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其中糖尿病主要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累积影响DPN的发生、发展过程。体内AGEs可以通过影响炎症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多元醇途径等导致DPN,治疗DPN的思路主要是减少或抑制AGEs的累积,阻断AGEs与各致病通路及途径对DM患者神经组织的交叉破坏作用。在DPN的治疗方面祖国医学中的方剂、中药及其提取物发挥了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伴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1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依据 ABI(ankle-brachial index,踝肱指数)不同将其分为DM1组(0.9≤ABI≤1.3,n=46)、PAD1组(0.5≤ABI〈0.9,n=51)、PAD2组(ABI〈0.5,n=14),正常对照组35例,为同期体检健康人群.分别测定皮肤AGEs、糖化血红蛋白、ABI等指标.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DM1组相比,PAD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增高(P〈0.05),且PAD2组皮肤AGEs水平明显高于PAD1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皮肤AGEs水平升高并可能参与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林炜栋  陈向芳  陆树良  青春  葛奎  戎柳  牛轶雯  王敏骏 《上海医学》2004,27(11):832-835,i002
目的 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与糖尿病 (DM)皮肤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探讨DM创面新生血管化障碍或延迟的机制。方法 应用链脲佐菌素 (STZ)将SD大鼠诱导成速发型DM大鼠模型 ,并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 ,于致病后 12周获取大鼠背部中央的皮肤标本。应用F 30 10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皮肤中AGE含量的变化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皮肤微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再选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 4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在体外共同培养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GE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的影响。结果 DM大鼠皮肤胶原提取液的荧光值明显高于相应年龄的正常大鼠 (P <0 .0 1)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DM大鼠皮肤中AGE呈片状或块状沉积 ,其表达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 (P <0 .0 1) ;DM大鼠皮肤普遍存在微血管病变 ,主要表现为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和基底膜增厚 ;内皮细胞经 10 0 μg/mlAGE HSA干预 6h后 ,采用MTT法测定其吸光度值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各时相点凋亡细胞百分率亦明显高于正常大鼠 (P <0 .0 1) ,且均呈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结论 AGE是DM皮肤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 ,亦是DM合并创伤后新生血管化障碍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脂联素(ADPN)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76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A组),68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及59例健康者(C组)的血清晚期AGEs及ADPN水平.结果 3组受检者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GEs、AD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与C组相比,A组及B组ADP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而晚期AGEs、FPG、HbA1c、TG、LDL-C均明显升高(P<0.05);与B组相比,A组晚期AGEs水平升高(P<0.05),A组ADPN水平降低(P<0.05).AGEs与FPG、LDL-C、HbA1c均呈正相关(P<0.05);ADPN与BMI、FPG均呈负相关(P<0.05);ADPN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晚期AGEs、ADPN与糖尿病及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及发展相关.晚期AGEs、ADPN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水平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基因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方法 选择1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1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ELISA方法检测sRAGE水平,PCR-TaqMan-MGB探针检测rs2070600、rs1800624、rs1800625及rs184003基因分型。结果 糖尿病组sRAGE水平[M(P25,P75)]为1087.4(713.5,1213.4)pg/mL,正常对照组sRAGE为908.2(674.6,1107.1)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4个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基因型分析中也无阳性发现。线性相关分析表明,4个位点与sRAGE水平均无明显关联性。结论 sRAGE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但RAGE位点多态性与糖尿病无明显关联。RAGE位点多态性与sRAGE水平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是世界各国关注的公众健康问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其患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几乎累及全身各器官组织,起病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呈渐进性发展,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治疗效果不佳,是造成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近年的大量研究证据表明,持续高血糖引起体内多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由此形成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心病、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化血红蛋白,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各观察组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且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基化终末产物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738,P=0.000)。结论血清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并且是糖尿病心血管合并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病率逐年增高,研究表明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关系密切,但在我国缺乏在社区中的大型筛查及研究。目的 研究经皮无创检测AGEs与T2DM血管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及在社区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签署医联体协议的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30~75岁T2DM患者97例,其中44例T2DM未合并糖尿病并发症(单纯T2DM组),53例T2DM合并糖尿病并发症(T2DM伴并发症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27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受试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皮肤AGEs水平。测定踝肱指数(ABI)作为下肢血管病变评估标准,并将T2DM患者分为无周围血管病变、轻度周围血管病变、中度周围血管病变。测定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比值),并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大量白蛋白尿。测定神经缺陷评分(NDS)作为周围神经病变指标,并将T2DM患者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轻度周围神经病变、中度周围神经病变、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结果 三组皮肤AGE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T2DM组和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对照组;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同一年龄段,T2DM伴并发症组皮肤AGEs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随着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白蛋白尿、周围神经病变程度加重及T2DM并发症数目增多,皮肤AGEs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4,95%CI(0.73,0.97)〕和皮肤AGEs〔OR=1.35,95%CI(1.17,1.57)〕是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OR=0.14,95%CI(0.03,0.61)〕、FBG〔OR=1.49,95%CI(1.10,2.02)〕、皮肤AGEs〔OR=1.09,95%CI(1.02,1.16)〕是T2DM伴白蛋白尿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OR=0.23,95%CI(0.06,0.86)〕、HbA1c〔OR=1.68,95%CI(1.04,2.71)〕是T2DM伴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皮肤AGEs筛查T2DM并发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95%CI(0.753,0.914)〕,AGEs最佳切点值为71.5 AU,灵敏度为71.7%,特异度为86.4%。结论 皮肤AGEs检测可作为T2DM伴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的预测指标,为其用于社区T2DM伴并发症的无创筛查提供理论依据,但在皮肤AGEs与周围神经病变关系中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0.
终末糖基化产物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劼  李兴 《医学综述》2007,13(24):1976-1978
终末糖基化产物(AGEs)是持续高血糖状态下多种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末产物。现在研究认为AGEs通过非受体依赖途径和受体途径,引起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促进血管内血栓形成及与AGEs受体结合后引起慢性细胞活化作用、组织损伤及血管舒张功能的降低等,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肾脏肥大、视网膜水肿、视网膜出血、微血管瘤形成和血管阻塞等。阿司匹林、赖氨酸、氨基胍等药物能够抑制AGEs的合成,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提供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妊娠期糖尿病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水平差异,以及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水平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前检查并生产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孕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9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并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同孕期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生儿结局与其糖基化受体等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糖基化终产物水平[(50.42±16.44)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11.22)ng/L],且在治疗后差异仍然存在[(44.33±11.54) ng/L vs(37.42±9.42)ng/L];而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量的研究组胎盘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0.998±0.07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475±0.013).回归分析显示,高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是影响围产儿结局的一个危险因子(OR=7.342,P<0.01,95%CI=3.691-10.993).结论 高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结局的一个不利因素,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可作为其围生儿结局异常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到神经、血管、代谢、内分泌、神经递质等多方面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不断积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在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作者针对AGE在DME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源性可溶性糖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和内源性分泌型糖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59例≥50岁髋部骨折住院患者分为非糖尿病组(Ⅰ组,20例)、糖尿病非骨质疏松症组(Ⅱ组,21例)及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组(Ⅲ组,18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sRAGE、esRAGE水平,并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肌酐(Cr)、碱性磷酸酶(AKP)、钙(Ca)等生物化学指标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3组患者的BMI、Cr、TG、TC、AK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血浆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Ⅲ组C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血浆FBG、HbA1c、BMD、sRAGE、esRA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RAGE、esRAGE水平与FBG、HbA1c呈负相关(P<0.01),与BMD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浆sRAGE、esRAGE可能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抑制糖基化终产物损伤血小板功能的机制.[方法]首先提取正常人血小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4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辛伐他汀(50 μmol/L)组、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s products,AGEs)(200 mg/L)组以及辛伐他汀(50 μmol/L)和AGEs(200 mg/L)共同作用组.在实验中分别检测3个重要指标,包括血小板功能、一氧化氮(NO)的浓度和cGMP的含量,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磷酸化水平及其蛋白表达.[结果]辛伐他汀不仅能有效的抑制AGEs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也具有抑制AGEs降低NO释放和cGMP含量的功能.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辛伐他汀还具有抑制AGEs降低eNOS磷酸化水平的作用.[结论]辛伐他汀抑制AGEs对血小板的活化作用可能是通过NO/cGMP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清化消瘀方对糖尿病合并粥样动脉硬化患者糖基化过程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合并粥样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清化消瘀方加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西药常规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糖基化终产物(AGEs)、hs-CRP、IL-6、TNF-α值,并取正常组20例予以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血清AGEs(64.46±12.10)U/ml、hs-CRP(5.47±5.96)mg/L、IL-6(2.53±0.57)mg/L、TNF-α(2.31±0.67)μg/L,与对照组水平相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后治疗组血清AGEs(37.3±5.75)U/ml、hs-CRP(1.24±0.57)mg/L、IL-6(2.19±0.63)mg/L、TNF-α(1.96±0.42)μg/L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由于糖基化过程导致糖基化终产物含量增高,清化消瘀方能阻断这一进程,降低其含量,从而抑制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