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史俊  崔进  李芳明 《涂料工业》2007,37(2):44-46
以对甲苯胺为原料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对甲基苯基双胍盐酸盐。利用DSC方法考察了产物固化环氧树脂E-44体系的固化性能,结果表明,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单独使用时,固化温度比双氰胺体系(180℃)降低了近60℃。确定固化工艺为80℃/2 h 100℃/1 h。  相似文献   

2.
史俊  崔进  李恒娟 《中国胶粘剂》2006,15(10):15-17
用对甲基苯胺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对甲基苯基双胍盐酸盐,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就其对固化环氧树脂E-44的固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单独使用时,对甲基苯基双胍盐酸盐固化体系的固化温度为122℃,比双氰胺体系固化温度(180℃)降低了近60℃,并且室温下有40d以上的储存期。而且与双氰胺不同,改性后的双氰胺极易与环氧树脂互溶。对产物进行DSC分析,并确定固化工艺为80℃/2h+100℃/1h。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和4,4‘-二氨基二苯砜(DDS)为固化剂,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E-44和E-51两种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收集与分析了在25~350℃范围内分别以5、10、15、20℃/min的升温速率进行固化的反应参数,然后采用Starink法计算得到不同环氧固化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同时,借助各固化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能,分析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机理,并选用双参数自催化模型计算了各固化体系的反应速率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当环氧固化体系的固化剂不同时,采用DDM作为固化剂的环氧固化体系(E-44/DDM、E-51/DDM),其表观活化能均低于添加DDS固化剂的环氧体系;选用同种固化剂(DDM或DDS)时,E-51树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均低于E-44树脂固化体系。反应速率方程结果显示,该双参数自催化模型与实际试验结果的吻合性良好,可用于描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固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液晶双马来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一种含芳酯键的液晶双马来酰亚胺单体(BM I)改性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对比了改性前后环氧树脂的性能。发现BM I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并且对环氧树脂的耐热性有一定改善作用。同时,BM I对环氧树脂/芳香胺固化体系的凝胶化反应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二乙醇胺对E-44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水性系列环氧树脂,研究了改性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水性环氧树脂稳定性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原料配比和反应条件。采用FT-IR、DSC、粒度分析仪等对改性环氧树脂进行了表征,并测试其固化性能。结果表明:当二乙醇胺用量增加时,改性环氧树脂亲水性加强,水性环氧树脂粒径减小,固化性能变差;当二乙醇胺和环氧树脂E-44的物质的量比为1:1,在80℃,3 h反应条件下能够制得亲水性好,固化性能较优异的水性环氧树脂体系。  相似文献   

6.
改性双氰胺衍生物固化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时固化温度过高的缺点,从自行设计并合成的一系列改性双氰胺中筛选出一种,将其与环氧树脂复配制成单组分潜伏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法(FT-IR) 对单组分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反应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双氰胺与双氰胺相比,具有较高的活性,显著降低了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所配制的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具有较长的贮存期和良好的固化性能。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详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环氧树脂固化剂如双氰胺、咪唑,酸酐、芳香胺体系固化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8.
张胡松  薛锋  罗远芳  贾德民 《粘接》2007,28(3):18-20
通过混合3种不同牌号的环氧树脂获得了膜状的胶粘剂,以双氰胺为固化剂,配合改性的固化促进剂,再加入丁腈橡胶等其他添加剂进行中温固化,经优化确定最后的配比为m(E-44)∶m(E-20)∶m(F-44)∶m(改性丁腈-40)∶m(双酚A)∶m(改性双氰胺固化剂)∶m(改性固化促进剂)=55∶25∶20∶15∶12∶10∶5.得到的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贮存期较同类产品长3个月.  相似文献   

9.
环氧粉末涂料的固化动力学和固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非等温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E-12/双氰胺(固化剂)和E-12/双氰胺/2-甲基咪唑(促进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采用Kissinger法和Crane公式对DSC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应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双氰胺、2-甲基咪唑的最佳用量分别为环氧树脂质量的4%和0.4%,最佳固化条件为160℃/15min。E-12/双氰胺体系和E-12/双氰胺/2-甲基咪唑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05.12kJ/mol和70.62kJ/mol,固化反应级数n=0.92。起始分解温度约为410℃,促进剂2-甲基咪唑的加入对体系热稳定性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氧树脂中温固化促进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时的固化温度高,利用不同含量的乳酸改性咪唑生成的盐作为环氧树脂/双氰胺体系固化促进剂对该体系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改性咪唑促进剂可以使环氧树脂/双氰胺体系的固化温度降低,并且贮存期显著增加,耐水性和耐热老化性能增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环氧树脂E-44和聚乙二醇400为原料合成改性环氧树脂,然后与三乙烯四胺反应制备水性环氧固化剂.研究表明:改性环氧树脂与三乙烯四胺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h,制备的水性环氧固化剂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用对甲基苯胺对双氰胺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改性双氰胺固化剂,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其固化环氧树脂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甲基苯胺改性双氰胺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对甲苯胺和水的物质的量比定为1∶1.5,双氰胺和苯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1,转速为一档,于90℃,反应3h,收率85%。通过测试涂层硬度来考察固化工艺与性能。作为环氧树脂固化剂单独使用时,固化温度为110℃,比双氰胺体系固化温度160℃降低了近50℃,对甲基苯胺改性双氰胺固化温度高于120℃时,涂膜硬度大于双氰胺固化温度为160℃时涂膜硬度。  相似文献   

13.
季铵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乙醇胺、环氧E-44树脂等为原料,合成叔胺结构中间体,与溴乙烷反应制得季铵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以相反转技术乳化环氧树脂E-44.研究了乳化剂合成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环氧基转化率的关系;探讨了乳化剂用量对水性环氧树脂水分散性,稳定性及固化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二乙醇胺与环氧E-44树脂在80 ℃反应3 h,环氧基转化率可达98%以上;乳化剂用量为ω=22%时其乳化效果及所制得乳液的稳定性最好.DSC和TG分析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和工业环氧树脂E-44比较,固化后热性能基本一样,分解温度约在350 ℃,但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说明其韧性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4.
A series of novel reactive toughening agents (LCEUPPG) containing both a flexible spacer and rigid liquid crystalline unit were synthesized to modify the bisphenol epoxy resin/dicyandiamide curing system. The curing reactivity,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curing mechanism, dynamic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impact strength of the modified system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Compared with the unmodified system,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LCEUPPG have greatly accelerated the curing reaction between epoxy resin and dicyandiamide, reduce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curing reaction, enhanced the impact strength 3–7 times, and maintained high dynamic modulus and good thermal properties. In addition, SEM observation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showed a two‐phase microstructure in the modified systems.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71: 177–184, 1999  相似文献   

15.
CARDURAE-10改性水性环氧固化剂及其室温固化机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具有多支链柔韧性链段的C12~14叔碳酸缩水甘油酯(CARDURAE-10)对环氧-胺加成物EPON828-TETA进行封端改性。CARDURAE-10改性后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与液体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固化所形成的涂膜性能良好。采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法(FT-IR)对其室温固化过程和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环氧树脂的韧性和粘接强度,采用自制端异氰酸酯聚氨酯预聚体对环氧树脂进行了改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改性环氧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预聚体与环氧树脂发生了接枝反应,n(NCO)/n(OH)=0.75时,改性环氧树脂/双氰胺/2-甲基咪唑组成的胶膜的剥离强度(液晶显示器(LCD)玻璃与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界面)达到15.8 N/cm,粘接力良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苯胺改性双氰胺的合成工艺及其对环氧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苯胺改性双氰胺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浓盐酸和苯胺的摩尔比为1.1:1,双氰胺和苯胺的摩尔比为1.2:1,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4h,产物收率可达88.35%。利用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制备涂层并测试其硬度,考察了固化剂与环氧树脂配比、固化温度和时间对涂层固化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2.86,在130℃固化3.5h后,涂层硬度可达到1.39。与未改性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相比,其最低固化温度降低了30℃,且固化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