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3年12月对66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平均年龄63.35岁。其中孤立左主干病变的患者占4.92%,合并1、2、3支以上病变分别占16.39%、21.31%、49.18%、8.2%。左室射血分数≤30%6例。3例因术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射搏(IABP)外科手术再血管化。65倒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搭桥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1例。结果平均术前住院时间21d。搭桥平均3.08个。死亡2例,死亡率3.08%。结论尽管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是预示冠脉搭桥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在仍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LABP支持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作用。性别、冠脉优势情况、右冠脉的狭窄程度、左冠脉的侧支循环和左室功能与术后死亡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I))、心绞痛(AP)患者经病史、临床体格检查、心电图(EKG)、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UCG)、运动平板试验(TET)、同位素心肌扫描(ECT)、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3例是左主干开口至中段狭窄,2例左主干开口狭窄,3例是左主干中段狭窄,3例左主干远段狭窄。结果 11例患者中5例做支架直接置入术。3例行旋磨,支架置入术。3例常规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即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中1例门诊随访至3个月时,心绞痛复发,心肌梗死。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支撑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余lO例病人随访8~24个月,无心绞痛(AP)发作。TET显示总运动时间延长,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介入治疗LM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3.
无保护左主干狭窄的介入治疗目前临床上颇有争议 ,原则上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 ,随着介入技术的成熟、器械的改进 ,特别是支架的发明及临床应用 ,无保护左主干的介入治疗得以在临床上成功应用。但此手术风险大 ,再狭窄率高 ,现将 1998至2 0 0 1年我院应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狭窄 9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8例男患 ,1例女患 ,年龄 4 3~ 72岁 ,平均年龄5 6岁。 9例均有典型劳累后心绞痛 ,无急性心梗病史。除 1例心电图有广泛胸前导联ST -T改变外 ,余 8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主干中段狭窄 4例 ,程…  相似文献   

4.
金新新  崔亮 《中国医刊》1999,34(10):17-18
左冠状动脉主干(LM)粥样硬化狭窄所致的冠心病有其特殊性,国内外文献屡有报道,常以劳力性心绞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猝死率高,冠状动脉搭桥为其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文章总结分析了笔者医院48例左主干狭窄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发病规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自1994年2月至1998年10月期间,我院心脏中心导管室冠脉造影确诊、资料完整的左主干狭窄者48例,男43例,女5例,平均年龄521岁。12 冠脉造影 采用Judkins方法、以左主干管径狭窄≥50%为临床有意义病变,并按管径狭窄程度50%~69%、70%~89%、90%~99%分为Ⅰ~Ⅲ级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比较冠脉左主干病变患者采用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与冠脉搭桥术(CABG)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7例冠脉左主干病变患者,4例经PTCA,3例经CABG处理后,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 7例均获成功,症状明显改善。1例PTCA术后6个月内出现再狭窄需再次PTCA。结论 冠脉左主干病变可采用PTCA治疗,与CABG比较具有相似的即时疗效,PTCA术后有再狭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高危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可行性。方法:对35例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患者进行了OPCAB,术中采用心脏表面固定器和冠脉内分流栓,4例术前应用I-ABP。并与同期34例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患者进行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作对照。结果:平均塔桥2.9根,无手术死亡,与cCABG组相比,术后呼吸机辅助,住院时间及主要并发症均明显减低,均痊愈出院,结论:左冠状动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高危患者接受OPCAB是安全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无保护左冠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LM)严重狭窄性病变(狭窄程度90%)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6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LM严重狭窄性病变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性事件(MACEs,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绞痛复发等)发生、出院后随访结果等。结果该组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AMI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NSTMI24例);4例病变位于LM开口部,2例LM干段部,LM末端累积LAD3例,LM末端累及LCX3例,LM末端同时累及LAD和LCX者14例(占53.8%),属于前三叉分叉性病变20例(占76.9%);2例LM100%闭塞性病变,其余狭窄程度为90%~95%;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平均随访(13.3±8.8)个月(2.5~31个月),无1例死亡,MACE事件为0,1例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原支架内未见狭窄。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狭窄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疗效及随访情况。方法:选择接受PCI的9例左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均进行了随访,包括冠脉造影、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即刻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及住院期间死亡。5例PCI后半年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无支架内再狭窄。其中有1例心绞痛复发,药物治疗后缓解。其余4例无不适。结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选择性的进行PCI安全可行,有良好的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不同程度病变的临床及心电图特点,以期有助于早期风险评估及临床诊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左主干病变的227例患者,根据左主干造影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A组(狭窄程度50% ~70%,73例),B组(狭窄程度≥70%,154例).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A组年龄45~79岁,平均(61.1±11.5)岁;B组年龄30~79岁,平均(56.5±10.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61.6%,显著低于B组的82.5%(P=0.001),2组既往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主干狭窄程度越高累及导联范围越广,Ⅰ、avL、V4-5导联累及程度最高,Ⅰ、avL、V1、V3-6导联B组累及比例显著高于A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中除V1导联以外T波改变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ST段压低,ST段抬高及异常Q波居后.2组心房颤动、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有27.4%、B组有21.4%的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左主干严重狭窄可见于年轻患者,病变越严重心绞痛发生率越高,心电图累及导联越广,Ⅰ、avL、V4-5导联累及比例最高,以T波改变、ST段压低为主,但仍有约1/4患者心电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0.
Han YL  Wang SL  Jing QM  Liu HW  Ma YY  Wang ZL  Wang DM  Luan B  Wang G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6):1109-11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择期无保护左冠状动脉主干(ULMCA)病变的安全性和术后平均2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9月至2007年1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416例ULMCA的病例资料。结果治疗对象中病变位于远端分叉处291例(70.0%)。ULMCA靶病变共植入支架503枚,人均植入支架(1.2±0.7)枚。支架植入成功率99.5%,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靶病变重建2例,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0.5%(2/416)。随访期内共死亡16例(3.9%),其中心源性死亡12例(2.9%)。造影随访136例(33.1%),靶病变发生再狭窄20例(再狭窄率14.7%,20/136),其中14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植入药物洗脱支架。ULMCA病变择期行PCI后总的MACE发生率为8.3%(34/411)。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治疗择期无保护ULMCA病变的技术成功率、围术期安全性均较高,平均随访2年疗效较好。降低PCI术后再狭窄和MACE发生率的有效策略(如药物洗脱支架的选择和植入方法等)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狭窄(LMS)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LMS患者257例,男性161例,女性96例,年龄(63.4±2.3)岁(54~76岁),其中左心室射血分数≤30% 55例。急诊手术5例,术后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12例。103例在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或者体外循环辅助心脏跳动或心室颤动下完成手术;152例应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7例。结果257例中,共行远端吻合口681个,术后呼吸机辅助7~36 h。术后出现一过性精神症状24例(非体外循环者6例,体外循环者18例);术后出现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或围手术期心肌梗死行IABP支持15例。肺部并发症27例;死亡7例,死因为呼吸衰竭2例、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2例、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3例;其他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尽管LMS是预示CABG术后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但CABG仍是治疗LMS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主干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4月共有18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了PCI治疗,共植入Firebird支架26枚,观察近中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结果 患者出院后长期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有患者病情均稳定,心绞痛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一般日常活动无心绞痛发作.结论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药物洗脱支架的植入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研究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180例单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患者分别进入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组(OPCAB组,n=90)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行搭桥组(OPBH,n=90)。两组患者在心绞痛程度、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心肌梗死史和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中风,肾功能受损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OPBH组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患者的比例明显多于OPCAB组(P<0.05)。所有患者均采用胸骨正中切口。OPCAB组用单根心包深吊线,引入一橡皮管,帮助暴露各冠状动脉分支,采用心脏局部固定器,辅以腔内分流栓,完成远端吻合。OPBH组在体外循环(CPB)的辅助下,用OPCAB的方法显露冠状动脉各个分支,完成各个吻合。所有患者术终行桥血流定量测定。结果 OPCAB组无1例需转成OPBH。两组人均冠状动脉远端吻合数(OPCAB组:3.22±0.58。OPBH组:3.06±0.72)和再血管化指数相似,术后呼吸支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明显少于OPBH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出血再开胸、呼吸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脑卒中、心房颤动、纵隔炎、下肢切口感染和围术期死亡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低LVEF的患者,OPBH可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能达到完全性再血管化,虽然出血和输血量较大,术后呼吸支持时间和ICU停留时间较长,但能取得与OPCAB相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药物支架时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例无保护左主干病人,开口病变2例,体部病变3例,远段病变4例(均累及前降支,回近支开口),近中段病变1例,左主干整程病变1例。狭窄均≥50%,按标准方法行PCI。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心绞痛全部缓解,2例心功能不全病人射血分数提高了10%以上。随访无死亡病例。结论:药物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疗效显著、安全。正确的病例选择、策略选择及操作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LMCA)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10月~2007年11月我院收治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4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40%)5例,肺功能减退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5例;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其冠脉造影特征、手术成功率及临床随访结果 .结果 44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即刻成功率为100%,无严重术中并发症,手术住院期间的病死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率及急诊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率均为0%.所有患者均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平均随访14.2~9.3月(6~65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亚急性或延迟性支架内血栓形成;6例(13.6%)患者有心绞痛症状复发;1例患者在术后4个月困心力衰竭死亡;37例(84.1%)患者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35例(79.5%)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其中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提示发生再狭窄3例(8.6%):1例为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分叉处再狭窄转外科行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2例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分支开口发生再狭窄,使用切割球囊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对选择性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使用药物洗脱支架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近、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分别经桡动脉(12例)和股动脉(8例)途径完成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PCI,并观察不同入路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随诊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 结果 12例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0.1±16)min比(57.8±21.2)min和造影剂(208±35)ml比(201±32)ml,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1%).临床随访6个月,无1例死亡,随访期间总MACE发生率桡动脉组为2.3%,股动脉组患者为3.6%,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相比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而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左冠状动脉主干(LM)狭窄合并心肌桥情况。方法选择2000年4月至2008年12月该市第一人民医院、市一院东方医院所有心脏病患者6 54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资料,归纳及分析,选择分析了401例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造影结果。重点观察心肌桥对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影响。结果401例中心肌桥致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72例,约占18.0%;左主干开口处病变程度较同时累及的其他支轻。左主干分叉处病变程度与同时累及的其他支相近。心肌桥致左主干狭窄不能根据临床表现、体检及心电图等无创性检查作出明确诊断,有利于选择合适治疗方法。结论LM狭窄合并心肌桥病例中心肌桥致LM狭窄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无保护左主干病变选择性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期间,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9例,有3例有急性心肌梗死病史.其中3例合并心功能不全,2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为心外科手术禁忌症.结果:9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即刻成功率100%.5例置入金属裸支架(BMS),4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3例为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1例为CYPHER-select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支架直径为3.0~4.0mm,长度为8~25mm.3例左主干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同时扩张支架.术后随访1~42个月.5例置入BMS患者,2例随访期间出现心脏事件,其中1例(11%)置入BMS支架患者术后2个月死于左心室功能不全;1例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的患者,术后2个月因心绞痛复查造影提示前降支起始部出现90%再狭窄;另3例目前无临床症状.4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患者,目前均无临床症状,其中1例左主干远端分叉病变使用双支架对吻技术患者,术后1年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无再狭窄.结论:选择性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治疗是安全的,近期临床疗效确切,与BMS比较,药物洗脱支架可进一步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状动脉无保护左主干(unprotected left main artery,ULM)病变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11例冠心病ULM病变患者临床特点,并观察置入DES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发生情况.结果 211例ULM病变患者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45例(68.7%),ULM病变在远段分叉部占75.4%,151例(71.6%)ULM患者存在多支病变.单支架治疗分叉病变119例(74.8%).平均随访(28.9±11.8)个月.38例(18.0%)发生MACCE,23例(10.9%)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10例(4.7%)心肌梗死,3例(1.4%)脑卒中,9例(4.3%)死亡.远段与非远段ULM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62).单支架与双支架治疗左主干远段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795).合并2型糖尿病ULM病变DES治疗后远期MACCE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UL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26).结论 对冠状动脉ULM病变选择性使用DES行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远期疗效良好.2型糖尿病是ULM病变支架术后远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的治疗对策.方法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64例,男56例,女8例.心绞痛37例(OMI者18例),AMI 23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例,心衰3例.结果 心绞痛以恶化劳力型最多,AMI相关血管大多为非其他血管.AMI病人6例行急诊直接PTCA,4例溶栓再通,23例全部存活.共完成CABG 43例:AMI组10例,心绞痛组32例,心衰1例,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5%狭窄择期PTCA,1例冠状动脉左主干90%狭窄并三支病变者手术前猝死,1例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随访8个月~4年,手术者无1例死亡及梗死,2.8年后再发心绞痛4.2%;冠状动脉左主干PTCA者情况良好;药物治疗的20例中,长期随访11例,1例再梗死死亡,2例严重心绞痛发作,另7例不同程度心绞痛存在;无症状型心肌缺血1例随访3年仍无症状出现.结论 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血管闭塞宜急诊直接PTCA,除了CABG是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者有效的治疗手段外,择期PTCA也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