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手性冠醚作为手性分离选择剂,已成功的用于识别和拆分各种外消旋氨基化合物。本文对几种分别含有机酸单元、联萘酚单元、糖单元、醇单元的手性冠醚在手性识别伯胺、氨基酸、氨基酸酯等立体异构体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以商品化2,6-二氯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取代、氯乙酰化、成环3步反应高产率合成3种新的含吡啶杂环的硫氮杂冠醚化合物。该路线反应产物单一、易于提纯,产率>80%。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以及元素分析等物理手段确定。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目前色谱中常用的各种手性选择剂的功能和作用,包括环糊精、多糖、蛋白质、抗生素以及人工合成的手性大环等,并对其应用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4.
液晶冠醚的合成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近年来液晶冠醚的合成方法及其性质,并总结了其离子传输,分子识别以及在色谱分析,LB膜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聂春红  董艳萍  迟彩霞  赵东江 《应用化工》2009,38(12):1799-1801
在无水无氧条件下,以氯化钐、氯化钆和R-联萘酚为原料室温合成了手性联萘酚稀土配合物{[(THF)2Na]3[Sm(R-BINOLate)3]}(1)和{[(THF)2Na]3[Gd(R-BINOLate)3]}(2),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在λex=392 nm的最佳激发波长监控下,配合物(1)和(2)固体状态下都能发出粉红色荧光,配合物(1)的发射波长为662 nm、强度355 a.u.;配合物(2)的发射波长为652 nm、强度78 a.u.,均为联萘酚微扰的中心金属离子Sm3+,Gd3+的5D0→7F3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6.
采用Gaussian 03在B3LYP/6-31G(d)水平上分别优化手性咪唑环芳受体和氨基酸甲酯配体,并在同样条件下计算NBO电荷。用AutoDock Vina将优化后的受体、配体进行对接,获得相应复合物的最稳定构象。以复合物亲和能和配体侧链电子电荷指数,建立了表达复合物稳定常数的定量关系模型。从单体的NBO电荷分布、复合物最稳定构象等方面分析探讨,发现静电吸引、受体配体间的空间匹配和氢键作用等,是影响手性咪唑环芳选择性识别氨基酸甲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简要介绍了冠醚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详细介绍了:(1)新型金属冠醚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2)新型冠醚及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在电磁学中的应用;(3)新型冠醚化合物的合成及在医药学中的应用。并对冠醚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来新 《陕西化工》2014,(4):732-734
介绍了冠醚化学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几种新型臂式冠醚及其超分子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取代冠醚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新型氮杂冠醚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并对冠醚化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自合成的手性二氧大环多胺作为手性溶解剂,采用NMR技术对苦杏仁酸进行手性识别研究.当主客体混合后,主客体的质子峰在1HNMR图谱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化学位移,且苦杏仁酸的α-次甲基氢的化学位移变化值在主客体摩尔比为1:1时达到最大,从而表明主客体之间可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摩尔比为1:1 的超分子复合物.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手性二氧大环多胺与苦杏仁酸具有较强的超分子作用,可用于苦杏仁酸的手性识别及对映体拆分.  相似文献   

11.
梁谦  王恒山 《广东化工》2009,36(9):67-68
当今社会对单一对映体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手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区域选择性、手性催化能力及手性识别能力,因而在手性合成、手性识别及手性拆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封重视。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手性表面活性剂在不对称催化、乎性识剐及手性拆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分子印迹手性识别机理及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  胡小玲 《中国胶粘剂》2007,16(10):50-54
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一种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手性固定相,具有可预测洗脱顺序、分离选择性高、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在色谱手性分离领域取得应用。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及其手性识别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对该技术在色谱分离领域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展望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间氯苯基卟啉-氨基酸及其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2种新型的尾式卟啉-氨基酸化合4物及其锌配合物,用元素分析,UV,IR,^HNMR确证了其结构,并测试了其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
张战  陆晓清 《广州化工》2001,29(3):14-15
用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滴定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卟啉锌配合物 (主体 )对氨基酸酯 (客体 )的分子识别。这种锌卟啉可以与氨基酸酯形成 1∶1和 1∶2的两种加合物。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的配位作用、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上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排斥作用以及主 -客体之间的色散力作用是主体分子能识别客体分子的三种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蒽为荧光基团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吡唑基吡啶衍生物,应用核磁对产品做了结构表征,用荧光谱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常见阳离子的络合识别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Cu2+、Fe3+、Ni2+、Co2+有良好的识别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杨名辉  李新生  陈义朗  邓瑞红 《化学试剂》2002,24(5):266-267,270
报道了一种新型的含吡啶大环席夫碱与铬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质谱、原子吸收、热重分析和电位分析表征。生物活性试验表明,这种新型有机铬化合物可能对Ⅱ型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硝酸锌和4'-对苯甲酸-2,2',6',2″-三联吡啶(Htypb)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Zn(typb)_2](Htypb)_2(1),并对新化合物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红外、荧光等表征。化合物为零维结构,配体一部分与金属配位,另一部分游离。金属锌离子被两个三联吡啶基团螯合。标题化合物在325℃以下温度稳定存在。在波长424 nm光激发下,新化合物1在582 nm处有最大荧光发射,因此该物质是一种潜在的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18.
以5-甲基间苯二甲酸为配体与吡啶、氯化锌反应,水热合成制得手性链配合物5-甲基间苯二甲酸吡啶锌(Ⅱ),并培养成单晶。通过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测试技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a=0.839 34(9)nm,b=1.294 86(15)nm,c=1.760 2(2)nm,Z=4,V=1.913 1(4)nm3,μ=1.315 mm-1,Dc=1.457 mg/m3,F(000)=864,R1=0.022 7[I>2sigma(I)],wR2=0.059 0(all data),GOF=1.053。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锌原子处于四配位的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5-甲基间苯二甲酸中的2个O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N原子。分子间通过氢键形成具有二维链结构的手性化合物。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在381.0~386.0 nm处的荧光强度得到了增强。  相似文献   

19.
20.
王迎春  王恒山 《精细化工》2011,28(3):303-307
以脱氢松香酸甲酯为原料,经溴代、双硝化、还原、关环等步骤合成了一种脱氢松香基二吡啶吩嗪衍生物(Ⅵ),该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碳谱(13CNMR)、质谱(MS)、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研究了在四氢呋喃溶液中其对不同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Ⅵ对二价铜离子具有较好的选择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