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难愈合创面多发生于感染、创伤、烧伤、糖尿病、静脉曲张、动脉硬化及截瘫等患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病理机制复杂,病程长,需要多学科联合治疗[1]。研究表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能够改善创面血供,减轻局部组织水肿,促进创面愈合,可为后期修复手术创造条件[2],已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整形外科及烧伤外科等领域[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皮瓣血液循环危象和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方法。方法通过严密观察,及早发现,给予血管活性药物,减压、抗凝、放血等处置改善皮瓣血运。结果所有问题皮瓣全部成活,Ⅰ期愈合封闭创面。结论密切观察皮瓣血运,及时有效的处理是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时常伴有骨、肌腱外露,常规植皮难以修复,皮瓣移植修复是解决此类创面的有效方案。股前外侧皮瓣由我国学者徐达传教授[1]在1984年首先报道,因其主干、穿支血管稳定,皮瓣可切取面积大及可携带感觉神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修复各种类型创面缺损的经典皮瓣,因而广泛应用于修复重建外科[2]、整形外科[3]、口腔颌面外科[4]等科室的实际临床工作中。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修复重建手外科、整形外科治疗的8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切取瓦合移植修复,供区创面Ⅰ期缝合,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外伤性疾病,时常伴有骨、肌腱外露,常规植皮难以修复,皮瓣移植修复是解决此类创面的有效方案。股前外侧皮瓣由我国学者徐达传教授[1]在1984年首先报道后,因其主干、穿支血管稳定,皮瓣可切取面积大及可携带感觉神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修复各种类型创面缺损的经典皮瓣,因而广泛应用于修复重建外科[2]、整形外科[3]、口腔颌面外科[4]等科室的实际临床工作中。2016.8-2021.12,我院回顾性分析8例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使用双侧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切取瓦合移植修复,供区创面一期缝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瘢痕畸形整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方法:将2014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间在本院整形外科收治的80例烧伤瘢痕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A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和B组(复合皮移植术),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A组烧伤瘢痕畸形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创面愈合时间为(11.26±2.25)d,创面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为(17.59±3.64)d,上述三项指标均较B组数据更佳(P<0.05)。[结论]整形外科在治疗烧伤瘢痕畸形患者时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含大隐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胫前创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大隐静脉的带蒂皮瓣修复胫前创面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于病人小腿前内侧设计含大隐静脉及隐动脉的L形皮瓣,为12例病人修复胫前创面,创面最大5cm×3.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5个月到2年,皮瓣生长良好,创面未复发。结论本皮瓣含大隐静脉、隐动脉及较宽的皮蒂三套供血系统,较岛状皮瓣及任意带蒂皮瓣血供更好,既有利于皮瓣成活,又有利于控制感染,是修复胫前直径在5.0cm以下有较多瘢痕组织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7.
[背景]探讨负压封闭持续引流技术(VSD)对骨科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病例报告]于自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给24例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或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首先采用VSD对创面进行治疗,之后结合植皮或皮瓣移植修复创面.24例患者中16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植皮后创面愈合;8例经皮瓣移植后创面愈合.[讨论]VSD治疗骨科软组织损伤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厚皮移植等整形外科技术在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近远期疗效,评价其在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小面积深度烧伤患者26例(30处创面),采用全厚皮移植、各种皮瓣和直接缝合等整形外科技术进行创面修复,观察愈合情况。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26例患者30处创面经整形外科技术修复,其中创面Ι期愈合28处,占93.33%;出现腹部带蒂皮瓣蒂部感染1处,Ⅱ期断蒂手术是经处理后愈合良好;全厚皮移植1处虽然为Ι期愈合,但出现局部花斑改变;创面术后外形良好,肤色与正常皮肤相似,弹性好,随访过程中无明显瘢痕生长情况,关节部位无明显的功能障碍;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厚皮移植等整形外科技术在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远期满意度高,美学效果理想,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报告了1例皮肤软组织扩术冶疗疤痕性秃发的护理。术后患儿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外观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护理工作中注重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扩张期加强扩张区创面出血及皮肤血运的观察;皮瓣转移术后要严密观察皮温、色泽、血运,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瓣与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并用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臀上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并用可控压的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修复骶尾部巨大创面病例4例,就影响皮瓣移植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包括创面处理、皮瓣切取、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及其负压大小、皮瓣下引流方法等因素。结果 4例患者供瓣区移植的皮片均成活;本组3例皮瓣与基底一次性粘连,皮瓣血运好,创面愈合;其中1例皮瓣下有积液,使用指套海绵卷皮瓣下引流后,皮瓣下积液消失;均无皮瓣下感染。结论 较大皮瓣与可控压的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一并合理使用修复骶尾部创面时,皮瓣下不易积血、积液,皮瓣与基底粘合良好,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斜方肌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中的应用,提供头颈部复杂创面修复的方案。[方法]逆行掀起以颈横动脉降支为轴型血管的带蒂斜方肌肌皮瓣,皮瓣面积最大达32 cm×10 cm,肌肉血管蒂长17 cm,局部转移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23例。[结果]23例头颈部不同部位难治性创面经带蒂斜方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后,22例全部成活,1例远端约1 cm黑痂愈合。[结论]带蒂斜方肌肌皮瓣,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供区隐蔽,对肩部功能影响小;采用逆行法切除皮瓣,操作简单,不易损伤血管蒂;用于修复头颈部难治性创面,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2年4月-2004年8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15例.结果 15例皮瓣全都成活,创面愈合满意,经3个月-2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肢体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结论 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无腔,修复肌肉缺损,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四肢大面积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1例皮肤软组织扩术治疗疤痕性秃发的护理.术后患儿皮瓣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外观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护理工作中注重与患儿和家长的沟通;扩张期加强扩张区创面出血及皮肤血运的观察;皮瓣转移术后要严密观察皮温、色泽、血运,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创面时,改良手术方法(即保留腓肠神经于原位)对神经支配区感觉及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10例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2周内皮瓣色泽、血运、毛细血管反应等皮瓣早期成活情况;同时通过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统计分析皮瓣远期成活情况及神经支配区感觉.结果 术后10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成活率100%.其中1例皮瓣边缘表皮糜烂,换药9天后痊愈.所有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发现,跟踝部外形稍臃肿,皮瓣远期成活良好,未见破溃,且神经支配区感觉与术前基本相同.结论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有利于保留患者神经支配区感觉,同时皮瓣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3月~2009年8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15例。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个月~6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肢体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死腔,修复肌肉缺损,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四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在OustiloⅢB型小腿、足部骨折创面覆盖中的应用,分析和总结VSD技术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和治疗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小腿及足部GustiloⅢB型骨折8例,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5岁,清创后早期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Ⅱ期行邮票植皮或皮瓣转移覆盖创面。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感染,形成窦道,先行游离植皮缩小创面,3个月后行皮瓣转移覆盖创口后愈合。所有患者均1次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植皮均成活.皮瓣弹性.色泽良好,修复之肢体功能良好,无其他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为GustiloⅢB型骨折提供了有效的创面覆盖方法[1],简便易行、疗效确切、缩短了整个疗程、减少病痛。  相似文献   

17.
刘碧玉  黄芳  董玉明  邵演明 《吉林医学》2011,32(14):2836-2837
目的:探讨薄型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采取对患者全程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预防创面感染,提高皮瓣存活率,保证功能完整性。结果:146例中144例达到I期愈合,2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结论:精心的护理对于皮瓣的顺利成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与颌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7年8月~2002年10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治疗四肢与颌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23例.结果 2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6个月~4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肢体与颌面恢复良好的外形与功能.结论背阔肌皮瓣部位隐蔽,血运丰富,切取范围大,肌瓣可填塞死腔,修复肌肉缺损,抗感染能力强,是修复四肢与颌面复杂组织缺损合并感染或骨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19例手部严重感染创面,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占84%,效果较好.讨论了该项手术的意义、体会、手术时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在修复四肢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69例四肢创面患者采用胸脐皮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结果:术后Ⅰ期愈合58例;皮瓣下感染7例,其中4例因创面污染重,皮瓣边缘缝合张力过大,造成皮瓣边缘部分裂开,经换药后切口愈合,3例感染较重创面术后在皮瓣下放置引流管行抗生素持续灌洗,感染控制,皮瓣成活;皮瓣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1例,经换药后植皮治疗,创面愈合。随访0.5—7年,术后效果满意;8例于术后0.5—5年要求行皮瓣修薄。结论:胸脐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四肢创面的良好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