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晓琼 《中外医疗》2008,27(36):8-9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 对我市3家二级(含二甲)以上医院的部分临床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医疗锐器伤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名护士都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96.5%,其中1年内发生针刺伤508次,年刺伤率人均发生2.5次;安瓿损伤196次,人均发生1次; 其他锐器伤70次,人均发生0.35次.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淡薄,医院存在制度不健全,补救措施不及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我市五家医院的部分临床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行统计分析。结果167名护士1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发生率达100%;发生针刺伤共516次,年刺伤率人均3.1次;安瓿玻璃损伤176次,年刺伤率人均1.1次;其他如刀、剪等损伤66次,年人均0.4次。结论护理人员面临锐器损伤的职业危险,各方面应采取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护理人员对锐器损伤的防范意识,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的调查,探讨其相应的防护改进措施。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182名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情况。结果:182名护士锐器伤总次数636次,人均3.42次/年,其中3次/年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38.71%;工作2年以内的护士发生锐器伤次数最频繁,人均5.5次/年;锐器伤主要发生在配药,占24.06%;掰安瓿占22.48%;56.76%的未戴手套防护;锐器伤后57.7%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31.92%挤出伤口的血用肥皂水冲洗并消毒。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的最高危人群,规范操作流程和废弃锐器的收集处理流程,健全锐器伤报告和处置制度,提倡使用安全防护器具,可有效的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提高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法对成都市七所医院共计113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情况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结果:84.1%的手术室护士在过去18个月里发生过锐器伤,累计发生4次以上的占31.1%;61.1%的护士近期皮肤粘膜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锐器伤的发生时间主要是清洗器械和为病人输液或配药时,分别占46%、42.5%;发生锐器伤的手术类型中无HBV等相关实验室检查报告的占23.6%;锐器伤与护士的护龄及学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职称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40.7%的护士认为上级领导对手术室锐器伤不关心;而仅有9.2%的护士在发生锐器伤后上报院感科。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5.
钟翠坤 《吉林医学》2011,32(12):481-482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56例不同护龄的临床护士在日常护理操作中发生锐器伤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48例(85.7%)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共发生锐器伤91例次,人均1.6例次。最容易发生锐器刺伤的前6项操作分别是:注射及拔针时、取注射器或输液器上针头时、手掰安瓿时、回套针帽时、清理用物时、静脉加药时,低年资的护士锐器伤发生率明显高于高年资护士。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对降低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我院128名临床护士锐器伤情况。结果 96%的护士发生锐器伤,人均2.23次/年;每年发生锐器伤的频率为2次的占46.11%,3次的占35.50%。主要原因是发生在注射器针头与针帽的安装、分离,占26.12%,整理使用后的锐器占22.07%,掰安瓿占17.80%。锐器伤后45.18%的护士挤出伤口的血并消毒,35.96%挤出伤口的血用肥皂水冲洗并消毒。结论临床护士是锐器伤的最高危人群,锐器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危险的传播途径之一。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加强安全操作技能训练,规范废弃锐器的收集处理,建立标准预防措施,可减少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护士医疗锐器伤的情况调查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08-309
目的 了解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范对策。方法 对本院内科5个病区、外科5个病区、手术室、供应室、门诊小儿注射室、成人注射室14个护理单元的护士发生医疗锐器伤害后所填写的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个护理单元的224名护士有189名发生过医疗锐器伤,发生率为84.4%。其中发生针刺伤644次,年人均被刺伤2.8次,安瓿玻璃伤672次,年人均3次,其他锐器伤10次。结论 护士面临医疗锐器伤的危险,要对护士加强安全教育,规范其操作行为,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收集箱,可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的调查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丹  王定壁 《西部医学》2010,22(2):372-37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原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473名护理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了解锐器伤发生的人数、种类、程度及原因,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探讨。结果在473名调查的护士中,84.14%的护士曾受到过医疗锐器伤,导致锐器伤的用物主要是:头皮针占23.27%,注射器针头占38.47%,玻璃类占25.42%,处置治疗后用物发生锐器伤占43.47%。结论护理人员医疗锐器伤发生率高,应采取积极相应的干预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减少锐器伤的发生,保证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9.
锐器伤的危害和职业防护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锐器伤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以及处理各种医疗器械时由一切锐利器械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其中,威胁最大的是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和艾滋病(HIV/AIDS)。护士是发生医疗锐器伤及感染以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人群,其锐器伤发生率为57.1%~93.7%。为了护士的职业安全,应了解护士发生锐器伤的危害,并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10.
赵婧 《吉林医学》2012,(30):6711-6712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后统计分析。结果:113名护士1年内均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发生率达100%,发生针刺伤共86次,年刺伤率人均1.8次;安瓶玻璃损伤62次,年刺伤率人均1.1次;刀剪损伤34次,年刺伤率人均0.4次。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锐器伤的职业危险,各方面应采取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情况,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10月作者对榆林市6所综合性医院的儿科护士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5名儿科临床护士在12个月内发生医疗锐器伤者占94.29%。高发地点主要在病房,占78.69%,其中ICU发生比例较高,占50.33%。护理对象为1~6岁患儿时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为73.88%。高发季节为春季和冬季,分别占30.54%和33.68%。锐器伤的种类中以针刺伤及玻璃伤为主,共占80.29%。结论:儿科护理人员发生医疗锐器损伤率高,除与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工作繁忙程度等有关外,还与儿科护理特点及儿科疾病季节性分布的特点有密切关系。应提高护理人员重视程度,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颖  郑爱军 《求医问药》2014,(3X):234-235
目的:探讨分析锐器伤对护士的危害及相应防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传染科和手术室的护士及实习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发生锐器伤的原因,并确定相应防护措施。结果:有95%的护士至少发生过一次锐器伤,有20%的实习生发生过一次锐器伤。结论:有部分护士和实习生在临床操作时,缺少安全防护意识,且操作不规范,粗心大意,故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较高。因此,院方应增强护士对锐器伤的防范意识,并对其进行相关教育培训,使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防止其感染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王聪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6):1103-1104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发生锐器伤现状,提出减少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2所二级医院2006年—2008年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情况。结果 2所二级医院临床护士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以针刺伤及玻璃安瓿刺伤为主,临床护士缺乏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结论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完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培训和监管,是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护理管理干预在防范护士职业锐器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年来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和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护士职业锐器伤的情况,并提出持续改进的防范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了解2007~2008年我院不同职称在岗104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并作为观察组。将2003~2004年调查的79例临床护士锐器伤的情况作为对照组,了解观察组护士通过护理管理干预及职业防护培训后职业锐器伤的有效降低情况。结果:观察组104名护士与对照组79例护士的职业锐器伤比较,除掰安瓿外。其他项目的锐器伤总和也是针刺伤的发生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医院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士职业防护培训,合理增加护理人力资源,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范,强制性使用安全用具和锐器盒,实行医疗垃圾分类处理,这是降低锐器伤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宋海凤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4):134-135,137
目的:了解病房轮班护士锐器损伤的发生率、刺伤原因、环节、有关防护的概念及安全操作行为等问题。方法:采用便利抽样对病房参与轮班的护士共65名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护士中有62名发生过锐器伤,发生率为95.38%,年人均损伤5.2次,其中75.42%为污染锐器损伤。结论:病房轮班护士锐器损伤发生率高,应加强防护意识,建立并执行全面性防护措施,避免锐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在护理操作中锐器伤的情况,探讨相应的防护干预.方法 对我院96份锐器伤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锐器伤是发生在临床护士的护理操作中的常见意外伤害.结论 临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重视,尤其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降低职业性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及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法对海口市五所医院共计116名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发生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为84.48%, 发生密度是0.84(次/人·月-1);锐器伤的发生时间主要是清洗器械和为病人输液或配药时,分别占28.6%、24.5%;护龄较短、职称较低的护士,锐器伤的发生密度较高.导致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缺乏自我防护意识、错误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环境因素和工作氛围、锐利物品的使用及处理不当等.结论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锐器伤发生上报的196例案例发生情况,进行监测追踪,对锐器伤的发生原因、锐器种类、操作环节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高,占85.71%和46.43%;白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占91.33%;所有锐器伤中,主要是针刺伤占85.71%;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操作前、中占60.7l%,其次为操作后整理用物占17.86%。锐器伤不明感染源的占52.04%,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占95.92%。结论:护士及低年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操作不规范、防护不当是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力口曼量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行为,是减少锐器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供应室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13-14,17
目的了解供应室护士医疗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本地区各级医院供应室2年内发生的医疗锐器伤情况。结果资历和认知程度越高,防护意识越强,发生锐器伤的几率越低。结论采取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预防和降低医疗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吴娟  李胜玲  王瑞 《吉林医学》2012,(10):2172-2173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士锐器伤的现状,探讨发生原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术室护士锐器伤调查表对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69名护士进行锐器伤经历及相关问题的回顾性调查。结果:92.6%的手术室护士在担任器械护士被刺伤,手术室护士均曾发生过锐器伤,锐器种类有注射针头、缝针、刀剪、安瓿、尖头器械(布巾钳、对位钳)及电凝器械,其中缝针刺伤占35.7%,锐器伤有54.1%发生在手术配合中,69名手术室护士1年中发生锐器伤68名,且护龄越高,损失次数越少,66.2%的护士损伤后用消毒液消毒伤口,17.6%的护士损伤后消毒并包扎伤口,76.5%的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获得防护知识,在骨关节外科手术的护士受伤率最高,占76.4%。结论:手术室护士发生锐器伤的职业危害较大,应加强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对护士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