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泡灌洗液二代测序(NGS)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科收治的116例CAP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肺泡灌洗液行NGS检测,同时完善相关的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比较2种方法检测病原体的阳性率、病原学分布情况及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16例患儿经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共检出阳性94例(81.03%),其中细菌感染4例(3.45%)、病毒感染2例(1.72%)、肺炎支原体感染83例(71.55%)、肺炎衣原体感染5例(4.31%),包含混合感染9例(7.76%);对肺泡灌洗液进行NGS检测,共检出阳性111例(95.69%),其中细菌感染62例(53.45%)、病毒感染58例(50.00%)、肺炎支原体感染99例(85.34%)、真菌感染5例(4.31%),包含混合感染63例(54.31%)。肺泡灌洗液NGS对细菌、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检出率高于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S检测与传统病原学检测检出率一致性不佳(Kappa=-0.079,P...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重症或疑难细菌性肺炎婴幼儿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收集BALF,分别进行高通量测序细菌检测和普通细菌培养,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细菌检出率和敏感度。结果高通量测序法检出细菌39例(肺炎链球菌17例,非典型细菌6例,嗜血杆菌属5例,鲍特菌4例,其他细菌7例),未检出细菌4例;细菌培养法细菌培养阳性9例,阴性34例;高通量测序法细菌检出率(90.7%)和敏感度(90.7%)均高于细菌培养法(20.9%、20.9%)(P0.05)。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BALF在婴幼儿重症或疑难细菌性肺炎病原体诊断的敏感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口留取诱导痰液和肺泡灌洗液在病毒混合感染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断为重症MPP且进行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在行纤维/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当日进行经口留取诱导痰液(痰液),所得痰液及肺泡灌洗液同时送检病毒多重检测,对比2种标本病毒检出情况。结果共纳入198例MPP患儿,痰液标本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52例(26.3%),主要为鼻病毒(30例,57.7%),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各5例,9.6%)。肺泡灌洗液标本检出病毒混合感染阳性96例(48.5%),主要为腺病毒(30例,31.3%)、副流感病毒(19例,19.8%)、呼吸道合胞病毒(15例,15.3%)。肺泡灌洗液标本的腺病毒检出率高于痰液(P<0.05)。结论肺泡灌洗液病毒多重检测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阳性率明显高于经口留取诱导痰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774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原学资料。所有患儿入院24h内留取标本,将标本置于无菌标本收集管并送检,静脉采血行病原核酸及抗体检测。结果 774例患儿中婴幼儿646例,春夏季发病486例。病原检测阳性577例(74.5%),以单纯细菌感染(229例)和混合感染(198例)为主。共检出病原918株,其中细菌504株(54.9%),以革兰阴性菌(334株)为主,检出前3位细菌为肺炎链球菌(99株)、副流感嗜血杆菌(86株)、肺炎克雷伯菌(62株);病毒222株(24.2%),以呼吸道合胞病毒(129株)为主;非典型病原体189株(20.6%),以肺炎支原体(160株)为主。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学龄期儿童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最高,肺炎链球菌各年龄组均有检出。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见于春夏季,肺炎克雷伯菌及肺炎支原体四季流行。结论深圳地区儿童重症肺炎主要见于婴幼儿,春夏季多发,以细菌感染及混合感染多见,检出主要病原为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各主要病原年龄、季节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住院治疗的219例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比较肺泡灌洗液mNGS检测与传统实验室病原检测对诊断儿童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219例送检标本中mNGS共检出阳性病例190例(86.76%);而传统实验室病原共检出阳性病例173例(78.99%),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和传统实验室病原病原总检出率在各年龄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8 7,P<0.05)。mNGS与传统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均阳性患者163例,mNGS与传统实验室病原学检测均阴性患者22例,mNGS阳性而传统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阴性患者27例,mNGS阴性而传统实验室病原学检测阳性患者7例。mNGS和传统实验室病原诊断儿童重症肺炎病原学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代测序技术较传统实验室病原检测可快速检测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学诊断,指导临床早期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Illumina平台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内江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诊老年CAP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肺泡灌洗液mNGS病原体检测与传统细菌培养鉴定法对老年C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患者经病原学检查共检出阳性154例(77.00%),其中细菌感染119例(59.50%)、病毒感染59例(29.50%)、真菌感染30例(15.00%)、肺炎支原体感染11例(5.50%)、肺炎衣原体感染7例(3.50%),包含混合感染50例(25.00%);mNGS共检出阳性183例(91.5%),其中细菌感染127例(63.50%)、病毒感染96例(48.00%)、真菌感染37例(18.50%)、肺炎支原体感染29例(14.50%)、肺炎衣原体感染15例(750%),包含混合感染75例(37.50%);mNGS阳性检出率、混合感染检测率较传统细菌培养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5、7.723,P<0.05);mNGS检测时间较传统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炎(ICHP)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肺泡灌洗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ICHP的诊断价值。方法 2021年6月—202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治ICHP患者55例,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液mNGS、传统病原微生物检测(CMT),记录病原体检出情况,比较mNGS、CMT的病原体检出率。55例患者中双肺多发病变37例,根据双肺是否有弥漫性磨玻璃影分为弥漫组18例和非弥漫组19例,比较2组病原体检出情况。结果 55例患者中检出真菌37例,其中霉菌20例,耶氏肺孢子菌22例;检出细菌30例,其中肺炎克雷伯菌7例,铜绿假单胞菌7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肺炎链球菌2例,分枝杆菌属6例,惠普尔养障体2例,诺卡菌2例;检出病毒38例,其中巨细胞病毒18例,EB病毒21例,新型冠状病毒7例,人类疱疹病毒1型4例,流感病毒2例;混合感染43例。55例患者中肺泡灌洗液mNGS检出病原体49例,CMT检出19例,2种方法同时检出13例;肺泡灌洗液mNGS对ICHP患者的病原体检出率(89.1%)高于CMT(34.5%)(χ2=9.720,P=0.002...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检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标本中的13种病原体,为临床快速诊断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103例、肺泡灌洗液45例,常规培养分离细菌、真菌,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进行细菌鉴定,同时采用LAMP技术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45例肺泡灌洗液标本中肺炎支原体,LAMP法检出的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用二代测序(NGS)技术验证。结果 148例标本中,质谱法检出率为42.6%(63/148),分离出病原菌81株;LAMP法检出率为68.2%(101/148),共检测出175种病原体。质谱法和LAMP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AMP法对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检出率高于质谱法(P<0.05)。LAMP法从45例肺泡灌洗液中检出26例肺炎支原体,而采用RT-qPCR检出23例。148例样本中,LAMP法检出2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并使用NGS验证为阳性。结论与传统细菌培养鉴定相比,LAMP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势,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痰培养病原学构成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重症肺炎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痰培养试验并进行血清抗原抗体检测,探讨重症肺炎病原学构成特征。结果 84例患儿痰培养试验检出明确病原菌35株,血清抗原抗体检测检出阳性例数18例,总体阳性率为63. 10%(53/84)。病原菌中细菌菌株31株,阳性率为58. 49%(31/53),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4种,革兰氏阴性杆菌6种,主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病毒阳性率为18. 87%(10/53),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真菌阳性率为7. 55%(4/53),主要真菌类型为白假丝酵母菌;支原体和衣原体阳性率分别为9. 43%(5/53)、5. 66%(3/53)。结论 我院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学构成以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肺炎支原体、真菌及肺炎衣原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依赖序列的单引物扩增技术结合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重症肺炎患儿呼吸道肺泡灌洗液进行病毒病原体宏基因组检测的效果。方法取临床重症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病毒基因组核酸DNA/RNA的提取,随机引物扩增建库后,进行Ion Torrent高通量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进行本地blast分析筛选病毒序列,运用MetaVir数据库进行病毒归类分析。结果一共获得591 593条序列读长,病毒序列3 545条,占0.6%,其中主要病毒及序列有腺病毒1 760条(49.6%),淋巴囊肿疾病病毒1 422条(40.1%),Taterapox病毒65条(1.8%),智利巨型病毒37条(1.0%),云杉卷蛾雕背姬蜂病毒33条(0.9%),猫白血病病毒32条(0.9%),网状内皮组织增生证病毒30条(0.8%),RD114逆转录病毒18条(0.5%);呼吸道病原体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为腺病毒7型,提示患者腺病毒7型感染。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的病毒宏基因组分析技术平台可用于呼吸道相关已知和未知病毒病原体鉴定。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16.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时期疗养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疗养康复事业的发展,疗养科护理的内涵也在不断的拓宽和充实,而护士自身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以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完美职业形象就成为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