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知恒 《广西医学》1998,20(4):517-518
为了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与疗效的关系,本文分析了210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血流动力学和心脏B超的有关参数作用相关性研究,结果:PtfV1术前为-0.087±0.03/mm,s,术前-0.042±0.027/mm.s(P〈0.01),PBMV前后PtfV1的改变与平均左房压(MLAP),二尖瓣跨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0前后心电图PTF-V1的变化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9例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狭窄患者PBMV前后PTF-V1的变化,并与二尖瓣面积(MVA)、左房平均压(MLAP)和左房内径(LAD)作相关分析。结果 PBMV术后PTF-V1显著改善(P〈0.01),与MLAP、LAD呈显著正相关,与MVA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血浆心钠素(ANF)、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T)-醛固酮(Ald)系统(RAAS)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正常组与MS组PBMV前后血浆ANF和RAAS的水平;二尖瓣口面积9MVA)、平均跨瓣压差(PGmean)的测定用超声心动图(UCG);平均在左房压(LAP)的测定用心导管  相似文献   

4.
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前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患者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的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进行检测,并分析VIP与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左房压(MLAP)、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PG)和二尖瓣口面积(VMA)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经皮球囊瓣膜成形术(PBMV)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作者应用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150例二尖瓣狭窄(MS)病人PBMV前、后1周有关参数的变化进行测定,以评价PBMV近期疗效,同时观察瓣膜的厚度、活动度、钙化和瓣下结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应用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4例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PBMV术后,二尖瓣口面积扩大,左房平均压下降,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下降,心功能明显改善恢复。随访2~3年,心功能持续改善,二尖瓣口面积不变或增大,说明PBMV治疗外科闭式分离术后再狭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术前、术后的血浆心钠素(ANF)浓度及用心导管术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血液动力学参数,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发现患者血浆ANF浓度行PBMV术后比术前显著下降,且ANF浓度降低率与左房平均压降低率及二尖瓣跨瓣压差降低率均呈正相关,提示左房压升高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ANF分泌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对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内皮素(ET)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了30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内皮素水平。结果显示:1、PBMV前后血浆CGRP水平分别为35.601±17.294ng/L,39.246±18.528ng/L(P>0.05);血浆ET分别为117.524±40.631ng/L,94.949±31.799ng/L(P<0.05);CGRP/ET分别为0.302±0.141、0.452±0.161。2、血浆CGRP水平与平均肺动脉压呈负相关(r=-0.435,P<0.05),而与血浆ET呈显著正相关(r=0.735,P<0.001)。研究表明,MS患者血浆CGRP/ET严重失衡,PBMV对恢复CGRP/ET间平衡有积极作用,测定其血浆含量可做为判定病情程度及PBMV疗效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25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术前、术后的血浆心钠素(ANF)浓度及用心导管术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其血液动力学参数,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发现患者血浆ANF浓度行PBMV术后比术前显著下降(P<O.001),且ANF浓度降低率与左房平均压降低率及二尖瓣跨瓣压差降低率均呈正相关。提示左房压升高是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患者ANF分泌的重要刺激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目前已成为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MS)的主要手段。本文对 5 4例成功实施PBMV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PBMV术前后瓣口面积 (MVA)、左房压 (LAP)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5 4例成  相似文献   

11.
39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v1的终末电势(PTFv1)分别为-0.048mm·s±0.016mm·S和-0.029mm·s±0.009mm·S(P<0.01)。此变化与PBMV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左房(LA)内径、LA平均压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对照相关性良好。提示PTFv1的检测对PBMV疗效的判定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与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心房纤颤(简称房颤)之间关系及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对CGRP含量的影响。 方法:28 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PBMV 的患者,按有无房颤分为窦性心律组(A组, 14 例)和房颤组(B组, 14例)。利用PBMV前后心导管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左房压(MLAP),左房内径(LAD)和瓣口面积(MVA)。PBMV前、后即刻和1 周分别抽血测血浆CGRP含量。 结果:PBMV前、后两组患者血浆CGRP含量差异不显著,PBMV后两组患者血浆CGRP明显升高;相关分析表明,CGRP含量与MPAP、MLAP、心功能指数呈负相关。 结论:CGRP含量不足可能参与二尖瓣狭窄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改变及心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50例,均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成功率100%,术后左房平均压由(2.72±0.73)kPa降至(1.4±0.38)kPa,(P<0.01);跨瓣压差由(2.46±0.97)kPa降至(0.87±0.25)kPa,(P<0.01);左房内径由(42.9±5.46)mm,降至(37.82±5.54)mm(P<0.01);二尖瓣口面积由(1.42±0.34)cm2增至(1.98±0.30)cm2,(P<0.01)。二尖瓣返流系影响PBMV效果的重要因素,术前经充分的准备和病例选择,术中采用球囊直径递增法可避免二尖瓣返流的发生,提高PBMV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重度二尖瓣狭窄(MS)行小球囊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的作用。方法:观察22例重度MS行小球囊PBMV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术后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而二尖瓣返流无显著增加。结论:重度MS行小球囊PBMV,疗效满意,Wilkins超声评分对术前选择扩张球囊的大小有帮助,超声心动图对术后MR的评价具有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近期血流动力学改变规律和相互关系,从而指导PBMV操作的改进。方法对5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于术前、术后1周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内径(LAD)和肺动脉平均压(PAP多谱勒法),术中常规检测扩张前后的左房平均压(LAP)和肺动脉平均压(PAP导管法)。结果PBMV术后,MVA显著增加(P<0.05),增加幅度为(0.68±0.31)cm2,增加率为(69.3±40.7)%;LAP显著降低(P<0.05),降低幅度为(37.5±16.8)%;PAP(导管法)、PAP(多普勒法)、LAD与术前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相关分析可知,ΔMVA和ΔLAP存在相关关系;导管法、多普勒法测定的PAP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结论由术中ΔLAP可推断ΔMVA,ΔLAP可反映PBMV的效果。本研究结果中使PBMV效果的判断更简便,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重度二尖瓣狭窄(MS)行小球囊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的作用。方法:观察22例重度MS行小球囊PBMV前后的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术后超声心动图发现左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而二尖瓣返流无显著增加。结论:重度MS行小球囊PBMV,疗效满意,Wilkins超声评分对术前选择扩张球囊的大小有帮助,超声心动图对术后MR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病人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可行性及其手术效果。方法:对31例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行PBMV术,观察术前后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左房直径的变化。并与103例单纯PBMV病人的手术效果比较。结果:闭式术组二尖瓣口面积、左心房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左房直径分别由0.99±0.24cm2、26.45±8.37mmHg、16.37±5.23mmHg、5.83±0.84cm改变为1.66±0.17cm2、18.43±6.60mmHg、3.88±1.657mmHg、5.30±0.75cm,均有显著性差别。与103例行单纯PBMV术的病人比较,二尖瓣面积增加值、左房压下降值改变较小,有显著性差别。结论:PBMV是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病人的可行选择。但其手术效果较单纯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者稍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收缩压≥60mmHg(8.00kPa)患者101例。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循环阻力明显降低(P〈0.001),这些变化在心房颤中层得中尤为明显。结论PBMV治疗严  相似文献   

19.
对4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行球囊成形术(PBMV)前后做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对比其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PBMV术后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PGmean)由(223±116)kPa降低为(079±037)kPa(P<0001);二尖瓣口面积(MVA)由(090±025)c增加为(186±088)c(P<0001);射血分数(EF)由053±006增加为068±004(P<0001);左房平均压(LAP)由(373±119)kPa降低为(182±068)kPa(P<0001);LAP降低率与PGmean降低率,MVA增加率、EF增加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UCG可作为全面评价PBMV疗效的简便有效、直观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一尖瓣狭窄。方法 选择15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作PBMV术,术前术后均作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PBMV术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平均左室压力及二尖瓣跨瓣压力阶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结论 PBMV是一种治疗二尖瓣狭窄较成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