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分离设备的结构是影响介质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同样流动条件下,不同结构设备中的流场分布相差极大,因此,分散相在设备中的分离过程所遵循的分离模型不宜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针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提出了塞流、横混流和返混流主要分离模型,并重新界定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给出了有关分离特性计算公式,以及提高分离设备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途径,并指出了塞流模型的技术经济状态最好,应成为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设计及运行的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2.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主要分离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设备的结构是影响介质流动特性的关键因素。在同样流动条件下,不同结构设备中的流场分布相差极大,因此,分散相在设备中的分离过程所遵循的分离模型不宜一概而论,而应区别对待。本文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针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提出了塞流,横混流和返混主要分离模型,并重新界定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条件,给出了有产分离特性计算公式,以及提高分离设备性能的主要技术措施和途径,并指出了塞流模型的技术经济状态最好,应成为  相似文献   

3.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设计理论尚不完善,设备设计尚处经验阶段,设备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的实际,在基于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引入分散相的粒径分布模型入手,通过对临界粒径的分析,提示了分离效果,设备结构与介质特性三方面之产是的内在联系,由此建立了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效率计算模型与设备设计计算模型。此外,本文还引入了粒级效率的概念,并论述了粒级效益与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澄清了多年来  相似文献   

4.
针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设计理论尚不完善,设备设计尚处经验阶段,设备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的实际,在基于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引入分散相的粒径分布模犁入手,通过对临界粒径的分析,揭示了分离效果、设备结构与介质特性三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由此建立了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效率计算模型与设备设计计算模型。此外,本文还引入了粒级效率的概念,并论述了粒级效率与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澄清了多年来在设备分离效果上的一些模糊概念。  相似文献   

5.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入口构件起着吸收来液动能、降低来液压降、稳定液体流态的作用。尽管流体介质特性一样,但入口位置不同.流体的流动特性及分离效率就会相差较大。依据重力沉降分离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不同人口方位下流场流动特性、液滴临界直径和设备分离效率,并给出了临界直径和分离效率的计算公式,为今后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水重力分离过程中的液滴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揭示分散相在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中的运动和分离机理,应用液滴动力学理论,对分散相在连续相中的受力、运动和轨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油水重力分离过程基本都处于Stokes沉降区,可直接采用Stokes解进行液滴的有关受力计算;也可忽略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加速效应,直接以终端沉降速度进行液滴的有关运动计算;为了改变设备的分离特性,应尽可能采用较大的流道宽高比,较小的流道层间距等。这对于揭示油水重力分离规律,优化流道结构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建立的三相分离模拟实验装置上,对美国C-E Natco公司的Performax分离器、河南石油勘探局的HNS-Ⅱ型分离器和近年研究开发的重力式油水分离结构优化的设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优化设备的分离特性优于HNS-Ⅱ型分离器和美国C-E Natco公司的Performax分离器,是新型高效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更加理想、实用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8.
重力式油水分离设备内流场的PIV技术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是由图像采集部分(包括工业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等)与图像处理部分(包括计算机,监视器、打印机等)所组成,并采用PIV技术对重力式油水分离试验模型的主要构件(入口件、整流件、聚结件和集液件)中的几种典型结构进行了模拟试验筛选,并成功地获得了模型流场的两维速度图像,进而提出了一些流动特性良好的分离设备优化结构模型,由此建立了一些新型分离设备的结构优化模型,为今后深入研究重力式分离设备  相似文献   

9.
油水重力分离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主要有重力分离和旋流分离。虽然旋流分离器设备小巧,分离效率高,但存在能耗不足的缺点,因而应用最广泛实用的仍是重力分离技术。经对几种设备比较,HNS—Ⅲ型分离器分离特性最优,油中含水仅为1.56%,是新型高效重力分离设备实用的结构模型。建议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此方面的技术规划、科研攻关及推广应用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并成立专门的开发研究机构,建立油水分离设备的专业定点生产基地,促进我国油田地面工程综合装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重力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重力式分离模拟试验系统,以白油和水作为工作介质,分析了6个取样口和油出口、水出口的油水分离效果,进而研究了卧式油水分离器的分离特性和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分离器内存在一个最佳的油水界面位置,在该位置油层中的水滴分离效果最好,油相粘度是决定该位置的重要参数;②油层厚度相同时,入口含油浓度越小,油相需要的停留时间越少,分离效率就越高,水相的分离效率与入口含油浓度无直接关系;③无内部构件的分离器底部流场存在剧烈的涡流,严重影响油水分离特性,须添加整流和聚结构件,改善分离器内部流场,促进小液滴的聚结合并,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11.
海底环境的低温、高压等特点,对海底输油管道保温结构的性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海底条件对输油管道保温结构的要求,海底管道保温结构的主要类型,包括管中管结构、单壁管结构及集束管结构等,比较了海底管道保温结构特性与应用情况,并对海底管道保温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轻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工程实践,从结构形式选择和结构平面布置等方面,论述了多层轻钢结构房屋设计要领,结合工程设计实例,介绍了轻钢结构体系设计,计算分析和节点设计,对轻钢结构应用于多层建筑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济指标分析表明,多层轻钢结构房屋节省钢材,其造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根据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地球物理特征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盆地中的构造样式,表现为基底卷入式的张性断块,宽缓褶皱,反转构造等典型特征,由于应力场的边界条件不同及构造叠加作用,发育一系列成带分布的扭动断层,反映了构造伸展与收缩的旋回作用,它们是构造深部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李建锋  谷永兴  刘永雷  黎丽  刘军  曾鸿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4):11-13,17,145,146
秋里塔格构造带是库车坳陷最重要的油气接替勘探领域,受古隆起控制,中生界沉积变化快,南天山冲断体系构造发育空间受限,两套滑脱层分布差异大,东、西两段构造变形特征明显不同。依据构造样式和油气勘探特点差异,秋里塔格构造带可分为两大段——西秋段和东秋段,可进一步细分为五小段——佳木段、西秋西段、西秋东段、东秋段和迪那段,不同段的油气勘探方向不同。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polymer solution structure on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In this paper,a series of experiments,including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and core displacement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  相似文献   

16.
桩海地区是沾化和黄河口凹陷的结合部,特殊构造的位置造就了该区复杂的构造特征。本文在系统分析地震及钻井资料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其走滑和挤压构造特征。初步研究表明:该区印支期以宽缓的褶皱为主要特征;燕山期发育大型走滑构造,伴有挤压构造;喜玛拉雅期以拉张和走滑构造运动为主,局部有挤压构造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及沿海大陆架受西伯利亚,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块俯冲,碰撞对接作用,造成中国各含油气盆地中的构造样式几乎都有着扭动应力因素的影响形成张扭或压扭与渗入,折离断裂构造相伴生,使构造样式识别易误,本文根据中国实际提出拆离型与透入,渗入断裂构造的本质差异,并示其在地震剖面切片上不同的反映,以助于在地震构造造解释鉴别三大类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18.
渤海抗冰结构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各个时期各种平台结构的抗冰特征,通过计算分析和现场检验表明,渤海八号平台结构设计较为合理,如果能装上正倒锥组合体,它将是目前最好的抗冰结构形式之一,尤其是对于水深在25m以浅的水域。  相似文献   

19.
曾母盆地属周缘前陆盆地,发育于两个不同块体会聚带上,后期又经过走滑体系的作用,其特殊的构造部位和特定的沉积环境,造就了独特,丰富的构造样式,主要有断块构造,花状构造,底辟构造,反转构造,潜山构造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局部构造发育了不同时期和部位,空间上相互叠置,为油气聚集的理想场所。  相似文献   

20.
综述海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针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受力特点和振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国内外在海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并提出在海洋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应该着手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