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比较H2O2与常用氧化剂NaClO和KMnO4对铜绿微囊藻的氧化作用,研究典型氧化剂对藻细胞光合活性、藻细胞完整性和嗅味物质的氧化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表明,NaClO投加量为1.0 mg/L时可使藻细胞丧失完整性,对胞内β-环柠檬醛(β-Cyc)具有良好的去除作用。但较高剂量会导致胞内β-Cyc和β-紫罗兰酮(β-Ion)大量释放,其释放量与氧化剂投加量呈正比。KMnO4在超过5.0 mg/L后,藻细胞完整性较明显受损;KMnO4导致胞内β-Cyc较多释放,β-Ion在胞内有少量二次生成,但不会在胞外积累。H2O2的投加量大于17.0 mg/L时,完全抑制藻细胞光合活性,部分损伤藻细胞完整性,受损程度与氧化剂投加量呈正比;H2O2作为预氧化剂对β-Cyc具有优异的去除效果,会导致胞内β-Ion的二次生成与释放,其释放量远小于NaClO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介绍了富营养化水源水中嗅味物质的来源,讨论了放线菌和藻类数量与嗅味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吸附、生物氧化、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工艺对饮用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针对原水中嗅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工艺,来满足消费者对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现有的《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标准中并未对嗅味做定性和定量的规定。嗅味层次分析方法能够对水样中的嗅味种类以及嗅味强度做出定性和定量化的判断,通过嗅味层次分析方法以及SPME-GC/MS化学分析的结果,给出了饮用水嗅味的推荐值。按不同水源地类型对二甲基异莰醇(2-MIB)的标准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感官分析和化学分析结果,水厂可处理程度以及消费者可接受情况,给出2-MIB标准的推荐值,一级、二级水源地的标准推荐值为10 ng/L,三级水源地的标准推荐值为50 ng/L。二甲基异莰醇(2-MIB)嗅味标准推荐值的给出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源地的划分又提供了一个参考依据,开辟了水质感官分析的新思路,为我国城市水源中2-MIB含量的划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近10多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我国城市河流面临严重挑战,很多河流出现不同程度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甚至在一些河流出现黑臭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平原水库2个出水口不同深度上取水样进行试验,分别对进出水CODMn、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浓度变化情况,以及原水总磷浓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根据对溶解氧、嗅阈值、MIB浓度与藻类总数之间关系,以及滤后出水余氯的分析,判断得出平原水库产生异嗅味原因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过高;低温藻类在水体中产生的分泌物为典型的异嗅味物质,且在封冻条件下难以挥发;水中氨氮浓度过高,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二氯胺、三氯胺等化合性氯加剧了处理水的异嗅味。  相似文献   

6.
N-氯代亚胺是水中氨基酸经氯(胺)消毒后衍生的一类重要副产物。这类消毒副产物嗅阈值很低,易引起饮用水强烈的氯嗅问题。为明晰N-氯代亚胺在供水系统中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规律,对华东地区某自来水厂出厂水以及某供水管网末梢龙头水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供水系统中N-氯代亚胺广泛存在出厂水和管网水中,其浓度范围为195.45~1 048.71ng/L,检出频率为100%;N-氯代亚胺的浓度随季节变化明显,最高浓度水平出现在高藻期7、8月;在出厂水和龙头水所检样品中,N-氯代亚胺浓度超出嗅阈值的频率最高可达53.3%,对饮用水水质安全和品质提升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规饮用水过滤工艺中,石英砂滤料吸附水体中有机物质能力较弱、反冲洗周期较短的弊端,研究了利用新型滤料———活性无烟煤,原位替代石英砂过滤的整改措施。并以深圳市大冲水厂、东湖水厂沉淀池后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小试、中试过滤试验,对比分析活性无烟煤过滤性能。实验室小试对活性无烟煤的表面物理孔隙与化学物性做了检测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结构物性做了观测。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为112mg/g,高于试验所用的活性炭,说明其比表面积大于活性炭。表面有约为1·1mmol/g的含氧官能团,其表面等电点为10mV左右…  相似文献   

8.
陈罡  王良  王伟杰  王丹瑛  滕飞 《给水排水》2021,47(1):4-9,16
建立测定水中5种嗅味物质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逐层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合成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当试样中2-异丙基-3 甲氧基吡嗪(IPMP)含量为97.2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2±13.7)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IBMP)含量为98.8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8.8±13.0)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甲基异莰醇(2-MIB)含量为97.4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4±14.1)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2,4,6-三氯苯甲醚(TCA)含量为97.3 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97.3±13.7)ng/L包含因子k=2;当试样中土臭素(GSM)含量为100.0 ng/L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100.0±14.4)ng/L包含因子k =2.影响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样品顶空固相微萃取、标准系列溶液配制、内标物的加入,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较为系统地考察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CP)预处理工艺去除水中藻类和嗅味的效果,并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效果做了对比研究。试验表明,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处理工艺在去除藻类和嗅味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饮用水臭味问题的相关研究。首先,详细阐明了饮用水中臭和味的重要来源;其次,从感官、仪器、综合分析法等三个方面,简述了臭味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技术,指出了制定滤后水、出厂水、管网水及二次供水中致臭物质量化标准限值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后,根据臭和味的来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无锡自来水事件的城市供水应急除臭处理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5月28日起,无锡市自来水南泉水源地的水质突然恶化,造成自来水臭味严重.经水质分析,产生臭味的物质是硫醇、硫醚类化合物,其中的主要致臭组分是甲硫醇.根据此类化合物易被氧化、不易被吸附的特性,应急处理采用了在取水口投加高锰酸钾,再在净水厂内絮凝池前投加粉末活性炭的应急处理工艺.取水口投加的高锰酸钾可以在输水过程中氧化可氧化的致臭物质和污染物,水厂内投加的粉末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可吸附的其他臭味物质和污染物,并分解可能残余的高锰酸钾.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的投加量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和运行工况进行调整,并逐步实现了关键运行参数的在线实时检测和运行工况的动态调控.在应急处理措施实施后,自来水臭味问题立即消除.后经自来水监测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对出厂水的多次检验,水质达到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毒理学项目全部合格,无锡市从6月4日起宣布恢复正常市政供水.以上应急处理技术成功应对了本次无锡水污染事件,并为应对类似的水污染突发事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为积极探索南方丰水地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新举措,通过调研太湖流域片合同节水管理领域政府推动及典型案例,总结太湖流域片合同节水管理实践的初步成效、经验做法与存在问题,从体制机制、创新监督考核、重点推广领域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了快速准确地判别异嗅强度等级,将电子鼻技术应用于饮用水异嗅异味检测中,提出了电子鼻检测的优化方法并通过电子鼻信号建立了确定嗅味等级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待测水样为200 mL、水浴温度65℃,加热时间10 min,进样方式顶空进样,可大幅度提高电子鼻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使得电子鼻检出限与饮用水中低浓度嗅味物质相匹配.将优化方法用于实际水体的嗅味检测,结合嗅味层次分析(FPA),通过多元线性回归PLS方法,建立电子鼻响应值和饮用水异嗅等级的数学模型,R2达0.986.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治水实践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浩云  陆志华 《水利学报》2021,52(3):277-290
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是流域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思想,是解决流域性水问题的有效方法论。太湖流域因湖得名、因水而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流域治水始终围绕兴水利、除水害、保发展、惠民生,先驱们为之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实践与探索,逐渐形成了系统治理和综合治理的治水思想,并成为流域各地治水的重要遵循,未来也将不断传承与发展。新世纪以来,太湖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配置、水生态环境改善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布局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流域的治理与管理框架,造就了江南水乡的繁荣昌盛。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太湖流域全方位水安全保障也不断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本文系统总结太湖流域治水历程、治水思想、治水现状,分析新时期流域治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探讨未来流域治水方向,为进一步建设美丽幸福太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太湖流域节水潜力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太湖流域近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用水指标,分析了太湖流域节水潜力:太湖流域用水量约为293.0亿m3,采取节水措施可节水87.5亿m3,其中农业灌溉可节水31亿m3,工业可节水37.5亿m3,生活可节水19亿m3。并从工程和非工程角度提出农业、工业、生活方面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地处平原河网地区,农业用水量大,耗水量高,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流域节水空间和潜力巨大,推进农业用水计量是实行农业节水的一项关键措施。梳理了流域农业用水计量现状以及未进行有效计量的主要原因,结合流域内已开展的大量先行先试工作,提出加强流域农业用水计量工作的思考,建议开展全方位的农业用水定额观测工作,探索有流域发展特色的农业用水计量、节水减排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太湖流域跨界水环境治理中不同区域利益失衡的问题,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确定流域水流生态补偿主客体,通过流域重要河湖和跨省(市)水环境治理投入测算补偿标准,提出了以废水排放量、用水量和人均GDP共3项指标测算各省(市)筹措资金,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补偿两个方面确定资金分配量。以2017年为基准年,进行了流域水流生态补尝方案资金筹措和拨付测算。补偿标准为30亿元,除中央引导性资金15亿元外,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筹措资金分别为7.09亿、3.00亿、5.91亿元,资金拨付量分别为12.43亿、8.13亿、9.45亿元。各省(市)出资比例基本与其在流域内所占面积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各省(市)资金拨付量与其在流域上下游空间布局和水环境治理任务也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太湖流域用水总量控制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方  盛东  高怡  曹钰 《水资源保护》2009,25(3):37-40
通过对太湖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现状的综合分析,提出太湖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的对象、范围、目标及其实施重点区域;并提出包含目标型、动态型和考核型等指标在内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现对流域用水定量化的宏观管理,完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管理,为科学实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