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排螺旋CT及MRI结合对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诊断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改变,评价MSCT(多层螺旋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搜集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病例,均作螺旋CT和MRI平扫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5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及胆管囊腺癌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例胆管囊腺瘤,呈多囊性病灶,囊壁光整,厚薄一致,部分分隔有较均匀的增厚。1例胆管囊腺瘤恶变,为单囊性病灶:3例胆管囊腺癌中2例为单囊性病灶,1例为多囊性病变,CT及MRI均见囊内主要为水样密度及信号,4例恶性者均可见壁结节和(或)乳头状突起,另外1例有囊壁局部增厚,3例有厚薄不均的分隔,1例有囊壁钙化,1例有囊内出血,呈液液平征,螺旋CT及MRI双期增强扫描动脉期囊壁及壁上结节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减退。结论:MSCT及MRI可显示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一些特征性表现,对鉴别良性胆管细胞囊腺瘤与恶性胆管细胞囊腺癌有一定优势。如见病灶有间隔增厚、壁上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内出血以及伴粗大钙化者多考虑为恶性的胆管细胞囊腺癌。  相似文献   

2.
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总结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和(或)MRI表现,以提高对胆管囊腺占位病变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 对4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加以讨论.结果 4例中肝左叶2例,肝左右叶均累及1例,胆总管1例.2例组织学类型为胆管囊腺癌,肝左叶1例及胆总管1例为胆管囊腺瘤.胆管囊腺瘤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病灶,可见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及分隔呈不同程度强化,而胆管囊腺癌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见壁结节样强化及壁不规则增厚等改变.胆总管囊腺瘤1例表现胆总管扩张,胆总管下段呈向心性狭窄,增强无明显结节及分隔强化.结论 多房囊性病灶,可见分隔及结节样强化为胆管囊腺癌的较典型影像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CA19-9结果可较准确做出胆管囊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肝胆管囊腺瘤的低磁场MRI影像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低磁场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评价低磁场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7例以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病例.5例作常规扫描,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7例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低磁场MRI表现,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6例胆管囊腺瘤,1例胆管囊腺瘤.7例均为多囊,囊壁、分隔光整,有的囊壁、分隔增厚.均可见壁结节或乳头状突起.囊内为液体成份信号,两例可见3种T1WI、T2WI信号.结论 低磁场MRI可显示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一些特征性表现,但难于鉴别良性肝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其定性诊断主要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4.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肾癌病人的13个病灶进行了二维超声检查,4例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结果:二维超声检查显示7例囊壁不规则增厚,有时可表现为1个或多个结节,其中1例显示肾囊肿而在囊肿壁外肾窦侧有一直径2.5cm结节;2例呈多房状,分隔厚薄不一,与囊壁交界处呈结节状增厚;另2例呈多房状,因囊壁壳状厚薄不均钙化及分隔条状粗大钙化而误诊为畸胎瘤;仅1例囊壁规则,囊内显示数条细分隔,但囊液混浊。5例囊液混浊,其中1例并大片状高回声凝血块悬于囊液中,几乎掩盖囊壁内单发结节;另7例囊液透声好。4例行彩超检查,其中2例囊壁较大结节内显示与肾叶间动脉波形一致的血供;另2例多房状、多结节病灶内显示较丰富的血流,其中1例呈低阻型,动脉血流峰值流速为14.4cm/s,阻力指数(RD=0.41)。结论:囊性肾癌的较特征性超声表现为囊壁不规则增厚,囊壁或分隔可见实性结节,结节内可显示血流。如囊腔出现较厚分隔或囊液混浊,特别是年轻病人,应怀疑本病。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囊腺瘤2例CT及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点,评价CT及MRI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胆管囊腺瘤的CT及MRI表现,并作文献复习。2例患者均行CT及MRI平扫及MRI动态强化。结果:CT平扫2例均为巨大类园形囊性低密度影,囊内密度较均匀,囊内可见线状分隔;MRI平扫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1例部分囊腔呈T1信号改变,囊壁及分隔光滑、均一,MRI增强扫描见囊内分隔及囊壁早期轻度强化,静脉期信号进一步增高,延迟期信号仍高于肝实质,未见乳头状突起及壁结节征象。结论:肝内囊腺瘤少见,常因误诊导致治疗延迟,CT及MRI能显示囊腺瘤的一些特征,尤其MRI能清晰显示囊壁、分隔的情况及囊液成分,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诊断意义及其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MRI影像资料。结果26例卵巢囊腺瘤共28个肿瘤,浆液性12例13个肿瘤,粘液性14例15个肿瘤,其中良性23个,交界性或恶性变5个。9个为单囊病灶,信号均匀,19个为多囊多房性病灶,囊内有分隔,呈多房、破鱼网状、囊套囊状等,病灶信号多不均匀。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注射Gd-DTPA后T1WI扫描可见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结节状软组织信号影强化较明显,其余病灶均无强化。结论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囊腺瘤的3.0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3.0T高场强MRI对其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肝胆管囊腺瘤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表现对照分析。结果:7例CT扫描均表现为单发囊性病变,均为多房,囊壁及分隔厚薄一致,无1例出现囊壁结节,6例伴有肝内胆管广泛扩张,胆总管显著扩张,1例仅显示肝左叶胆管局限性扩张。结论:胆管囊腺瘤的CT表现有其特征性,MRI、PTC造影可以作为检查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彩超对肾脏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脏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和病理证实的4例囊性肾癌,8例肾脓肿,2例肾包虫,3例肾结核,30例肾囊肿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进行了分析,对每例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界、囊壁回声、囊液回声、囊内分隔及彩色血流的有无、性质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反映肾脏囊性病变的结构特征及血流特征。囊性肾癌中,囊壁、囊壁结节及分隔内检出血流信号,囊内出现分隔、囊壁有结节的比例显著高于肾脓肿、肾结核和肾囊肿。结论:二维超声或囊壁结节上检出血流信号对囊性肾癌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及病理学特点,其中9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5例同时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在11例患者中,囊腺瘤8例,囊腺癌3例:11例均为单发,肝左叶7例,右叶3例,肝多叶受累1例;1例囊腺瘤为单囊性病灶,囊壁光整,CT见囊内主要表现为水样密度;1例囊腺癌以实性成为主,其余9例囊腺瘤及囊腺癌呈多发囊状,5例囊腺瘤囊壁光整,厚薄一致,部分分隔均匀增厚,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2例囊腺瘤有囊壁钙化;2例囊腺癌囊壁及其内分隔厚薄不一,增强扫描可见实性结节强化,门静脉期强化减退,呈“结节”状或“菜花状”,部分断面锯齿状改变。结论 肝胆管囊腺瘤及囊腺癌的CT、MRI表现,充分反映其病理学特点,注意病变的一些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如分隔不均匀增厚,囊壁“结节”或“菜花样”突起及伴有粗大钙化,在囊腺瘤及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肝胆管囊腺癌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胆管囊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确诊2例,误诊11例。超声检查特点为以液性囊腔为主伴有实性组织回声,囊壁不规则增厚,可见乳头状物或不规则组织突起,内可见分隔;也可表现为以胆管扩张为主,内见絮状回声。CDFI显示囊壁及分隔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能够显示肝胆管囊腺癌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诊断肝胆管囊腺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超声及CT表现,探讨两者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超声、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表现为右下腹髂窝区肿块,呈管状、类圆形或葫芦状,境界较清楚。最大横径2.1~11.4 cm,平均4.2 cm。超声9例囊性、4例囊实性,CT 13例均为囊性。肿瘤囊壁多较薄,3例CT见小壁结节,囊壁可见钙化(超声2例、CT7例);囊内多见纤细分隔(超声9例、CT 6例)。CDFI:2例囊壁见点线状血流信号;CT增强检查:囊壁无明确强化4例,轻度强化9例。肿瘤周边渗出等继发征象少见。本组CT及超声结合的诊断符合率达84.6%。结论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及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通过对其超声及CT征象综合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旨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能量图 (ColorDopplerenergy ,CDE)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经手术病理证实囊性肾癌 12例及超声误诊为囊性肾癌的出血性肾囊肿 2例。结果 典型囊性肾癌可见囊壁及分隔不规则增厚及囊壁乳头状结节 ,CDE较CDFI可以更好地在增厚的囊壁或分隔内可探及血流信号。复杂肾囊肿术前不易与囊性肾癌区别 ,必要时针吸活检或手术治疗。结论 CDE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囊壁及分隔内的血供状况 ,有助于临床对囊性肾癌的诊断与鉴别 ,本文对CDE的应用方法学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提高其CT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囊腺瘤,总结其CT表现的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16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边界清楚,切面呈蜂窝状,CT表现为包膜光滑,菲薄,可见纤维间隔,增强后蜂窝状结构更清晰;粘液性囊腺瘤呈单囊或多囊,囊腔有纤维分隔,CT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突入囊腔,囊壁、分隔和壁结节可见强化.结论 GT能较好显示胰腺囊腺瘤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行经腹壁超声与MRI扫描检查,同时获取病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分析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盆腔囊性病变者MRI影像学表现:卵巢囊肿,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壁、分隔及附壁结节强化信号。单纯卵巢囊肿信号均匀、呈圆形或椭圆形,T2WI水样高信号,T1WI水样低信号,囊壁薄且光整,无壁结节。盆腔脓肿,呈长T1、长T2及压脂成高信号,内壁光滑整齐,无内壁结节;增强扫描后有明显环形强化。子宫平滑肌瘤,T1WI等低信号、T2WI低信号,强化程度较正常子宫实质低。腹部超声表现:盆腔脓肿,呈较厚囊壁且包膜完整;卵巢囊肿,为囊性无回声,部分表现为囊壁薄且均匀,亦见囊壁呈乳头状且囊壁增厚,囊肿内部无明显钙化,囊壁乳头状区域存在部分彩色血流信号;子宫平滑肌瘤,低回声、边界清晰,可见少量血流信号。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卵巢囊肿50例、盆腔脓肿28例、子宫平滑肌瘤8例,而MRI对盆腔囊性病变的整体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壁超声(P<0.05)。结论经腹壁超声与MRI在女性盆腔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均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MRI于女性盆腔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优势高于经腹壁超声,但考虑到MRI检测时间长及价格高等限制,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腺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28个卵巢囊腺瘤,对其MRI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3个,黏液性15个,其中良性25个,交界性或恶性变3个。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结论多房性囊腺瘤具有较典型的MRI表现,诊断不难;单房性囊腺瘤缺乏特异表现,囊壁强化是与其他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顾浩  赵变歌 《当代医学》2008,(14):92-93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提高其CT的正确诊断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囊腺瘤,总结其CT表现的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 结果 16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边界清楚,切面呈蜂窝状,CT表现为包膜光滑,菲薄,可见纤维间隔,增强后蜂窝状结构更清晰,粘液性囊腺瘤呈单囊或多囊,囊腔有纤维分隔,CT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突入囊腔,囊壁、分隔和壁结节可见强化. 结论 CT能较好显示胰腺囊腺瘤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顾浩  赵变歌 《当代医学》2008,(13):92-93
目的 探讨胰腺囊腺瘤的CT表现与病理学的关系,提高其CT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囊腺瘤,总结其CT表现的特征,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 16例中浆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瘤6例.浆液性囊腺瘤边界清楚,切面呈蜂窝状,CT表现为包膜光滑,菲薄,可见纤维间隔,增强后蜂窝状结构更清晰;粘液性囊腺瘤呈单囊或多囊,囊腔有纤维分隔,CT表现为囊壁厚薄不均,有时可见乳头状结节突入囊腔,囊壁、分隔和壁结节可见强化.结论 GT能较好显示胰腺囊腺瘤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在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提高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较准确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其MRI常规影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的影像特征。结果本组38例共50个病灶,浆液性囊腺瘤16例共23个病灶,黏液性囊腺瘤22例共27个病灶。良性表现为囊壁薄而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T1WI低、等信号,T2WI高信号,DWI呈高、低信号,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未见强化;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实性混杂信号,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见囊壁结节呈乳头状或不规则状,DWI呈高或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见分隔与壁结节强化。与病理对照,8例诊断有误差,1例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单纯性囊肿,1例混合性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畸胎瘤,6例交界性未作提示,包括3例浆液性(含1例恶变者)、3例黏液性。囊腺瘤的诊断率在94.7%(36/38),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在84.2%(32/38)。结论MRI成像能很好的显示卵巢囊腺瘤的形态及信号特征,尤其DWI及增强扫描对卵巢囊腺瘤的定性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优势,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病理诊断为卵巢甲状腺肿(SO)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水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7年5月经病理证实为SO的94例患者术前超声表现和临床资料,并总结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94例SO患者中,91例为良性卵巢甲状腺肿,3例为恶性卵巢甲状腺肿,其中良性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图像中77例(84.6%)呈囊性、分隔囊性或囊实性,86例(94.5%)边界清楚,70例(76.9%)形态规则,17例(18.7%)囊内有结节状突起,45例(49.5%)可探及血流信号;恶性卵巢甲状腺肿中,2例附件区囊实性(以囊性为主)占位,囊内壁可见稍强回声结节突起,囊壁、稍强回声及隔上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超声声像图特点各异,但仍具有一些共性,多表现为附件区或盆腔内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分隔囊性或囊实性肿块,部分囊内可见结节状突起,囊壁及隔上探及血流。分析超声图像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讨超声及多层螺旋CT在女性盆腔囊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整理分析2014年5月至2018年1月我院98例女性盆腔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分析不同检查方式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诊断正确符合率及影像表现。结果卵巢巧克力囊肿超声示圆形或椭圆形低或无回声肿块影,MSCT平扫示囊腔内有条纹状高密度影或囊壁不均匀性软组织样密度。增强示囊腔均无增厚现象。囊实性卵巢囊肿超声示囊壁乳头状区域可见彩色血流信号。MSCT平扫示囊壁薄且均匀,增强囊肿内部均未见强化。子宫肌瘤囊性病变超声有假包膜,有血流信号包绕肌瘤肿块。MSCT平扫示肌瘤肿块密度低于正常子宫肌层或与其接近。增强示囊性肿块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卵巢囊腺瘤超声示非均匀囊壁增厚,囊壁乳头状区域可见彩色血流信号。MSCT平扫示囊实性和巨大囊性病灶。增强可见巨大多房囊性肿块,各房内密度不均匀,囊壁实性区域呈明显强化表现。结论 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均更高,可更清晰的显示病灶结构和其周围组织情况,但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情况可较好的显示,故将超声联合MSCT联合检查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女性盆腔囊性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