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首先针对千岛湖景区的气候条件、水质条件以及千岛湖景区集中空调系统的应用现状做了分析,发现在千岛湖景区具备良好自然条件,可以采用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其次分别研究了适用于千岛湖景区的双冷源温湿耦合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送系统和末端空气处理过程的工作原理。最后,得到了千岛湖景区关于双冷源温湿耦合空调系统的冷源、输送系统及末端空气处理过程的设计计算方法,该设计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自然冷源作为高温冷源的双冷源温湿耦合的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2.
对电子洁净厂房的空调特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对常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和系统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形式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并将其有机地融进了组合式空调机组,同时将双冷源系统与常规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双冷源系统应用在电子洁净厂房具有一定的优势。最后通过重庆某电子厂房的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过程,对计算结果深入分析发现双冷源系统主要使用低品位冷源,高品位冷源使用量少,系统整体能效比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空气在表冷器中的冷却除湿过程及冷源性能系数COP随蒸发温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一种空气理想冷却除湿过程,给出了空气冷却除湿过程中比焓的数学表达式,建立了空气理想冷却除湿过程冷源综合能效比EER的多项式方程和微分方程。计算得到EER的最大值,并给出空气比焓和含湿量随干球温度变化的曲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地处夏热冬暖地区的数据中心——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社会和企业云)进行分析,描述项目所在地的全年气候特征,阐述数据中心的空调冷负荷特点,全面介绍了本项目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所构建的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的高温冷源所采用的各项节能减排技术措施。结合主冷源、冬季免费供冷冷源、空调水变频输配系统的配置及运行控制策略等诸多方面因素,分析了不同冷却水温度工况下的冷源能效。结合福州地区典型年各级湿球温度频数分布进行加权分析,可知:该冷源的全年平均设计能效比EER在6.8W/W以上,数据中心能源效率PUE约为1.3W/W,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相似文献   

5.
鉴于常规冷源空调系统采用冷凝除湿存在制冷效率低下、湿表面滋生细菌等问题,认为有必要进行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介绍了双冷源温湿分控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空气处理过程,比较了其与常规空调系统在设计方法上的差别。针对广州地区办公楼和宾馆建筑的负荷特性,分析了该空调系统的适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在广州地区的办公楼和宾馆建筑中采用该空调系统有较大的节能潜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集中式空调系统冷源变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提出了采用室外空气比焓控制冷水供水温度的变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比采用定冷水供水温度运行方式冷水机组节电7%,冷源节电5%。  相似文献   

7.
根据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的概念,对重庆市的36个办公类公共建筑的空调工程设计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计算了各个空调工程夏季设计工况下的工程整体设计能效比、冷源系统设计能效比、水系统设计能效比、风系统设计能效比,并对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最大和最小的空调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空调工程的三个子系统中,冷源系统对整个空调工程的设计能效比的影响最大,故冷源系统的选型与设计是提高空调工程设计能效比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杨宝军  张言军 《暖通空调》2022,(12):114-119
该项目空调冷源采用天然冷源与人工冷源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千岛湖水资源,与酒店四管制空调系统相结合。夏季和部分过渡季采用双冷源二级供冷方案,千岛湖水作为免费冷源,用于一级辅助供冷,可承担部分室内负荷与大部分新风负荷,制冷主机作为二级供冷冷源。冬季和部分过渡季利用千岛湖水为内区直接供冷。同时,为保护千岛湖自然景观资源,采用顶管技术取水,在千岛湖20 m深度以下设置取水口,且一次湖水侧回水作为项目景观用水,节约用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某医院病房楼空调设计方案,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单独设置新风处理机组,并采用高温冷源对新风进行预冷.详细分析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新风量的设计以及负荷计算方法,为设备选型提供依据,并制定全年空调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利用DeST进行全年能耗模拟的基础上,比较了双冷源系统、低温冷源系统和常规冷源系统3种冷源方案的技术性和经济性,最终选择双冷源系统作为该办公楼的冷源.  相似文献   

11.
每当我们讨论中西方建筑观念的相互作用时.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跨文化交流的问题。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交流的模型与交流的内容一样值得观察和讨论。“批评的演化:中西方的交流”一文如同一些类似话题的文章一样,不知觉中滑入两个误区:首先,关键词“交流”的概念错位,使得“双向”  相似文献   

12.
空调过滤器可以过滤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提高建筑环境的室内空气品质。本文对舒适性空调系统中空气过滤器的理论发展、性能指标和标准、常用类型以及过滤器的合理选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新风量、送风方式和空调病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新风量的大小和送风方式的不同与空调病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伟坚 《城市建筑》2014,(6):172-172
变风量空调系统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使用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十年之久了,其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方式曾大多采用定静压控制,本文对定静压与最小总送风量控制方式在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使得大家对最小总送风量控制方式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的密封性逐步提高,新风系统已经成为现在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保护居住者健康的一项设备。国内相关标准GB 50189—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等对设计新风量进行了规定。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分析,阐述了设计新风量对室内空气复合污染的影响,得出了更为合理的设计新风量的计算方法及新风品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各种病态建筑综合症认识的逐步深入 ,国内的公众越来越注重室内空气品质( IAQ) ,迫切要求提高 IAQ.本文给出了几种新风预处理系统形式 ,可以经济有效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全空气空调系统风量与压差平衡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分段调节新风阀和回风阀的新风量控制方法,并与传统压差控制法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新风量控制方法比传统的压差控制法能够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同时降低了送风机能耗.  相似文献   

18.
空气     
《现代装饰》2006,(9):90-97
生命有三大要素:阳光、空气、水。 空气无所不在,无色、无味、无形。人短时间没有水和阳光都没有问题,但若是没有空气,就可能影响人的呼吸进而影响生命。人们居住空间的演绎,是为了最好的保障生命。让空气在室内自然地流通,是本设计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8)
本文分析研究了中小学教室在安装运行新风系统后,教室内空气质量的净化改善效果,总结思考了实际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影响因素,重点关注新风系统在降低室内PM2. 5和CO_2浓度方面的作用,综合考虑新风量、噪声等指标,对学校教室等人员集中场所的新风系统安装选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清新的空气,如若缺失.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