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的对黄土基底排土场排土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排土参数优化流程。该流程充分考虑到黄土基底排土场固有特性,在满足排土工艺及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确定台阶高度和平盘宽度,然后通过对组合台阶及边坡总体的稳定性进行循环分析,逐步优化排土场的排土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安庆铜矿的高强度强化开采,开展了安庆铜矿强掘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凿岩、爆破、铲装运等工艺过程试验研究,进行了作业流程各工艺环节的参数优化与全流程的优化,该强掘工艺实施后,取得掘进工效平均1.1标m/工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工艺矿物学是研究矿物加工不同阶段矿物样品的矿物学特征,通过对选矿流程各阶段的中间产品进行取样分析,计算出多种工艺矿物学参数,从而指导选矿流程。本文介绍了一套自动测量工艺矿物学参数的方法,整理了工艺矿物学参数的结构关系。根据工艺矿物学参数的要求,本文还提出了三种新的粒径度量方法:中心拉线粒径、Feret粒径及Clamp粒径,丰富了粒径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4.
阳奕汉  龙红福 《铀矿冶》2007,26(2):105-109
简述了负载树脂饱和再吸附生产工艺,重点探讨了生产运行过程中设备及管道的技术改造以及工艺参数的优化。通过设备和管线改造、工艺参数调整与优化,不仅保证了该工艺的平稳运行,也使该流程的优越性得到了更大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包钢巴润矿业选矿厂为降本增效、提产保质,从现场实际情况入手,对磨选工艺进行了全流程整改优化。优化后的磨选流程大幅度增强了现场可操控性,针对矿石性质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及现场设备发生故障情况,均能及时做出一系列的调整策略,保证最终精矿产品质量及产率,并且提高了生产系统的作业率,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张芩  叶善东 《铀矿冶》2008,27(1):21-26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结合试验、生产等经验,通过系统调优的控制因素分析、建立水冶工艺运行模拟流程等方法和手段来进行参数优化,实现了对"饱和再吸附"水冶工艺流程的实际操作模拟、系统调优模拟、在线控制和调优方案制定,并对优化方案效果进行预测.通过模拟,提出对该流程主要产品组分铀进行全流程优化方案,对流程主要化工原材料组分硝酸根提出优化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由于钼多金属矿物料性质不稳定、选别难度大等因素对生产指标造成频繁波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套选矿全流程KPI指标控制系统。本系统将生产指标转化为各工序的工艺指标目标,并对选矿过程关键工艺参数在线检测,结合全流程综合指标监控和过程控制技术,优化选矿全流程工艺指标,从而达到稳定和提升选厂生产指标、降低生产能耗的目的。该系统在国内某大型钼多金属矿全流程综合应用,验证了该套指标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湖南某白钨矿选矿工艺流程优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某白钨矿采用单一浮选流程选钨,不但生产成本高、选矿效率低,而且对自然环境污染大。为此,对其浮选流程进行了工艺优化,通过对矿石成分及特性分析,制定出磁选提前抛尾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磁选-浮选优化流程有效地提高了选矿效率,降低了工艺流程的生产成本,达到了预期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半自磨流程产能优化的目标,结合半自磨流程的给料、磨矿、排料和分级过程,分析了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探讨了一些半自磨流程的优化措施;同时结合磨矿理论,深入分析了这些优化措施对磨矿效果的影响,为合理制定半自磨流程的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针对赵庄二号井2309初采工作面揭露断层破碎带的实际情况,提出采用注浆加固技术对破碎带围岩进行加固,并对注浆参数及注浆流程进行了设计;为保证2309初采工作面顺利通过断层破碎带,阐述了应采用的回采工艺措施;注浆加固技术和优化回采工艺可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通过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1.
温吸附过程中不同煤体结构煤能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珊珊  孟召平 《煤炭学报》2015,40(6):1422-1427
煤吸附甲烷的过程中总是伴随动能及热量的变化,能量的变化是吸附的内在动力。对反映等温吸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相关特征参数的计算进行了推导,通过不同煤体结构煤的等温吸附实验,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相关吸附数据,计算出了不同煤体结构煤吸附甲烷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值,并讨论了吸附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微观机制。研究表明,糜棱结构煤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为碎粒结构煤、碎裂结构煤和原生结构煤;吸附势随吸附空间的增大而减小,吸附首先在微孔孔隙中进行,微孔的吸附势远大于中孔大孔的吸附势;吸附势和表面自由能总降低值的规律表现为糜棱结构煤>碎粒结构煤>碎裂结构煤>原生结构煤,揭示了煤吸附甲烷过程中的能量控制机理。  相似文献   

12.
金宝山铂钯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云南弥渡金宝山铂、钯矿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点,研究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浮选与磁选相结合的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得到好的选矿指标。但鉴于精矿中铂、钯的品位并不与铜、镍的品位完全同步变化,不能完全依靠铜镍品位的变化来确定选矿工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对3种不同围岩情况下的高应力巷(隧)道围岩破裂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做了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围岩特性对其破坏过程影响很大;围岩破坏是在围岩卸荷条件下其损伤随时间逐步发展的渐进破坏过程,对于较均质和均质围岩,首先表现为较长阶段的损伤缓慢递增或无变化,随后进入短暂的加速破裂阶段和宏观破坏阶段,脆性破坏明显,对于低均质度围岩,一直表现为较长阶段的损伤递增变化,加速破裂阶段不明显;考虑施工扰动对围岩的影响,随围岩径向半径的增大,采用不同均质度和强度参数的围岩来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4.
矿用圆环链的焊接及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用圆环链的生产工序主要包括下料、编环、焊接、热处理、拉伸等几道工序。在生产过程中,焊接、热处理是矿用圆环链的关键工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依据产品标准、生产工艺及实践经验,重点讨论焊接和热处理2个方面,提出了确定焊接参数原则,阐述了矿用圆环链中频感应热处理。目的在于准确选择工序参数,为矿用圆环链生产制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目前关于改善搅拌摩擦焊搭接焊(FSLW)接头界面畸变的相关技术与方法,分析了各种技术与方法的特点、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展望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研究现状表明,通过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界面的畸变程度,但是焊接参数与界面畸变特征之间的关联规律尚未厘清,因此仅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接头的畸变问题;通过采用不同的搅拌工具进行FSLW,是一种可以改变焊接过程中材料流动,从而获得低畸变界面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焊接工具改善界面畸变的效果,还过于依赖焊接参数的匹配,并且对于焊接工具如何改变界面流动的机制尚不清楚;通过复合焊接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FSLW接头中的界面畸变对接头性能的不利影响,但是工艺较为复杂,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因此,设计、制备能够在较宽参数区间获得低畸变界面的搅拌工具,并研究其在焊接过程中的材料流动机制,是未来从根本上解决FSLW接头界面畸变、获得高质量接头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也是今后FSLW领域的重要研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初始温度对瓦斯爆炸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基于总能方程的RNGκ-ε湍流流场模型和基于多种控制机理的分步反应爆炸燃烧模型,以有限体积法求解爆炸流动及反应控制方程。模拟结果清晰的显示了爆炸过程中各参数的流场分布特征。通过对比分析爆炸压力、火焰温度、气体组分变化等特征参数在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不同爆炸反应时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得出了相应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李长河  赵亮  蔡光起 《煤矿机械》2005,113(1):61-64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材料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新工艺技术 ,使表面淬火工艺与机械加工过程集成化。利用磨削热使退火或回火钢零件材料表层产生马氏体相变 ,达到表面强化的目的。主要论述了磨削淬硬零件的表面特性及磨削参数对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影响以及在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的准确测定一直是现场瓦斯防治工作的技术难题,而传统的各种测定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煤层中微元体的各种状态参数及其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力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煤层原始瓦斯压力的数学模型并求出其解析式。现场实测和理论计算的比较分析表明,该计算方法能较准确地反映实测结果。研究结果不仅从理论上进一步完善了煤层瓦斯压力的计算方法,而且对准确确定深部开采煤层和高温矿井的瓦斯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子岭  范军富  赵东洋  陈鹏 《煤炭学报》2018,43(Z1):104-111
提出采用绿色开采技术是解决露天矿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原有工艺环节基础上加入“生态恢复”环节,形成露天煤矿绿色开工艺系统。对生态恢复环节的作业方式和参数等进行研究,定义了生态恢复作业面、土地平整带等概念。土地平整带的划分方式按与排土台阶的关系分为:平行划分和垂直划分。生态恢复环节主要作业参数为:生态恢复作业面的面积、土地平整带宽度、土地恢复工作线长度、平均填方厚度或挖方深度(填方为正、挖方为负)、土地恢复水平跟进速度,建立了作业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确定了生态恢复环节的设备类型及其生产能力计算方法。以准格尔黑岱沟露天煤矿内排土场土地恢复为例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土地恢复工作面的划分、生态恢复环节工艺及设备类型,确定了作业参数。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监测岩石受力过程的声发射参数特征和时间过程特征等,探索岩石受力变形直至破坏全过程的时间特性,得到岩石破裂过程中岩石应力应变、声发射参数与应力和时间的关系。对比研究表明,不同岩样在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率与声发射能量参数成正比关系,而应力大小与声发射率和声发射的能量参数不成正比关系。最后通过岩样的压缩试验得出了不同岩样的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特性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