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镀银纤维多功能屏蔽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镀银纤维的性能,含镀银纤维织物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及其用途,其对微波的屏蔽效果可达99.99%,且具有抗静电、调温和抗菌作用,但纤维外镀的银粉易脱落.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普通大众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电磁辐射防护的要求,采用镀银纤维开发新型电磁波防护织物。从原料及织物组织考虑,解决银纤维与普通纱线复合加工、织物屏蔽效能估算等技术关键问题。经检测,开发试制的样品在1 000~3 000 MHz范围内,屏蔽效能达到55~65 dB;经过多次水洗,结果显示样品的屏蔽效能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镀银纤维含量及其在织物中的分布对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通过测试和分析不同镀银纤维含量和分布的平纹织物电荷面密度,结果表明:随着镀银纤维含量的增加电荷面密度减小,但其变化趋势会受到间隔嵌织非功能性纱线的影响;非功能性纱线的织入会在织物中形成静电积聚区,织物的静电性能取决于静电积聚区的大小和功能纱线的防静电性能;非功能纱线的织入会恶化由于镀银纤维在纱线中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织物静电性能的不均匀性;与赛络菲尔纱织物和长丝交织织物相比,短纤混纺织物具有更好的防静电效果。  相似文献   

4.
探讨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的抑菌性能及机理。采用不同含银量的镀银纤维与棉纤维纺制不同混纺比的棉镀银纤维混纺纱,并织制出不同含银量的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测试了不同含银量、不同洗涤次数、与大肠杆菌不同接触时间的混纺织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同时测试了不同浸泡时间下混纺织物的银离子释放率。研究结果表明:棉镀银纤维混纺织物中的含银量在2%以上时,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可以达到100%;镀银纤维中的银含量、棉镀银纤维混纺比对混纺织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镀银纤维的抑菌效果和镀银纤维表面沉积银层的离子化有关,银离子释放率越高,抑菌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镀银纤维屏蔽面料屏蔽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镀银纤维含量、面料编织结构、洗涤次数以及保存方式。分析指出,对于同一类型的面料,镀银纤维含量越高,则织物的屏蔽效果越好;面料的编织方式和组织结构也影响着织物的屏蔽效果,实验发现,若面料组织结构更加紧密,则织物屏蔽性能更好,因此梭织面料的屏蔽性能要好于针织纬编面料;另外,镀银纤维屏蔽面料洗涤50~60次后,屏蔽性能会明显下降,因此镀银纤维面料的服装应采取少洗或不洗的方式;保存时应采取密闭避光的方式以有效防止面料屏蔽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镀银纤维含量对织物抗菌性能的影响,以普通涤纶丝和锦纶镀银导电丝为原料试织了5组织物,采用振荡烧瓶法对不同镀银纤维含量的织物进行了定量抗菌性能测试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镀银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抑菌率随着镀银纤维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且与Boltzmann函数拟合显著相关;镀银纤维含量达到3.6%时,织物对大肠杆...  相似文献   

7.
镀银纤维是目前应用较广的一种导电纤维。介绍了化学镀银技术中的还原法制备镀银纤维的工艺以及镀银纤维的应用领域。综述了镀银纤维织物在防电磁辐射、抗菌性和抗静电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镀银纤维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杜磊  谢勇  叶玲  邹奉元 《丝绸》2013,50(2):1-5
采用镀银纤维与光触媒纤维长丝以不同嵌织比例和不同织物组织结构制得织物样品,采用吸收法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其抗菌效果。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抗菌织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抗菌织物对于大肠杆菌抑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斜纹织物的抗菌效果优于平纹织物和缎纹织物。研究认为织物的抗菌效果来自于银离子溶出性抗菌和TiO2的非溶性抗菌的协同作用。当镀银纤维和光触媒纤维嵌织比例为1︰1,并以斜纹组织织造时,织物中单质银质量分数为0.94%,TiO2含量为0.29%,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镀银导电纤维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有关聚酯镀银导电纤维的研制方法,聚酯纤维经过除油、粗化等工序后,浸没有特殊设计的氧化-还原熔注体系中,经热处理后纤维表面就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银层。纤维的地率S迅速增加,可达到10^2S/cm以上。为了有利于产业化生产,镀银摈弃了传统的烧杯模式,采用了连续化过程。最近采用放大后的设备已成功地实现了镀银导电纤维的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竹炭涤纶纤维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竹炭涤纶纤维交织物中竹炭涤纶纤维的含量与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关系.通过测试不同竹炭涤纶纱与棉纱交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由计算机曲线模拟出紫外线透过率与竹炭涤纶纤维含量的关系图和回归曲线方程,指出竹炭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辐射性能,而防紫外线织物要达到国家标准所要求的UVA透过率.织物中竹炭涤纶纤维最低含量应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产品应用作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1.
总结镀银纤维圣麻棉混纺织物在试制过程中的合理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通过对镀银纤维和圣麻纤维进行预混,再采用条混的混和方式,选用萨氏条干仪进行质量监控,调整清棉工艺参数以减少圣麻纤维的损伤和镀银纤维的散失,控制浆纱各部张力及上浆质量,优选织部工艺参数等技术措施,使镀银纤维圣麻棉混纺织物的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工艺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镀银长丝嵌织方式对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织物中镀银长丝嵌织方式对其屏蔽效能的影响。将镀银长丝缠绕在自制的纱线架上,通过模拟镀银长丝在织物中的不同排列方式,构建了镀银长丝仿真织物模型,进行了镀银长丝不同嵌织间距、不同排列方式以及不同辐射频率下几种镀银长丝织物的仿真模拟试验。采用平面材料电磁波屏蔽效能标准测试方法对仿真模型的屏蔽效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镀银长丝排列方式、镀银长丝嵌织间距及网络格对角线长度对织物的屏蔽效能都有影响。方差分析可证实:以上三种因素对织物的屏蔽效能均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竹炭纤维的性能。通过对比分析竹炭纤维与粘胶纤维的截面形态、强伸性能、摩擦性能、耐酸碱性、质量比电阻等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其断裂强度、初始模量明显大于粘胶纤维,其质量比电阻、摩擦因数略小于粘胶纤维,其耐酸耐碱性能接近于粘胶纤维。认为竹炭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服用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对大豆蛋白纤维纯纺织物、大豆蛋白纤维棉混纺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抗静电性及抗皱性进行了测试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比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透湿性能,抗静电性、抗皱性比棉织物较差,而两种纤维织物的透气性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探讨竹纤维织物及竹棉混纺织物的热湿性能.采用竹纤维纯纺纱、竹棉混纺纱,分别设计了一上三下破斜纹、方平、一上三下右斜纹和凸条4种组织的织物.通过热湿性能的测试和作用原理的分析,得出导热性、吸湿性、透湿性和透气性等热湿性能是衡量夏季织物吸湿快干的重要因素的结论.通过对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棉织物热湿性能的对比分析可知,竹纤维织物、竹棉混纺织物均具有优良的吸湿快干特性,在棉纤维中混入适量的竹纤维,可有效地改善棉纤维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添加纳米级麦饭石的粘胶纤维织物的各项性能,应用振荡烧瓶法、远红外光谱法测试了麦饭石功能纤维织物的抗菌、远红外特种功能,并测试了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强伸性、刚柔性、悬垂性.测试结果表明:麦饭石功能纤维织物不仅保持了粘胶纤维织物的特点,而且具有优异的抗菌、远红外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金属纤维混纺织物防微波辐射性能测试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蔡普宁 《棉纺织技术》2001,29(7):418-420
介绍了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织物防微波辐射屏蔽效率较为实用的测试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部分金属纤维混纺织物的防微波辐射效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金属纤维混纺织物的屏蔽效率与织物的紧度,组织结构,单位面积质量和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竹原纤维床上家用纺织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竹原纤维织物作为床上家用纺织品时的各项性能.通过对竹原纤维织物与传统床上家用纺织品棉纤维织物的有关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发现竹原纤维织物具有优于棉纤维织物的优良特性,主要体现在吸湿、透气、染色、抗起毛起球、抗菌等方面,表明竹原纤维织物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床上家用纺织品面料.  相似文献   

19.
探讨棉不锈钢长丝合股纱嵌织密度及电磁波辐射角度对棉不锈钢长丝嵌织织物屏蔽效果的影响。测试了不同棉不锈钢长丝合股纱纬密及不同电磁波入射角度条件下织物的屏蔽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织物屏蔽效能随着棉不锈钢长丝合股纱嵌织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达到临界值后基本稳定不变;织物电磁透过率随着电磁入射角度的变化呈余弦平方曲线变化。指出:实际生产中,在保证织物屏蔽效果的基础上,应合理选择金属纤维纱线嵌织密度以节省原料;尽量在织物经纬向都加入金属纤维纱线以达到理想的屏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