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JS-2m重型坦克是JS-2的改进型。1943年12月勿勿开始服役的JS-2重型坦克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极为成功的重型装甲武器了。它采用一台V-2JS型柴油发动机,能够释放出520匹的马力。买122mmD-  相似文献   

2.
最后的猎豹     
实车简介 "猎豹"坦克歼击车是二战期间综合性能最好的反坦克战斗车辆。其装载着与"虎王"坦克相当的火炮,它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中击穿当时除JS-2重型坦克以外所有对手坦克的装甲,防护水平也不低于"虎"Ⅰ重型坦克,机动性又与"黑豹"相当。不可否认,"猎豹"坦克歼击车的发展就如同T-34坦克发展出SU-85自行火炮一样,它可以说是精密版的德国SU-100。  相似文献   

3.
孙川  周旭 《模型世界》2013,(10):74-77
二战中的欧洲东线战场上,德军的虎式和虎王坦克凭借优秀的防护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给苏联人在攻守两端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获得-种能与德军重型坦克想抗衡的重型坦克,苏联在库尔斯克战役后将KV-85和KV-15的设计结合起来,加以更强的火力和装甲,形成了被称为JS-85的新坦克,生产后定名为JS-1,其后根据战场上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了-系列的修改,发展出了JS-2。JS-2和JS-1最大的区别就是换装了A-19122毫米火炮,A-19火炮威力较以往苏军坦克有了很大的提升,但由于其采用了分装弹药,导致射速很慢,只有每分钟1~2发,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个很大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卫国战争期间,先后研制出KV、T34等系列坦克,随着战争不断的扩展与深入,急需一种火力强、机动性能和装甲防护性好的重型坦克,用于对付德国的豹式与虎式重型坦克,于是,以KV系列为蓝本,在1943年秋研制出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JS-1型重型坦克,随后又生产出JS-2型,最后在该坦克底盘的基础上设计安装了122mm与152mm的加长榴弹炮,被称为JSU/122和JSU/152自行火炮,该榴弹炮曾经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创造了一个火炮团一次摧毁德军12辆“虎”式重型坦克和1辆“象”式坦克歼击车的记录,JSU/152自行火炮战斗全重41.8t,乘员5名,一门MJ1-20型152mm  相似文献   

5.
绝望的战斗     
故事背景1945年.纳粹德国的士兵们进行着最后的抵抗。在柏林守城战役中,一辆被打断履带的JS-152自行火炮横在柏林街头,SS第11师的掷弹兵们倚靠着废墟和被击毁的战车进行着绝望的战斗。JS-152自行榴弹炮是从JS-2重型坦克发展而来的.威力惊人,在正常战斗距离可将黑豹坦克正面装甲整块轰碎,二战后期大量装备苏联装甲部队。  相似文献   

6.
“斯大林2号”(JS-2)是二战后期苏军最优秀的重型坦克,它战斗全重46.2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520马力,最大公路行程240公里。此型坦克采用分装式弹药,备弹28发。其使用的D25T122毫米43倍口径坦克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之内击穿160毫米的钢板,这足以击毁德国的“黑豹”和“虎”式重型坦克。它在比德军“虎王”重型坦克轻了近20吨的情况下,却能做到性能与“虎王”旗鼓相当,加上战时苏联可怕的生产能力,相比较“虎王”4倍以上的产量使其成为了战场上德国装甲师团最可怕的克星。“斯大林2号”坦克被人们称为“胜利”坦克,它作为苏军装甲力量的…  相似文献   

7.
小画廊     
《模型世界》2006,(10):52-52
作者:苗诚二战美军GMC2.5吨卡车作者:夏春光悍马M998装甲指挥车M3坦克我设计的T-43重型坦克作者:龚文苏联“现代”级战舰作者:陈罡苏联“光荣”级战舰作者:陈罡小画廊~~  相似文献   

8.
SMK重型坦克 1937年,哈尔科夫机车厂决定在T-35重型坦克基础上研制新一代多炮塔重型坦克,其特点是拥有强大的装甲防护。能够突破敌方的坚固防御阵地。1937年11月5日,哈尔科夫机车厂的方案获得批准.其技术特点是:战斗全重50-60吨,装甲厚度45毫米至75毫米,装有3个炮塔——1个炮塔装备76毫米榴弹炮,另两个装备45毫米加农炮。1938年初,哈尔科夫机车厂提交了6个相关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酋长”主战坦克(或译为奇伏坦坦克)服役于1967年,战斗全重55吨,前装甲采用陶瓷复合装甲,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复合装甲的坦克之一。“酋长”主战坦克具有鲜明的英国风格:机动性较差,但火力强大,装甲坚实。主要武器为一门L1IA5 120毫米线膛炮。该坦克参加了中东战争和海湾战争。它从投产以来一直在进行不断改进,其中5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这次制作的对象。套材准备做这款“老”模型,实在是因为做烦了德  相似文献   

10.
为消灭德军主力立下汗马功劳1941年6月,德军三个主力集团群共305万兵力大举进犯苏联,苏军处于极其不利的态势。1942年,德军在东线投入新式重型坦克——“虎I”。在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苏军没有任何一款战车或火炮可以与其对阵。1944年初,苏军装备了少量最新的JS-1(即斯大林-1型)坦克。它由KV重型坦克发展而来,由于火力等其他方面的原因,JS-1依然不是“虎I”的对手。但为了对抗“虎”式坦克,苏军先后研制了T34/85与JS-2型坦克。1943年苏军开发了JS-2重型坦克,1944年春,由车雅宾施克的基洛夫施基工厂生产。在此以后又对其进行了合理化改…  相似文献   

11.
当二战接进尾声时,苏联坦克设计人员并没有放弃重型坦克的改进工作,在"斯大林2"走下生产线后,更新重型坦克便被提到了工作日程上.在1945年柏林阅兵式上,"斯大林3"重型坦克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公众面前,它立刻引起了英美国家的恐慌.它独特的外形已具有了战后坦克的特点,200多毫米厚的装甲加上其优良的防弹外形使其成为了"有战列舰防护的重型坦克".  相似文献   

12.
小巴 《模型世界》2006,(3):20-22
历史1941年在德军装甲部队T-34等苏军坦克强大攻势压力下,希特勒要求波尔舍公司和亨舍尔公司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以应对苏军的坦克。1942年8月29日,“虎Ⅰ”第一次出现在502重型坦克团第一连,当时该坦克团一连位于列宁格勒。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附近,501重型坦克团中又出现了“虎”Ⅰ式坦克的身影。接着“虎Ⅰ”被陆续装备到一些重型坦克部队,它一直服役到战争结束。1945年4、5月,“虎Ⅰ”参加了柏林的防御战。“虎Ⅰ”装备的88mm炮威力巨大,这使其成为所有盟军坦克危险的对手,它那厚重的装甲几乎坚不可摧。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  相似文献   

13.
击毁KV!!     
<正>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KV)是苏联的系列重型坦克,它以苏联国防委员、政治家克里门特·伏罗希洛夫命名。该系列坦克在二战中被红军广泛使用,战争初期特别是德军入侵苏联的第一年,这类坦克就以厚实的装甲著称于战场。KV-2是一种装备M-10 152毫米榴弹炮的重型突击坦克。由于其巨大的主炮  相似文献   

14.
1944年春苏联红军新型JS/2重型坦克首次出现在战场上,它与德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相互抗衡着并取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苏联的坦克设计师们并没有因此停顿下来,而一种全新的坦克正在研制之中。以设计重型坦克而闻名的科京设计局技术人员正展开着一系列的攻关研究,其设计亮点在于新车型的车首上装甲由两块很大的装甲钢板焊接而成,中间突起,这样可以使车首前装甲在面对从前方入射的炮弹时获得更大的倾角,增加炮弹的跳弹概率,而炮塔则采用了工程师库切琴设计的球形炮塔,主武器仍然是1门122毫米火炮,这种球形炮塔犹如一个扣过来的铁锅,它有点…  相似文献   

15.
巨人的尴尬     
使用套材:田宫 35241号、3521235180号、35200号中的士兵港龙 6126号、6115号UGU F-3004国风格的战车。但“虎”(P)最大的缺点就是机械可靠性差,尤其是行走部分。这也是其在“虎”式坦克竞争中败北的主要原因。在其改为坦克歼击车以后这个弱点虽然得到了一些改善,但并不完美。“大象”(Elefant)拥有极具震撼力的88mm大炮,它可以在极远的距离内击毁敌人的装甲车辆。厚重的装甲为乘员们提供了值得信赖的防护,也可以说“大象”(Elefant)在装甲防护和火力攻击方面已达到了极至。但是请不要忘记,任何战车的优劣在于它的机动、…  相似文献   

16.
callfunny 《模型世界》2014,(10):68-71
T-55坦克是苏联于二战结束后设计开发的一种中型坦克,并于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口到中东地区,部分T-55一直服役至90年代,堪称一代老将。由于不断的消耗和老化,中东各国都对T-55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伊拉克军队的T-55"英格玛"便是其中之一。这种改进型增加了箱式结构的模块化装甲,炮塔及车体前部、两侧均安装了类似美军装备上常见的反应装甲,令人眼前一亮!不过海湾战争之后,美军从缴获的车辆上发现,那些看起来很唬人的爆破反应装甲,只不过是几个空盒子而已。  相似文献   

17.
杨钧博 《模型世界》2016,(12):68-73
正T-54/55型坦克是由苏联设计的主战坦克。其原型于二战结束前的1945年3月问世,量产则开始于1947年。其后,T-54/55型坦克迅速成为苏联及华约国家的装甲主力,并被输出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因而,T-54/55型坦克几乎参加了20世纪后半叶的几乎所有武装冲突。T-54/55系列自诞生之初就在不断改进,在T-54A的基础上衍生出了T-54B。其上装备D-10T2S型100毫米坦克炮,配备STP-2型稳定器。T-54B型於1957年开始量产。在其生产  相似文献   

18.
刘昉 《模型世界》2008,(7):34-37
名称的由来同I号坦克一样,Ⅱ号坦克首次登场是在西班牙,当时少量的Ⅱ号坦克参战,实战证明,它不是装备了45毫米火炮的苏联T-26s的对手。Ⅱ号坦克随装甲部队大量使用是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后它又大量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中使用,在苏联战场中较少看到它的身影。Ⅱ号坦克装甲薄,防护能力差,  相似文献   

19.
张璐阳 《模型世界》2010,(10):28-31
1942年8月苏联国防部获悉德军正在制造一种新型重型坦克,为有效应对未来的敌人威胁,苏联人在KV-85重型坦克原有基础上,由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厂设计处开发出一种装有85毫米口径坦克炮和厚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它被以当时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简写为JS。但是在之后的战斗中人们发现新型坦克的火力不足以克制德军“虎”式坦克的强大威力。  相似文献   

20.
宋冉 《模型世界》2010,(12):70-71
苏联于1935年设计出BT-7快速坦克。由于当时的传动装置不能在重型坦克上使用,所以坦克的装甲厚度不能太厚。这导致了坦克需要以部分防护能力来换取速度。这种缺点也体现在了BT-7中型坦克上。为了克服这一弱点,BT-7的车体装甲使用焊接装甲,并加大装甲板倾斜角度,以增强防护力。该车采用新设计的炮塔,安装一门45毫米火炮和两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还换用了发动机,使机动性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