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改进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C18柱 (15 0mm× 4 6mm ,5 μm) ,流动相为 0 0 5mol/L硼砂溶液 (用 85 %磷酸调pH值至 5 0 ) 甲醇 乙腈 (6 0∶37∶3) ;检测波长为 2 14nm ;流速为 1 0ml/min。结果 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分别在浓度为 0 0 2~ 0 4 0mg/ml(r=0 9999,n =6 )和 0 0 1~ 0 32mg/ml(r =1 0 0 0 0 ,n =6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 0 3% (RSD为 0 6 2 % ,n=6 )、10 1 1% (RSD为 0 4 6 % ,n =6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2.
易文琳 《中国药房》2007,18(16):1258-1259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林可霉素和利多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sil-C18,流动相为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甲醇(82∶18),流速为0.7mL.min-1,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室温。结果:林可霉素与利多卡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0~400.0(r=0.9994)、40.0~320.0(r=0.9996)μ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7%(RSD=1.59%)、99.14%(RSD=1.3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中尿囊素和林可霉素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Zorbax Sax(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14nm。结果尿囊素和林可霉素浓度分别在7.87~78.72mg.L-1和12.63~88.41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9和0.9992;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97.5%,RSD分别为1.68%,1.65%(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同时测定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中尿囊素和林可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周小红  黄巧玲 《海峡药学》2007,19(11):33-34
目的建立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中盐酸林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AgilentTC-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0.01mol.L-1硼砂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0)-甲醇(40∶60,v/v);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4nm。结果盐酸林可霉素0.04g.L-1~1.6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74%(n=9)。结论此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盐酸林可霉素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吕玥  李晗  戴学文  房志仲 《天津药学》2015,(2):29-30,46
目的:以壳聚糖为基质制备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剂,并建立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壳聚糖为基质制备凝胶剂,以HPLC法测定利多卡因的含量;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缓冲液(加磷酸调节p H=8.00)(75∶25),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16.24~121.8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7),平均回收率为100.59%,RSD为0.35%。结论:以壳聚糖为基质制备的凝胶剂方法简便,HPLC法测定凝胶剂中的利多卡因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对利多卡因凝胶剂进行质量控制、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眼用温敏凝胶中盐酸林可霉素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d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05mol/L硼砂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7.4)-甲醇(50∶5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4nm。结果:盐酸林可霉素在2~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良好,低、中、高浓度(11.608、17.584、41.501μg/ml)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1.40±1.27)%、(97.55±0.93)%和(99.13±1.11)%(n=3)。3批样品中盐酸林可霉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8.67±1.21)%、(99.90±0.44)%和(99.28±1.17)%(n=3)。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林可霉素眼用温敏凝胶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改进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5mol/L硼砂溶液(用85%磷酸调pH值至5.0)-甲醇-乙腈(60∶37∶3);检测波长为21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分别在浓度为0.02~0.40mg/ml(r=0.9999,n=6)和0.01~0.32mg/ml(r=1.0000,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为0.62%,n=6)、101.1%(RSD为0.4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完善该药品中林可霉素的测定方法,建立盐酸利多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ODS柱,以O.05mol/L的硼砂溶液(用85%磷酸调节pH5.0)-甲醇-乙腈(60:35:5)为流动相,流速O.7ml/min,检测波长214nm.结果:林可霉素浓度在0.14~0.28mg/ml,利多卡因浓度在0.10~0.20mg/ml之间,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和r=0.9998),重现性RSD分别为0.23%和0.25%.结论:该方法能快速简便地同时测定两组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中林可霉素和利多卡因的含量.方法:流动相为0.05,ol/L硼砂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5.7)-甲醇-乙腈(75:15:10);色谱柱为C18柱;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林可霉素在8.2~513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n=6),RSD为1.03%;利多卡因在7.8~487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8%(n=6),RSD为1.51%.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具有高的专属性,快速简便,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DiamonsilTM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1硼砂溶液(用85%磷酸溶液调节pH值至6.1)-甲醇(1∶1),紫外检测波长214 nm。结果:林可霉素与相邻杂质之间及各有关物质之间的分离度良好,最低检出限为20.16 ng,精密度为0.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林可霉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刘汉林  胡萍  周家富 《中国药房》2008,19(13):1003-1004
目的:制备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盐酸林可霉素甘油涂剂,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盐酸林可霉素、盐酸达克罗宁为主药制备涂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2种主药的含量。结果:盐酸林可霉素、盐酸达克罗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r=0.9998)、10~10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1%、99.28%(n=5),RSD分别为0.439%、0.818%。结论:该制剂制备及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痕量瑞格列奈的方法,并用于瑞格列奈片的溶出度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0.5%磷酸(pH调至2.5)-甲醇-乙腈(40∶10∶5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244nm、λem=348nm。溶出度测定方法为桨法,溶出介质为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pH=5.0),转速为75r·min-1,测定3批片剂在60min内的累积溶出度。结果:瑞格列奈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0.055~1.76μg·mL-1(r=0.9997),低、中、高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9.4%、99.6%(RSD=1.4%、1.3%、1.5%),最低定量限0.21ng,最低检测限0.05ng。3批片剂30min时累积溶出度为89.6%~93.4%。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瑞格列奈的痕量测定及满足大杯法研究瑞格列奈片的溶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盐酸非索非那定有关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苯基柱(250 mm×4.6 mm,5μ),流动相:0.5%磷酸二氢钠水溶液(pH 4.0)-乙腈-三乙胺(60∶40∶0.3);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20 nm .采用归一化法测定盐酸非索非那定有关物质的含量.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盐酸非索非那定有关物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LC-MS方法检测盐酸克林霉素中有关物质,并利用质谱对有关物质进行初步鉴定。方法: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四氢呋喃-水-无水甲酸(18∶3∶79∶0.2),氨水调pH为5.45±0.0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为室温;质谱条件: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检测;源温80℃;锥孔电压35 V。结果:检测出盐酸克林霉素原料中6个有关物质,分别为林可霉素异构体(1)、林可霉素(2)、克林霉素B(3)、7-表克林霉素(4)、克林霉素异构体(5)及去氢克林霉素(6)。除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和7-表克林霉素外,其余均未被各国药典收载。结论: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法,灵敏度高,分离度好,能用于盐酸克林霉素的质量控制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达格列净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甲醇–四氢呋喃(60∶35∶5)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达格列净与各杂质的分离度良好,杂质Z1、Z2、F1、F2、F3的定量限分别为3.22、3.83、3.65、4.33、4.92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97.6%、103.2%、102.4%、102.8%,RSD值分别为1.8%、1.3%、1.5%、0.7%、1.7%。结论本方法检测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可以用于达格列净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建立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法检测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方法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A为磷酸缓冲液(pH 3.9)-90%乙腈甲醇溶液(92∶8),流动相B为磷酸缓冲液(pH 3.9)-90%乙腈甲醇溶液(52∶48);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2 mL.min 1。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主峰与其相关物质峰分离良好,供试品中含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及其他非特定杂质的量为0.006%~1.137%,0.016%~0.157%,0.005%~0.195%及0.016 3%~2.933%时,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以及非特定杂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LOD分别为0.170 5 g.mL 1,0.160 0 g.mL 1,0.146 2 g.mL 1和0.488 8 g.mL 1。林可霉素,克林霉素B磷酸酯,克林霉素各杂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104.0%(RSD=1.8%,n=9),106.8%(RSD=1.8%,n=9)和104.9%(RSD=1.8%,n=9)。结论改进方法的杂质色谱性能明显优于现行标准方法和USP个论方法,更适用于克林霉素磷酸酯及其注射剂的有关物质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有关物质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Agilent ZORBAX SB-Phenyl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70∶20∶10)为流动相A,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30∶30∶40)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35℃;体积流量为1.5 mL/min;进样体积20μL。采用加校正因子自身对照法计算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杂质1~5。结果琥珀酸索利那新中杂质1~5的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34、0.39、1.2、1.7、2.3,校正因子分别为1.3、0.86、0.49、0.94、0.47。各杂质定量限相当于主成分浓度的0.005%~0.007%。杂质回收率在93.0%~94.4%。结论该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灵敏度、准确度、重复性、溶液稳定性均符合要求,可用于琥珀酸索利那新原料药中有关物质测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克班宁注射液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不同来源的10批克班宁原料药样品。采用Zirchrom ODS柱(250 mm×4.6 mm),以流动相A和B作梯度洗脱[(A为甲醇-水-10%三乙胺(50∶50∶0.5),B为甲醇-10%三乙胺(100∶0.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2 nm,分析时间45 min。结果10批原料药中有两个有关物质共有峰,其中5批有6个有关物质共有峰,有关物质峰占总峰面积的3.04%~23.94%。结论所建分析方法灵敏、重复性好,为克班宁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醋酸艾塞那肽注射液主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醋酸艾塞那肽含量测定采用TSK Gel G2000SW柱(300 mm×7.5 mm),检测波长为214 nm,流动相为水-乙腈-0.2 mol.L-1柠檬酸-三氟乙酸(体积比78∶17∶5∶0.2)。有关物质测定采用Polylc PolysulfoethylAsartamide色谱柱(100 mm×4.6 mm,3μm);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5 mol.L-1氯化钠与10 mmol.L-1磷酸二氢钠-乙腈(体积比56∶44,用磷酸调pH值至2.0),流动相B为10 mmol.L-1磷酸二氢钠-乙腈(体积比56∶44,用磷酸调pH值至2.0);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1 mL.min-1。结果醋酸艾塞那肽含量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1 ng,艾塞那肽质量浓度在0.052~1.04 g.L-1(r=0.999 8)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1%(n=9),RSD为0.77%,稳定性试验表明艾塞那肽溶液在室温条件下8 h内稳定。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2 ng,定量下限为5ng,专属性实验表明各杂质峰与主成分峰得到了有效的分离3,批样品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检测结果分别为1.37%、1.64%1、.6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分离效果较好,适用于醋酸艾塞那肽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王维聪  张轶  石琛  李岑  李琳  康亮 《药品评价》2012,9(14):28-31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凝胶混合后14天内的稳定性。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和盐酸利多卡因,采用SUPELCO 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5:5:40),流速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盐酸利多卡因在2min左右出峰,地塞米松磷酸钠在6min左右出峰,两峰分离度良好。混合14d内两峰峰面积数值基本稳定,且无新的紫外吸收峰形成。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利多卡因凝胶混合后14d内性质稳定,含量基本不变,且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