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D95在阿托伐他汀抗大鼠三叉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结扎右侧眶下神经远端制备三叉神经痛模型,假手术组大鼠仅暴露右侧眶下神经,不结扎。造模后,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灌胃(10 mg·kg-1),共14 d;假手术组、三叉神经痛组大鼠每天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14 d。分别于造模前1 d及造模后3、7、14 d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造模后第15天处死大鼠取前额叶皮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核因子-κB(NF-κB)、p-NF-κB、白细胞介素(IL)-1β蛋白表达量。结果造模前3组大鼠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造模后3、7、14 d,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低于假手术组(P <0.05);造模后3 d,三叉神经痛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造模后7、14 d,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机械痛阈高于三叉神经痛组(P <0. 05)。三叉神经痛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高于假手术组(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量低于三叉神经痛组(P <0. 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三叉神经痛大鼠疼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额叶皮质中CD95、NF-κB、p-NF-κB、IL-1β蛋白表达,从而抑制前额叶皮质神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组织中NF-κB、TNF-α和IL-1β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12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脑出血组和治疗组采用自体血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于术后2 h将阿托伐他汀按10 mg/kg进行灌胃.于造模后12 h、1 d、2 d、3 d和5 d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NF-α、IL-1β及NF-κ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脑出血组TNF-α、IL-1β和NF-κB的表达增加(P<0.05),均为12 h开始持续增加,3 d时达高峰,持续表达至5 d;与脑出血组相比,治疗组TNF-α、IL-1β和NF-κB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 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存在NF-κB、TNF-α和IL-1β的高表达.阿托伐他汀可通过下调NF-κB信号分子的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脑出血后脑组织的炎症反应,从而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右归丸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观察右归丸对于模型大鼠炎性因子与血脂代谢的变化,探讨NF-κB/SREBPs信号通路在右归丸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和阿托伐他丁组,利用高脂饮食喂养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造模,分别给予右归丸和阿托伐他丁混悬液灌胃,检测血清中脂类物质含量,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观察主动脉血管壁形态学变化及RT-PCR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TLR4、NF-κB p65、SREBP1-c和ABCA1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右归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中血清TG、TC、LDL-C含量显著升高(P0.01),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经右归丸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TC及LDL-C的增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膜出现增厚,并伴有粥样斑块形成;右归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程度较模型组低,斑块面积减小,平滑肌细胞较模型组整齐;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右归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中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经治疗后两组IL-1β、IL-6、TNF-α的增高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大鼠主动脉TLR4、NF-κB p65、SREBP1-c和ABCA1的mRNA表达在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而经右归丸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右归丸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SREBP1c mRNA表达,减少ABCA1mRNA表达,降低胆固醇从组织细胞中流出,防止泡沫细胞的形成;另一方面右归丸通过抑制NF-κB活性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对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30 只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各 10 只。对模型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建立非心源性缺 血性脑卒中模型,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连续灌胃阿托伐他汀(1 mg·kg-1·d-1)2 w,假手术组不阻塞颈内动脉,假手 术组和模型组连续灌胃等体积 0.9% 氯化钠溶液。观察各组之间神经功能评估、脑组织病理变化、神经元凋亡、 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和 IL-1β)水平等各项指标的差异,Western blotting 法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元凋亡相 关蛋白 TLR4、核转录因子 NF-κB p65、p-IκB、Cleaved Caspase-3 表达差异。结果:阿托伐他汀组神经功能缺陷 评分、HE 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细胞凋亡率、血清 IL-6、TNF-α和 IL-1β较模型组均明显改善(P<0.05)。Western blotting 免疫印迹显示阿托伐他汀组大鼠 TLR4、NF-κB p65、p-I κB、Cleaved Caspase-3 较模型组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的保护机制.方法 以豚鼠脊髓匀浆诱发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采用量化评分法,比较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EAE发病率、潜伏期、临床症状和组织学的影响,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中NF-κB和GFAP的表达.结果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延长了大鼠发病的潜伏期,改善了大鼠发病的严重程度,下调NF-κB及上调GFAP在脊髓中的表达(P<0.05).结论 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对EAE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机制有一定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在TGF-β1刺激下骨膜素(periost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平滑肌细胞迁移、增殖等的关系;观察阿托伐他汀对上述过程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抑制periostin表达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取3~6代细胞用于实验。采用10 ng/mL TGF-β1刺激VSMC,并用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0.1,1.0,10.0μmol/L)以及Rho激酶抑制剂Y-27632、甲羟戊酸(MVA)+10.0μmol/L阿托伐他汀干预,24 h后用RT-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VSMC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用Boyden趋化小室测试细胞迁移情况,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大鼠VSMC在TGF-β1刺激下periost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4.158±0.515 vs 0.385±0.031),且VSMC迁移数(25±4 vs 8±2)及增殖率(0.85±0.06 vs 0.32±0.03)明显增加,阿托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大鼠VSMC在TGF-β1诱导下的periostin表达及抑制VSMC的迁移率及增殖率;Rho激酶抑制剂Y-27632可明显降低大鼠VSMC在TGF-β1诱导下的periostin表达(2.082±0.245);加入MVA后,阿托伐他汀对TGF-β1促进大鼠VSMC中periostin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3.838±0.326)。结论:Periostin可促进大鼠VSMC的迁移和增殖,阿托伐他汀可能是通过抑制MVA等类异戊二烯的生成,阻断Rho/Rho激酶信号通路,进而抑制TGF-β1诱导的VSMC中perios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组织赖氨酰氧化酶(LOX)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30只DCM大鼠分为DCM组、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 mg· kg-1·d-1灌胃)、β氨基丙腈(BAPN)组(BAPN 80 mg·kg-1·d-1灌胃),每组10只;另选10只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第8周末处死大鼠.提取心肌组织RNA及蛋白质,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组织LO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核因子-κB(NF-κB)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DCM组LOX、MMP-2及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DCM组比较,治疗组及BAPN组LOX、MMP-2及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逆转DCM大鼠心肌组织LOX表达,进而调控MMP-2及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抑制剂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培养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分组处理,设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羟甲戊酸(MVA)组。以细胞计数,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及线粒体脱氢酶(MD)活性。Wstern免疫印记定量蛋白激酶B表达水平,免疫沉淀,特异底物组蛋白H2Bγ^32P掺入量测定PKB活性,结果:阿托伐他汀(1 μmol/L)可显抑制细胞增殖活性,孵育72h后使细胞计数及MD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减低26.3%,37.6%(均P<0.01)。此作用可被胆固醇前体MVA完全逆转。阿托伐他汀对PKB蛋白表达无显影响。但是在浓度为0.05-1μm范围内可使PKB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均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PKB信号通路显抑制兔VSMC增殖,并且此作用与减少MVA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30只健康雄性2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阿托伐他汀(ATO)治疗组,每组10只.成模8周后,分别测定体重、血糖、血脂、总胆固醇、肾脏/体重、血肌肝、24h尿蛋白及NF-κB因子的表达.发现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NF-κB因子的活性与表达来实现这一作用.本研究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大鼠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对NF-κB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单核趋化蛋白-1(MCP-1)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24只链脲佐菌素诱导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florfrl control,C组);糖尿病组(DM纽);糖尿病+阿托伐他汀纽(DA组)。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小时尿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肾组织MCP-1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24h尿蛋白高于对照纽(P〈0.01),阿托伐他汀明显抑制MCP-1表达(P〈0.05),减少24h尿蛋白排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C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情况下IL-1β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S,Cat—S)的表达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VSMC)传代后用IL-1β(10ng/m1)诱导细胞12、24、36h,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MF)法检测VSMCCat—S的表达变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基Cat—S浓度。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VSMC-α-actin呈阳性,细胞纯度达96%以上。Cat—S免疫荧光染色,对照组呈阴性,IL-1β组均为阳性,并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荧光强度不断增强。对照组培养基Cat—S浓度微量,经IL-1β诱导12h后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24h后达到高峰并趋于稳定。结论炎性细胞因子IL-1β在体外可促进VSMC表达、分泌组织蛋白酶Ca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PHC)抑制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株,分别用培养液(A组)、PHC(B组)、IL-1β(C组)和IL-1β+PHC(D组)处理,NF-κB DNA结合活性试剂盒检测刺激后1 h NF-κB DNA结合活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刺激后4 h ICAM-1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刺激后24 h 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L-1β刺激后,C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D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高于A组(P〈0.05),但低于C组(P〈0.05),PHC预处理能抑制IL-1β诱导的NF-κB DNA结合活性、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结论 PHC可抑制IL-1β诱导A549细胞分泌ICAM-1,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NF-κB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核因子(NF-κB)的表达,进一步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PH 模型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治疗组),每组8只.PH模型组和治疗组分别一次性腹部皮下注射MCT(60mg/kg).治疗组自注射MCT之日起以阿托伐他汀(10mg/kg)灌胃,每日1次.3周后达实验终点,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计算右心室肥大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组织NF-κB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室肥大指数均较PH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PH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低于PH模型组(P<0.01).大鼠细支气管上皮细胞NF-κB核阳性细胞百分比与平均肺动脉压成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MCT所致的肺组织NF-κB的表达,具有抑制MCT诱导的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三七总皂苷对大鼠血管内膜增生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对大鼠球囊导管致血管内膜损伤后血管再狭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PNS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以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后第2天起灌胃给药,连续14d,末次给药后次日(术后第16天)取胸主动脉损伤段,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损伤血管内膜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增生内膜中cyclinD1、cyclinE表达显著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NS组cyclinD1和cyclinE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托伐他汀组cyclin D1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鼠主动脉内膜剥脱后第16天出现因血管内膜增生引起的血管狭窄,增生内膜中cyclinD1、cyclinE表达均增强,提示其内膜增生主要是由于VSMC增殖所致。PNS可抑制内膜损伤后的血管狭窄。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周期蛋白表达。抑制VSMC过度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刺激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Apo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 p65核转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LPS 10 ng/ml刺激分离纯化的Apo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并给予1、5、10 μmol/L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进行干预,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F-κB p65核转位,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核内表达,ELA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IL-6水平.结果 激光共聚焦及Western blot均观察到阴性对照组核内NF-κB p65表达较低,其平均荧光强度为(3.71±0.26);阳性对照组核内NF-κBp65表达较阴性对照组显著增高[(16.12±1.28),P<0.05];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干预组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呈剂量依耐性逐渐降低,其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10.95±0.71)、(7.61±0.73)、(4.56±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发现药物干预组细胞上清液IL-6分泌量也呈剂量依耐性逐渐降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抑制Apo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刺激下NF-κB p65核转位及其随后炎性介质IL-6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压力超负荷下阿托伐他汀对心肌肥厚大鼠心肌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阿托伐他汀组(n=10)及卡托普利组(n=10)4组。其中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采用结扎腹主动脉方法制作心肌肥厚模型。术后24 h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kg.d)、卡托普利组给予卡托普利50mg/(kg.d)溶于5 mL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检测大鼠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肥厚指数以及心肌组织中CTGF、NF-κB的表达。结果 (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心舒张末压(LVEDP)、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明显增高(P<0.05),±dp/dtmax明显降低(P<0.05)。(2)与模型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和卡托普利组IVST、LVPWT、SBP、DBP、LVEDP、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明显降低(P<0.05),±dp/dtmax明显增高(P<0.05)。(3)与卡托普利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SBP、DBP、LVEDP明显增高(P<0.05),而IVST、LVPWT、心肌肥厚指数和心肌组织CTGF、NF-κB表达、±dp/dt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延缓心肌肥厚的发展,这一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组织中高表达的CTGF和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组织核因子-κB(NF-κB)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制备大鼠感染性休克模型。造模后5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氧化苦参碱对照组,模型组,氧化苦参碱高、中、低剂量(52、26、13 mg/kg)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10 mg/kg)组,各组给药1次。采用RT-PCR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心肌组织NF-κB(p65)及IκB-α的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量的改变。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显著抑制大鼠心肌组织NF-κB(p65)mRNA的表达及NF-κB(p65)和IkB-α的活性(P<0.05),降低心肌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1β的量(P<0.05)。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通过抑制NF-κB(p65)mRNA的表达及诱导NF-κB激酶(NF-κB-inducing kinase,NIK)的活化,抑制细菌、病毒等对NF-κB的激活作用,减少TNF-α、IL-1β等促炎因子的表达,进而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性病变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PTX对UC大鼠肠黏膜组织NF-κB和IL-1β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将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治疗组用应用TNBS建立UC模型,3d后,治疗组给予PTX治疗,其余两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持续5d.评价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NF-кB,IL-1β蛋白在肠黏膜中的定位及表达,应用RT-PCR法检测IL-1β mRNA的表达.结果 ①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评分:治疗组及对照组症状好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模型组NF-кB,IL-1β阳性细胞表达水平及IL-1β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且明显高于治疗组和对照组(P〈0.05),给予PTX治疗后NF-кB,IL-1β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NF-кB,IL-1β与UC关系密切,PTX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IL-1β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而起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阿托伐他汀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MP-2、MMP-9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2、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缺血再灌注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NS组)、阿托伐他汀对照组(At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T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组(AtP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脑组织MMP-2、MMP-9表达,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电镜下分析面密度。结果AtT、AtP组脑组织MMP-2、MMP-9表达较IR组明显降低(P〈0.05),较NS、N、At组明显增高(P〈0.01);梗死灶体积AtT、AtP组较IR组明显降低(P〈0.05),较NS、N、At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抑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能脑组织MMP-2、MMP-9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