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线性方程组和非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示例。文中给出了混合碱中各物质的含量、根据光度数据确定多组分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PbCl_2 NaCl·H_2O及M(ClO_3)_(?)NaLH_2O体系中各物种浓度的计算方法、程序及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
酸碱体系中各组分平衡浓度的计算是分析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其教学效果取决于对分布分数(δ)计算式推导、应用和计算式中各项潜在含义的掌握。在教学中作为重点,其推导和应用既是花费时间又是繁琐复杂的内容。δ在溶液pH、酸碱体系和络合体系中各物种浓度、缓冲容量及滴定误差等的计算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本文探讨在推导和应用过程中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其中的对应性和规律性,掌握n元酸碱溶液中各物种δ计算式的快速推导和简便应用的方法,可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加深认知和牢固掌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中,经常要研究酸碱溶液体系的平衡情况,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溶液的酸度,因为知道了溶液的酸度,就可以算得溶液中所有平衡物种的浓度。在分析化学教科书中对各类酸碱溶液pH的计算讨论很多,但至今还没有归纳出一个适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分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及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要求等一般性问题,着重讨论了分析化学申的直接计算法。文中以实例叙述了络合滴定、酸碱分布曲线、络合反应最佳pH范围的估计及电位滴定等当点的确定等问题的处理方法并给出了程序和运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红壤可变电荷矿物的酸碱缓冲能力及表面络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铁和高岭石是红壤中可变电荷的主要来源,对红壤的酸碱变化起到缓冲作用.本研究基于红壤矿物的表征和酸碱滴定实验结果,采用1-site/2-pK表面络合模型获得了其表面活性位点浓度Hs、密度Ds、酸碱平衡常数pKaint以及电荷零点pHpzc等相关参数,定量解析了氧化铁和高岭土的酸碱缓冲能力.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适用于分析针铁矿、赤铁矿及高岭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针铁矿、高岭石表面活性位点浓度Hs较高,说明其对酸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根据上述酸碱性质参数,模拟计算了不同pH下的矿物表面化学物种,揭示了矿物表面反应缓冲土壤酸碱变化的机制.采用上述酸碱滴定方法及模型计算方法,分析实际林地红壤样品的酸碱缓冲能力,并采用表面络合模型计算了其表面化学物种,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林地红壤酸碱缓冲能力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徐晶  汤敏  沈相宜 《大学化学》2017,32(8):71-77
介绍了酸碱平衡计算软件CurTiPot的基本功能与特点。结合大学化学在酸碱质子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延伸的教学内容,分别介绍了缓冲溶液pH的计算、酸碱滴定过程的模拟以及水中物质随pH的形态分布的计算功能的使用方法与应用实例。该软件在大学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学生了解溶液各项参数对溶液pH、滴定过程及物质形态分布等的影响,提升教学质量。此外该软件也可在科研工作中替代繁杂的人工计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数浓度图表示化学平衡体系的组成和某一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近年来,国外分析化学教科书越来越多地用它解决化学平衡的一些问题。《酸碱平衡的处理》一书介绍了酸碱对数图的作法,并将它与质子条件结合求溶液的pH及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8.
包宏  胡笳 《大学化学》2008,23(4):69-72
提出了基于电荷平衡的溶液氢离子浓度方程及其方程数值解的溶液pH计算通用方法。解决了一些常见酸碱溶液和复杂酸碱平衡体系的溶液pH计算。  相似文献   

9.
周宁波  肖华 《大学化学》2011,26(3):75-76
对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5版)教材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对酸碱溶液的质子条件式进行简化处理时,应仔细考虑各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对络合滴定的滴定分数应正确表述;探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两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指出对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之间的计量关系要严格区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溶液中酸碱组分的对数浓度与pH的关系,提出了由副反应系数计算溶液pH值的新方法。它使一个一元高次方程的求解简化为加减运算,为确定络合滴定的适宜酸度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Origin 7.5(或以上版本)的运行环境下,通过运行Find_Roots.opj求根附件,可实现各种类型酸碱溶液氢离子平衡浓度的快速、准确计算。介绍了这种计算方法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12.
酸碱滴定是基础分析化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酸碱滴定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而且为比较严谨地处理分析化学中各种化学平衡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新编分析化学教材对酸碱滴定一章有所加强,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内容的改变也较大,而变化最大的是用酸碱质子理论来定量处理酸碱平衡问题。其他如溶液中各种酸碱组分的分布、溶液pH值的精确计算、缓冲容量、终点误差和非水滴定等内容,也有所加强。本文拟对用质子理论处理酸碱平衡和终点误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浓度对数图解法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酸碱平衡的处理中,借助于浓度对数图,易于判断出一个平衡体系中哪是主要酸碱组分,哪是次要酸碱组分,从而决定哪些项可以忽略,进行pH值的近似计算,或直接由图读出pH值。由分布系数的概念可知,在给定浓度的溶液中,各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是[H~+]的函数。即在不同的pH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质子条件得到酸碱混合溶液氢离子浓度的表示式为: [H~+]-[OH]+b-a+(?)c_(?)Q_i-(?)c_iQ_j=0根据此式设计了计算程序。并算得一系列不同酸碱混合溶液的pH值,与文献值对照相符。  相似文献   

15.
在容量分析中,酸碱滴定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任何一个试验室中,都缺不了它。但是,酸碱规定溶液的配制,一般是先配制成约略的浓度,然后再标定之。特别是碱溶液的配制,更加麻烦,为了消除固体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和配制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影响,尚需用加有氯化钡的氢氧化钡溶液等方法进行处理。再则,这样配制得的溶液,不能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浓度,例如恰好为0.05N 或0.1N 的规定液。假使  相似文献   

16.
魏彩男  张小亮 《化学教育》2022,43(23):107-111
利用热力学计算软件HSC Chemistry动态探究了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的稀释过程,通过图示法研究了NaHCO3,NaHS,NaHSO3,NaHC2O4等2类典型的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浓度与各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方便快捷地比较了不同浓度范围内溶液中各微粒浓度大小的排序,有利于厘清二元弱酸酸式盐溶液的电离平衡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和工业监控领域,涉及一种检测溶液中高浓度物种的边带差分吸收光谱方法。以已知目标物种浓度的溶液为参比溶液,且参比溶液所含目标物种的浓度大于待测样品溶液中目标物种的浓度。待测样品溶液的吸收光谱是与上述参比差分的结果,吸收峰位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的传统吸收光谱的边带区域。吸收峰波长处的样品溶液与参比的差分吸光度与样品浓度的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由此确定待测样品溶液的浓度。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高浓度样品时不需要稀释样品,且差分吸收光谱位于传统吸收光谱的边带区域,检测波长一般会红移,所以不加显色剂即可实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计算酸碱溶液氢离子浓度各种近似公式的应用界限,近年国内外已发表了有关这类问题的探讨文章[1]-[6]。但较为繁杂,不易在教学和实际应用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任红  曹雪玲  芦菲  金华  娄大伟 《化学教育》2015,36(14):74-76
以一元弱酸碱溶液、多元弱酸碱溶液以及酸式盐溶液pH的计算为例,详细探讨分析了酸碱平衡理论中的近似计算及其具体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以酸碱滴定法章节为试点,将中国古代诗词等优秀文学作品引入到酸碱滴定法概述、酸碱指示剂、酸碱滴定实验的导课、习题以及课程思政环节,旨在激发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深化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提升文化自信和人文修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