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介绍李宗俊老师“透穴针法”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一针两穴或一针多穴透刺治疗多种疾病。结果:在临床实践中,用透穴针法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的疗效。结论:透穴针法不但能治疗局部疾病,而且能治疗全身疾病;不仅能治经络病症,还能治疗脏腑疾病,起到一针多穴、刺激大、作用强、疗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过梁针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海涛 《四川中医》2002,20(6):72-73
过梁针是针刺的一种透穴法,选用与疾病相关的、位于肘膝肩关节等部位的、体位相互对称的阴阳二条经脉的两个穴位为组穴,进行透刺得气,以调整阴阳治疗疾病。作者用过梁针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独特疗效,是一种值得同道研讨和不断完善的针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透穴针法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学文献均有记载.早在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有:"救卒死尸厥方,爪切人中良久,又针人中至齿立起".此为针刺人中透龈交治疗卒中症的急救针法.又如元·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所记载的玉龙歌曰:"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津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这是针刺丝竹空透率谷治疗偏头痛的针法.同时在<玉龙歌>中还记载了口眼歪斜和鹤膝风的透穴针法.曰:"口眼歪斜最可嗟,地仓妙穴透颊车;""膝盖红肿鹤膝风,阳陵二穴亦堪攻,阴陵针透尤收效,红肿全消见异功."明·吴昆在<针方六集>中也有不少记载用透穴针法治病.这都说明透穴针法在临床应用上确有卓越的疗效.笔者据此,便注意这方面的研究,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对某些病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举四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梁军 《针灸临床杂志》2001,17(12):24-25
谈起应用透穴针法治疗疾病 ,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有 :“救卒死尸厥方 ,爪切人中良久 ,又针人中至齿立起”。此为针刺人中透龈交治疗卒中症的急救针法。又如元·王国瑞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所记载的玉龙歌曰 :“偏正头风痛难医 ,丝竹金针亦可施 ,沿皮向后透率谷 ,一针两穴世间稀”。这是针刺丝竹空透率谷治疗偏头痛的针法。同时在《玉龙歌》中还记载了口眼斜和鹤膝风的透穴针法。曰 :“口眼斜最可嗟 ,地仓妙穴透颊车”。“膝盖红肿鹤膝风 ,阳陵二穴亦堪攻 ,阴陵针透尤收效 ,红肿全消见异功”。…  相似文献   

5.
欧阳八四  高洁 《中医杂志》1997,38(9):534-535
肖少卿教授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数十载。笔者受业于肖老,肖老临床常用“透穴针法”治疗。透穴针法为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穴位的针刺方法。其在《内经》中即有其雏形。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世发展并完善了这种刺法。肖老在临床中不断探索,将透穴针法用于22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透穴针法的溯源与考察,认识透穴针法的特性及应用分类。通过对《循经考穴编》一书中针刺手法的描述与分类、特点、透刺组穴等内容的研究,将相关内容进行分类、整理、汇总,并结合透穴针刺处方在现阶段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考量,分析阐述《循经考穴编》在临床运用透穴针法的辨证施针以及手法分类特色。  相似文献   

7.
透针法治疗面神经炎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透针法在治疗面神经炎中的疗效。方法 :对 6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透针法治疗 ,地仓透颊车 ,丝竹空透太阳 ,攒竹透鱼腰等 ,另取风池、合谷、足三里等穴。结果 :总有效率 1 0 0 % ,其中 1周内恢复者 2 5 % ,1月内恢复者 80 %。提示 :透针法在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舒筋活血 ,祛风解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玲 《四川中医》1999,17(7):51-52
透穴刺法,通常又称为透针刺法。本法多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以增强针刺的强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剂方法。透穴刺法有四肢内外侧或前后侧相对穴位的“直透”,有各部上下方或前后邻近穴位之间的“横透”、“斜透”,以及一次透刺多穴的“多向透”等法。大量实践表明,透穴刺法临床应用甚广,其疗效优于传统方法。下面就“透穴刺法”的源流、作用、操作及临床应用谈谈个人认识。1透穴刺法的源流“透穴刺法”始见于《黄帝内经》,在《灵枢·官针》篇有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各种针法,其中“输刺者,直入…  相似文献   

9.
“透穴针法”或称“透针刺法”、“一针二穴法”,早在我国元明时期的针灸著作中,如《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针方六集》、《针灸大成》和《循经考穴编》等都有记载。如《玉龙歌》“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二穴世间稀”,即是指用透穴方法进行针刺。故后世凡言透穴针法,往往称“玉龙透针法”。惟据上述诸书都引用金元时期窦默《针经指南》的内容来分析,故透穴针法的使用,应以窦氏为先。明代杨继洲将《玉龙歌》编入《针灸大成》,并从原歌中的二则透穴针法,增补至十二则。《针灸聚英》一书中的《肘后歌》也有“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的记载。《循经考穴编》在各经穴名称下,注明用透针的方法就有三十余则之多。总之,从以上这些历代的文献资料来推断,透穴针法早在元明时期已较广泛施用。  相似文献   

10.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运动障碍为主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失治、误治或患者正气亏虚易发展为顽固性面瘫。该文介绍运用倒马针法联合放血、探穴针刺、透刺、选穴针刺法治疗顽固性面瘫1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百会透刺曲鬓穴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1例。两组均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实验组加用百会透刺曲鬓穴针法,治疗14天。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百会透刺曲鬓穴针法治疗ACI疗效显著,可改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透穴针法是采用不同的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或多个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如《灵枢·官针》篇中记载 :“直针刺者 ,引皮乃刺之 ,以治寒气之浅者也”,与后世的横针透刺颇为相似。“恢刺者 ,直刺旁之 ,举之前后 ,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合谷刺者 ,左右鸡足 ,针于分肉之间 ,以取肌痹”。这两种一针变换多个方向的刺法与后世的多向透刺法如出一辙。另外 ,浮刺、输刺 ,与后世之斜针透刺、直针透刺也非常接近。笔者 30年来 ,运用透穴针法治疗各种常见病 ,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 验案举要1.1 急性腰扭伤王某 ,男 ,3…  相似文献   

13.
<正> “胃三关”是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多穴浅刺透针疗法。经十余年对数千例胸胁胃脘疼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观察,疗效颇为显著。现将胃三关的取穴、针法、及个人体会等介绍如下: 一、取穴与针法1.取穴:胃三关是沿着胃经及任脉经进行皮下穿刺的一种多穴浅刺透针法,所透穴位均系胃及任脉经的穴位。第一关由不容穴进针至天枢穴;第二关由鸠尾穴进针至神阙穴;第三关由右侧不容穴进针至天枢穴。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梅妹 《吉林中医药》2008,28(2):132-132
笔者对近4个月来门诊接治的58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采用取局部穴位以透穴针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头穴透刺结合腹针为临床常用针法,对脑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其可调和气血,鼓舞正气,促进脑损伤恢复。通过运用头穴透刺结合腹针治疗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记述其治疗效果,为今后临床运用针刺治疗颅脑损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气针法是董氏奇穴针法的特色之一,被广泛地应用到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动气针法不仅限于针刺奇穴有效,应用到十四经穴中也能取得很好的疗效。本文对动气针法的概念及发展渊源、机制研究及其在骨伤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透穴针法是指将针刺入穴位后,针尖透达对侧或邻部穴位,但针尖不穿出皮肤的一种针刺方法。该法首载于元代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如:“偏正头风痛难医,丝竹金针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针两穴世间稀。”当时虽无“透穴针法”之名,但已明确指出了“一针两穴...  相似文献   

18.
透穴刺法,又名透针法、透刺法,是在传统的针灸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刺方法。“透穴”意味着针刺深度较深,跨经跨穴而刺,一针可通透多个穴位,或多经穴位,使其同时产生针感,加强得气力度,以有效地提高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19.
十二透穴针法是北京名老中医“金针王乐亭”教授在治疗偏瘫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弟子钮韵铎老师学习这一针法,现将临证体会叙述如下,供同道参考。所谓十二透穴,指在人体偏瘫一侧的上下肢,选取二十四个穴位,其中十二个为进针穴,另十二个为透针穴,进行透刺。其组成是:肩髃透极泉,腋缝透胛缝,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阳池透大陵,合谷透劳宫;环跳透风市,阳关透曲泉,阳陵透阴陵,绝骨透三阴交,昆仑透太溪,太冲透涌泉。中风半身不遂证,古人又称之为偏枯、风痱。《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进行综合述评。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数据、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资料库,检索近10年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进行综合分析。显示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比常规针刺显著,且治疗疾病病种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