术,设计并建造了140 m~3/d污水处理工程,实现污水直接达标排放或回用。2年多的运行结果表明,其出水Cr~(6+)、总铬、总银、总铜、总锌、总镍、SS、石油类、总氰化物均达到《电镀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COD、NH3-N、TP满足《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32/1072—2007)中电镀工业标准。经测算,本工程运行总成本为38.23万元/a,除去回用收益,则年总运行成本仅为22.15万元(约5.27元/m~3)。本工程将不同种类电镀废水的分质与混合处理有机结合,不仅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而且可以实现回用,具有一定的应用示范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余永文 《山西建筑》2003,29(11):74-75
介绍了某市污水净化公司中水回用工程的设计内容,对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工业用水进行了探讨,经运行证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桑茂源 《居业》2023,(1):13-15
市政污水处理与回收对我国国民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关系到自然生态建设。在对市政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所选用的工艺内容包含膜生物反应器技术、UNITANK污水处理技术以及AB法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后需要进行回用处理,回用处理后的水资源可以应用于灌溉、城市绿化、道路清洁等,污水回用技术包含物理回用技术、化学回用技术、生物回用技术,本文就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分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1.
贾新宁 《山西建筑》2012,38(5):220-222
根据我国污水污泥的处理情况,分析了填埋、填海、焚烧、堆肥、建材资源化等污泥处置方式的优缺点,认为填埋、填海、堆肥、焚烧等处置方式未来将会受到更多的限制,而建材资源化利用将会成为污泥处置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勇 《城市建筑》2013,(6):263-263
污水严重污染环境,尤其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越来愈多,如果不加以处理就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污染自然环境的就会污染水源影响人类的饮用水的使用,同时还会破坏城市的外观。所以一定要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对环境的危害减小到最少,并且对污水循环利用,这样的处理才是最好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崔鹏昌  刘键 《山西建筑》2009,35(22):197-198
总结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在废水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处理中的应用,并进一步阐述了生物活性炭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归纳了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优势,以推广生物活性炭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涛 《山西建筑》2010,36(16):174-175
从建立校园循环用水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校园污水资源化的必要性,进而结合校园污水处理的实际,提出应将人工湿地作为校园污水处理的重要手段,并分析了其可行性和优势,以期有效利用校园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提出以固液分离、厌氧中温发酵和生态鱼塘工艺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物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生物制肥、沼液养鱼、生态鱼塘、鱼塘水回用、沼气利用达到污染物零排放、资源循环利用.实际运行表明,处理出水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同时可产出有机肥、沼气、鲜鱼,工程运行稳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该工程对于建立循环经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满意 《城市勘测》2022,32(5):50-54
本文对南方某千万吨炼油厂高浓度甲醇污水冲击污水处理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污水处理场受冲击的主要原因是储运罐区在甲醇泵检修过程中,因管理不到位导致甲醇泄漏进入罐区的污水预处理站六,污水预处理站六把含有高浓度甲醇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场及加氢型酸性水汽提装置,引起含油污水和加氢型净化水COD异常升高,最终进入污水处理场并造成冲击。经过全面系统排查,作者梳理了炼油厂需要重点管控的甲醇、环丁砜、MDEA等废水污染物及产生部位,这些物质溶于水会导致污水COD数据异常升高并不易被发现,提出了通过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识别、完善污水排放监测和报告制度、强化污水处理操作人员培训、对各股污水设置在线监测等源头控制对策,加强过程污水排放管控,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对其他炼油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市某小区开展了连续12个月的分类排水的调查分析,目的是为生活污水源分离、分质处理与回用提供技术支持。研究表明,我国南方地区的黑水、灰水、厨房废水、洗浴废水的水质特点突出,随时间和季节性的变化趋势明显。黑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最高,洗浴废水最低;除了洗浴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外,其他种类的废水可生化性较好,B/C值达到0.4左右。研究认为,我国北方地区可将厨房废水归类为灰水,与盥洗、洗浴、洗衣等污水混合排放和处理;南方地区的厨房废水可纳入黑水管道一并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VERTREAT污水处理工艺几点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加拿大诺曼 (NORAM )公司的VERTREAT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较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几点优势。该工艺利用潜置于地下的竖向反应器对城市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超深水好氧生物处理 ,从普通深井曝气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革新和优化改造 ,使反应池体积更小、氧的利用率更高。同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 ,具有运行费用低、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较小的占地面积、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深圳市缺水现状的分析,探讨深圳市分质供水的模式,提出深圳市应把污水资源化作为战略而落实。由此提出深圳市分质供水的理念,并指出深圳市分质供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深圳市的分质供水模式是以城市主体供水系统为主、污水资源化的非饮用水供水系统为辅、雨水利用和海水利用为补充的供水形式,其中污水资源化的非饮用水供水系统主要是供给特区外较为集中的大工业区,包括沿途的城市杂用。它是污水资源化、优水优用及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从目标层、子目标层、方案层3个层面建立了深圳市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黑臭水体治理系统构架,以2020年底茅洲河流域基本做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为最终目标导向,过程中实现污水不入河、河水不入厂、污染清出河、清水补入河四项子目标,具体采取源头分离、迁移隔离、终端处理、闸门改造、管网改造、泵站改造、漂浮物清理、淤泥清理与处置及清水补给九项措施,从全局着手,做到流域统筹、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