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薄壁壳理论和水下爆炸理论,对圆柱形水下爆炸实验容器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弹性范围内的壁部应变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导出了圆柱形水下爆炸实验容器在爆炸冲击波作用下壁部弹性应变与容器直径、壁厚及内部爆炸药量之间的关系,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公式求解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论及实验研究了金属橡胶材料吸声性能参数.由金属橡胶材料声学特性参数理论计算式,推导出金属橡胶材料吸声性能参数──声阻抗率和吸声系数的理论计算公式.实验研究了金属橡胶材料结构常数和压缩模量,并建立了结构常数、压缩模量与材料结构参数的关系式,结果表明:相同平均孔隙直径金属橡胶材料具有相同的结构常数值;在一般频率范围内,相同结构参数金属橡胶材料压缩模量近似为常量.通过金属橡胶材料吸声系数的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验证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首次获得了环戊酮分子8a1轨道的电子动量谱的实验结果,并且给出了价轨道的电离能谱信息.实验用非共面对称几何条件下的能量多道型电子动量谱仪完成,入射电子的能量为1200 eV和600 eV加结合能.Ha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光电效应实验及理论解释,为量子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中,如何有效减少实验影响因素,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成为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改进的一个关键点。本从光电效应实验测量的伏安曲线出发,分析理论与实验结果上的差异,提出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实验操作办法,为光电效应伏安特性实验的改进,获得更加精确的实验数据以及光电效应实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高分辨率电子动量谱仪上首次获得了异丁烷分子 (Isobutane)的结合能谱和动量谱的实验结果 ,并用HF和DFT方法做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苑立波  林沛  肖德航 《光子学报》2004,33(10):1166-1168
利用三根光纤以正三角形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了三光纤Moiré干涉,建立了纤端出射场干涉模型,并进行了理论计算.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符合较好.为光纤莫尔传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TESLA型高阶模耦合器的改进, 对所设计的改进型TESLA式高阶模耦合器进行实验, 对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结果表明改进的高阶模耦合器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8.
分析良导体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理论原理的不足而导致实验结果与标准值有较大差距的原因,通过传热学知识,对铜圆柱体有关热量传递进行了修正。发现修正后的实验结果准确度明显高于修正前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首次获得了异戊二烯分子10a′轨道的电子动量谱的实验结果,并与用Hatree-Fock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作了比较,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中电磁波传输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灵  赵青  罗先刚  马平  刘述章  黄成  邢晓俊  张春艳  陈旭霖 《物理学报》2012,61(15):155203-155203
本文对35 GHz和96 GHz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 得到了电磁波衰减随等离子体密度、碰撞频率和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规律. 等离子体密度增加一个数量级时, 电磁波衰减增加一个数量级; 随着等离子体碰撞频率的增加, 电磁波衰减先增加后减小; 随着电磁波频率的增加, 衰减下降. 以激波管为实验平台进行了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输特性的实验研究, 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 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 提高电磁波频率是解决黑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弗兰克-赫兹实验中的伏安特性的理论关系,并与实验进行了对比。对比表明,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用高分辨率电子动量谱仪进行丁酮分子的结合能谱和内价轨道1a"电子动量谱的实验工作,以及用HartreeFock和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1a"轨道电子动量谱的理论研究.得到了各价轨道的电离能值以及理论计算的总能、偶极矩和1a"轨道的二维密度图.并比较了内价轨道1a"的电子动量谱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在钠原子分子混合体系中 ,实验研究了加入缓冲气体对高位态原子分子碰撞能量转移和分子扩散带辐射的增强效应 ;运用瞬态碰撞模型作了理论计算 ,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应用已经发展的轻核反应新模型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中子诱发16O反应截面,比较和分析了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的符合情况看,这一理论和方法对于计算轻核的双微分截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已经发展的轻核反应新模型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中子诱发^16O反应截面,比较和分析了出射中子双微分截面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从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的符合情况看,这一理论和方法对于计算轻核的双微分截面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验示例说明了误差理论和不确定度理论在处理实验结果中的应用,给出了具体操作流程.提倡在高职物理教学中采用不确定度理论来处理实验数据,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研究了在自组装惠斯通电桥实验中比例臂阻值对惠斯通电桥灵敏度的影响,并在实验结果上与理论分析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实验测量了 Ce∶KNSBN双光束耦合信号光有效增益 G随入射光强比 m的变化关系 .用中间段光折变理论对此变化关系进行了参量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 ,理论和实验结果定性符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动量谱学进行四氢呋喃及二恶烷的分子构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第三代电子动量谱仪首次获得了四氢呋喃和二恶烷HOMO轨道的电子动量分布,并将实验结果与不同构象的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四氢呋喃的C1,CS构象和二恶烷C2h构象的理论曲线分别与各自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宽频带电磁环境下计算机机箱关键部位感应电压统计分布的实验验证和基于随机矩阵理论的耦合模型的理论计算研究,给出了随机耦合模型(RCM)的应用流程和计算方法;就散射系数、归一化散射和归一化阻抗矩阵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非常一致;针对RCM的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验证了随机耦合模型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系统级效应分析和预测的适用性。结果证明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大型的具有非平行面封装腔体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效应及评估等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