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评估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社交技能训练的效果。方法:应用自行编制的社交技能训练手册,对32位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第10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Tenth Revision,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稳定期住院患者实施12次训练,为期4周,随访6个月。分别于训练前、训练结束时、训练后3个月和6个月评定社交技能量表(Social Skills Checklist,SSC)和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ocial 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结果:与训练前比较,SSC和SAFE总分在训练结束时、训练后3个月和6个月均有显著下降;在以上3个评定时点上,SSC12个条目中分别有8个、11个和10个条目得分显著下降,SAFE的19个条目中分别有7个、14个和16个条目得分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自行编制的社交技能训练手册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社交技能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效果延续至训练后6个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工作相关社交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职业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门诊咨询和随访服务,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相关社交技能训练(WSST),疗程为10周.在入组前、训练结束后随访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和工作社交技巧评估量表(WSSS)进行评定,同时统计两组找到竞争性工作岗位的例数.结果 训练前两组在HAMD、W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训练结束后随访3个月两组HAMD、WS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有12例找到竞争性工作岗位,对照组有4例找到竞争性工作岗位.结论 工作相关社交技能训练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就业比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1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治疗,且日用剂量不变,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12次社交技能训练,为期6周。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采用阴性与阳性症状量表(PAN SS)、大体评定量表(GA S)、社交技能量表(SSC)及社会适应能力评定量表(SAFE)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第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时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第1个月、3个月及半年时,观察组PAN SS总分及阴性症状、SSC及SAFE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AN SS总分:t=2.82,2.79,3.20;阴性症状评分:t=4.11,4.35,8.12;SSC评分:t=5.43,7.25,8.45;SAFE评分:t=3.48,8.67,9.49;P均<0.01);而GA S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t=2.04,2.36,3.34;P<0.05或P<0.01)。结论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多数精神分裂症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仍然存在社交及认知缺陷,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有学者提出社交技能缺陷症状的概念,并认为是精神分裂症除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之外的另一个特征性症状[1].抗精神病药物虽然可以治疗幻觉、妄想,却无法改善社交技能缺陷[1-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断有学者尝试采用社交技能训练(social skills training,SST)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缺陷,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功能结局[3-4].本文介绍社交技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为开展相关治疗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组社交技能训练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闵行区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门诊收治的14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随访3个月中脱落2例,最终纳入14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73)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73)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不同人群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38例,进行为期12次的社交技能训练.对入组患者进行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ocial 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评分,并对入组患者的基本人口特征、社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分阶综合社交技能干预方案,探究其对孤独症儿童社交认知的干预效果。方法:共36名孤独症儿童参与研究,干预组(n=22)共参与17次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n=14)不参加训练。结果:干预组孤独症儿童的孤独症治疗量表和社交反应量表后测结果的总分以及语言、知觉、社交、社交认知、社交动机等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分阶综合社交技能训练可显著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交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健  江芮 《医学信息》2018,(3):118-119,122
目的 研究生活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8月确诊的93例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维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以8周的生活技能训练。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训练结束2周时和训练结束24周时接受PANSS和ADL评估。 结果 干预后ADL量表评分研究组结束训练2周(27.29±6.94)分,结束训练24周(28.08±7.31)分低于对照组(30.86±6.36)分,(31.02±5.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活技能训练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信心心理训练对社交焦虑症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以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16~30岁社交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自信心训练治疗组(研究组)和空白组(对照组),研究组每周进行两次自信心训练,每次3小时,持续5周,共10次;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手段.干预前与干预结束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进行社交回避与苦恼(SAD)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了解患者社交回避与苦恼及社会支持的改善状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SAD评定无差异(t=-0.242,P>0.05),SSRS评定无差异(t=0.208,P>0.05);两组心理干预后SA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326,P<0.001);SSRS有显著性差异(t =2.390,P<0.05).结论 自信心心理训练可以明显改善社交焦虑症患者的社交回避与苦恼症状,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验证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SC)中文版在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社交技能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选择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及其他精神障碍的患者共200名(病例组)及正常对照30名(正常组),请3名精神科专业人员用SSC进行评估,并对其中30名患者同时评定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II(WHO-DAS-II)和自我意识量表的社交焦虑分量表(SAS)。结果:SSC中文版的重测信度为0.93~0.99,评定者一致性0.92,内部一致性0.81~0.94;SSC中文版得分与WHO-DAS-II和SAS得分呈正相关(r=0.37~0.72,P<0.05),但区分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探索性因素分析将SSC中文版聚合为3因子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该模型结构大致合理(除近似均方根误差外)。精神分裂症组SCC中文版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情感障碍组的交谈和冲突处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社交技能评定目录用于我国18岁以上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交技能评估的信效度良好,但区分效度和结构效度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88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4例脱落。对干预组进行药物自我管理和症状自我监控技能训练共5周,然后随访观察6个月。采用康复状态量表(M R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 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PAN SS、M RSS和ITAQ评分(46.11±16.01、50.79±18.44和11.26±1.73)明显优于对照组(56.24±17.48、66.24±34.51和9.36±2.0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复发率(7.3%)低于对照组(16.3%)。结论技能训练有利于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定期技能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经过治疗出院后痊愈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按精神分裂症诊疗常规进行治疗,出院后对照组门诊随诊,干预组定期技能康复训练,干预1年。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生活质量和病情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评分与干预前评分存在显著差异(F=23.679,63.230,80.565,3.271;P0.05),干预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15.548,23.173,21.094,17.053;P0.001)且存在组间差别(F=27.686,16.475,28.541,27.666;P0.001)。3个月末和6个月末PANSS和SQLS干预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t=-4.731,-3.891,-4.484,-4.027,-5.732,-4.348,-4.048,-2.276;P0.001)。结论:定期技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病情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将显著好转及以上出院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干预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出院后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家访并实施交往、生活自理及工作等方面的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康复状态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个月后,SDSS评分结果中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900,P=0.005),同组比较,干预组干预半年后与入组时有极显著差异(t=-5.311,P=0.000)。康复状态量表中在卫生能力(t=-2.008,P=0.049)、生活能力(t=-2.846,P=0.006)、工作能力(t=-3.427,P=0.001)、社交能力(t=-0.003,P=0.008)方面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有助于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作用。方法:将2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实施综合式干预,经过12个月的观察,每3个月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9个月后两组间PANSS量表有显著性差异(t=-2.020,-2.631;P0.05);6个月和9个月时两组间GAF量表有显著差异,至12个月时有极显著差异(t=2.496,2.967,4.303;P0.05或0.001);现有能力及康复效果评估表中,第6个月时生活能力、工作情况、关心和兴趣、社交能力及总评有显著性差异(t=-2.065,-2.048,-2.021,-2.671,-2.915;P0.05)。随着观察时间的推移,两组间差异逐渐明显,至第12个月时,各分量表及总评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卫生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情况、关心和兴趣、社交能力、总评(t=-2.476,-4.117,-3.024,-2.980,-3.696,-4.034;P0.05或0.001)。结论 :包括技能训练在内的综合干预的康复形式,有利于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社区精神科医师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药物自我处置技能训练,了解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分组进行技能训练并布置作业,由家属督促患者完成。培训结束后兼职医师定期上门指导并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研究前后1年分别与社区中50例不经培训的对照组患者进行药物依从性、FIS、PANSS、MRSS、ITAQ评分比较。结果研究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无显著差异(χ2=0.08,P>0.05);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χ2=20.72,P<0.001),其中完全依从率较前提高了19.6%,不依从率则降低了7.1%。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患者的受教育程度(r=0.233,P<0.05)、发病次数(r=0.401,P<0.01)、住院次数(r=0.451,P<0.01)、自知力(r=-0.241,P<0.05)、PANSS总分(r=0.272,P<0.01)、MRSS总分(r=0.207,P<0.05)显著相关。结论定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知识教育,从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稳定病情、降低精神残疾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定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开放组及封闭组,各45例。于入组时及治疗6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所有量表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9、0.67、0.21、0.03、0.12,P0.05);治疗6周后,开放组在BPRS、NOSIE的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因子及ADL均优于封闭组(t=3.72、2.55、9.35、4.94、6.20,P0.05)。结论开放式护理管理有助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社会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