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批评报道是电视传媒从事舆论监督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我们对批评报道度的认识与把握。一、电视批评报道的固有力度与行为难度这里所说的力度是就电视批评报道产生的效应而言的,特指批评报道播出后作用于社会和批评对象的力量强度。作为一种舆论监督形式,较之其他舆论监督显然更具威力,更具穿透力。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林鑫 《记者摇篮》2009,(11):50-50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公众通过作为舆论载体的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电视舆论监督性报道的兴起,是新时期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必然要求,这就决定电视与舆论监督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电视媒体进行报道,都不是随意为之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批评揭露一个典型,警醒教育一大片,这正是电视舆论监督的真谛。近年来,各式各样的民生新闻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针砭时弊,倾听百姓心声的节日宗旨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关注和欢迎,可以说,电视报道是实现舆论监督较好的报道形式,而舆论监督是电视报道的一项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以及它有什么特性,如何更好地运用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来反映和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而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这是在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定义 新闻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大众传播媒体,对涉及公共权力的不当运作和社会失范现象等有关公民权利的重大社会问题所做的公开监察和督促。近年来,电视深度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如何有效地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作用是近年来我国新闻界的热门话题。在大多数报社感叹舆论监督难、新闻官司多时,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节目为代表的电视批评报道却搞得有声有色。它们不仅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往往成为电视节目中收视率最高,反响最大的一个栏目。本文拟就电视批评报道的发展过程、发展条件、相对于其它传媒的优势等方面分析电视批评报道蓬勃发展的必然性与优势。  相似文献   

6.
蒋亮 《视听纵横》2005,(3):116-1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视传媒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关注。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电视吸引观众、增加影响力的重要方法。电视舆论监督因其直面现实,针砭时弊,激浊扬清,倍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电视观众的关心。这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电视从业人员,提高对电视舆论监督的认识,正确把握电视舆论监督的选题,确是一个不可等闲视之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报道以往多为“单兵作战”,即一家媒体关注,投入很大的报道力量,但结果未必理想。甚至有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是这家媒体报道完,不见改进,过一段时间,另一家媒体又进行重复的舆论监督,但仍不见问题的解决。2005年9月,以《南方都市报》和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为主的广州媒体对广州火车站“背包党”事件的报道,以媒体联动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报道,使得广州火车站社会治安问题这一顽疾得到社会的空前关注,中央电视台也介入这次报道。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的成功合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视媒介以其独特的传播个性和传播方式.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收获颇丰。电视媒介的舆论监督报道。因其新闻报道的传播理念和电视媒体的特性有机融合,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送达率高,且集视、听、画于一体,生动直观、易于接受、感染力强,从而形成了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新闻舆论监督以大众传播媒体为平台,已成为社会监督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其中电视批评报道凭借对非正义和非公平现象的有力抨击和制约而在发挥着特有的社会监督功能。那么如何搞好电视批评报道,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呢?  相似文献   

10.
正搞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职责之一,也是其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应继续增强,以确保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主导地位。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从实际出发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将"注重用镜头揭示存在问题、坚守客观公正的媒体立场、追求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作为落脚点,力争通过报道来取得解决问题的实效。一、注重用镜头反映存在问题2014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特指新闻媒介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以及对政府和政党的批评,促其修正错误",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最常用的方式.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以央视<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批电视节目,把电视舆论监督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但是,仅数年之后,电视舆论监督就从当初的辉煌走向了平庸.  相似文献   

12.
广播舆论监督节目有着与电视、报纸不同的特点。由于现在的广播界,“采编播”合一,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及其对节目的把握,直接决定着舆论监督节目的成败。 找准角色定位 舆论监督节目不同于一般的新闻节目。如果说新闻是新近客观事实的报道,那么舆论监督节目就必须对所报道的事实加以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做出结论,让听众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该事件的是非曲直。这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恐怕谁都不会否定舆论监督对提升社会正气的重要性,谁都不会否定舆论对领导的监督作用,谁都不会否定它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作为新闻工作,现在有着前所未有的困惑,舆论监督正成为党报越来越高的一道坎儿。一方面,日渐活跃的电视、都市生活类报纸和网络媒体进行揭露性报道,促使官员问责,使得一批相关责任承担责任;一方面,个别地方为防止舆论监督,甚至纷纷出台应急预案,即使新闻媒体采访到真实情况,也要千方百计“公关”,尽可能不让批评性报道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4.
盛春 《视听纵横》2002,(4):82-82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把镜头对准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当代电视人义不容辞的职责,然而县级电视台与基层关系密切,方方面面关系错综复杂,实施舆论监督困难重重,怎样巧妙地开展舆论监督,近年来,我台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我们认为: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把握报道时机,注意报道技巧,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相似文献   

15.
郭致远 《新闻前哨》2010,(12):91-92
电视法制节目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披露以及评析批判,监督社会法制现状,担负着监督各级政府、司法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法情况的社会责任。由于社会现状对舆论监督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法制节目的舆论监督内外配套机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激烈的碰撞和摩擦时有出现。为此,文章提出了完善电视法制节目舆论监督作用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日趋成为重要的舆论监督力量,我国传媒舆论监督报道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变化。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形成了立体式的舆论监督路径,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17.
新闻舆论监督是我国新闻媒体的本质特性和固有使命,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落实好这一精神,对社会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是当前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齐鲁电视台的《提案追踪》系列节目立意独特,它选择一些社会上普遍存在、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的政协提案在电视上作公开报道,以公开促公正,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利用电视这种大众传媒,追踪政协提案的落实是舆论监督和民主监督的有机结合,应该说是舆论监督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大众传媒工具如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报道,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压力,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的一种监督。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很不健全。目前,国家还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着内容琐碎、同质化、舆论监督越位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应加强深度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打造民生新闻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地方电视台针对本地区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得很少,基本上处于保持沉默的阶段。这表明在一些地方电视台中出现了舆论监督职能的缺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就新闻舆论监督在地方电视台的开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找出解决的应对方法,为做好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舆论监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