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络筒机上使用了清纱监测装置功能后,筒纱长度一致,为整经集体换筒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回倒筒脚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2.
ORION-M型络筒机的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毅  王东明 《棉纺织技术》2006,34(10):51-53
为充分发挥进口设备高速优质的优势,探索ORION-M型络筒机速度与张力对络纱质量的影响,选用不同的络纱速度、张力和不同捻接工艺对络制的筒纱质量进行了对比,认为络纱速度控制在1800 m/min以下为宜,络纱速度、张力的确定,应根据筒纱的条干、强力、毛羽和生产效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我公司使用的Autoconer-338型络筒机车速较高,故在生产中挡车工需要不断地运纱、喂纱.从细纱工序下来的管纱人筐后,拉到络筒工序,再倒入络筒机原装铝合金喂纱盒中,由于喂纱盒较小,络筒挡车工的劳动强度很大.  相似文献   

4.
齐兆金 《棉纺织技术》2007,35(2):108-109
为提高筒纱质量,应用TK930s型电子清纱器进行了清除异纤的实践.针对新疆长绒棉含异纤多的特点,对CJ 11.7 tex纱设计了三种清纱工艺,并进行了工艺优选.认为清纱工艺的设定不宜过于严格,以免影响生产效率及捻接后再次造成纱疵.通过合理设定TK930s型电子清纱器工艺参数,使异性纤维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筒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减少Autoconer338型络筒机络纱毛羽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减少络纱毛羽,时Autoeoner338型自动络筒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上机试验,确定了络筒速度、络筒张力、张力盘转速是影响络筒毛羽增长率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各因素对不同长度毛羽的影响,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指出:在Autoconer338型络筒机上加工CJ 9.7 tex纱,络筒速度为l 600 m/min,络筒张力为14 cN,张力盘转速为180 r/min时,毛羽增长率最小.  相似文献   

6.
1332P型(或PD型)绞纱络筒机广泛应用于色织、针织、巾单和制线等行业漂染绞纱的络筒。由于络筒时对张力圈加压重量和络纱速度掌握配合不当,常造成断头率高、筒纱卷绕密度不当和筒纱张力不均匀,使半成品质量不高,单产较低,直接影响后道工序的实物质量和生产效率。经过几年来对P型(或PD型)绞纱络筒机的使用实践和观察,对纯棉和混纺(涤棉、维棉、涤粘等)各种纱号纱线络筒时的卷绕张力作初  相似文献   

7.
在GA014型络筒机上反倒筒纱的过程中,纱线易将电子清纱器检测头的电缆线磨断,导致电清检测头出现故障.经过多次观察与试验,设计出一种反倒筒纱用导纱钩. 在制作过程中,结合设备状况,将5个锭子的导纱钩安装在1个导纱钩支架上.导纱钩支架可用扁铁制作.截取两段长5 cm的3 mm×30 mm扁铁垂直焊接在长130 cm的扁铁两端,并钻7个直径6.8 mm的孔,见图1.其中一端的孔做成长方形槽,便于安装.导纱钩可用报废的探纱杆或打包用的圆钢丝制作.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强捻织物的织物质量、减少纬缩疵点,对纯棉、涤棉混纺、纯涤细号强捻纱进行了蒸纱定形。高比例涤棉混纺纱、特细号纯棉纱采用对筒纱进行蒸纱的方法进行定形;而细号纯棉强捻系列纱的捻度极不稳定,在后工序生产过程中极易打扭和产生纬缩,须对管纱进行蒸纱;纯涤纶及高比例涤棉混纺强捻系列定捻难度大,须先蒸一遍管纱,络筒后再蒸一遍筒纱。实践结果表明,通过蒸纱定形,减少了织物布面纬缩和色差,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松式络筒对筒纱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丁振华 《中国纤检》2011,(18):86-87
松式络筒是影响筒纱染色的关键工序之一,本文分析了松式筒纱质量对筒纱染色的影响,并对影响松式络筒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市场的发展对筒纱吸嘴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鉴于此,筒纱吸嘴吸纱动作方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三种络筒机的筒纱吸嘴的动作方式及效果比较,得出通过优化筒纱吸嘴吸头时的动作是提高筒纱吸头成功率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 7 Ⅱ型自动络筒机原使用的是 5°57′的纸宝塔管和塑料宝塔管。由于我公司筒纱多为自用纱 ,纸宝塔管在使用中易变形 ,大筒时在后工序退绕断头率高 ,且纸宝塔管周转使用性差 ,浪费比较大。后来我们又在自动络筒机上使用了如图1 a所示的塑料宝塔管 ,尽管这种塑料宝塔管可多次进行周转使用 ,但底孔内端易磨损 ,影响筒纱成形 ,增加筒纱断头 ,且底孔壁部易损坏。针对这些缺点 ,我们对这种塑料管在结构上进行了改进 ,如图 1 b所示 ,改进后的塑料宝塔管在管底孔和顶孔内端各设计了一个台阶 ,这样可增加底孔、顶孔内端的耐磨性 ,由于底…  相似文献   

12.
总结络筒过程中乱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了细纱管纱脱圈、大吸嘴与筒纱距离、张力盒作用不良、结头动作频繁、筒纱与槽筒接触不良对筒纱乱纱纱疵的影响,并介绍了预防筒纱夹回丝、小辫子纱、双纱纱疵的技术要点。认为做好细纱管纱成形工作和张力盒、捻接器等部件的检修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乱纱纱疵的发生;合理设置络筒工艺和做好各部清洁工作才能更好的减少筒纱各类纱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张健 《国外丝绸》2011,(5):175-177
松式络筒是影响筒纱染色的关键工序之一,分析了松式筒纱质量对筒纱染色的影响,并对影响松式络筒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Espero-M型络筒机上的筒纱刹车和筒子架抬起由同一个气阀控制,接头时,气阀给一定气压,控制筒纱刹车停转并把筒子架抬起.设备运转一年后,该气阀相继出现漏气现象,致使筒子处于半刹和筒子架放不下来,造成坏锭,必须更换新的气阀才能工作,耗材费工.  相似文献   

15.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细纱和络筒工序对纱线毛羽的影响最大。在ESPERO-M型自动络筒机上进行毛羽控制纺纱实验,探讨了络纱速度、络纱张力及管纱大小对3种不同纱支纱线毛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纱线毛羽随着络纱速度增加而增加;纱线毛羽数并不完全随张力增加而增加,当纱线控制器气压在50~80mbar之间时,纱线有害毛羽随张力的增加先减后增;当管纱由顶端退绕到底端时络纱毛羽增加。  相似文献   

16.
我公司有25台№21C型自动络筒机,正常生产中,产生的坏筒纱需要复倒.若采用普通络筒机复倒,易损伤纱线,而购买专用倒纱装置则价格太高,且复倒时不使用支架,也会造成断头多,筒纱成形差.故而我们自制了倒纱支架,见图1.  相似文献   

17.
A631C型捻线机是筒并捻联合机,纱架上四排筒子引出的纱都经过同一导纱杆上的张力球,由于摩擦力大引起单线张力大,断头率较高。一、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公司的№21C型络筒机自投产以来,筒纱成形一直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且严重影响了并线工序的正常生产。通过观察,发现成形不良的筒子大多呈现菊花芯并伴随年轮、凸边形状。经过细致观察分析,造成筒纱成形不  相似文献   

19.
田锋 《棉纺织技术》1992,20(12):23-26
本文介绍对132M型络筒机的多项技术改造,包括清纱、槽筒、锭管等,使筒纱质量提高,满足了细薄高密产品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筒纱长细节纱疵形成的原因,简述了BP神经网络的算法,讨论了神经网络在纺织领域研究的一些新进展,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筒纱长细节纱疵预测模型。将预测值和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于筒纱长细节纱疵预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