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于固定终端要实现移动IPv6(MIPv6)协议,主要是实现固定终端节点对移动性的支持,也就是实现与移动节点相互通信的过程中所必须的操作。下面就针对与移动终端节点的通信过程给出面向固定终端的MIPv6协议的详细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端口守护进程的研究与实现: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彪  陈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2):146-147,150
讨论了IPv4网络与IPv6网络之间的互操作及平滑升级机制。阐述了守护进程运行原理,IPv6服务器与IPv6,IPv4客户端进行通信的原理。讨论了基于端口守护进程实现双协议栈支持的技术方案,并在Linux环境下实现了一个端口守护进程,能够同时支持IPv4与IPv6协议栈。  相似文献   

3.
采用Boson NetSim,基于Cisco ISL和IEEE 802.1Q组建了不同协议的VLAN间通信异构网络,设计了模拟拓扑图,分析了路由器的端口设置、IP地址分配以及配置命令,对虚拟通信网络进行了仿真测试,实现了不同协议的VLAN间通信,并在实际的网络设备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组建的虚拟通信网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MIS中研制的分布式多级过程控制机与管理机实时并行通信的机制,详细讨论了实时并行通信软件的实现方法。在不增加硬件费用情况下,该通信机制能支持多种协议及多种数据结构的实时并行通信,达到“请求/响应”命令和生产实时参数的快速传递。  相似文献   

5.
不同协议栈间的手机软件移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手机软件在不同协议栈之间的可移植性,根据AT命令特性,提出一个有效的协议栈适配层实现框架,在几乎不改变手机软件结构的情况下,通过AT命令实现上层通信层与芯片、GSM模组或其他通信协议之间的通信,使手机软件开发独立于特定的协议栈。基于该框架,该文对短消息等相关功能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系统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电力开关远程控制系统中基于单片机的通信系统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着重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的研究以及软件实现,该协议保证地址、命令及数据信息能够实现远程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7.
针对PowerPC在高速信号和大量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优势,在PowerPC860板的通信处理模块CPM的SCC3设备上开发了板级支持包BSP,使串口通信通道SCC3端口实现了HDLC协议的自环方式通信,通过SCC3端口发送数据或文件,将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PC仿真终端显示。  相似文献   

8.
AFDX端系统通信端口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航空电子全双工交换以太网(AFDX)通信端口作为AFDX端系统提供给应用程序的接口,对于AFDX网络消息的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AFDX端系统仿真接口板卡的AFDX协议栈在板上实现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满足AFDX协议的通信端口的实现方法.端口在端系统驱动中通过加载配置,创建端口、端口发送/接收3个步骤实现,经过应用程序测试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1 问题来源传统Internet协议簇(IPS)仅支持尽力而为(best effort,BE)服务,从主要的TCP/IP协议及socket编程接口来说,应用通信前除显式指定地址和端口外,不再需要说明应用数据的特性和所需的通信质量。简单的体系结构、通信服务和层次协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简化中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Internet能在全球生存的主要原因,也能较好适合传统应用(如远程登录和电子邮件)单纯的通信需  相似文献   

10.
针对网络摄像机不具备远程监控能力的问题,基于MT7620A设计了一种支持远程监控的智慧网关。网关使用MT7620A作为主控芯片,搭载OpenWrt系统。通过创建ONVIF客户端与同一局域网中支持ONVIF协议的监控设备进行通信,实现设备发现、信息获取、云台控制和视频流读取等功能;网关与云平台通过MQTT协议实现信令交互,云平台可以向网关发送设备管理、云台控制和视频流读取等命令;网关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命令进行解析和协议转换,实现对设备的管理,以及对监控设备云台的控制和视频流读取。网关在使用FFMPEG接口获取视频流之后,通过Socket TCP与云平台建立连接并发送视频流,保证视频流远程传输的稳定可靠。网关配有4G通信模块,避免了接入互联网受到有线网络通信的限制,双重通信方式更加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传输。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网关能够支持云平台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单片机多机通信协议的设计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将单片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融合,通过优化数据包的格式和控制方式以及引入帧检测序列,设计了单片机多机通信协议。实验表明,此协议能正常运行基于AT89S52的单片机网络上,具有相当高的网络可靠性,极大地提高了处理速度和效率。它实现了客户机与服户机间的通信,以及客户机与客户机间的通信,解决了8位单片机多机通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异构系统下网络通信的实时性,提出一种跨平台的实时TCP/IP协议栈(RTTCP/IP)实现方法。运用操作系统适配技术屏蔽底层数据处理的差异性,增强协议栈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通过简化TCP/IP协议栈的结构,减少协议栈对系统资源的占用;采用内存映射技术,将内核空间地址映射到用户空间,避免用户与内核间的数据拷贝操作;引入基于时分多址的介质访问机制和数据包优先级策略,防止网络传输冲突,解决数据包优先级倒置问题。测试结果表明,RTTCP/IP实现方法能够减少系统开销和通信延迟,提高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顺序包交换协议SPX是一个会话级的,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提供了传输层的虚电路接口,具有传输可靠,按序递送,流控制和禁止重包等特点。SPX为实现工作站间的实时通信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本文介绍了SPX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基于事件驱动的应用接口,描述了使用SPX协议接品工发工作站间实时通信应用的一般过程,并探讨了SPX协议在通信功能和实时性能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郑啸  魏仰苏 《微机发展》2004,14(7):93-95
WPT-2000是自主研制成功的国产广域网协议测试仪。它采用分体式系统结构,由一台便携式PC和包捕获控制器组成。为了实现两者之间高效而廉价的通信,采用了EPP接口方案。EPP是IEEE1284标准中定义的PC机上的增强并行接口协议,它支持高速半双工双向数据传送。结果证明,所设计的EPP接口方案可以完整可靠地将最高速率达2Mbps的广域网络数据包传送到PC。文中介绍了EPP接口协议、包捕获控制器的EPP接口电路设计和PC机上的EPP实现程序。  相似文献   

15.
张鹏飞 《测控技术》2010,29(3):23-26
在包含多媒体通信需求的高层体系结构(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系统中,一项关键性需求就是在HLA联邦成员之间能够发送和接收实时的多媒体数据。由于协议规范的限制,HLA下进行的多媒体播放效果较差,而接收缓冲区对于保证媒体流的播放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分级缓冲机制和基于测量缓冲区的可变缓冲设计方案,给出了视频的排序组帧策略。经过实验测试,该缓冲区在HLA系统的丢包和乱序范围内都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他有多媒体通信需求的HLA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通过数传电台实现PC机与单片机系统间主从式无线组网方法。并根据通信的需要制定了系统的通信协议,实现主从地址的识别以及误码的判断。此外采用单字节多次收发的方法,实现下位单片机与上位PC机系统的通信。大量实验证明,所制定的通信协议可以很好地实现无线数传电台间多址通信中数据的可靠接收和发送。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矿井下大范围空间的气体监测的以太网通信要求,实现监测数据由井下到井上的远距离传输,设计了一套基于JN5148单片机和W5500网络芯片的ZigBee-以太网网关设计方案,阐述了网关的硬件以及通信软件的设计.利用W5500内部集成的TCP/IP协议栈实现了以太网的通信,省去了在主控单片机上的TCP/IP协议栈移植.该方案具有开发周期短和数据传输稳定可靠等优点,能够简单灵活地实现ZigBee协议与TCP/IP协议的切换.设计网关的测试结果表明,可以实现ZigBee与以太网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相似文献   

18.
一个适用于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通信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王亚弟  汪斌强 《计算机工程》2006,32(12):157-159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模块间需要进行安全通信,但是目前存在的安全通信协议不能充分保证系统通信的安全性。为满足入侵检测系统中模块问通信可靠、机密、身份认证、数据完整及新鲜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模块间传输安全(MTS)协议。MTS协议由握手子协议和密文传输子协议构成,前者用于协商会话密钥及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后者则使用协商的会话密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最后验证了MTS协议的安全性,并在开放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ODIDS)中实现了该协议。  相似文献   

19.
The multi-rate IEEE 802.11 DCF MAC protocol can transmit control signals at a basic transmission rate and data signals at various transmission rates. When the transmission rates of the control signals and the data signals differ, the transmission range of the lower transmission rate is larger than the transmission range of the higher transmission rate. Since a lower transmission rate increases the transmission range, it also increases the nodes in the 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 (NAV) status and decreases the network throughput. However, if a neighbor receiving the control signal of the ongoing communication pair communicates with another node, it may occur signal interference. This study proposes a Space Overlapping MAC (SO-MAC) protocol to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pairs and avoid interferences in single radio for multi-rate wireless network. The SO-MAC protocol uses a channel division mechanism to avoid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and control signals. This study also proposes a bandwidth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the sub-channels to max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bandwidth of the divided sub-channels. To solve the interference between the data signals, SO-MAC allows a neighbor of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to use the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can send or receive the data signal to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pair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to the IEEE 802.11 DCF protocol and DCA protocol, the proposed SO-MAC protocol with the bandwidth allocation strategy can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pairs, achieve better throughput, reduce the number of handshake failures, and decrease the delay of transmitting a packet.  相似文献   

20.
当下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移动智能终端安全尤其是用户隐私信息泄露问题备受关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界检测的移动智能终端隐私泄露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无线网桥,获取移动终端网络边界的数据包,进行解包分析,能够有效地检测出移动智能终端在访问互联网时是否存在隐私信息泄露问题。测试表明,该方法适用于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支持对TCP报文尤其是HTTP协议的解析,能够实时地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